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二)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二)(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一、语言基础知识(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脑髓(suí)颤栗(chàn)漩涡(xuán)横行霸道(héng)B.聒噪(guō)揩油(kāi)监生(jiān)锲而不舍(qì)C.瓦楞(léng)朱拓(tà) 渣滓(zǐ)刎颈之交(wěn)D.炮烙(pào)藩篱(pān)蹩进
试题预览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  共1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脑髓(suí)     颤栗 (chàn)     漩涡(xuán)    横行霸道(héng) 
B.聒噪(guō)     揩油(kāi)     监生(jiān)    锲而不舍(qì)
C.瓦楞(léng)    朱拓 (tà)      渣滓(zǐ)      刎颈之交(wěn)
D.炮烙(pào)   藩篱(pān)       蹩进(bié)    万恶不赦(shè)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      膏梁      刨根究底     残羹冷炙 
    B.萧鼓      撕打      咄咄逼人     五彩斑斓
    C.吮吸      阿谀      放诞无理     良晨美景
D.烟霭      忖度      繁文缛节     畏葸不前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诗歌豪放飘逸。杜甫,字子美,诗歌多表达了对国事的深沉忧思,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无限感喟,有“诗圣”之称,诗歌沉郁顿挫。
B.孟子,名轲,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亚圣”。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但在“人性论”上,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对立的两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是豪放词的开创者,他的词奔放热情、豪迈旷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由于他生活在中原沦陷、宋室偏安的年代,因此其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二、现代文阅读(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5题。
热爱生命        蒙田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高考资源网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4. 下列对“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热爱生命就要关心我们的生活。
B. 热爱生命就要面对现实、及时行乐。
C. 热爱生命就要增加生命的分量。
D. 热爱生命就要正视生命、看破死亡。
5.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不仅告诉我们热爱生命的题旨,而且告诉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前者使我们“知”,后者使我们“行”。这是先哲们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晓谕后辈去实践“热爱生命”这一人生主题。
B. 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
C. 现实的生活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淫雨霏霏的时候,坏日子既然不可避免,那就选择热爱生命中的好日子。作者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情怀,而不是随遇而安的态度。
D. 文章从析词开始,娓娓而谈,随着作者思路的展开,自然成文,朴素而深刻,充分体现了作者思维的谨严,从而给人良久的回味。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抗拒
C.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
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城入赵而璧留秦
B.斩木为兵                     秦王为赵王击缶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余威震于殊俗                 故燕王欲结于君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选文运用了铺排的手法,虽然不是赋文,却带有赋的特点,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论述的气势。
B. 选文借古讽今,劝谕封建统治者要广施仁政,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集中体现了这一主旨。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说明陈胜起义在当时的百姓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的原因是陈胜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D. 选文成功运用了对比论述的手法,既有秦与六国、陈胜的对比,也有秦与秦的对比,揭示了矛盾的本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9.将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2分)
译: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2分)
译: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4)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释】①谩:徒然,空白。
(1)“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答: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写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0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12. 下列选项出自《红楼梦》或《欧也妮•葛朗台》,其中对原著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2分)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解释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的“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指的是贾宝玉。
B.临终做法事时,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葛朗台的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葛朗台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把一切照顾的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是守财奴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C.贾母赏给宝玉的那件孔雀毛披风不小心被火星迸上,烧了拇指大的眼孔,里外无人会缝补,袭人带病连夜用金线修补烧眼。尽管身体不适,头重脚轻、满眼金星,但还是咬牙坚持,直到凌晨才补好。为此宝玉感激不已。
D.葛朗台把女儿锁在房里,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公证人格拉桑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他说,如果葛朗台的妻子一旦死了,欧也妮可以以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的遗产,而他们夫妇的财产是从未分过的。贪婪的葛朗台害怕了,才把女儿放出来。
E.林黛玉去怡红院访贾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闷闷不乐。又眼看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13.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4分)
(1)请简要叙述王熙凤害死尤二姐的相关情节。
(2)请简述欧也妮是怎样处置家产的。
(二)文化经典阅读(4分)
1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①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②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③之吝谓之有司④。”   Ks5u.com
【注释】  ①屏:屏除,除去。 ②慢令致期:慢令,命令松懈;致期,限期紧迫。③出纳:偏义复词,偏“出”。④有司:古代管事者的称呼,职务卑微,这里用来代指小气。  
(1)下列选项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惠而不费”,就是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顺应自然,顺乎民心,这样就能做到既给百姓恩惠而自己又无所耗费。
B.“劳而不怨”就是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从百姓利益出发,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样又有谁会有怨恨呢?
C.孔子讲“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
D.“不教而杀谓之虐”,是指不经教化,不做正面教育,便加以杀戮,这就是行“虐”了;但如果经过了教化后,再杀就绝对不能称之“虐”了。

(2)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孔子对从政为官者个人素养的要求。(2分)
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             
冯曙光
双牛镇1945年8月14日的这天清晨,一个日本军人用刀柄重重地撞在尤再三酒店的门上。尤再三提着裤子打开门,把腰弯成一架桥:“太君,早请早请!”
 “酒店的开了开了,我的喝酒!”
听了这话,尤再三从胸中放出一口大气。情绪的巨大落差带给眼前一片黑暗,他跌倒了。
双牛镇人觉得发生了一件奇怪事情:这个刽子手,怎么敢一个人出来喝酒?大家看天,是怎么回事?
    中午,据点那边几声沉闷的枪响后,田中正二一声嚎叫,出现在小镇的石板街上。
这一天,不仅对田中正二,对双牛镇,对整个中国,对全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日子。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双牛镇的人不知道。
    田中正二没醉。他一下子跪在地上,两眼注视着远方。那里的天地已经区别开来,一线玫瑰色的红霞正蜿蜒展开……
    又有一连串枪声从据点传来。他的部下在自杀。他一把撕开军衣,抽出军刀。这一刻,他觉得神圣庄严,丝毫没有绝望。
    双牛镇人壮起胆步步挪动地围上来。就在他们嘴里要惊叫出声的时候,巷尾,张货郎挑着货担边跑边喊:“乡亲们,日本鬼子投降了,据点的鬼子全死了!”这是一声炸雷。也就这时,田中正二对自己举起的刀,收了回来。
    张货郎拨开人群指着田中正二:“这样死便宜了他,乡亲们,把他捆起来!”
人群挤动了一下,张货郎借势一推。未及田中正二顺过刀柄,十几个人便压在了他的身上。
有人飞跑送来一根绳子。
血从田中正二嘴角流出。他被捆成一团,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军人所有的气质,包括
他的残忍和孤傲。还是张货郎的声音:“给他灌辣椒水,再剥皮,最后烧死他!”
    这个奸诈的小贩,怎么一夜间换了另一个模样?他长期在据点里进进出出,拍着日本人的屁股骂自己祖宗,还把骗来的闺女往据点里引。他不是人,只有他才做得出这种残忍事。
    张货郎找来辣椒,撕碎,浸泡在一碗酒里,酒即刻鲜红。他端起酒,向田中正二走去……
   “住手!”一声严厉的呵斥,抽打在张货郎身上,使他一颤。双牛镇德高望重的寿星,96岁的贝母大爷威严地出现在大伙眼前。他的一只手已被田中正二砍去。贝母大爷说:“就是砍下我的头,我也还说你们的日子长不了!”为了要贝母大爷看到他们的胜利,田中正二没杀死他。
    贝母大爷接过碗,向田中正二走去。
   “田中队长,今天并不是我们双牛镇的人要你死,这是天意,是阎王爷要招你们这群害人精回地狱!我不想再提起这只手,不过当时有一句话,不知你忘了没有?”
    田中正二燃烧着双眼,他没有忘记这位可以做他爷爷的老人与他打的赌。对,那是一次极不公平的打赌,他肆意地砍去了一个中国人的手臂。结果他赌输了。今天,他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下头:“嗨!你的赢了!”人群蠕动了一下,没有欢呼。长期的煎熬,人们麻木了。
张货郎抱来了一堆干草,一切准备就绪,张货郎叫道:“贝母大爷,把辣椒酒给他灌了,再点燃他,好看得很哩!”贝母大爷的手一挥,碗飞出去撞在墙上。贝母大爷问张货郎:“你是人吗?”
    张货郎惊讶地说“我怎不是人?”
   “放屁!你不是人,你连畜牲都不如!”
    张货郎指着贝母大爷,后退:“你,你疯了。”
    这是二次大战在双牛镇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双牛镇上自杀了一个日本人,他很年轻。这一天,双牛镇赶走了一个中国人,一个小贩。人们忘不了这一天,用刀,刻在心里。
    捆绑田中正二的绳索被割开,为此,他跪向一片灾难深重的大地,向一群被他们践踏蹂躏的人民,致敬。然后举起刀,奋力剖开自己的胸膛。
    这一天,从不哭的双牛镇人,扶着门框,扶着拐杖,扶着镇上那棵干死的大树,全都哭了。                                              (《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15. 简析“贝母大爷接过碗,向田中正二走去”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16. 简析“这一天,从不哭的双牛镇人,扶着门框,扶着拐杖,扶着镇上那棵干死的大树,全都哭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17.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贝母大爷,但小说也花了相当的篇幅描写了张货郎,请结合全文,探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答:                                                                              
                                                                                       
                                                                                       
六、语言文字运用(8分) 
18.下面是某校学生王刚写的一封信,寄给某诗刊的编辑,文中有多处用语不得体,请选择三处并改正。(3分)
李编辑:
您好!
寄上大作《秋月》,望拜读。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敬礼
                                                                    王刚
                                                              2009 年5月26日
错  处 改   正



19. 根据题目,化用下列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一段形象生动、条理清晰、100字左右的文字。(5分)
[示例]
题目:清江秋色
名句:“喜看稻菽千重浪”、“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战地黄花分外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短文:金风送爽,江上白帆片片,江水波光粼粼,鱼儿尽情嬉游;岸边金灿灿的菊花迎风怒放,清香四溢,金色的田野,稻浪翻波,农民挥镰收割,不时传来悠扬的山歌。远山枫叶似火,层林尽染;蓝天一碧如洗,大雁排成优美的人字形,舒缓地向南飞去,发出一阵阵“嘎嘎”的鸣叫,给明净的秋天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题目:萧瑟寒秋
名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枫叶荻花秋瑟瑟”、“无边落木萧萧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短文:                                                                         
                                                                                   
                                                                                    
七、写作(40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40分)
看到同一景物,人们的视角不同,产生的视觉形象就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金字塔从底部仰视,是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从飞机上俯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石头三角堆;登上塔顶,平视周围的金字塔群,又是另一番景观。观看金字塔是这样,观看世间万物亦是如此。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二)参考答案 
(2)(2分)下片主要运用了以虚衬实的手法。词人设想今晚留宿之所,应当是在孤独寂寞的旅馆,面对一勾残月,听到的只是凄凉的归雁鸣声,展转反侧彻夜难眠;(1分)抒写了词人无尽的羁旅之苦,思乡之痛。(1分)(如答融情于景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0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12.(2分)C D(C项袭人有误,应为晴雯。 D项公证人格拉桑有误,应为克罗旭)
13.(4分)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4分)
(1)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纳尤二姐为妾,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1分)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1分)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1分)尤二姐十分痛苦,
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1分)
(2)她付给仆人拿侬1200法郎终身年金,用150万法郎为堂兄、叔父偿还债务,(1分)送了5万法郎给德•格拉桑,(1分)她还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1分)办了一所养老院,几处教会小学,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捐助装修索漠的几座教堂。(1分)(具体数字可不作要求)
 
19.(5分)示例:
天近黄昏,秋风一阵紧似一阵,枯黄的枫叶、萧瑟的荻花随风漫舞,天空浓云密布,紧接着下起瓢泼大雨,狂风裹挟着暴雨,横扫着无边无际的树木,满地都是被这凄冷的狂风暴雨打落的黄叶。渐渐的风停了,雨细了,梧桐树上传来了时断时续的凄楚的蝉鸣,远方隐约的长亭在烟雨迷雾中显得愈发的孤独。 (58.23.127.15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  下一个『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三)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