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福建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0届福建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0届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不思其反。(《氓》)(2)祖母刘,悯臣孤弱, 。(李密《陈情表》)(3)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
试题预览
2010届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思其反。(《氓》)
(2)祖母刘,悯臣孤弱, 。(李密《陈情表》)
(3)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女,李氏也。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 属:写 B. 母脱有不当意 脱:如果
C. 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殆:危险 D. 三百金立罄 罄:用尽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高尚品德的一组是(3分)
①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
⑥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从高傅占处听到了周维城的故事,就打算写下来,是为了留给以后修撰富阳县县志的人看。
B. 周维城非常孝顺,看到他的母亲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他就十分害怕;看到他的母亲脸色和悦,他就非常高兴。
C. 文章末了由周维城之口引出吴翁、焦翁两位高士的故事,与传主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两位高士的高尚人品。
D. 本文选例不多,但寓意深刻;结构精巧,详略得当;遣词造句贴切传神,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散文。
5.断句及翻译。(6分)
(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2分)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就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贾宝玉听后信以为真,如遭雷击,回到怡红院后发病,精神失常,直到见了紫鹃才哭出声来,在紫鹃的照顾下,渐渐病愈。后来,紫鹃告诉宝玉是骗他,宝玉表明心意,紫鹃回潇湘馆。(《红楼梦》)
B.“梅表妹,我不知道你这样苦。我不该引你讲起这些话。我太自私了。你的处境比我的苦得太多……”
这是瑞珏说的话。她为自己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而感到后悔,她恳求梅原谅,并要梅认她为妹妹。梅被瑞珏的真情感动了,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家》)
C.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不想解救他,便急忙走了。(《巴黎圣母院》)
D.一条小火轮缓缓地冲破那光滑的水面,威风凛凛地叫了一声。……这是一条行乐的船。
前程的暗淡,事业的危机,撕咬着吴荪甫的心。为了排除心头烦闷,他疯狂地寻求着刺激。在徐曼丽生日时,他拉上孙吉人、王和甫、韩孟翔等人,租了一辆小火轮,在黄浦江上夜行游玩。(《子夜》)
E.堂吉诃德遇到一辆板车,车上人打扮成魔鬼、死神、皇帝、皇后的模样。原来这是一个戏班子赶着去下一个村子演出戏剧《死神召开的会议》。受戏班子丑角的捉弄,堂吉诃德的马吓得飞奔,并人仰马翻。他要上前理论却险遭殴打,还好桑丘相助,他也认为不能和没封骑士的人交手,只好做罢。(《堂吉诃德》)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歇后语:“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三国演义》)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活》)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①。《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②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③也。”
注释: ①赵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正卿。②令:美好。③文绣:古代官服,绣上文采。
(1)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
希望自己显贵,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愿。人们常常希望他人能够赐予自己尊贵,其实这并不可取。孟子认为,每个人自身都有尊贵的东西,只是人们□□罢了。在孟子看来,那些□□□□和□□都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因为这些追求既无意义,又很容易消失,君子不应刻意求取。
(2)孟子说的“良贵”指什么呢?请接合文段简述。(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真正的思想与真正的感情,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里,由于思想和感情都是包含在艺术形象之中,都是通过艺术想象的形式来表现的,两者更是互相渗透,彼此交织,简直无法加以分拆。在艺术作品中,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样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而一些缺乏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一些公式化概念化作品中的所谓思想感情,却往往是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得来的。在那里,思想归思想,感情归感情,彼此脱节,互不相干。思想游离于形象组织之外,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东西,完全缺乏艺术所应有的具体性;而感情或者是虚假的、矫揉造作的,或者是琐碎的、杂乱无章的,丝毫不能打动人。这样的思想感情,就绝不是真正的思想感情。
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使我们觉得真、觉得活,所以能够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正是靠着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孕育,正是作家艺术家用自己的整个心灵,给了他所创造的形象以生命、以感染人的力量的。许多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其故也就在此。科学家在对他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解剖,进行概括的时候,他的态度愈是冷静、愈是客观、愈少掺杂主观感情,他将愈容易得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从科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特色。但是,对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情形就完全不同。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愈是透彻,他的感情就愈是强烈,爱憎就愈是分明,他就愈有可能对生活现象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他的作品也就愈有力量。透过每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本人,看到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因为,艺术创造不能缺乏由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点燃起来的火焰。
列宁指出: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就是因为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它离不开作家的个人特色,离不开作家的是非好恶和爱憎感情。取消了作家的个人特色,排除了作家的爱憎感情,也就无所谓创造,也就没有文学。
(钱谷融《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有删减)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思想感情是否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往往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
B.真正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
C.艺术家要想让创造的艺术作品感动人,就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思想、品德融入到作品中去。
D.一个感情强烈、爱憎分明的艺术家,他可以透彻认识现实,可以对生活现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而得来的思想感情即使写在艺术作品中也缺乏艺术价值。
B.许多伟大的作品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是因为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整个心灵,融进了作品当中。
C.科学家的著作中,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与特色,因为这些著作只要思想,没有感情。
D.要保护作家的特色以及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12.根据文意,请简述生活实践、思想感情、艺术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不倒树
司玉笙
那是双小手。
那双小手捧着一本打开的教材……
蛮七叔看见那本书晃到跟前,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冰冷的空气中浮起:
“老师,这个拼音印错了,‘花果’注成了huagou。”
“这孩子——课本上咋会错呢?!”
“是错了……”课本再举,几乎碰到了他的鼻尖。
蛮七叔将眼瞪大,视线拐向被教材挡住的那张秀气的透着天真的脸。干裂粗糙的手与冻得萝卜似的手指相撞,一股凉意迅即转成了颤儿闪遍了全身——他在这儿教了近三十年的小学,还是头一次遇上学生“挑刺”,且是个女孩子。这令他很难堪:一张张简陋的“课桌”后,二十几双眼睛都亮了。
“教材上还会出错么?”蛮七叔自言自语地道。接了那教材,拿到门口处细看。看了一会儿,又查查翻得烂糊糊的字典,说:“是错了……”说罢,他便咳个不停,好像寒气噎住了喉咙。咳着,他的身子弯成了一棵树。
女孩儿叫玲子,是邻庄的。玲子每天背着个打补丁的书包早早就到了,扫地擦桌子。鞋上老沾着泥巴。
蛮七叔带了三个班的语文课,还兼班主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自然偏爱,尤其是玲子。见了玲子,心里还生成一种莫名的感觉,带出三分不安,好似欠了她什么。借口奖励,常给玲子两支铅笔、一个作文本什么的——钱都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抠出来的——他还是民办教师。
玲子上到五年级,家里人不让她上了。开学几天不见玲子的影儿,蛮七叔倒坐不住了,便买了一个书包、一杆钢笔去玲子家。
进了院,蛮七叔四下里瞅瞅,问:“玲子呢?”
“下河放羊去了……”玲子娘见蛮七叔还夹着书包,脸上就起了一片红:“女孩子家,不当睁眼瞎就中,再上还不是这?”
“不让她上,不怕毁了她?”
“有啥法儿?光学费一个孩子一年下来就抵一只羊……”
蛮七叔说:“让她上吧,俺想想办法……”
听得一阵儿羊叫唤,大大小小七八只山羊串着对儿涌进院子。玲子进来了,手里还握着一本书!
“玲子……”
“老师!”
玲子娘抹了抹眼,说“快给老师磕个头……”
于是,玲子背上了新书包。
次年,玲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初中得去镇里上,蛮七叔很难再见到玲子。
又过三年,玲子考上县重点高中,蛮七叔高兴得自饮了三杯酒。
到了这把年纪,蛮七叔身上的老病就显山露水了,不住地兴风作浪。又赶上“民转公”,集中在县里考试,就趁着去瞧看瞧看病。
从医院出来,蛮七叔折进了一个小饭棚要碗素面。刚坐定,就听到一声“老师”在耳畔炸响。眯细了眼看,身子又那么颤了一颤。“玲子,你咋在这儿?”
玲子硬挤出个笑,说:“家里急,上完半学期就退了,在这儿帮厨……”
蛮七叔听着,张大嘴直咬,脸色都变了,半晌才说:“你是个好学生,还给俺纠正过一个错……”
“老师,那不是你的错!”玲子喊,突然下跪,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抱着蛮七叔送她的那个书包。书包很旧了,也打上了补丁。蛮七叔不知道,书包里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蛮七叔送她的学习用品,一笔不落。“老师,我欠你很多账……”“不欠,不欠,你啥都不欠……”蛮七叔慌着拉玲子,可拉不起来,自己也在剧烈的咳嗽声中矮了下去……
从县城回去后的不久,蛮七叔在一天夜里悄然离世。他走后的第三天,他站过的讲台上又站起了一个人,那人就是玲子。
玲子就像一棵树……
13.下列对小说情节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蛮七叔翻了字典,发现课本上的注音是错了,这时候他“咳个不停,好像寒气噎住了喉咙”,此处的“咳嗽”既说明他身体不好,也表现蛮七叔读错了字音有些内疚。
B.蛮七叔常给玲子两支铅笔、一个作文本什么的,除了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因为心中总有些不安,为没有给玲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不安。
C.玲子考上县重点高中,蛮七叔高兴得自饮了三杯酒,乡村小学很难有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学生,蛮七叔为乡村小学取得的成绩高兴。
D.玲子放羊时手里还拿着一本书,表明她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而她打工时,包里的本子上还记着蛮七叔送她的学习用品账目,表明她记着蛮七叔对她的好,对她的希望。
E.玲子辍学,最终只做了一个乡村教师,这似乎并非是蛮七叔的希望。玲子曾是那样的聪明,却没有继续深造,小说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
1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很重要,这篇小说传达出一个乡村学校怎样的困境,请分条列举。(4分)
15.小说为什么要把老师比喻为树?题目为“不倒树”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1919年5月4日当晚,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2006年第5期,有删改)
13.身为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行为和措施改造或影响了北大,“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请问以下不在其列的两项是( )( )(5分)
A、戊戌变法失败后,蔡元培一直坚信“教育救国”的理念。
B、为了引进陈独秀,蔡元培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促使北大“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形成。
C、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实行教授治校的好处。
D、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
E、蔡元培却于1919年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4.聘任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精神的体现。同是写蔡元培引进杰出人才,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5.学术界公认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本,予以简要论述。(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句子等方面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
《语文学习导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深受莘莘学子的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你们的报纸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明年,我报社将不负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味,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映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武广铁路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实现了3小时到达,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其票价却让人望而却步:一等车票价为780元,二等车票价为490元。此外,武广高铁投入运营后,早前京广线上武汉至广州、武汉至深圳、武汉至长沙等13对普通列车被停运,这将逼着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昂贵的高铁,网友更是直言“被高速了”。
(1)“网友更是直言‘被高速了’”中“被”是2009年“年度汉字”,请结合语法知识说说它的含义。(3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150字以内)(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害怕吃苦,莫进此门;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一所高中的励志标语
现在的学校,不会花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叫友爱、关怀;相反,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学习、竞争和不许与异性交往。 -----一网络写手
而你心目中的高中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要求:请结合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2010届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答案
1.(1)信誓旦旦(2)躬亲抚养(3)仰观宇宙之大(4)以手抚膺坐长叹(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一尊还酹江月
2. C. “殆”是“大概”的意思。
3.B. (②写周父亲死后的事情,与其品德无关;⑥写的是吴翁之事,与周之人品无关。)
4.C.(“突出两位高士的人品有误”,写两位高士既是为了烘托周维城的形象,又突出文章主题。)
5.(1)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费送他们回去。(“肆”、“资”、省略句各1分,语意1分)
6.(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为喻,描绘了天山山峰众多连绵的景象;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
(2)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7.(1)BC.(B.错。瑞珏没有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C.卡西莫多没向克洛德要水喝。)
8.(1)周瑜设计在甘露寺招亲,试图软禁刘备。吴国太起初对孙权行美人计不满,但见了刘备后大喜,以为“真吾婿也!”。但孙权一意孤行,刘备哀求乔国老,乔国老为刘备禀告吴国太,令作护持,因此刘备和孙夫人得以在甘露寺完婚。
(2)有一次,两位姑姑打电报要求顺道去看她们,而他却以得按期去彼得堡为由,不肯前往。那天晚上,玛斯洛娃冒着风雨赶到火车站,火车正好开动。玛斯洛娃把脸贴到窗玻璃上敲打窗子,涅赫柳多夫却关上了窗子。此后,玛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9.(1)弗思、膏粱之味、文绣(2)真正宝贵的东西应当是一个人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内在的美德,如“饱乎仁义”和“令闻广誉”之类才是值得君子追求的。
10.D.(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愈是透彻,他的感情就愈是强烈,爱憎就愈是分明,他就愈有可能对生活现象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
11.C.(“只要思想,没有感情”有误,科学家的著作中,是较少掺杂主观感情。)
12.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之时,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艺术形象中,创造出艺术作品的价值。)
(甲)13.CE(C,蛮七叔饮酒,主要是为玲子高兴,她有出息,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当然也不排除为学校的荣誉高兴。E,玲子接过蛮七叔的教鞭,教起乡村的孩子,这没有辜负蛮七叔的希望,蛮七叔地下有知,会很欣慰。)
14.①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天冷,教室里也很冷,教室和课桌简陋,连一本好字典也没有。②学生家里穷,上不起学。有辍学现象。③学校没有学历高的老师。④老师的待遇差,因为老师少,病了还坚持工作。写出三点即可。
15.第一问:①树站立在田野上是生机勃勃的,绿意盎然的。乡村老师给乡村带来了知识,就像给荒凉的田野注入了清新的绿意,使乡村有了知识的生机。所以,用树来比喻老师是贴切的生动的。②树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倒下。乡村老师有坚韧的性格,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工作,不会轻易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福建龙岩一中2010年5月高三模拟考语文试卷
』  下一个『
学海导航•湖南省2010届高考模拟仿真题语文压轴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