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九(下)第四单元测试题曹金春积累运用,语文学习的基石(30分)1.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请将下面的文字准确、工整地抄在田字格中。(4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意思。(4分)(1)徐公来,孰视之  
试题预览
苏九(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曹金春
积累运用,语文学习的基石(30分)
1.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请将下面的文字准确、工整地抄在田字格中。(4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意思。(4分)
(1)徐公来,孰视之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且焉知土石               (4)自经丧乱少睡眠       
3.诗文默写和文化知识填空。(12分)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3)伤心秦汉经行处,        。
(4)       ,秋天漠漠向昏黑。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6)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       ,       。
(8)写出史书的体例:①《左传》      ;②《战国策》      。
4.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4分)
(1)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2)最近,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
                                              
5.综合性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6分)
  (1)《曹刿论战》的曹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他们为了国家的兴亡,是如何尽自己的“匹夫”之“责”的?试用简洁的语言作答。(2分)
                                              
(2)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的爱国心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品读下列词句,说说词句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愿望。(4分)
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北宋•苏轼)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南宋•辛弃疾)
                                              
综合阅读,心灵世界的对话(4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6~11题。(16分)
【甲】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①”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乙】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③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6.解释文中黑体词语的意思。(2分)
  (1)固       (2)虽       (3)厝       (4)焉     
7.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句①                                          
句②                                          
句③                                          
8.用文中原句填空。(3分)
【甲】段中,智叟对愚公笑而止之的原因:              ;有不被他的话所动摇,坚持移山的理由是:              。【乙】段中是这样描写精卫形貌的:      
           。
9.细读【甲】段,用简洁的语言对智叟这一人物作个评价。(2分)
                                              
10.细读【乙】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变成鸟的原因。(2分)
                                              
11.【甲】【乙】两文体裁不同,【甲】为      ,【乙】为      ;却表现了共同的主题: 
                                           (4分)
(二)阅读现代文,完成12~16题。(12分)
“小器”晚成
陈鲁民
○1“大器晚成”,是个很有名也历史很久远的成语。《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汉代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后引申为                        。
  ○2“小器”晚成——当然,词典上没这个成语,是我杜撰的,但社会上却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有的人天赋不高,才具有限,能力平平,注定难成“大器”,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却“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数年,日积月累,到了人生的“夕阳红”,居然也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行家,在某种技艺上达到高峰,成为一个小范围内的名人。
  ○3“小器”晚成,不好引名人的例子,因为他们不管“早成”还是“晚成”,都是“大器”,和“小器”们不可同日而语。我所熟悉的一个盲人按摩师,可算是“小器”晚成的典型。他三十多岁就开始从事按摩治病,但技术平平,也没啥影响。后来他不断积累经验,四处拜师求艺,还参加了医学院的函授学习,到了五十多岁时,他的技术就在按摩医院拔尖了,找他按摩的病人要排队,预约。六十岁退休后,他办了个家庭按摩所,依旧是生意红火,病人络绎不绝。折磨我多年的腰腿疼病就是在他那里治好的。
○4平心而论,现实生活中,“大器”什么时候都是少数,来之不易,因为这需要天赋、机会和艰苦的努力,超人的付出,而且需求也十分有限,“大器”太多了还真没地方摆置,弄不好就大材小用,白糟蹋了。倒是各种“小器”,譬如写写画画的雕虫小技,修修补补类的实用人才,和老百姓生活最接近,天天都离不了,社会也最需要,多多益善,如果不妄自菲薄,积年累月把技术练精了,手艺有了绝活,也就是说成了一招鲜的“小器”,那是最受欢迎的。
(选自《扬子晚报》)
12.在第○1段横线处写出成语“大器晚成”的引申义。(2分)
13.细读第○2段,用文中的句子说说什么是“小器”晚成?(2分)
                                              
14.精读第○3段,完成各题。(4分)
  (1)作者认为“‘小器’晚成,不好引名人的例子”的原因是什么?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段所列举的事例。
                                              
15.第○4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16.作者为什么非常推崇“小器”晚成?(2分)
                                              
(三)阅读现代文,完成17~20题。(12分)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1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
○2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孔子教育他弟子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3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4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5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袒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从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就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这就可以谋求国际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
○6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17.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8.将第○2段引用孔子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4分)
                                              
19.第○5段中黑体短语“这种境界”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20.作者认为修身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4分)
                                              
个性创作,感悟生活的窗口(50分)
21.阅读一组名人名言,从中提取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2)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苏格拉底






苏九(下)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提示:书写准确、工整、规范即可。
2.(1)通“熟”,仔细。 (2)判定 (3)哪里 (4)战乱,指安史之乱。
3. (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俄顷风定云墨色 (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编年体 国别体
4.(1)“弘扬”和“继承”位置互换。 (2)在“表彰”后面加上“的活动”。
5.(1)曹刿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出力;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使得齐国强大。 (2)表达了作者年虽老,但仍然显示出十足的信心和力量,愿为国家边境安全效命疆场。 (2)表达了作者希望完成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和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6.(1)顽固 (2)即使 (3)通“措”放置 (4)于之,即在发鸠山。
7.句①:凭你在世是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句②: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句③:(精卫)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8.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9.示例:智叟是一个老于世故,鼠目寸光,非常愚蠢的老头儿。
10.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11.寓言故事 神话传说 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和坚持不懈的的奋斗精神。
12.能完成大事业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积累,所以成就较晚。
13.有的人天赋不高,才具有限,能力平平,注定难成“大器”,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却“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数年,日积月累,到了人生的“夕阳红”,居然也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行家,在某种技艺上达到高峰,成为一个小范围内的名人。
14.(1)他们不管“早成”还是“晚成”,都是“大器”,和“小器”们不可同日而语。 (2)盲人按摩师积累经验,拜师求艺,参加函授学习,到了晚年,按摩技术拔尖,生意红火。
15.对比论证、事实论证(亦可加上“道理论证)
16.因为各种“小器”和老百姓生活最接近,天天都离不了,社会也最需要,多多益善。
17.人不炼,不成器。(意思对即可)
18.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 引出议论的话题——修身。
19.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
20.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要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从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
21.略 (117.93.77.6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七年级语文(上)期末综合测试题』  下一个『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