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邢台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邢台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审核:刘文迁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剖析(pōu)荸荠(qí)洿池(wū)祗候(dǐ)B.阜盛(fù)驯熟(xùn)跬步(kuǐ)埋怨(mán)C.厢庑(wú)鲭鲨(qīng)楔子(xiē)揩油(k
试题预览
邢台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审核:刘文迁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33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剖析(pōu)   荸荠(qí)      洿池(wū)     祗候(dǐ)
B.阜盛(fù)    驯熟(xùn)     跬步 (kuǐ)   埋怨(mán)
C.厢庑(wú)    鲭鲨 (qīng)   楔子(xiē)    揩油(kāi)
D.纨袴(kù)    脊鳍(jǐ)      恓惶 (qī)    罪愆(qiān)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读音非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窈陷/窈窕    攒钱/攒射   降临/降伏  B.新正/端正    拗断/执拗   炮烙/烙印 
C.模样/楷模    难点/责难   奔丧/丧失  D.症结/症候    提防/提纲   咀嚼/嚼头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    烟蔼    谬种    走投无路   B.连绵    饿殍    销魂    白浪滔天
C.阑珊    烦躁    贤惠    沓无音信   D.踌躇    蟊贼    神采    沸返盈天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涛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圣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
8.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    ,    ,     ,     。    ,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 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 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 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 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 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 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清代康熙年间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
B.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C.《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
B.在元杂剧中,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的每一折,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C.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引起戏剧界的轰动。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②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③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2.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每小题3分)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 ①锻炼:打铁。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第Ⅱ卷(共96分)
四、(12分)
19、默写。(4分,每空一分)
⑴.谨庠序之教,                       ,                      。
⑵.                  ,                ,圣心备焉。
2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8分)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五、(16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21-24题。
想     像    (英国)凯•杰罗姆
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恰恰得了这种病。 
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不知我还患有其它什么疾病﹖ 
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这种疾病。我开始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兴趣,并决定一查到底。我开始按字母顺序逐个检查——翻到疟疾,我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疟疾的某些症状,两个星期后进入急性发作期;翻到肾小球肾炎,我心中稍微感到一丝安慰——我得的只是其中较轻一种,就目前状况而言,我还可以活上几年。此外,我还染上了霍乱,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而白喉对我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疾病。我不厌其烦地按照26个字母统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惟一没有得上的疾病就是髌前囊炎。 
起初,我对此颇有些伤感,心中似有几分失落。为什么我没有得上髌前囊炎呢﹖不过,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想,从药理学讲,我不是已经得了其它各种常见的疾病了吗﹖没有得上髌前囊炎那就算了吧!反正痛风已经处于恶性晚期了。 
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医学角度来说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我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病例!如果学生们有了我,他们也就无须到医院去实习了——我就是他们的“实习医院”。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身上研究研究,然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毕业文凭了。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我得做一番自我检查。我摸了摸自己的脉搏。起初,我什么也摸不着,不久那脉搏又突然跳了起来。我掏出怀表,测算脉搏的次数,大概每分钟147次。我又摸了摸心脏,竟然发现它已经停止跳动了!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的心脏还在那里,想必也没有停止跳动。只是我对此无法解释而已。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来检查。我只能看见自己的舌尖,得到的惟一收获是:我比以前更加确信我得了猩红热。 
走进阅览室的时候,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出来的时候我变成了拖着衰弱病躯的重症病人。 
于是,我去看了医生。他是我的一位好友,他摸了摸我的脉搏,又看了看我的舌头,后来不知怎么地谈起了天气。之后他问:“你究竟哪里不舒服﹖” 
我说:“老兄,我不会告诉你我得了什么病,让你白费那么多时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没有得什么病——我没有得髌前囊炎。除此之外,什么病我都有。” 
我还把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些疾病的过程如实告诉了他。 
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乱敲;又把脑门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了下来,开了一个处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了出去。 
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了回来。 
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你不是药剂师吗﹖”我问。 
“我是药剂师。如果我经营一个合作商店兼营家庭旅馆的话,我倒是可以为你效劳。可我只是一个药剂师,我无能为力。” 
我看了看那处方,上面写道:“一磅牛排,外加一品脱苦啤酒,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每天早晨散步10英里;每天晚上11点上床睡觉。此外,不要满脑子都装些你不明白的东西。”
   【注】品脱:英国计量单位
21、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3分)
22、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3分)
23、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6分)
24、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4分)
六、(8分)
25、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26.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4分)
 对于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 ① 不是首都, ② 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  ④ ,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七、(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题纸
19、默写。(4分,每空一分)
⑴.谨庠序之教,                        ,                        。
⑵.                    ,                  ,圣心备焉。
20、(1).                                                                     
                                                                            
                                                                    (4分)(2).                                                             
                                                                            
                                                                    (4分)
21、                                                                         
                                                                     (3分)
22、                                                                         
                                                                     (3分)
23、                                                                         
                                                                             
                                                                     (6分)
24、                                                                         
                                                                             
                                                                     (4分)
25、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2分)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2分)
26、               、              、              、             (每词1分)



邢台一中09—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答案
1、B  2、A  3、B
4【答案】D【解析】本题吸取了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因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用。A项的“圣地”是“胜地”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是正确的。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5【参考答案】C  【解析】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6、【答案】C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  “何况”和“况且”的区别是这样的:“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经常和“也”“还”“又”配合使用。“何况”也有补充说明理由的意思,这一点和“况且”大体相似,略有不同。还有一点,是表示进一层,带前后对比意味,有反问语气。   (1) 用反问语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的句子,一定要用“何况”,不能用“况且”。题目很显然是反问语气,所以应该用何况。 (2) 前后带衬托、对比关系的,一定用“何况”;后文是对前文进一层说明理由的,用“况且”最佳。
7【解析】D (A.“受……等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两种表述杂糅重复;B.“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后缺宾语中心语“的表演”;C.“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有些不属于“工艺品”范畴,所以应该改为“商品”。)
8【解析】D (A.是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B.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C.括号应在引号外,括号内容只是注释引用语的出处而非引用语,所以不能在引号内。)
9【答案】D【解析】从表意上说,⑤③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⑤③④⑥②。
10、A  11、B
12【答案】B  【解析】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
这段文字中的表述可以看出“质”和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在的道德,而文应时是文化知识等外在的东西。B项中的“‘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个意义不合原文的意思。
【思路点拨】这类题在解答是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找到原文中的表意语境认真比对,就能够把意思推断出来。
13【答案】A  【解析】A项中“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