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质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质检(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合肥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详解(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时间:4月24日上午9:00到11:30WORD录入及解析:淮南六中程道流全省各地市模拟考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合肥三次模拟考试,本人以最快的速度将第二、三两次模拟试卷转变为word文档,并尽其所能作出自己的解析,目的是方便各位同仁使用与研
试题预览
合肥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详  解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4月24日上午9:00到11:30
WORD录入及解析:淮南六中  程道流
全省各地市模拟考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合肥三次模拟考试,本人以最快的速度将第二、三两次模拟试卷转变为word文档,并尽其所能作出自己的解析,目的是方便各位同仁使用与研讨。本人声明:不得用于商业活动,尽管也做了多次校对,但不能保证毫无错误,请使用者谅解。
安徽自主命题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新课标试卷,与已经实行新课标的省份在高考命题上有所差异,安徽省高考语文命题有哪些变化的东西,又有哪些自己的特质,都是值得高三一线老师精心研究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复习,也是为了促进命题工作更加科学。近十年来,本人投身高考研究之中,愿与同道的朋友共同切磋,本人联系方式:
邮箱:cdl3202@163.com   新浪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050241884

作为今年合肥市模考的“收官之作”——2010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俗称“三模”考试),已于4月25日下午落下帷幕。相比前两次模考,广大考生更是充满期待,“三模”历来被考生及家长视为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大练兵。本次模考有什么样的变与不变,又透出什么样的新信息,都有待于我们高三一线的老师对试卷本身进行细致的研究,本人一直认为,作为高三教师,这应是责无旁贷。为了抛砖引玉,现将本人对语文试卷的一己之见奉献给各位同仁,敬请同行专家斧正。
第I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难易度与文本材料的选择是紧密相关的,从合肥三次模拟和全省其他地市模拟试卷的选文看,论述的话题及内容,大都是与学生阅读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具有时代性,较为浅显,没有艰涩难懂的诸如哲学论著中的文字。
从命制的题目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点较为明确(一般是三个点),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规律。正确项的设置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变形、重组,如改变顺序、跳跃相加、解释、概括。错误项的设置往往是对原文内容作很小的变动,主要是设置干扰角度来误导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如张冠李戴,曲解原意;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贬损;真真假假,正误参半;以偏概全,妄加推断,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时态混淆等。这就导致不少考生误选,特别是那些没有看懂题意的考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2009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
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C. 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有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
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中“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文中无此信息;后半句的原文是“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用的是“不能只……,还要……”,选项说的过于绝对化。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积极启发。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选项中“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此信息。原文是在“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时列举了法国科学家里歇的例子。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是明显的强加因果,原文是在阐述“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就如同“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一样。C项原文只说了“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没有“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的信息,也可看作是强加因果。D项“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说得过于绝对。是“只有……才……”的误用。这也是该类型题目常用的设错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就……”都是误用。

二、(32分)
文言文选文摘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该书共21篇,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人间训”主要内容是论祸福,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论述了祸福的根源。本文选自最后一部分。
纵观合肥三次模拟考试的文言文选文:记体文(记人为主)、纪传体、论述文,一模是直接延续了2009年安徽高考,二、三模在史传类与非史传类间徘徊,既是预测,也可能是回避误导,同时也是提醒考生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物类之相摩①,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
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何谓也?曰:虞氏,梁之大富人也,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升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游侠相随而行楼下,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侠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如此不报,无以立于天下。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曰:“白公胜将为乱。”石乞曰:“不然。白公胜卑身下士,不敢骄贤。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而乃论之以不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反也。”居三年,白公胜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
何谓若然而不然?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论定,决于令尹前,子发喟然有凄怆之心。罪人已刑而不忘其恩。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而出奔。刑者遂袭②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之庐。追者至,喘足而怒,曰:“子发视决吾罪而被吾刑,使我得其肉而食之,其知厌乎?”追者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子发。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
何谓不然而若然者?昔越王勾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礼甚卑,辞甚服,其离叛之心远矣。然而甲卒三千人,以擒夫差于姑胥。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③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若使人之所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节,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物类相似若然,而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①相摩:相互联系。②袭:掩藏。③窜:隐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    适:恰好
B.轻斤两以内                内:买入
C.民有罪当刑                邢:惩治
D.必先卑体弥耳              弥:竖起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D项的“弥”是个不常用的多义词,而且在这里自古一直也是个难解的字,不知命题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个字来作为考试材料。现在一般都依据王念孙的观点,应当作“弭”,是“收缩”的意思,“弥耳”实为“弭毛”(见《淮南子集释》(何宁著)1309页)。《古代汉语词典》也注释为:读mǐ,“收敛”的意思,举的就是本文的例句。虽然通过比较可以采用排除法推出答案,但难度还是大了点,因为B项“内”,也是个古今字“纳”,这里是“买入”的意思。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何谓不然而若然者            今日之事何如
    B.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知来者之不可追
C.以其窜端匿迹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出则无敌国外患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C项的“其”,均是代词,相当于“他(们)”,其实意义上有点区别,第一个“其”代事物,第二个“其”代人物。A项的第一个“何”是疑问副词,相当于“为什么”;第二个“何”是疑问代词,与“如”组成凝固结构“何如”相当于“怎么样”。B项第一个“者”用在主语后面,助词,表示判断;第二个“者”是助词,相当于“……的(事情)”的意思。D项的“则”均是连词,第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那么(就)”;第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各种事物既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又分属不同门类而有所区别,因此对它们的本质要仔细辨别探究。
    B.虞人遭遇灾难,完全出于偶然因素,所以值得人们同情;而白公胜假仁假义包藏祸心,就令人愤慨。
C.子发的叹息出于真挚的同情,所以赢得了受刑者的帮助;而勾践的卑躬屈膝,也为复仇赢得了机会。
D.文章用狐狸捕捉野雉的事例,意在说明人的虚伪狡诈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因而也更需要留心观察。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中“虞人遭遇灾难,完全出于偶然因素”,不准确。老鹰将嘴里叼着的一只死腐鼠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一个游侠头上,而被游侠认为是虞家人故意扔下死鼠来戏弄他们的,这确实是偶然因素。但“虞家富贵享乐的时间已很长了,平时对人常轻慢无礼,还有一种侮辱人的心志”,也就是虞家为富不逊,积怨良久,才遭遇了灾难。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3分)
译文:                                 
【答案】让我和你们齐心协力,率领所有的部下,一定要消灭虞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关键字“请”,请允许我;“僇力”,合力;“率”,带领。
(2)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3分)
译文:                                 
【答案】这就是好像是这样却不是这样(的例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关键字“所谓”,所说的;“然”,适这样;“者”,……的(例子)。
(3)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4分)
译文:                                 
【答案】将国家交给吴王,让百姓为吴王效劳;平时不抛头露面,打仗时充当先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关键字“委”,;“效”,让……效力;“隐居为蔽”,是“居为隐蔽”,“居”,平时,与战时相对。

参考译文:
纷繁复杂的事物紧密联系着,可是又不同门类,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又难以识别。所以有些事物的现象看来相似,但是并不一样;有时有些事物的现象看似不一样,但是又是一样。有时候好像是这回事却又不是这回事;有时候好像不是这回事却实际上正是这回事。
谚语说:“老鹰嘴里掉下了腐鼠,富户虞家变成了废墟。”这话怎么讲呢?它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那虞氏家族本是梁地的大户人家,家里富足殷实,钱财多得无法计算。虞家在大道路口边修建了一座高楼,经常在楼上设置酒席,摆排乐舞,宴请宾客。有一次一群游侠结伴而行,经过楼下,正在这时,一只飞翔着的老鹰将嘴里叼着的一只腐臭的老鼠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一个游侠头上。游侠们听到楼上的喧哗声,以为是虞家人故意扔下死鼠来戏弄他们。那位被死腐鼠击中头顶的游侠就对同伴说:“这虞家富贵享乐的时间已很长了,平时对人老是轻慢无礼,还有一种侮辱人的心志。我们平时不敢冒犯他们。今天虞家竟然用死鼠来侮辱我们。此仇不报,我们就无法在天下树立我们的英勇之名。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率领众兄弟,一定要消灭虞家。”这就是两者看似相似,但实际上却并不一样。
那么,什么是两者看似不一样,但实际却又是一样?屈建对石乞说:“白公胜将要作乱了。”石乞说:“不会。白公胜平时谦恭下士,从不敢傲视怠慢贤人。他平时用大斗斛卖出,用小秤买进。你怎么反而用这种不恰当的话来非议他?”屈建说:“这正是他要谋反的迹象。”过了三年,白公胜果然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椒、司马子期。这就是看似不像,实际上就是这样子。
那么,什么是好像是这回事却又不是这回事呢?子发担任上蔡县令,有人犯了罪应该依法判刑。案子判定以后,在子发面前执行,其时子发叹息着,脸上露出凄怆的神色。犯人受了刑后忘不了子发怜悯他的恩情。在那以后,子发得罪了楚惠王而被迫出逃。恰巧在出逃途中碰到那位受刑者,这人掩护了子发,让子发躲进城墙下的一间小屋内。追捕子发的公差赶到,那位受刑者故意跺脚发怒叫骂:“子发亲自判决审定我的罪又让我受了刑,现在就是吃了他的肉,还难解我心头之恨呢。”追捕的人看到这番情景也就信以为真,也就不再进小屋搜查了。这就是好像是这回事却又不是这回事。
那么,什么是好像不是这回事却实际上正是这回事?以前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表现得卑躬屈膝、低三下四:他请求要做吴王的臣子,又愿意让妻子做吴王的小妾;还向吴王进奉四季的祭祀用品,承担春秋两季的贡品;他把国家都交给了吴王,还让全国百姓为吴王效劳;平时隐蔽不抛头露面,打起仗来则充当吴军的先锋;对吴王的礼节很恭敬,言辞用语很驯服,根本看不出有反叛之心。然而最后还是率领三千士兵在姑苏山上活捉了夫差,并消灭了吴国。以上四种情况,是不能不审察的。
事物难以认识清楚,就是在于事物的头绪和踪迹总是被藏藏起来,而且人们有时又混私于公、倚邪于正,还用漂亮的外表来迷惑人。假若人的内心世界和外表完全一致,就像符节那样彼此吻合,那么天下的事就简单得多,也就不会常发生家破亡国的悲剧了。那狐狸在攻击野鸡时,总是先卑伏着身子、收敛着体毛,等待着野鸡的到来。野鸡见狐狸这副缩头缩脑的样子,也就信以为真,不加防范,所以让狐狸得以逞其奸计。假使狐狸圆瞪怒眼,耸毛竖尾,摆出一副捕捉野鸡的架势,野鸡见此架势也必惊怕而远走高飞避开凶神恶煞的狐狸了。况且人又不像禽兽那么简单,人还好互相欺骗虚伪狡诈;这就提醒我们,事物看似相同,但决不可从表面上来判断,这种情况是又多又难识别,因此就不能不谨慎审察一切。

阅读下面这首词(诗),完成8—9题。
明君①词
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②雾,陇日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注】①明君:即王昭君。②塞:边塞。
8.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                                    
【答案】颈联通过“拥”字写出了边塞早晨雾气弥漫、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字写出了大漠落日的昏黄暗淡。这两句不仅写景,而且渲染了昭君忧心忡忡、情绪低落的心境,表现了昭君的孤苦、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品赏诗歌的“炼字”艺术。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该题关键是要抓住“拥”、“暗”的含义,不要忘了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要熟练掌握答题套路,这往往更重要。

9.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诗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感情,通过它将昭君对汉地的无尽思念和在胡地的孤寂和盘托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昭君处境的叹惋和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是要求回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但必须涉及到诗歌形象的分析,因为情感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而尾联的主要形象就是“明月”,“明月”在古典诗歌中最经典意义就是与思乡相关,所以答案就很容易拟出了。但尾联明显有诗人评论的意味,因此还有必要答出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赏析】:昭君出塞担负的是一桩政治使命,国家以她出塞和亲保得安靖,朝臣因她出塞显得无能;她情比金坚、命途多舛,但她贞心不改志节不移。本诗着意抒写的是昭君远嫁的乡国之思。歌咏的是王昭君初别汉宫远赴塞外的悲怨离情。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与独爱莲之出淤泥儿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2)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藤王阁序》)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韩愈《师说》)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5)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8)             ,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猿猱欲渡愁攀援  (5)千呼万唤始出来  (6)浊酒一杯家万里  (7)会挽雕弓如满月  (8)薄雾浓云愁永昼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试题属于传统的填上句或接下句的考查形式。侧重于要求考生做到准确无误。承袭了近三年来的固有题型——8选5,且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需要特别关注今年新换上的五篇诗文。新增:《爱莲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蜀道难》。

三、(2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什么样文体的文本,可能是2010年高考中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从合肥三次模拟考试来看,一模是小说文本,二模和三模选择的都是散文文本。小说文本和散文文本虽然考查的知识点可能大体上差不多,但由于文体特征的不同,阅读感受、题目设置和答题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这才是广大考生应该关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两种文本都经常训练,而且还要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应对。与其在那里瞎猜题,不如老老实实的做题和研究一些对策。
本文节选自赛珍珠的《中国之美》,原文很长,近7000字,考试材料选自该文的后部分,而且还作了较大的删节。
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1973),美国作家。1932年凭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是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本名珀尔•布克,赛珍珠是她模仿清末名妓“赛金花”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父母是美国南方长老会的传教士,他们一同于1895年来到中国,她的父亲在庐山牯岭修建教堂传教,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中 国 之 美
【美】赛珍珠
这就是中国!
她的美是那些体现了最崇高的思想,体现了历代贵族的艺术追求的古董、古迹,这些古老的东西,也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正缓慢地发生着变化。
这堵临街的灰色高墙,气势森严,令人望而却步。但如果你有合适的钥匙,你或许可以迈进那雅致的庭院。院内,古老的方砖铺地,几百年的脚踏足踩,砖面已被磨损了许多。一株盘根错节的松树,一池金鱼,一只雕花石凳。凳上坐着一位鹤发长者,身着白色绸袍,宝相庄严,有如得道高僧。在他那苍白、干枯的手里,是一管磨得锃亮、顶端镶银的黑木烟袋。倘若你们有交情的话,他便会站起身来,深鞠几躬,以无可挑剔的礼数陪你步入上房。二人坐在高大的雕花楠木椅子上,共品香茗;挂在墙上的丝绸卷轴古画会让你赞叹不已,空中那雕梁画栋,又诱你神游太虚。美,到处是美,古色古香,含蓄优雅。
变化中的中国发生了一些让人伤心的事情。
前几天,我去了一个著名中国现代画家的画室。看着那一幅幅广告画,一幅幅俗套的健美女郎像和那用色拙劣的海上落日图,我的心直往下沉——一堆粗制滥造的油画!但是在画室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我发现了幅小小的水彩画。那是一条村巷,在夏日的黄昏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安徽省合肥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语文)』  下一个『福建省厦门理工学院附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