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饶平二中高三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2010年饶平二中高三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高三选择性必修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2010年饶平二中高三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zhch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高_______年级_______班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瓮牖(yóu) 疏数(cù)偃仰 潦水(lǎo) 薄(ó)暮B.翩跹(xiān) 变化倏(shū)忽 睥睨(
试题预览
2009-2010年饶平二中高三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zhch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高_______年级_______班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瓮牖(yóu) 疏数(cù)偃仰 潦水(lǎo) 薄(bó)暮
B.翩跹(xiān) 变化倏(shū)忽 睥睨(bì) 摄(shè)衣
C.簪笏(zān ) 命途多舛(chuǎn)  庭趋(cù) 仄(zè)径
D.帝阍(hūn) 轩裳珪(guī)组 蓊郁(wěng) 乞骸(hái)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          ,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2)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3)朝鲜媒体近期接连发表评论,          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朝鲜停战协定》的建议。
A.熏染     筹办 督促 B.熏陶     筹办 敦促
C.熏陶     筹措     督促 D.熏染     筹措 敦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使复制品能再现原作的气韵,印刷者必须通晓作者的用笔特点,故而需要多读原作等,为复制顺利进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很多当事人供认不讳的事实。
B.九十年来,针对“五四”的著述,可谓叠床架屋,数不胜数。其价值、意义和源流已被前人说尽了。
C.美国反恐机构吸取伦敦地铁遭受恐怖袭击的教训,提高警惕,未雨绸缪,挫败了一起企图破坏纽约地铁的阴谋。
D.事实上,今年4月就有媒体曝光内地球队在香港足球联赛中打假球,并含沙射影地点到了张伟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阅兵仪式,是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的全面检阅,也体现了我军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
B.随着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突然离职,让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谷歌中国业务再次受到其主要竞争对手百度的打压。
C.记者从黑龙江省龙煤集团新兴煤矿事故调查组了解到,这起特大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企业管理混乱、超强度组织生产引起的,此外还存在有关部门监管缺位的问题。
D.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届时上海世博会将以“城市”为主题交流和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将成为一场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①,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②,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③,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④?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⑤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⑥之门幸推下流⑦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②畴曩(chóu nǎng):往日。③抚躬:犹言抚膺、抚髀,表示慨叹。抚,拍。④谟猷(yóu尤):谋画,谋略。⑤刍荛(chú ráo):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⑥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⑦下流:指地位低的人。
5.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干:求取
B.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许:允许
C.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究:穷尽
D.而愿委身国士             委:托付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岂不以有周公之风 不以长揖见拒
B.何令人之景慕 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
C.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D.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白“才能”的一组是
①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②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③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④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⑥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突出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B.文中作者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能够识拔贤能之士。
C.文末作者用了薛烛、卞和的典故,十分恰当地表现了韩荆州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高尚品德。
D.文章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文句断句。(4分)
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②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10.阅读下面的曲和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选自王实甫《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选自范仲淹《苏幕遮》)
(1)“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怎样表达抒情主人公情感的?(3分)
    (2)“晓来谁染霜林醉”中的“染”与“波上寒烟翠”中的“寒”,历来为人称道,请在“染”与“寒”中选择其一,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此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_,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4)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为什么需要哲学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②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因为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生活在每天有N个人死于饥饿的世界里”这样的答案。我们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而是要知道: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之前或同时产生的信息联系起来?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总体条件下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境遇中能够或者应该怎样去做?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所要严肃对待的。
③我试着界定“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区别。不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事实上,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科学与哲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转的,哲学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自觉地保持这样一种意识: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体,人类必然是它的主角;科学渴望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哲学则会去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科学可以增加知识的视角和领域,即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科学寻求知识而不是纯粹的假设,哲学家则想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哲学甚至还要对到底是真正的知识还是经过伪装的无知进行发问,因为哲学通常要对科学家们(包括普通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进行质疑。如数学家会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则会问:数是什么?
④无论如何,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在回答由现实引发的问题。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当一个科学的回答如此有效时,就没有必要坚持原来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相反哲学家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许我们理性地与它们共存,尽管我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我们已知有许多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的哲学回答,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培养了问题,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并帮助我们一直追问下去,使我们一次比一次问得更好,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因为如果人不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的对任何一种想像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
⑤哲学和科学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体现在两者的结果上,而是体现在达到各自结果的途径上。一位科学家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自己再亲历一遍为找到该答案所需的推理、计算和实验。哲学家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哲学历程意味着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尽管思考的基点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智识传统。科学上的成果可以随时为想查阅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些决意独立思考它们的人。
(选自《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
B.科学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满意时,可以取消和化解该问题。
C.哲学坚持试图通过人类思考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D.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今天的回答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
E.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是培养问题,突出问题的本质,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
F.哲学家决不能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
13.下列对“哲学任务”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建立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
B.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C.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去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
D.欲了解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4.作者认为,哲学与科学二者有何不同?(3分)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为什么需要哲学”这一问题的?请简要概括.(5分)
四、本大题 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看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6.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17.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18.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
              ——代序兼记李文珍先生
冯骥才
①我已经第二次接到旅美画家王公懿的越洋电话了。她用恳切而感人的口气“逼”我为一本书写序。其实,不用她“逼”我,我已经心甘情愿要为这本关于她的老师李文珍先生的书写序。 
  ②今世之人,尤其年轻人,肯定不知道李文珍先生是谁。然而曾经受过他绘画教育者,却刻骨铭心地记得他。究竟承受怎样的大恩大德,才能够这样记住一个人?
③大约40年前,我经常和画友岳钦忠去李文珍先生家串门。他住在窄窄的宜昌道上一幢临街的小楼里。在我眼里他家那间四四方方10多平方米的客厅是一个小小的“美术沙龙”——当然不是真的沙龙。“文革”那时谁敢私设沙龙呀。不过是些常来的访者聊一聊艺术而已。他总坐在那张带扶手的椅子上抽着烟斗。无论谁进来或走掉,也很少起身。可能因为来到这小小“沙龙”的大多是他的学生。他在耀华中学任教美术,我不是耀华的学生,但我崇拜他。他那种带着浓重的后期印象主义影响的油画,在“文革”那个文化贫瘠而苍白的年代,叫我们这些求知甚切的年轻人,如沐清风,耳目大开。
  ④那时代的画儿全是好似吃了兴奋剂一样怒目挥拳的造反形象。但在他的画里却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日光下的河水、白雪覆盖的街道、葱茏或凋败的树木、默默行走着的路人,还有种种室内的“静物”……可是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却莫名地神奇与迷人;尤其餐桌上那个总剩着半杯茶水的玻璃杯,晶亮夺目得叫人惊奇。他赋予这些形象何种法术?是神秘的美还是生命?
  ⑤从今天的角度看,如果不是那个把日丹诺夫式的“现实主义”奉若神明的时代――如果换做今天――李文珍一定是一位独立画坛的杰出的大家。可惜,他的才华被那些荒谬的岁月长久地埋没并搁置一边。
  ⑥然而,李文珍先生却不逢迎时尚,在寂寞中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几十年里一直静静地躲在自己的心灵里作画。他那些凝重刚健又颇具灵气的心性之作,不可能挂在当时任何一个画展上,但他决不会为了世俗功利而矮化自己。这恐怕是那个时代一个有气质的艺术家仅能做到、又很难做到的。
  ⑦李文珍先生的个子虽然不高,腰板挺直而威风,鼓鼓的脑门下目光温和又镇定。虽然他是他的家庭艺术“沙龙”的主人,可说话不多。在他的“沙龙”里谈话很自由,或是谈论谁的画,或是对谁拿来一幅近作议论一番,或是说说笑话。李先生不喜欢长篇大论,对他的话我们却十分留意。他常常冒出一句话,一语破的,道中绘画某一本质。可是他从不教训式地把这些道理硬塞给我们,而是说出来叫人感悟。每每此时,我们都如获至宝。这是不是他的一种教育方式?
  ⑧他不是那种用自己个人化的模子翻制学生的教师。尽管他有很执著的个人画风,却从不强迫学生学他的画。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气质,循循善诱地把一个个独特的个性融入美的法则,化为彼此迥异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教育最难得,需要教师的艺术视野宽阔,并善于启发。其实这才最符合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的生命就是个性。成就艺术首先是发现个性和完成个性。记得20世纪60年代,位于北京的几座国家级美术学院年年录取的新生中都有天津耀华中学的学生。他们都是李文珍的门徒,其中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为很好的画家。然而,这些成功了的学生们更懂得老师的价值,不甘心老师只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还要为他在画坛找到理应得到的位置。
  ⑨在“文革”刚刚过去的1980年,他的学生们就自发地在天津解放路上的艺术展览馆举办“李文珍暨学生画展”。以众星捧月的阵式,将老师簇拥其间。我曾为那种情与义而感动,撰文相助。当时,李文珍先生还在世,如今李文珍先生已仙逝多年,身在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又聚在一起,执意为老师再出一本图文并茂的画集,并纷纷写文章忆往事而尽心声。在1980年这些学生都正当盛年,如今多已年近花甲。依我看,1980年那次展览所努力的是为老师讨回艺术的公道,此次则是对恩师的一种悠长而不灭的怀念。今日怀念皆缘于昔日的情谊。但愿这样纯正的艺术和这种美好的情感,能为更多的人感知。
  (选自《“本色人生――画家教育家李文珍”画集》,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4分)
20.试结合文章内容,解释题目“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的含义。(5分)
21.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探究李文珍先生的教育方式。(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两位高中生寒假期间在外打工做粗活,遇到他们的熟人后,两人表现各异:其中甲同学羞愧尴尬,腼腆异常;乙同学则自豪开朗,热情大方。请各用一个比喻句对两位高中生的上述情态进行描写。(6分)
   (1)腼腆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情自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依据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写出三点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并与下面文句衔接。(6分)
地区 人均收入 2009年购房占收入比例 2010年购房占收入比例(预计)
广东 25968.5 73% 72%
山东 21846.7 70% 69%
江苏 21548.6 68% 67%
贵州 8801.9 30% 50%
甘肃 7790.8 28% 45%
本表显示,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相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今社会,商品要包装,演员要包装,企业要包装……无论什么不装饰一下美化一下就上不了档次;可也有人说,东西还是自然的好,人还是质朴的好,买东西、找朋友、做事、做人,本色最珍贵最难得。
你对“本色和包装”又有什么认识、感悟?有过什么相关的经历吗?请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D(A. 牖yǒu  B睥pì  C趋qū)
2.B(“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两者的感情色彩不同。“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敦促”: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请注意,多用于外交辞令;“督促”:指监督推动,催促使事情做好。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小辈。有促使别人去做的意思。多用于日常生活。)
3.C(指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A供认不讳:指受审讯者完全承认所做的事。B这里可改为“公认”。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D含沙射影: 指暗中诽谤中伤他人。)
4.D(A项“风貌”“检阅”无法搭配,“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安全”语序颠倒;B项主语残缺,去掉“随着”; C项“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二、
5. B (许:赞许) 
6. A(A因为/因为;B主谓之间/这类; C在/向; D表修饰/表转折。)
7.A(②赞美韩荆州的德行与文才 ⑥陈述李白希望被任用的心情)
8. C(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赏识的强烈意愿。)
9.(10分 )(1)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对两处给1分)
(2)①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3分,“下车”“辟”各1分,大意1分。)
②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3分,“见知”“或”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来者富贵而骄纵他们,不因来者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富安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下一个『2010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外国语学校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