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3月份考试答题卷出题人:王凤娟审题人:王俊波王风华赵珊牛菲亲爱的同学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现在,你有120分钟完成这份试卷。认真审题,从容书写。相信:成功一定握在我们手中。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
试题预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3月份考试答题卷
出题人:王凤娟
审题人: 王俊波  王风华  赵珊  牛菲

     亲爱的同学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现在,你有120分钟完成这份试卷。认真审题,从容书写。
相信:成功一定握在我们手中。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经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这都是十分积极的现象。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文精神公认为指人类应当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B.人文精神包括科学、民主精神与平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
C.人文精神可以确保一个人能自由、幸福并且有尊严地活着。
D.人文精神既有利于个人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2.下列对当今中国大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精神视野,关注社会难点问题。
B.实施人文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身上不可或缺的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
C.实施人文教育可以深化大学校园里应该有的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
D.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各所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同步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建人文精神,就是要推倒原有的人文精神,面对当代社会现实重新构建新型的人文精神。
B.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而这个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C.自觉而良好的人文教育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D.当今中国大学正在尝试多种人文教育方式,如开设人文讲堂等,这是一种十分积极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每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项王乃日: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4.对下列旬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向:脸朝着,面向,朝向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②不忍杀之,以赐公
  C.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D.①愿为诸君快战                  ②吾为若德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东城,部下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数十百人,叱退汉军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江,最后自刎而死。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每小题3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画的景物(意象)有        (每种景物用二字短语概括)  (3分)
②试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3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根据课文将所缺诗句填在空白处。(10分)
①、《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                     ,                       。
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表明不愿委曲求全这一心志的句子是:
                                ,                                  ?
③、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自然之理也。”
④、李煜《虞美人》中有一生动比喻内心惆怅的佳句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
⑤、杜牧《阿房宫赋》一文最后借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对晚唐当权统治者这样提出警告: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三、阅读与鉴赏现代文(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8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⑴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⑵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⑶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⑷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⑹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⑺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⑼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⑽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1、作者在“拾叶”中都获得了哪些乐趣?请加以简要概括。(6分) 
答:                                                                 
12、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6分)
答:                                                                
13、作者从“拾叶”中都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6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4、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3分)
A.鼙鼓(pí) 踯躅(chíchú)栖鹘(qī hú) 萦纡(yū)  迤逦(yǐlǐ)
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kuàijī)鹧鸪(zhègū)凝睇(tì)
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 玉扃(jiōng)  水裔 (yī)  葭苇(jiā )
D.眇眇(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 潺湲(chányuán) 薜荔(bìlì) 
1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陆机、潘岳等人,于诗歌形式上用力颇多,文采斐然,然内容贫乏,骨力不振,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
B、 田园诗是陶渊明首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或表现农村恬美静穆和自己恬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C、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他的山水诗真可谓巧夺天工。
D、 李贺诗重在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构思布局不合常法,语言艳丽,环境诡谲。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应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17、下面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D.五月鱼郞相忆否?小楫青舟,梦入芙蓉浦
18、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辨证法,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五、写作(50分)
19、读懂下面诗句的意思,并任选一句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诗句:①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3月份考试答题纸
出题人:王凤娟
审题人: 王俊波  王风华  赵珊  牛菲

     亲爱的同学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现在,你有120分钟完成这份试卷。认真审题,从容书写。
相信:成功一定握在我们手中。

第Ⅰ卷 阅读题(选择题,1~7题)

1 2 3 4 5 6 7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每小题3分)
①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画的景物(意象)有           
                                    (每种景物用二字短语概括)  (3分)
②试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3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根据课文将所缺诗句填在空白处。(10分)
①、                                  ,                            。
②、                                 ,                              ?
③、 “                        ,                         ,自然之理也。”
④、                        ?                                      。”
⑤、                             ,                                。
三、阅读与鉴赏现代文(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8分)
11、作者在“拾叶”中都获得了哪些乐趣?请加以简要概括。(6分) 
答:                                                                 
                                                                     
                                                                     
12、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6分)
答:                                                                 
                                                                     
                                                                     
13、作者从“拾叶”中都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6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选择题,14~18题)

14 15 16 17 18


五、写作(50分)
19、读懂下面诗句的意思,并任选一句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诗句:①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A  
2.D
3.A   
4.B应是“跟随”之意
5.D:介词,不译,或都译作“替”(A:就/才,仅仅;B:率领/把;C:的/句中助词,取消独立性,不译)
6.D
7.C(项羽并非“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数十百人)
8.淡云、轻风、丽日、红花、绿柳、碧水(写出3个即给满分3分)。    
9.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1分)一、二句写景:大空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上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1分)二、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1分)
10、默写
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1)感受到银杏树叶有一种特别的风格;
   (2)感觉到风景更加好看;
   (3)留作纪念,帮助记忆,引发回忆。(6分)
12.不重复。(1分)两处描写的侧重点和用意都不相同: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庄严高洁;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意在表现其平凡。(5分)
13.(1)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就会省得许多烦恼,也就有了尊严;
   (2)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
   (3)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6分)
14、D
15、C
16、解析:选D (A主语残缺,没有“墨宝”的主语。B否定失当,“防止”的应是“再次发生”,所以应去掉“不要”。C句式杂糅,“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看出两个问题”和“这一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杂糅,择其一表达即可。))
17、D。五月渔郞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8、B (218.76.234.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9-1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  下一个『台州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高二(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