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高职招生模拟考试(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毕业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高职招生模拟考试(语文).(高三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三县高职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卷4页。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50分。  3.试题答案均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一、基础知识(共30分,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不全相
试题预览
2009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三县高职招生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卷4页。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50分。  
3.试题答案均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称chēng 称赏 简称 拍手称快 割据称雄
B.靡mǐ 风靡 披靡 靡靡之音 靡日不思
C.落luò 落寞 部落 失魂落魄 落井下石
D.度dù 度量 风度 度德量力 以己度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妆束 泻漏 林阴道 与时俱进    B.赡养  篡改  绿茵场   如火如荼
C.隐避  玷污  吓马威  反躬自省    D.勾消  秸杆  照相机   不可理喻
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    )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    )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    )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    )美?
A.朦胧  神秘  活力  精致      B.神秘  朦胧  活力  精致
C.朦胧  神秘  精致  活力      D.神秘  朦胧  活力  精致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虽然到条件差一些的单位工作,我都不放弃我的专业。
   B.经常去网吧熬通宵,不仅耽误学习,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C.只有见过大海的人,就会了解它的壮阔。
   D.因为老师没来,这节课不能上,所以一定要把作业写好。
5.下列句子中成语的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们二人是好朋友,多少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B.张立在学习中很讲究方法,常常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C.运动会上体育委员急功近利,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我与他只是萍水相逢,没想到危难之际他能舍身相救。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且,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谐的产物。
   B.近日从浙江省教育厅了解到,从今年春季入学开始,浙江省将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从而使农民工子女能和浙江本地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
   C.一些假劣及偷减养分的复合肥,由于成本低,成为不少经销商争相推销的对象;对于产品质量好、利润较小和正规厂家的复合肥却冷眼相待。
   D.早在2006年秋季学期,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今年又将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课本费。
7.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 。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⑤②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B.罗伯特 • 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今天对外宣布:“我国将尽快启动《劳动法》修改的调研论证活动,对该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修改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向立法机关提出建议。” 
D.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屈原编定。
B.方苞是明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
C.管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弦指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D.《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 
11.阅读下面宋诗,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山管(余靖)
野管箫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A.“禽带夕阳归”,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禽类纷纷归巢。“畲田得雨肥”,写畲田因为得到雨水的滋润而更加肥沃。末句中的“残菊”,再次点明诗歌所描写的时间。
B.首句中的“萧条”二字,奠定了全诗孤寂、惆怅的感情基调。“树藏秋色老”,通过老树写出了秋色的浓郁。诗中的“树”、“禽”、“远岫”、“畲田“,都是诗人凭轩看到的景象。
C.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歌的每一联都是工整的对偶句。末联中的“渊明”,指唐代诗人陶渊明,其代表作是《归园田居》。
D.诗歌的韵脚是“扉”、“归”、“肥”、“飞”。
12.填空(8分)
⑴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3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厦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端午节时南方各省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面是一首小诗,依据二、五小节,补写出另两小节诗。(3分)
四季是什么?
 
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
春,是翠绿的诗,
萌动着活力和生机。
夏,是金黄的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冬,是雪白的诗,
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⑶观察右面的图形,解释“环境科学”。(不少于30字)(2分)


  
答 :环境科学是                                                           
二、阅读(四题,共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3— 16题(12分;每题3分)
鉴定一下基因就可以得知一个人所属的地域。科学家最近就发现,DNA的细微差异所能提供的信息足以辨别出单个个体“地理意义上的祖先”——也就是能辨别出的“地缘血统”。这对于研究远古人类的“迁移”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知道,一个单个个体的DNA有99.9%是与另一个单个个体相同的,差异之处就在于皮肤颜色、体形和颅骨形状等。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选择了世界范围内5个主要区域:非洲、欧亚大陆(包括欧洲、中东、中南亚)、东亚、大洋洲和美洲,挑选其中52个民族的1056人,试图通过单纯提取分析他们的DNA样本来判断其“地域来源”。
负责这项国际性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库斯•W•费尔德曼教授说:“我们事先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地方,然后我们就要问,能否通过DNA研究找出单个个体之间由基因决定的不同地域性。”来自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多名科学家,他们运用数学统计方法,采集独立的基因数据,精确地判明了来自上述各个地域不同个体的“地缘血统”。
费尔德曼介绍说,来自欧亚大陆的人,包括欧洲、中东和中南亚,是最难鉴定的。“过去几千年里,这几个地区的人们不断的迁移、征战以及贸易往来,历史情况比较复杂,这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解释。”
不过西班牙的巴斯克人是一个特别的例子,从地理和语言双重意义上来看它都是一个十分独立的民族,较容易与其他欧洲民族从基因上区别开来。
13.对文章中“地缘血统”含义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地理意义上的祖先          B.一个人所属的地域   
C.远古人类的迁移地          D.基因决定的地域性
14.不能具体解释“欧亚大陆人的‘地缘血统’最难鉴定”这一说法的是(    ) 
A.频繁的贸易往来           B.连年不断的征战 
C.复杂的历史情况        D.人们不停的迁徙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DNA的细微差异所提供的信息足以辨别出单个个体在“地缘血统”上的差异,这是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的。
B.“地缘血统”决定于单个个体的基困,其全部的99.9%决定了地域的差异性,其0.1%决定了地域的同一性。
C.科学家们能精确地判明各个地域不同个体的“地缘血统”,是由于他们运用了有效的统计方法,采集独立的基因数据。
D.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不同于其他民族,地理和语言独立性很强,这在欧亚大陆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
16.从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中,人们做出四条推断,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皮肤的颜色、身体的形态以及颅骨的形状等来辨别出单个个体的DNA有0.1%的差异。
B.弄清楚人的“地缘血统”有助于推断出远古人类的“迁移”行为,这对研究人类发展历史有一定意义。
C.生活在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在基因上很容易跟欧洲其他民族区别开来,可见这个民族是一个封闭的民族。
D.随着人们不断迁移、征战以及贸易往来,人类基因的同一性日趋增加,而差异性日趋减少,“地缘血统”也许将越来越难鉴定。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6分)
珍惜牵挂 (何山)
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深惦记,它可以连接亲情,连接友情,连接爱情,连接乡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乡情魂系梦萦的牵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距离遥远却无法阻断彼此友情的牵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爱人缠绵悱恻的牵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家人血浓于水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是牵挂的执著…… 
牵挂是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人间的温情需要用牵挂来表达。
牵挂,其实就是一封满是错别字的简短家书:丫儿,你在外边还好吗? 
牵挂,其实就是悦耳的电话声带来的亲切的问候——“你好”、“妈,我想你了”、“豆子,在哪发财呢?” 
牵挂,其实就是小小手机荧屏上彩色的信笺——“亲爱的,我在北京,想你。”、 “冬天了,家里买煤了吗?” 
牵挂,其实就是来自大洋彼岸温馨浪漫的伊妹儿:满高考资源网星都是我思念的眼睛在凝视着你。
牵挂,其实就是你身后那双期盼的眼睛,那份刻骨铭心的惦念……
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
当你从母亲温暖的身体里挣脱,来到这个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从蹒跚学步到哑哑学语,从嬉笑怒骂到举手投足,都无一例外地牵动着母亲的心;村中的小学,乡里的中学,城里的大学,我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成长,就一天天地远离家乡,远离母亲。当你终于独立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时,就带走了母亲心中那份对儿女永远的牵挂,却把自己那份生疏粗糙的牵挂留给了母亲…… 
一个人在他乡打拼,心灵和身体经受着艰苦的历练。繁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那份留给母亲的牵挂,更加生疏粗糙。 
你说:我在外面努力打拼,艰苦创业,等我有能力挣下了温馨可人的家园,就把母亲接过来享福; 
你说:我在外边很好,不用母亲惦记。我独自承受艰难困苦,一个人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告诉母亲,免得她担心和忧虑; 
你说:我会按时寄钱回来,让母亲衣食无忧; 
你说:母亲的身体还很硬朗…… 
于是你封锁了自己的一切消息。一个月、半年、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母亲日日在村头的小河边徘徊,幻想着路口的车上突然跳下你熟悉得有些陌生的身影;任凭渴盼的眼睛望穿秋水,任凭思念的愁绪日夜煎熬,皱纹刻满了额头,白发染遍了两鬓,岁月让母亲迅速苍老,牵挂让母亲寂寞和消颓。孩子啊,你可知道,母亲不需要冰冷的钞票,只想跟你吃一顿土豆白菜;母亲不需要富丽豪宅,只想跟你在一铺炕上唠唠嗑;母亲不可能给你物质上的帮助,可是,母亲的老屋是你永远的依靠和港湾;无论你富贵还是贫穷,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你休憩的家园…… 
你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迎接你的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坡上那一抔寂寞的黄土……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朋友,多给亲人一些牵挂吧,其实很简单,就是轻轻拨动一下手指,亲切地叫一声“妈”,她永远乐于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成功与失败。常回家看看,不用带一大堆东西,就是跟母亲聊聊天,听听她的唠叨,让她永远保持着骄傲和自信。让她觉得在孩子心中,母亲,永远最重要,母亲,永远是你最亲最近最爱的人!
 生活需要别离,也需要牵挂。因为人生就是一首牵挂的歌,谱出生活律动的乐章,唱出人生的悲欢离合!
(原载2005年11月18日《青年文摘》,略有改动)
17.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儿女留给母亲的牵挂“更加生疏粗糙”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章通过哪个情景印证“‘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母亲日日在村头的小河边徘徊,幻想着路口的车上突然跳下你熟悉得有些陌生的身影”,思念儿女的母亲为什么对儿女的身影既熟悉又陌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牵挂”为感情线索,重在讴歌充满温馨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乡情。
B. 本文通篇所写的牵挂之情就是指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C. 作者在文章中直抒胸臆,呼唤人们一定要珍惜牵挂,要多给亲人以牵挂。
D. 本文最后一段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冷漠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讥讽,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追逐功得而迷失亲情的极度愤慨。
E. 本文语言优美,开头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使读者沐浴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从而产生对“牵挂之情”的感动、回味和联想。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1-25题。(17分)
路 亭 (柯灵)
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市虎可畏,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有的是交通利器,却大抵和路人无关。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不幸拙于行路,又和冯欢同病,既有无车之叹,却无由弹铗而歌。遇到这种时候,就常常不由得想起乡间的路亭。
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
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江南泽国,交通多靠船舶。乡村与城镇之间,大抵有专供乘客载货的白篷“埠船”,花几个铜板,便可以依靠双桨一叶,平安到岸,可是“埠船”早出晚归,一天只一度往返;时间呆板,无法伸缩,而且虽然所费戋戋,毕竟未免不够经济。有钱人出门,可以专雇乌篷小船,舒适迅速;一般庄稼汉,为了惜时省钱,却大抵连“埠船”也免坐了,委屈一双脚,来去都是跑路。
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里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
山色湖光,四时佳兴。
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毋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
“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一九三五年
21.文章第一段说“通都大邑,行路更难”,其原因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在详细写了路亭的特点和作用后,为什么还要写“离我老家不远”的两个路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反映了作者对路亭怎样的感情?本文在写路亭的同时还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生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全文,概述路亭“特殊的风貌和品质”。(4分)
风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山色湖光,四时佳兴。早南晚北,廿里官塘。请你结合文章仿写另一副对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30题。(15分,每题3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旧唐书•列传一三五》)
【注】牸:雌性牲口。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以德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
B.县司累政不能决         政:审理。
C.其人诸武阳质于允济     质:质问。
 D.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
27.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怀之        称代前文的“张允济”。
B.可以牛归之           称代前文的“女婿”。 
C.元武县司闻之         称代前文的“妻家叩头服罪”。
D.结庵守之             称代前文的“葱”。
2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②母以告允济      
③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            ④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2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
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公允的解决了这次纠纷。
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 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
D.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
3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三.写作(60分)
对于未来世界,人们有许多预言。比如说,科学技术如何先进,可能会出现克隆人类,是祸是福,众说纷纭;再如,某一天外星人造访地球,或许会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或许导致人类的毁灭;再比如,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会变得更美好,或者相反……,不过,不论持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世界的未来,你的明天,都是你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那么你将如何预言未来呢?你将如何设计你的明天呢? 
根据上面的提示,请以“明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009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三县高职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
1、D提示:“度量”和“风度”的“度”读dù,“度德量力”和“以己度人”的“度”读duó。
2、B提示:A组“泻”应为“泄”;C组中的“避”,应为“蔽”,“吓”应为“下”;D组中“消”应为“销”。
3、A          4、B         5、D
6、B提示:A中“而且”应改为“同时”,属逻辑错误,前后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C中结构混乱,应去掉介词“对于”,在“却”字后加“被”;或在“却冷眼相待”前加“经销商”为主语,使其结构完整,句意明确。D中本资料来自广祥论坛成分残缺,或词序不当。应改为“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全国率先实行全部免收学杂费的措施”,或“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全国率先全部免收学杂费。”
7、C  
8、B提示: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点拔:间隔式排列的短语,一定要将其与已提供的句子中的关键词联系,找出二者的关联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下册 毕业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自贡市2010届高三三诊(语文)word版(2010自贡三诊).』  下一个『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终质量检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