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性素质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性素质测试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阶段性素质评估卷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二、积累和运用(共28分)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zòng()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
试题预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阶段性素质评估卷
一、书写(5分)
请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
二、积累和运用(共28分)
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4分)
      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zòng(   )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   )肆(    ),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淌 ,那么终将干涸;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2.根据提示将下列提供的句子选入文段的空格处(4分)(选字母即可)
    时间飞了,        ;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 
A、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B、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C、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D、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3.修改下列句子语病(4分)
A、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的3辆消防车、5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
B、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
4.按提示默写诗文名句。(8分)
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意。
②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③人们常说“近墨者黑”,但实际生活中“近墨者”却“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                      ,                           。”
④朋友遇到挫折、困难时,你可用李白的《行路难》中句子勉励他:
                               ,                                  。
5.名著阅读。(2分)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孙悟空、武松、林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学诗    下联:                         。 
6.综合性学习(6分)
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对象
节日 认可度 快乐度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春节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16分)野  河  (李汉荣)
河在无人烟的地方流着,喂养一些野草、野花、野兔、野鹿,以及很野很野的风景。
这是一条无人垂钓和捕捞的河。鱼们游在自己的家里,不安全来自它们内部,与烹调无关。A鳖长得很大,放心地上岸晾晒它们的盔甲,一如隐士晾晒古老的经书。
树随意长着,笔直的、弯曲的,高接云天的大树和不思进取的灌木,纷然杂陈、互相衬托,各自都不识自己的魅力,只顾欣赏对方的魅力,最后大家都有了魅力。成材与不成材是林子外面的看法,树,只欣赏对方身上的叶子。
花可以开在任何地方,水走到哪里花就追到哪里,于是蜜蜂和蝴蝶都有了飞行的路线。花停下的地方,聚集了更多的花。这里是河湾,水徘徊的时候,春天就显出更多的妩媚。
野鹿来到河边饮水,为自己美丽的影子忧愁,难怪它总是横遭追捕。它想像,水的深处,是否有一片安静的林子,使它能躲过那些凶残的牙齿?B鹿望着河水发呆,河水也望着鹿发呆。
一些石头横七竖八地守在河边,或卧、或蹲,或静、或动,或黑、或白,或丑、或俊,全都憨厚慈祥,时间一样沉默。河心的石头,制造了许多漩涡和泡沫,自己却一无所知。
水鸟来了,许多鸟都来了。鹦鹉发现自己太小了,与天空不般配,却正适合自己管理自己;鹤惊讶于自己的白,羡慕乌鸦的黑;乌鸦惊讶于自己的黑,羡慕鹤的白。它们都从水里发现了自己,也看见了对方,它们全都想变成对方。河水哗哗地笑着,打断了它们的胡思乱想:也无黑,也无白;也无大,也无小,都是好影子。
水草茂密,安静地铺张着远古的绿色。芦苇于晚风中摇曳,无数温柔的箭镞,射向岁月,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 
忽然,前面出现了桥。先是木桥,有汲水的女子从桥上走过,流水捧起她害羞的身影;她缓缓地走向鸡鸣鸟唱的村庄,走向静静升起的炊烟。
接着是铁桥、水泥桥,无数的钓竿垂向河面,无数道路伸向河面,无数网扑向河面。
河结束了它的“野史”。河浑浊,河淤塞,河渐渐断流、渐渐枯竭。一片荒滩出现在我面前……
7.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①随着时光的流转,作者记忆中的那条生机盎然的“野河”已由往日的“河”变成了今天的                      。
②文中表现“野河”由“安静”到“喧嚣”的一个过渡词语是            。
8.文章第1自然段连用五个“野”意在强调“野河”的什么特点?(2分)
答:                                      
9.第3自然段中的“互相衬托”能否改为“互相竞争”?为什么?(3分)
答:                                                                   
                                                                          
10.文中不少句子写得妙趣横生,请从文中加框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3分)
我选(    )句,                                                            
11.谈谈你读本文后的感想?(4分)
                                                                          

(二)(共16分)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2.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13.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 (用文中简洁的词语)意在阐明什么? (5分)
                                                
  阐明:                                                                   
14.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3分) 
                                                                           
15.⑨段中“这个道理”指代什么?(2分)
                                                                   
16.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17.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2分)
                                                                           
                                                                             
四、文言文阅读(25分)
(一)(4分)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
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8. 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19.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二)(1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2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三)(9分)秦西巴纵麑①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②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③。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注释] ①纵麑(nì):放走小鹿。麑: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
24.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        (2)纵而予之(     )
(3)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      )   (4)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
2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 
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 
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
26. 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27. 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2分)
                                                             
五、作文(60分)(根据要求作文)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
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人生,相约自然:约同伴、约亲朋、约名家、约凡人、约山水、约四季……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让我们用心相约。
请以“我和        有个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2009)九年级语文第三次阶段性素质评估(参考答案)
二、积累和运用(28分)
1、 纵  逸  zì  sì  (4分)     2、(4分)B  D  A  C 
3、(4分) A、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的3辆消防车、5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这一句的主语是由“消防车”“消防官兵”这一并列短语构成,谓语是“放弃”“坚守”,这两个谓语动词只能与并列短语中的“消防官兵”相搭配,而不能与“消防车”搭配。)删去“的3辆消防车”。
B、删去“能不(能)”。
4、(4分)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④长风破浪回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分)
5、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借箭(2分)  (格式、内容各1分)
6、①青年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 。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 。(1分)
②“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评分标准: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分。(1分)
③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2分)
评分标准: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满分;直接引用链接材料中的语句,酌情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共16分)
7.(4分)一片荒滩(荒滩)     忽然      8.(2分)原始、古朴、自然
9.(3分)不能(1分)。作者用“互相衬托”反映了大自然中的和谐、生物之间共生共存的关系,同时告诉人们大自然的和谐不容破坏(2分);用“互相竞争”不合作者本意(1分)。
10.(3分)示例A句运用比喻(1分),表现出环境的清幽(1分),动物的安闲自在(2分)。B句运用拟人(1分) ,写出鹿和河水的情态(1分),尤其是鹿,憨态可掬,惹人爱怜(2分)。(可从修辞、词语的运用、句式等角度赏析)
11.(4分)人要善待自然环境,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扣住“环保”展开既可。)
(二)(16分)12.(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3.(5分)①(4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②(1分)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意思对即可得分)
14.(3分)不能去掉。(1分)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意思对即可得2分)
15(2分)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16.(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或:养成习惯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得2分)
17.(2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四、文言文阅读(25分)
(一)(4分)18.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19.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评分标准:第⑴题2分,共五种景物,写出其中两个即可得满分,只写其中一个得1分。第⑵题2分,写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可得1分。)
(二)(共12分)20.(4分)(1)被选拔 (2)使……痛苦(苦)(3)通“横”,梗塞,不顺(4)了解  21.(2分)D (连词,表并列)  22.(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2)(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23.(2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三)(11)24、(4分)(1)让;叫(2)它,母麑(3)确实;实在(4)做老师;当老师
25、B(2分)  26、(2分)“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2分;只抄一半,1分;抄“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1分
27、(3分)答题角度: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
五、作文(60分)(略)
评分参考标准:(酌情处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情感真实,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情感真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情感真实,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41-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6分以下)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220.189.253.3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下一个『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