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铜陵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检测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选(共21分,每题3分)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二、读下面两首词,回答7~10题。(共12分,每题3分)题号 8 9 10 11答案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共22分,每题3分)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22(4分)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分,每
试题预览
铜陵市第二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选(共21分,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读下面两首词,回答7~10题。(共12分,每题3分)
题号 8 9 10 11
答案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共22分,每题3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22(4分)
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骤雨(zhòu)       樯橹(qiáng)     脍炙 (kuài)     台榭(xiè)
B.蓑衣(suō)        珠玑(jī)        戚戚(qī)        狼居胥(xū)
C.罗绮(qí)         羌管(qiāng)     纶巾(guān)      揾泪(wèn)
D.倩人(qiàng)      天堑(qiàn)      佛狸(bì)        凝噎(yē)
2.下列诗句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B.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邪照却相迎。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下列书名有三种不同的命名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杜工部集》         ②《柳河东集》             ③《文山先生全集》
④《临川先生文集》     ⑤《稼轩长短句》           ⑥《王右丞集》
A ①⑥/②④/③⑤        B ④⑥/②③/①⑤  
C ③④/②⑤/①⑥        D ②③/①⑥/④⑤
4.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句是(    )  
  A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下列辛弃疾的词具有婉约风格的是(    )
A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我志在寥廓,畴昔梦登天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兰舟催发           兰舟: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
B. 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 一片神鸦社鼓       社鼓:社日(古时祭祀谷神的日子)祭神所奏的鼓乐。
D. 这次第             次第:光景,状况。 
7.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李煜  ②柳永 ③苏轼 ④秦观  ⑤李清照  ⑥辛弃疾 
A.②③⑥/①④⑤               B.③④⑥/①②⑤
C.③⑥/①②④⑤               D.①③⑥/②④⑤
二、读下面两首词,回答8~11题。(共12分,每题3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何时了”指难挨的屈辱生活,时光漫长令人生厌。
B.“故国”,指南唐都城长安。“故国”一词表明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眷恋。
C.“雕栏玉砌”指的南唐小朝廷的宫殿亭台,自己曾在此尽情享乐。
D.“朱颜”,指宫庭中的宫女,这一句是宫女们都老了,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9.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阙以实景起笔,然后转到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感慨和沦为亡国之君的悲哀。
B.词的下阙,以虚景开端,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集中到一个复杂而深沉的“愁”字之中。
C.此词的最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把愁和春江之水相提并论,形象而真实。
D.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流畅,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0.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层楼”,即“高楼”。“强说愁”,勉强去写心中愁苦。
B.“欲说还休”,想说(愁)而不说。“却道”即“只说”。
C.词的上阕,写年轻时的纯真、幼稚,对社会缺乏深刻的感受,“不识愁滋味”,喜欢登高览景。
D.词的下阕,写出了自己如今年事已高,空怀报国之志的愁苦。
1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少年时不知“愁”和而今识尽“愁”作对比,写自己备受打击、饱经折磨之后的心情。
B.词以生活为基础,两种创作经历对比真切,渗透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C.词的上下阕紧扣一个“愁”字,其含义是相同的。
D.这首44字的词,包含了纯真、幼稚、深沉、忧郁、激愤之情,情感真切,内容丰富。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7题。(共18分,每题3分)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开宝八年,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①。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寻坐王府亲吏请托执事者违诏市竹木,贬商州司户参军,复为太常丞,判寺事。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使高丽,暴风折墙,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许王元僖尹开封,又为判官。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②,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鞠于府。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二使曰:“有诏推君。”端神色自若,顾从者曰:“取帽来。”二使曰:“何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问,即罪人矣,安可在堂上对制使③?”即下堂,随问而答,左迁卫尉少卿。会置考课院,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引对,皆泣涕,以饥寒为请。至端,即奏曰:“臣前佐秦邸,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今有司进退善否,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太宗曰:“朕自知卿。”无何,复旧官,为枢密直学士。逾月,拜参知政事。                                                             (《宋史》)
注:①扈从:皇帝出巡的侍从,护卫人员。②裨赞:辅佐。
③制使:皇帝的使者。制,皇帝的命令。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栉风沐雨,以申吊伐:吊,慰问
B.寻坐王府亲吏请托执事者违诏市竹木:坐,获罪,判罪
C.今许王暴薨:暴,突然               D.左迁卫尉少卿:左迁,升官
1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出知蔡州                   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朕自知卿                   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
A.两个“知”字的意思不同,两个“以”字的用法相同。
B.两个“知”字的意思不同,两个“以”字的用法也不同。
C.两个“知”字的意思相同,两个“以”字的用法不同。
D.两个“知”字的意思相同,两个“以”字的用法也相同。
14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召拜(廷美)考功号外郎,充开封府判官。    B.(吕端)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C.(二吏)即下堂,随问而答。              D.引对,皆泣涕,(吕端)以饥寒为请。
1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犯过错误降职到闲散职位上的一些官员。
B.廷美将有居留之命——廷美将被命令留守(京城)。
C.有诏推君——今有诏书保荐你。
D.端读书若在斋阁时——吕端很镇定地读书,就像在书斋中时候一样。
1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吕端为人有胆识、胸怀磊落有关的一组是(    )
①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    ②苟得颖州副使,臣之愿也     ③臣罪大而幸深
④端读书若在斋阁时          ⑤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⑥端方决事,徐起候之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1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吕端劝说秦王应随太守出征未成功遭贬后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B.吕端出使高丽,遇暴风,墙折舟覆,端幸得脱险,但始终镇定自若。
C.吕端出使高丽回国,后答应王元僖,做了开封的府尹和判官。
D.吕端面对太宗的询问,据实回答,态度诚恳而有胆识,后来得到了重用。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共18分)
深秋书简
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11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与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份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请看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吧。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桠毕露,依然昂首向天。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即使干枯了残破了,依然蜷曲身姿翘出坚硬的不规则形状,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碱。
在金色的秋天的阳光下,坐在车里的人们心头颤动了,即将或正在逝去的秋天使人们沉默无语,都沉入对于生命的伟大力量的赞叹。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驰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于是车子里的人们开始坐不住了,都在心里问自己,怎么住在北京城这么多年却从未见过真正的秋天,怎么平庸到把北京的秋天只局限于楼顶碧空下盘翔的鸽群和夜晚天上被两棵枣树刺得眨眼的星星和苍白的月亮了呢?
原来在北京的一角,在这不知名的不起眼的也没有名目的沿山公路一带,平凡、偏僻、普通到不值得提起的山区,竟然蕴藏着北京的秋天,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
18.理解加横线的句子。
(1)“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3分)
(2)“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碱。”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2分)
19.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事实上本文也写了很多),为什么第二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边的白杨呢?(3分)
答:                                                                        。
20.“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灿烂色彩是如此丰富、充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色彩“似乎未曾见过”?(3分)
答:                                                                        。21 .蕴藏着秋色之美的真髓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答:                                                                        。
2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描绘的是京郊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
B.第二段写杨树,作者将它们人格化,表达了对杨树顽强生命的赞美。
C.第三段点明北京的秋天的特征是鸽群、枣树、星星、月亮。
D.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E.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描绘老北京秋天的民俗风情画,本文描绘的是八达岭以北的秋天的风景写生画。
五、背诵默写15分
(1)千古江山,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                  ,              ,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3)多情自古作伤离别,                                 !(《雨霖铃》)
(4)回首向来萧瑟处,           ,                      。(《定风波》)
(5)莫道不消魂,               ,                  。(《醉花阴》)
(6)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7)《声声慢》中,起下的十四字叠字句
                        ,                 ,                        。
(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以廉颇自比的句子是
                     :                  ,                          ?
六、 文学常识填空(共25分,每空1分)
(1)柳永,          (朝代)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永,字           。
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           。
(2)苏东坡,名           ,字             ,号              ,与父           、弟               世称“三苏”。在诗歌方面,他开创了                 ;在散文方面,他是                    之一。
(3)李清照,号              ,山东济南人。
(4)辛弃疾,字            ,号             ,          (朝代)杰出的爱国词人。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            ”。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 

答案
一、单选(共14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D A D A C C
二、读下面两首词,回答7~10题。(共8分,每题2分)
题号 8 9 10 11
答案 B C A D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共12分,每题2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22
答案 D A B C A D CD
四、阅读
18.(1)借代    秋景如画
(2)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
19.因为白杨树生命力最顽强
20.北京市民生活在大都市里
21.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 (218.22.181.9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上一个『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下一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诗词复习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