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上海交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高二上册 沪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上海交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命题:沈文婕审核:陈雄校对:李茂生(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
试题预览
上海交大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
高二语文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命题:沈文婕  审核: 陈雄  校对:李茂生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但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⑵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⑶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尤其中国突然冒出十二亿人,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夏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
⑷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⑸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1.第⑴段划线句“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的含义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⑴段中写到南北建筑与文化,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为后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垫。(2分)
3.第⑸段引用张潮的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城市的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标题取为《阳台上的遗憾》,下面对这个“遗憾”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缺少个性的现代化建筑正在使城市的面貌趋于同一。
B.现代建筑少了古代建筑的特色。
C.城市面貌的趋同使人也少了鲜明的个性。
D.形式趋同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会使人少了清心和雅趣。
E.现代建筑正在改变社会的结构,改变人的心理。
6.文末作者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80字)(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4分)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⑴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⑵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⑶天下事都是如此——
⑷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⑸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⑹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的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⑺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⑻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的答应了。
⑼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⑽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⑾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⑿春在眼前了!
⒀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⒁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的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⒂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⒃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7.第⑶段中加点字“如此”的“此”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第⑹段中作者说“我不信了春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⑺段中作者说“我不信了春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试分析第⒀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⒂段中,“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一句中的“吞咽”能否改成“品味”,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在文末说“凡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纵观全文,如何理解作者的“满意”与“遗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下对本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破折号给予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
B.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强烈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
C.本文借景抒怀,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D.本文运用拟人化的笔触来描写春,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意韵。
(三)默写:(5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帘外雨潺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浪淘沙》)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通告怀古》)
(四)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15题。(5分)
【双调】殿前欢•梅花景
【元】景元启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①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②胡床再看咱③,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④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 ①逃禅:南宋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  ②据:靠。③咱:句末语气词。  ④大都来:只不过。
14.下面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体裁上看,这首散曲属于小令。
B.上段第二句中的“疏影”指的是月下梅影。
C.下段第二句,作者以妻子的嗔怪侧面描写自已对梅花的专注。
D.全曲用语通俗,富有生活情趣。
15.请结合这首散曲的主旨,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2题。(18分)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__________。”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牌位。
16.选文最后一段引用了《老子》中的一句话,请将其补充完整:“天道无亲,_______
______。”(1分)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盍往归焉(         )   (2)天下宗周(            )
(3)糟糠不厌(         )   (4)盗跖日杀不辜(         )
18.对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余悲伯夷之意    ②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③东伐纣    ④左右欲兵之   ⑤扶而去之   ⑥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   ⑦伯夷、叔齐耻之   ⑧盗跖日杀不辜
A.①⑥⑦/②/③⑧/④/⑤            B.①/②/③⑧/④⑥/⑤/⑦
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D.①⑦/②/③⑧/④⑥/⑤
19.选出下列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睹轶诗可异焉    ②盍往归焉   ③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④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简述“伯夷、叔齐耻之”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对伯夷和叔齐的看法上,作者与孔子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信息。
附加题。(10分)
24.元杂剧《汉宫秋》第三折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如下曲词。阅读下面的曲词选段,回答问题。
〔尚书云〕陛下,不必苦死留他,着他去了罢。〔驾唱〕
【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1)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高中课本中学过的元杂剧还有关汉卿的《_____________》。(2分)
(2)元杂剧一般由一种角色主唱,由男主角主唱的称为末本,女主角主唱的称为旦本。从选段提供的信息看,《汉宫秋》属于________(填“旦”或“末”)本。(1分)
(3)《梅花酒》这一曲牌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3分)
(4)《梅花酒》中描写了主人公所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想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景象。(4分)





















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语文答案
一、(18分)
1、汉文化中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也同样体现在南方宅院里。(2分)
2、(1)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1分)
  (2)在现代化潮流面前,现代建筑取代古典建筑是不可避免的。(1分)
3、第(5)段引用张潮的话,将古人清心、雅趣的生活状态与现代人浮躁、务实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表达了高楼大厦取代旧式宅院的同时也带走了人们生活中的真趣的观点,丰富了“遗憾”的内涵,并增加了文章的文采。(3分)
4、(1)生活空间的一致
  (2)生活方式的相似
  (3)思想感情的相近  (3分,每点1分)
5、B、E(4分)
(B.见第1段最后一句、第3段第1句。作者并不认为古代建筑的特色应该恢复,也不认为现代建筑少了古代建筑的特色是一种遗憾,他认为古代建筑形式被取代是一种必然。作者是希望现代建筑不要千篇一律。E.见第4段第1句。将“显现”理解为“改变”是偷换概念,似是而非。A.见第4段第1句。C.见第4段第2、3句。D.见第5段。)
6、作者观点(1分):历史进步总会留有遗憾。
   举例1分、分析1分、语言1分(超字数扣1分)
答案示例:这句话表达了历史进步总会留有遗憾的观点。如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但同时也使人们失去了手写书信的情趣和一份温馨的守望。

二、(14分)
7、(春天)尚未成形就已消散不见。(1分)
8、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离去。(2分,每点1分)
9、运用比喻(或类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海棠花的繁盛、充满生机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终于在海棠花上感受到春意的喜悦之情。(3分)
10、“吞咽”一词不能改为“品味”。“吞咽”在文中的含义是“尽情地享受”,比“品味”的程度更深,与第一段中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形成呼应,表达了作者在对春天长久的期盼之后终于寻到春天的激动心情。(3分)
11、“满意”是因为作者不再怨恨憎嫌春天。“遗憾”是因为作者曾经对春天苦苦期待了很久。“满意”和“遗憾”表现出作者感受到“一日的春光”之后的复杂心情。(3分)
12、A(2分)(第(3)段宕开一笔,并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5分)
13、(1)郴江幸自绕郴山
   (2)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3)长使英雄泪满襟
   (4)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或“宫阙万里都做了土”)

四、(5分)
14、D(2分)
15、“我是梅花,梅花是我”一句表现出作者观赏梅花时的忘我境界,抒发了对梅花的挚爱之情。并以梅花自比(或“托物言志”),寄寓了作者高洁的品格。(3分)

五、(18分)
16、常与善人(1分)
17、(1)何不,为什么不  (2)把……当作宗主  (3)通“餍”,饱足  (6)罪(4分)
18、C(2分)
19、A/C(2分)
20、(1)用暴行来改变(或“代替”)暴行,却不知道这样是错的。(2分)
   (2)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2分)
21、伯夷、叔齐认为武王在父丧期间发动战争是不孝、以臣子的身份讨伐纣王是不仁,所以“耻之”。(2分)
22、孔子认为伯夷、叔齐追求仁而得到了仁,所以没有怨恨情绪;作者认为天道不公,伯夷叔齐是有怨恨情绪的。(2分)

附加题:(10分)
24、(1)马致远   窦娥冤  (2分,每点1分)
   (2)末  (1分)
(3)对偶 反复 顶真(或“顶针”、“顶珠”)   (3分,每点1分)
   (4)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色   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4分,每点2分)


第四大题散曲鉴赏:
此曲描写了一个极富情味的场景,表现了如梅花般清高绝俗的情怀。将梅花人格化,与“山妻”一问一答,饶有情趣,别具一格。
梅花,是历代诗人吟咏的题材。此曲咏梅,有其独特之处。首两句写梅花的形象,但不直赋其形,而只描画其影。月牙儿是一弯新月,光色朦胧;疏淡的梅花枝印在窗妙上,隔窗看去,越发如痕如梦,呈现出清逸的神韵。“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是神来之笔,作者以妻子的嗔怪,侧写自已如痴如醉般专注地欣赏梅花。“骂”字显出妻子的醋意,境界全出,令人发噱。末两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疑问,既表明观赏梅花进入物我两忘的化境,也表明在看梅的过程中,对人生有所体悟,庄子曾有梦蝶之说,梦醒后不知蝴蝶是庄周,抑或庄周是蝴蝶,从中悟出人世的虚幻。此曲巧用其意,但思想是积极的。作者说自已与梅花浑成一体,无法分辨,蕴含着以梅花高洁的品格自喻的用意。此曲前段用语典雅,后段用语通俗,在描绘中渗和着哲理,这在散曲中别开生面。

第五大题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那么,象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蹠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是非常怀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沪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延安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一个『北京市朝阳区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