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一、第二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新课标第一、第二单元检测题(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舸(gě)罗绮(qí)青苔(tái)彳亍(chìchù)B.踟蹰(zhú)深邃(suì)纤(qiàn)绳寂寥(liáo)C.粗糙(cāo)眷(juàn)属青荇(xìng)怅寥(liáo)廓D.遏(è)制隽(jùn)永忸怩(ní)睿(ruì
试题预览
第一、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22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百舸(gě)      罗绮(qí)    青苔(tái)      彳亍(chì chù)
B. 踟蹰(zhú)   深邃(suì)   纤(qiàn)绳      寂寥(liáo)
C.粗糙(cāo)   眷(juàn)属  青荇(xìng)      怅寥(liáo)廓
D.遏(è)制     隽(jùn)永   忸怩(ní)        睿(ruì)智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你深入这部作品时,你会伴随它时而愤怒,时而忧伤,时而欢喜,时而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这部喜剧作品真的有太多可以指摘的地方,本该具有喜剧效果的几个正面人物,在这部喜剧中却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正所谓没有深入的调查就不具备发言权,你在这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从试题形式来看,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然而在诗歌鉴赏时,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往往被大家轻视,答题不全面。
B.对于诗词鉴赏,不仅要有强烈自主意识,还要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和浓厚的鉴赏兴趣,对作品进行多元化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C.近年高考命题趋向来看,我们仅仅捧着一些名家名诗去复习迎考,十有八九是要失望的。为此,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些,切忌不要唯人,而要唯诗唯词 。
D.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 。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考在即有些同学还是一副懒散的样子。”班主任严肃地说。
B.我兴致勃勃地刚要把饮水机打开检修一下,爸爸推门进来了,笑了笑说:“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呢。”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到底是今天去报到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5分)
给自己一个微笑吧。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巅峰,还是                        ;无论你是在为收获而陶醉,还是                                        。
给自己一个微笑吧。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                        ,                                       。
    

6.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拟写一则网友留言,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80字左右。(5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家庭对孩子加大了教育投入,试图用更多的财富支出为子女换取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各式各样的天价“精英训练营”“贵族学校”也应运而生,甚至延伸到幼儿阶段,“天才宝贝EMBA”“儿童高尔夫培训班”层出不穷。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贱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草木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国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曲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谥典曰愍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7.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 驻军,驻守 )
B.自请愿徙诣魏郡               (到,往)
C.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         ( 拒绝 )
D.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       (恭顺的样子)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9.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李典在任时主要担任过以下官职,青州刺史,中郎将,离狐太守,裨将军,破虏将军,最后追加谥号为愍侯。
B.太祖派李典跟随夏侯惇抵抗刘备,刘备烧毁营地无故离去,李典认为其中必有埋伏,但夏侯惇一意孤行,带领各部追击刘备,陷入敌人包围中,李典最终解救了他们。
C.李典觉得自己驽笨怯懦,但却蒙受过多恩宠和封赏,因而觉得应该竭尽全力感谢圣主的恩德,所以请求全宗族出力,居住在郊野之地,以便协助太祖控制天下。
D.李典为人智勇双全,关键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计较个人恩怨,谦虚待人,军中人士都很尊重他。

10.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9分)
①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3分)

                                                                             
②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3分)

                                                                              
③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蘘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阅读上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1.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3分)
                                                                                     
                                                                                    
2. 颔联 “遥隔楚云端” 中“遥隔”两字用得恰当,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3. 尾联采用何种修辞手法?具体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三)名句名篇填空(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壮丽的山河景色,不禁发出了“                     ,                        ?”的浩叹。
⑵在《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他希望遇到的是“                      ,                       ”。
(3)我打江南走过,            ______。(郑愁予《错误》)
(4)登山则情满于山,              ___。(刘勰《文心雕龙》)
(5)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晴大大的,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3.内涵挖掘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永远的门”中“门”在文中特定的含义。(4分)
                                       
                                     
14.文本理解.下列各项对文章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院中的邻居开始时因他们缺乏温情的对话而泄气,后来是同情惋惜,但在发现墙上有一扇紫红色的门时,却表现不能言明的愤懑,这些人前后情感的变化,说明真正阻碍束缚主人公爱情的是这群代表着落后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邻居,他们代表着道德舆论的约束力。 
B.男主人公每日将高脚花瓶擦的明晃晃,蓝晶晶,带各种鲜花回家,说明他生活有情调,整洁干净;另一方面表明他注重个人修养。
C.“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这里的“缺憾”是大家的感受,更是女主人公的深切感受。
D.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屋内“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可以明白白菊花是女子的表白,虽然迟了,但无比凄美,让人怜惜,使人生发同情之心,不由为之感概。
E.结尾“一扇画在墙上的门”,照应了标题“永远的门”,画在墙上的门,最终还是阻隔了两人的世界,咫尺幸福,挡在门外。

15.句意分析.文中开头的环境描写与下文主人公的简单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6. 拓展探究.诗人顾城写过《远与近》这首小诗,内容为:“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请结合本文谈谈,这首诗与本文在主旨方面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6分)
                                                  
                                               
                                            
四、写作(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兄弟两个人,家里卧室的窗户整天都密闭着,小哥俩觉得屋内太阴暗,看见窗外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哥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俩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兄弟俩把簸箕搬到房间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却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房间内还是一丝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请研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第一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1.本题选C(A项 ,“罗绮”中的“绮”应读为“qǐ”;B项,踟蹰”中的“蹰”应读为“chú”;D项,D隽juàn永“)
2.本题选B(“叹为观止”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不用于指读文章;“道貌岸然”感情色彩属贬义;“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属褒义,与语境不符,宜换用“夸夸其谈”。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符合语境,是正确的)
3.本题选D (解析:A.“轻视”改为“忽视”;B.搭配不当,在“浓厚的鉴赏兴趣”之前加上“激发”;C.“切忌”和“不要”只能保留其一)
4.本题选B(A中引号内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C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D中的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5.答案示例:徘徊在失败的低谷;在为失去而伤感;并非没有坎坷;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当做前进的动力 
6. 答案示例:示例 1.只要花大钱,就一定能把孩子教好,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强不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示例2.过度过早的精英式教育,不仅剥夺了孩子成长的乐趣,而且往往会家具他们的优越感,使他们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懂得宽容与感恩。
示例3.以金钱财富为依托的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容易让他们养成奢侈浪费、不知勤勉、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
7.本题选C: “拒”解释为“抵抗,抵御”。
8.本题选C:【A.(任命),(与“为”连用,解释为“认为”)B.( 横渡 ),( 断绝 )C.均理解为(动词,考虑)D.(副词,才),( 好像 )】
    9.本题选A:青州刺史不是李典的官职,详见文中第一段“李整跟随太祖平定兖州各县立了功,慢慢地升迁为青州刺史”。
10.答案示例:①军队中可以不执行内廷的命令,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拿主意是可以的,应该尽快攻打他们。②我驽笨怯懦,功劳微薄,但是蒙受的恩宠和封赏过于丰厚,实在应该全宗族出力。③这是国家大事,愿意听听将军的计划是怎样的,我怎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忘了国家大义呢!
11.答案示例:(1)分析:萧萧的落木,鸿雁南飞,北风萧飒,天气寒冷,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流露出诗人在这特定环境中所引起的悲哀的情绪。(2)分析:“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一个“隔”字,已经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3)分析:尾联引用典故(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滔滔的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上天色黑暗,已至黄昏,此时此景,“平海夕漫漫”是诗人最真实的感受,诗人把思归的哀情和前途迷茫的愁绪全都寄托在了这茫茫的江景中。
12.(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2)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3)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4)观海则意溢于海(5)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13. 答案示例
①“门”,指画在墙上的那扇紫红色门。②“门”,也是渴望沟通的门。③“门”,更是打开人们心扉之门。
14本题选B.(理解有偏差。 这种做法与他外貌等描写形成鲜明的反差,地位低微的他也渴望一份美好的情感,季节各色的鲜花,也是他爱情的寄托。冥冥中期盼一种花语的交流。)
15答案示例:开篇的环境描写点出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而两位主人公的简单对话,则刻画了人物性格,直接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与当时的环境相符。
16答案示例:相似之处:《远与近》和《永远的门》均体现了人与人之间隔着“一扇门”,有道过不去的坎。不同之处:原因各不相同,《远与近》展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人们不愿敞开心扉,袒露真诚。而《永远的门》有着强硬的时代背景,那种落后的思想观念,邻里的闲言碎语,社会的舆论压力,道德节操等束缚着男女主人公的行为,纵使有情却也没有冲破束缚的勇气,一扇画在墙上的门,虽无法阻隔情感,但阻断了空间,一份真情被永远的挡在门外。
附文言译文:
译文:李典字曼成,是山阳钜野人。李典的叔父叫李乾,有英雄气概,吕布作乱,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慰劳当地各县。吕布手下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降李乾,想让他一起叛乱,李乾没有听从,他们就杀了李乾。太祖让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兵马,与其他将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整跟随太祖平定兖州各县立了功,慢慢地升迁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调任颍阴县令,任中郎将,带领李整的军队,后升任离狐太守。
当时太祖和袁绍在官渡对垒,李典率领宗族和部下向太祖军中输送粮食布匹。袁绍被打败后,太祖任命李典为裨将军,驻军于安民。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二人,让李典和程昱等人率领宗族和部下用船运送军粮。适逢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兵驻扎在黄河上游,断绝了李典程昱运粮的水道,太祖命令李典和程昱:“如果船只不能通过,就下船从陆路运送。”李典与将领们商议:“高蕃的军队铠甲少却依仗占据着水道,他们心理懈怠,攻打他们一定会取得胜利。军队中可以不执行内廷的命令,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拿主意是可以的,应该尽快攻打他们。”程昱也认为正确。于是,李典率军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打败了他,水道因此恢复畅通。刘表让刘备向北扩张,刘备到了业城,太祖派李典跟随夏侯惇抵敌他们。刘备有一天烧毁营地离去,夏侯惇带领各部追击刘备,李典说:“贼人无故退却,怀疑他们一定有埋伏。南边道路狭窄,草木深长,不能追啊。”
夏侯惇不听,与于禁一起追击刘备,李典留守军营。夏侯惇等人果然陷入敌人的伏击圈,作战不利,李典率军前往救援,刘备望见对方的救兵到了,才解散包围离去。李典随太祖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后,与乐进一起在壶关包围了高干,在长广攻打管承,皆打败了对方。升任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李典的宗族和部下三千多户人家,都居住在乘氏,他自己请求将宗族和部下家属迁往魏郡。太祖笑着说:“你想效仿耿纯吗?”李典谢恩说:“我驽笨怯懦,功劳微薄,但是蒙受的恩宠和封赏过于丰厚,实在应该全宗族出力,去征伐还没有平定的地方,应该居住在郊野之地,以便(随太祖)控制天下,不是郊仿耿纯。”于是把宗族和部下一万三千多人移居到邺城。太祖嘉奖他,提拔他任破虏将军。
他同张辽、乐进驻扎在合肥,孙权率从包围了他们,张辽想领命出战。乐进、李典、张辽平时不和睦,张辽担心他们不答应,李典慷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愿意听听将军的计划是怎样的,我怎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忘了国家大义呢!”带领部众与张辽一起打退了孙权。于是他又获得一百户的封地,连同以往的,共三百户。
李典喜好学问,尊重有学问的人,不跟其他将领争功。尊敬有才能的士大夫,小心翼翼得犹如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军中人都称他是忠厚的人。他三十六岁时逝世,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文帝登基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中的功绩,追加李典的谥号为愍侯。 (113.56.119.19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上一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复习背诵篇目默写』  下一个『绍兴一中学分考试试卷——《语言文字应用》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