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锦州市09—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
试题预览
锦州市09—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边塞与边塞诗
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放达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2期 )
1.下列选项不属于唐代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为防御外敌南犯而不惜倾尽全力修筑扼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边塞就是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 
B.盛唐时期不少的优秀边塞诗作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是由于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殷实,边塞的范围指向阳关和玉门关以西。 
C.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的原因是吐蕃、突厥、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加大了对唐朝的侵扰力度。
D.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那时的边塞一直是指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一带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代边战主要发生在包括西北在内的三边地区。 
C.边塞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造就了边塞诗,锤炼了边塞诗。 
D.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人曰:“凤不来者,将屠之。”代人惧,遂送凤,昭成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
尝使苻坚,坚问凤曰:“代王何如人?”对曰:“宽和仁爱,经略高远,一时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志。”坚曰:“卿辈北人,无钢甲利兵。敌弱则进,敌强则退,安能并兼邪?”凤曰:“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主上雄俊,率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坚曰:“彼国人马多少?”凤曰:“控弦之士数十万,马百万匹。”坚曰:“卿言人众则可,说马太多。”凤曰:“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凤还,坚厚加赠遗。
及昭成崩,道武将迁长安。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①幼,莫相辅立。其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独任。宜分部为二,令各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坚从之。凤寻东还。
                                                 (《北史•卷二十一》)
【注】①冲 :同“懂”,幼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以礼致之           致:招引 
  B.又以经授献明帝       授:传授
  C.略为满川             略:侵占
  D.其势莫能先发         发:发难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燕凤处事有心计的一组是      
   ①又以经授献明帝
   ②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
   ③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
   ④凤还,坚厚加赠遗
   ⑤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凤是代郡人,年轻时就喜爱阅读各种经书史籍,对阴阳之术和谶纬之学特别有研究。昭成帝早就听说过他,便派人以礼相邀,可是燕凤不肯出来做官。
B.燕凤曾出使到前秦苻坚那里。当苻坚问他代王的情况时,他在苻坚面前将代王大大地吹嘘了一番,说代王是一代雄主,英才盖世,无人可比。
C.苻坚问燕凤代国有多少人马,燕凤说有“控弦之士数十万,马百万匹”,当苻坚不相信马匹的数目时,燕凤巧妙地给予了回答。
D.昭成帝驾崩时,打算将道武帝迁往长安。燕凤考虑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坚恳求,希望苻坚帮助代国度过难关,苻坚答应了他的请求。
7.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军 无 辎 重 樵 爨 之 苦 轻 行 速 捷 因 敌 取 资 此 南 方 所 以 疲 弊 北 方 所 以 常 胜 也
⑵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3分)
译文:                                                                   
②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9分)
新  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8.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4分)
答:                                                                     
9.“欹枕初惊一叶风”“惊”的是什么?“夜深搔首叹飞蓬”“叹”的是什么?这一惊一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⑴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
⑵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⑶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⑷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⑸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三、小说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小 铜 匠  
刘国星
“我要。” 
“我也要。” 
“我来分。”小三要过月饼,一下掰成两半,左手那块大,右手那块小。大哥二哥不满地嚷嚷,不行不行。小三张开大嘴,狠狠地咬一口大的,有滋有味吃起来。大哥二哥一对眼珠,一把抢过月饼,也有滋有味吃起来:“让你分,一会儿都进你的嘴!”小三嘿嘿地笑出声来。 
小三患过小儿麻痹症,左腿瘦一圈,也短下一截,一走路颠簸得厉害。小三脑子却灵,上课遇到难题,别的小伙伴皱眉头挠脑袋没人举手,唯独小三高高地举着小手,似面鲜艳的小红旗。一考试,别的孩子蔫头耷脑像着霜的茄子,小三每每兴高采烈地捧双百。老师惋惜地说:“要不得这病,怕是一棵栋梁之材哩!”爹娘听后流下泪,左一声右一声地叹。小三却挺着胸脯安慰娘:“我能行!” 
小三读到五年级,动起心思,不想念啦!爹娘问他,小三说要和二叔学手艺。小三的远房二叔是个铜匠,年年都来看哥嫂,大包小包地拎,临走时,还要给哥嫂扔下个三十二十的。小三要学手艺,要挣钱。爹娘想想小三一个残疾人,也就点了头。 
小三心灵手巧,二年下来,就把手艺学到了手,做那个烟袋锅,上面雕龙塑凤,有花有草的,三乡五里的大爷叔叔们人人买一个,成天叼在嘴里,或在手里把玩,稀罕的就象得个宝。货不供求,许多人就提前定货。小三先五块,后五十,可还有人买。原料紧张。小三家小园里种满了窝瓜角瓜黄瓜等稀罕物,那时离村不远的蒙古营子,“文革”时期,扒了庙,却没毁佛,许多铜佛都散落在个人手里。小三就赶着毛驴车,拉着园子里产的东西,就开始换铜佛,蒙古牧民不会种这个,自己留铜佛也没什么用,就都换给了小三。小三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回换,原料充足,生意红红火火。 
大哥二哥念高中,学费全是小三出。每次放假,大哥二哥就坐在小三的炉火旁,看小三熟练地往烟袋锅上绣花描云彩,目光中流露出艳羡的光。小三也很自得,心里说,念书能怎么,还不都是个穷学生。 
十里八乡一宣传,小三就成了名人,有个姑娘看上了小三。开初家里不同意,说你一个健康的姑娘怎么找个残疾?姑娘说:“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俺爱他这种有头脑的人。”
 姑娘就和小三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小三一家喜得合不拢嘴。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啦,大哥二哥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日子紧紧巴巴。看见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门路,小三更暗暗地陶醉在自己的选择中,有事没事地让儿子学两手。 
小三存几个钱,那年春节领着媳妇儿子和爹娘一同到城里来过年,小三对大哥二哥说,钱不用你们掏,我出,关键要过出年的气氛。
大哥二哥也喜不自禁,活动排的满满的,除了吃喝,还安排到几个景点玩一玩。后来,就到了博物馆,小三看见了馆里的小铜佛,“扑哧” 一声笑,说这玩意还放这里做甚?旁边的保安“哼”一声,“那是文物,十万八万都是它。”
小三一下哑了声,脸色灰灰的,大哥二哥问他,他又说没事没事。 
回乡后,儿子有事没事往小三身边凑,边摆弄那把小锤子,小三一把夺过来,狠狠地说,“好好念书去,再动这玩艺,老子砸断你的腿。”儿子莫名其妙溜进书房,不敢出来。
小三手里一个“佛”都没了,有的只是成百上千的烟袋锅。
(选自《天池小小说》2009年2期) 
11. 选出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后对比鲜明,情节多变,波澜起伏,让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虽然身体有缺陷,但心灵手巧的小铜匠却打拼出一片天地,作者意在提醒读者,“条条大道通罗马”,世间并非只有读书高。
C.小铜匠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创造了财富也赢得了爱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他把铜佛做成烟袋锅却是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D.小铜匠掏钱供两个哥哥上学,过春节不让两个哥哥掏钱,全由自己出,可以看出,小铜匠顾念亲情。血总是浓于水的,小说正是颂扬了这一骨肉亲情。
E.“小三看见了馆里的小铜佛,‘扑哧’ 一声笑”,这是因为他觉得小铜佛只是做烟袋锅的原料,并且他曾一麻袋一麻袋地把这样的小铜佛运回家,现在它竟被摆在博物馆里,实在可笑。
12.文章开篇写小三分月饼和上学的事,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看见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门路,小三更暗暗地陶醉在自己的选择中,有事没事地让儿子学两手”这句话怎样理解?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6分)
答:                                                                      
14.小说最后一段能不能删掉?为什么?请列出你的理由。(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个动作的窍门是,屈伸的动作应当做得缓慢些,让肌肉一张一弛,长此下去,才能达到健美的效果。
B.我第一次听老师讲解“计算机原理”时,简直如坐云雾,什么也不明白。
C.风风火火地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各国部长们根本没有时间倒时差,而是马上进入紧张的磋商。
D.对于像上海通用这样专业的生产厂家来说,汽车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漏装零部件的现象是不可理喻的。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鸡腿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对治疗糖尿病、胃病和降血压有显著疗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
B. 中药生物疗法打破了一般抗癌疗法所存在的药物难以直接进入细胞核杀灭癌细胞、病毒和细菌,以及容易产生毒副作用的弊端问题。
C. 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D.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提出,现阶段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
17.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①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显得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② 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似乎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
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散文易学而难工”,确实是深切理解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真知灼见
④ 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⑤ 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罗丹在《遗嘱》中这样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他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对于“美文”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                                                                      
18.在画横线的部分写上两组句子,构成一段排比句。要求: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5分)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万紫千红才是春天的容颜。即使青春              ,        ,                 ,                 ;
  即使青春              ,        ,                    ,                      。 
19.近日,《成都商报》刊登了一则报道:四川地震灾区首个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将于11月12日开园。青川县委宣传部领导表示,遗址公园拉开了该省地震遗址旅游产业建设的序幕。公园今后将考虑收费。
这则消息见报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地震遗址公园”该不该收费呢?读了这则消息,你觉得“地震遗址公园”收费到底应不应该?请谈谈你支持或反对收费的理由。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完整,不超过50字。(5分)
答: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练就好筋骨,怎能长大呢?请以“非走不可的弯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锦州市09—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每小题3分)
1.D (D项是汉朝〈西汉〉采取的措施,“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主要信息搜索空间应该在第③段,A B C项可以找到对应原文。)
2.B (A项概念范围扩大,原文①段中“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C根据原文,“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 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D项对应的原文是“在唐初……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强调是“逐步收缩”,而不是“一直”。)
3.A (只要……就,判断绝对,且引用的目的在于强调陇右的军事战略意义。)   
二、
(一)(4-6题,每小题3分)
4.C (“略”在句中是“大略,差不多”的意思)
5.C (①表现燕凤明晓经书之理。④写苻坚对燕凤的遗赠)
6.B (“吹嘘”说法不当)
7.(10分)
⑴断句(4分)
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
⑵翻译(6分)
  ①(3分)如果按照当时数量推算,恐怕我说的数量还不够呢?〔以:按照。(1分)犹:还。(1分)语句通顺、表义准确。(1分)〕
  ②(3分)等代王的孙子长大后,再保存代国并立他为国君,这便是陛下对亡国的大恩大德啊!〔是:这。(1分)大惠于亡国:状语后置。(1分)语句通顺、表义准确。(1分)〕
(二)
8.(4分)不能。(1分)诗歌描写的是新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到了秋天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不是新秋了。(3分)
9. (5分) “惊”的是一片叶子凋落,秋天已到;“叹”的是自己的命运像蓬草般随风飞转。(2分)这一惊一叹,正是诗人在夏秋交替时的独特感受:眼看夏去秋来,难免有时不我待之感,也表露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就的苦闷心情。(3分)
(三)
10.(8分)
  ⑴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⑵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⑶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⑷风急天高猿啸哀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
11.(5分)B、D(这两项都是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不当。)
12.(6分)文章开头写小三分月饼和上学的事,表现了小三的脑子灵、为人精明;(3分)为以后学艺成为优秀的铜匠作铺垫。(3分)
13.(6分)从内容上看:小三现在沉浸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中,感觉不读书比读书好得多,还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手艺。(3分)从结构上看:与下文得知铜像的价值后的心情形成对比,也与后文要儿子好好读书相照应。(3分)
14.(8分,要求观点鲜明,联系文本阐述。)最后一段不能删掉。(1分)文章结尾是对小三悲剧的总结,与前文一麻袋一麻袋地运回铜佛的情节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讽刺了小三的无知。(4分)这个结尾也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提醒人们应该多学习,多了解文物,保护文物。(3分)
四、
15. (3分)B (A “一张一弛”比喻治国宽严相结合,也比喻工作、生活上劳逸结合。用在此对象不当。C “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与语境不符,应改为“风尘仆仆”。 D“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6. (3分)D(A “深受……欢迎”与“深为……所欢迎”杂糅,B“打破……弊端问题”不搭配,C “我”应放在“不但”的后面)
17. (4分)②  ⑤  ④  ①  ③
 18. (4分)参考答案:
即使青春是一棵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森林,葱郁茂密才是森林本色; 
即使青春是一泓清澈的泉,但我明白,一泓清泉永远不是大海,波涛汹涌才是大海的壮观。
19.(6分)评分标准:同意的理由:作为日常建设、维护的经费,可以把公园建设得更好;可以将收入捐助受灾群众或作为地方重建资金等。不同意的理由:收费会阻止一部分人进入,不应该利用灾难牟利等。(观点鲜明、阐释合乎情理2分,语言流畅完整2分。)
五、

20.(60分)参考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燕凤字子章,是代郡人。年轻时就喜爱读书,广泛阅览各种经书史籍,对阴阳之术和谶纬之学特别有研究。昭成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字,便派人以礼相邀,可是燕凤不肯受聘。当昭成帝派大军围困代郡。对代郡的人说:“如果燕凤再不肯来的话,我将要让兵士们屠城。”代郡人十分恐惧,便把燕凤送到军中。昭成帝用贵宾的礼节对待他。后来又封他为代王的左长史,参与处置国家大事。燕凤又以经书教授献明帝。
他曾经作为使者前去见苻坚,苻坚问燕凤:“代王是怎样的一个人?”燕凤答道:“他宽和仁爱,谋略高远,是一代雄主啊!经常有并吞天下的大志。”苻坚问:“你们这些北方人,没有坚固的甲胄和锋利的兵器,敌弱就进,敌强就退,怎么能够兼并天下呢?”燕凤说:“我们北人强壮彪悍,上马时手中拿着三种兵器,奔跑如飞。我们国君雄俊过人,征服了北方。现有精兵百万、号令整齐统一。军队没有辎重、粮草等的拖累,轻装行军,迅疾如飞,能向敌人取得各种资财。这也就是南方常感疲弊不堪而北方常常战胜的道理。”苻坚问:“代国现有多少人马?”燕凤说:“精锐士卒几十万,战马一百万匹。”苻坚说:“你所说的人数还差不多,战马数就说得太多了。”燕凤说,“云中川从东山起到西河长二百里,北山到南山宽一百多里,每年的初秋,马匹常常聚集在这里,差不多把全川都塞满了。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推算,恐怕我说的数量还不够呢。燕凤回代国时,苻坚赠送给他许多礼品。
昭成帝驾崩时,打算将道武帝迁往长安。燕凤考虑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坚恳求说:“代主初崩,臣子们或离或叛,遗下的孙子年轻,没有得力的人来辅助。其国中的别部大人刘库仁有勇有谋,铁弗卫辰又狡猾多端,都不能让他们独掌大权。应当把部属分为两部分,让他们分别统领。两人一向有深仇,这一来势力均衡,谁也不能首先发难,可以说是防御边患的上策啊!等代王的孙子长大后,再保存代国并立他为国君,这便是陛下对亡国的大恩大德啊!”苻坚答应了,燕凤立即回到代国。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台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  下一个『汕头市潮南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语文科期末质检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