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08—2009一2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08—2009一2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08—2009一2期末考试卷高一语文座位号______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试卷上,同时正确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2.第Ⅰ卷
试题预览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08—2009一2期末考试卷
                    高一语文          座位号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试卷上,同时正确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粗糙(cāo)    龟裂(jūn)    炮烙(páo)    记载(zǎi)
B.撮合(cuō)    胚胎(pēi)    一瞥(piē)    剔除(tī)
    C.鞭挞(tà)     岑寂(cén)    气氛(fēn)    攫住(jué)
    D.企图(qǐ)     渣滓(zǎi)    迄今(qí)     谄媚(chǎ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要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加以_______。
②想到自己在外         多年,至今一事无成,不禁潸然泪下。
③他们干了坏事,就百般包庇,肆意纵容,走后门,企图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______把儿女变成了新型的“高衙内”、“鲁斋郎”。
A.品味    作客    以致         B.品位    作客    以至
C.品位    做客    以致         D.品味    做客    以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拿到一本新书后,我们应该先看序言和目录,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书的大致内容,然后再逐章逐节细读。
B.采取正当防卫的行动要超过一个限度——将犯罪分子击毙或打死——就必须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不立即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不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C.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D.到2007年,我们将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一个非常光荣,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正在为此不懈地努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
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去国外办的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把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
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但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同时,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
(摘自12月9日《文汇报》)
5.下列对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心理是基于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艺术资源深厚,名篇佳作丰富而产生的。
B.这种心理认为中国书法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
C.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中国书法的衰落以及在国际影响上的缺席。
D.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国际化的前景。
6.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针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而言的,不是针对中国书法艺术本身而言。 
B.中国书法在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方面,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这是中国书法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C.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就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所以得到了毕加索的赞叹。
D.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历史上派遣使者专门来学习中国的书法,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国际的物化形态、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开端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
B.日本书法艺术界高度评价中国书法,日本和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一直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书法。
C.当我国的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缺席的时候,日本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日本对其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很自信。 
D.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的书法展不多,而且很少在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举办书法展览,导致我国很多书法大家在欧美鲜为人知。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8.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建造,兴建。
B.克终者盖寡                 克:克制
C.承天景命                   景:大
D.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9、 下列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乐盘游                       B.则思正身以黜恶
C.宏此九德                     D.何必劳神苦思
10.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提出全文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内容,是“积其德义”的具体化。并诚挚地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神苦思”了。                                                                
D.进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20分)
11、将下列课文中学过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4分)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3分)
                                                                                   (3)吾属今为之虏矣!(3分)
   答:                                                 
12、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第二句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做简要分析。(4分)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做赏析。(4分)
                                                                                  
13、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4)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师说》)
(5)                          ,不妨长做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1)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2)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3)“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4)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5)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6)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4.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司马迁塑像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15.文段(2)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6分)
答:                                                                         
                                                                             
16.文段(5)“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一句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6分)
答:提升精神指:                                                              
    一根骨头指:                                                                                                                                      
17.本文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标题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六、语言运用题(15分)
18.请依照例句以“幸福”开头,再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例句: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                                                             
幸福是                                                             
19、同是“二八佳人”,可以有多种解释,但这种“歧义”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请你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有创意地解释一下“二八佳人”。 (4分)
 前几天,我去一个亲戚家串门,亲戚家有一个妹妹,比我小。我看见桌子上她的高中课本,就顺口问:“你今年多大了?”她回答:“16岁了。”我觉得妹妹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于是羡慕地说:“好哇,二八佳人哪!”  
谁知道边上的小姨听了,觉得不服气,对我说:“我也是二八佳人哪,    。”她说完我们都笑了,觉得这个回答真的是很有创意。这时,平时很少开口的奶奶发话了:“嗯,我也是二八佳人呢,     。”奶奶说完,我们又都笑得弯下了腰。
    小姨的回答:                      
    奶奶的回答:                      
20.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在语言方面有三处不得体的词语(或短语)请找出加以改正。(3分) 
我毕业于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是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电脑程序员。得知贵公司招聘人才,我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高就。现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序,恳请你们慧眼识英雄。不胜感谢!
答:(1)把“      ”改为“         ” (2)把“      ”改为“         ”                  (3)把“            ”改为“                ”
21、有一户人家给自己的孩子请了—位家庭老师,主人问老师在饮食上有何要求,老师只写了这么一行字:“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老师到底要什么呢?请根据不同的理解给老师的这—行字断句:(4分)
    (1)老师只求粗茶淡饭罢了,则该断句为:                                      
(2)老师要求用套餐,则该断句为:                                            
七、作文(60分)(两题任选一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读者文摘》刘新金摘《三人问答》)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应用
1.D  2.A 3.B 4.C (“即使”表假设,“因而”表结果,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合在一起,造成句式杂糅,应将“因而”改为“仍然”)
二、现代文小阅读
 5.C(是间接原因,并且不是一直缺席,而是“有时缺席”,“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
6.A(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本身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组成元素。)7.D(A.书法艺术以什么为开端还没有定论,原文是“如果”以甲骨文为开端。B.日本从中国汉代开始派遣使者学习中国书法,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也曾派遣使者来学习中国书法,但都不是“一直派遣”。C.“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不是对它所有的书法都很自信。)
三、古文阅读
8.B(能够)9.A意动(B、C、D、使动)10.D(“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说法错误。)
四、翻译
11、略。(见课本)
五、诗歌鉴赏
12、(1) 第二句中“惊”字最传神。它表现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的惊喜之情。 (2)诗人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表达了对春雪飞花的欣喜之情。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的原因,但诗人却说白雪是嫌春色来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增加了诗的情趣。
六、默写
13、略。(见课本)
七、现代文大阅读
14.答: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了的司马迁的形象。(共6分。突出他的眼神和胡须,3分;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了的司马迁形象,3分)
15.答: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知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灾祸就是必然的。(共6分。强权社会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2分;骨气、血性,良心2分;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2分)
16.答:“提升精神”:指的是: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3分)“一根骨头”:指的是:面对皇权专制和人生磨难铮铮不屈的精神和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著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3分)
17.答: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共5分。借喻3分;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1分;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1分。)
八、语言表达
18、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幸福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等等
19、28岁、88岁。
20、把“人才”该为“员工” 把“高就”该为“就职或工作” 把“慧眼识英雄”该为“考察后聘用我”
21、(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九、作文
22、略。 (118.182.214.2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9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八年级上语文五七单元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