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症(zhēng)结攻讦(jié)无裨(ì)于事B.澄(chéng)湛校(jiào)勘喟(kuì)然长叹C.跻(jī)身剀(kǎi)切浑身解(xiè)
试题预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症(zhēng)结 攻讦(jié) 无裨(bì)于事
   B.澄(chéng)湛 校(jiào)勘 喟(kuì)然长叹
   C.跻(jī)身 剀(kǎi)切 浑身解(xiè)数
   D.愤慨(gài) 挫(cuò)折 千载(zǎi)难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雕琢 未雨绸谬 烹饪 震耳欲聋
   B.函索 信而有征 思辨 绿草如茵
   C.资讯 浑然天成 浩翰 怙恶不悛
   D.莞尔 忝列其后 先躯 破绽百出
   3.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阿富汗在历史上 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 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 乃至 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A.承受 格局 协同 凝结 B.备受 局势 协同 凝结
   C.备受 格局 协调 凝聚 D.承受 局势 协调 凝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几年锻炼,小刘进步很快,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了。
   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C.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B.在观看演出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呼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已大大改观。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 
   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以色列新政府成立以来,不仅未给业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丝曙光,其强硬 
   政策使中东地区陷入血腥和苦难。
   6.应填入横线中的一项是( )
   公文写作要不断革新创造。没有革新创造,就没有发展。但是,__________________必须从熟悉本行业业务开始。
   A.革新创造不一定另辟蹊径 B.革新创造并不是提倡轻视本行业业务
   C.革新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D.革新创造与循规蹈矩同等重要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授新会丞 荫:私下,暗地。
   B.缮甲兵 缮:修补,整治。
   C.羽书狎至 狎:交替,轮番。
   D.审敌可乘 审:审查,弄明。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乃筑堡砦,缮甲兵 贼来犯,辄击破之
   A. B.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中夜合围,晓辄奏凯
   如是凡数人 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C. D.
   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 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破城杀吏无虚月 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
   A. B.
   成顾蟋蟀笼虚 未果,寻病终
   仍知县事 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
   C.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①不早备且陷 ②乃筑堡砦 ③建郭掘壕 ④为亭其中
   ⑤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潜师出城 ⑦化之为先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⑦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
   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做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类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某丙的行为,可能更有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
   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即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
   (原载2001年8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2.下列表述,与第一段中阿马蒂亚•森的看法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A.人类研究经济学,既是由于对财富的关注,也源于更深层次的目标追求。
   B.理性的逻辑方法和伦理的方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有效方法。
   C.现代经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者却不能像那些经典的研究专家那样,始终注意两种根源和方法的平衡。
   D.历史上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述,尚未能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13.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 )
   A.把人当做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
   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
   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
   D.常常只看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
   14.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 
   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
   B.使伦理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
   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力。
   D.发掘出人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能达到互利。
   15.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
   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简单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利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
   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
   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
   
   
   第Ⅱ卷(共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
   世 界(节选) 铁凝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她应该往旅行袋里装什么了——都是些过年的东西,她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
   就这样,母亲怀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
   就这样,长途汽车载着母亲和婴儿一路飞驰,不想停歇似的飞驰。
   许久许久,城市已被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样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她的眼前一片漆黑,她的头颅猛然撞在车窗玻璃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
   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道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转瞬之间大地已经吞没了不远处母亲的长途汽车和那满车的旅客。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她微笑着。
   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她开始奋力移动她的双脚,她也不再喊叫。婴儿的微笑恢复了她的理智,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全部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淋。她并不觉得疼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颤。天空忽阴忽晴,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又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她已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身上,开始无声地嚎啕。
   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完好。
   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和嚎啕的母亲,再一次收拾起她那已然崩溃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世界怎么会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无比坚强的双臂,她还有热的眼泪和甜的乳汁。她必须让这个世界完整地存活下去,她必须把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献给她的婴儿。
   母亲怀抱着婴儿在疯狂的天地之间跋涉,任寒风刺骨,任风沙弥漫,她坦然地解开衣襟,让婴儿把她吸吮。
   母亲怀抱着婴儿重新上了路。冰雪顷刻间融入土地,没有水,也不再有食物。母亲的乳房渐渐地瘪下去,她开始撕扯身上破碎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乳汁点点滴滴又涌了出来,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对她微笑。
   ……
   年轻的母亲从睡梦中醒来,娇她爱她的丈夫为她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错过牛奶跃下床去问侯她的婴儿,婴儿躺在淡蓝色的摇篮里对着母亲微笑,地板上,就放着她们那只鼓绷绷的行囊。 
   母亲转过头来对丈夫说,知道世界在哪儿么?
   丈夫茫然地看着她。
   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
   母亲又问丈夫,知道谁是世界么?
   丈夫更加茫然。
   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对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
   丈夫笑了,笑母亲为什么醒了还要找梦话说。
   年轻的母亲并不言语,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激。因为她忽然发现,梦境本来就是现实之一种呵,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拥有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拥在彼此的怀中?
   
   16.这则散文写了一位年轻的母亲的梦。试用50字以内的篇幅,简述梦中的故事。(4分)
   答:
   
   
   
   17.结合文中关于梦境的描写,谈谈你对划线语句的理解。(4分)
   (1)年轻的母亲为什么会“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说“世界就在这儿”?
   答:
   
   
   (2)年轻的母亲为什么又说“世界就是我”?
   答:
   
   
   
   18.(1)这篇写“梦”的文章,为什么以“世界”为题?(2)作者借她自己的描述的梦,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2分)
   答:(1)
   (2)
   19.(1)作者描写的梦境具有怎样的特点?(2)借梦境描写来表达人生感悟,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5分)
   答:(1)
   (2)
   
   五、(12分)
   20.请把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古诗词句子默写出来。(4分)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1.翻译第Ⅰ卷第二大题文言文段落中的两个句子。(5分)
   (1)*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3分)
   译文:
   (2)文姬曰:“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2分)
   译文:
   22.《江汉》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试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 ,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
   (1)下面是《江汉》诗的中间四句,它们的恰当顺序是:(填序号)(2分)
   ①落日心犹壮 ②永夜月同孤 ③秋风病欲苏 ④片云天共远
   序号: 
   (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具有比喻意味的意象来作自我比况?请将这些意象列举出来。 
   (2分)
   答: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概括(2分)
   答:
   
   
   六、(12分)
   23.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3分)
   自1999年起,我国普通高校连年大幅扩招。1999年扩招51.3万人,2000年扩招60.9万人,2001年扩招29.4万人。由于大幅扩招,入学门槛骤然降低,出现了高校教育质量滑坡现象。全国政协常委金开诚指出,高校扩招后,一定要把好“出口关”,对于“宽进”的学生,如果培养措施不得力,毕业标准不严格,就会形成“宽进宽出”、质量下滑的局面。
   一句话新闻:金开诚委员指出:
   
   24.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以“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语 
   句连贯、通顺。(3分)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改写句:绝句
   
   
   25.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相吻合。
   (1)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并采用至少两种其他景物对它进行衬托。(3分)
   答:
   
   
   (2)以“纪念碑”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要求揭示将某一事物(比喻的本体)喻为“纪念碑”的原因。(3分)
   答:
   
   
   
   七、(60分)
   26.作文:
   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或缺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散文。她说,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你需要怎样的精神生活,又将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呢?试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这种精神空间的构建,可以和毕淑敏女士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有所不同。你可以只就其中一间小屋来写,也可以兼及两间或三间小屋,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来构建新的小屋。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A 5.C 6.D 
   二、7.A 8. D 9. C 10. B 11. D
   【参考译文】陶鲁,字自强,因先辈的功勋被授职为新会县丞。在此时,广西瑶民流窜劫掠各府,没有一个月不攻破城池、杀死官吏的。香山、顺德一带土匪成群,新会县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成群聚集与他们相呼应。陶鲁召集有威望的长者,对他们说:“贼寇的气焰似要吞灭我们的县城,如果不早作准备就将会陷落,你们这些人能率领子弟捍卫吗?”他们都说:“行。”于是就修筑营寨,整治武器装备,训练兵勇,要凭一座孤城来抵御敌寇的进攻。他们修建外城,挖掘壕沟,并在外面布置了铁蒺藜、刺竹等,使城防十分坚固,敌寇若来进犯,总是把他们击败。天顺七年,陶鲁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奏他的功绩,朝廷就近提升,让他主持县政。不久,他又因攻破贼寇的功绩,晋职广州同知,而仍然主持新会县的政事。陶鲁善于抚慰士人,足智多谋,谋略确定后才去作战。他在办公处所后面开凿一个池塘,在池中建一个亭子,却不建桥梁。夜间就召部下到亭中议事,用木板把他渡过来,商议完毕,让他回去。像这样总共跟几个人商量,才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好的采用它,因此他常能克敌制胜却又不泄露机密。当警报轮番到来的时候,陶鲁身穿军服,素有戒备,敛声屏气,神色庄重,等到弄清敌人的弱点,才秘密派兵出城,半夜把敌军包围,早晨就取得胜利。敌寇虽然很善于侦探,却始终不能把握陶鲁的要领。陶鲁做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开军事,历经大小几十次战役,总共斩敌二万一千四百多,夺回被劫掠以及安抚使恢复旧业的人有十三万七千多,两广人倚重他,把他当作“长城”。然而陶鲁统帅军队却不崇尚武力,他曾说:“防治盗贼,要先感化他们,万不得已才杀死他们。”每当平定贼寇,都在那里设县建校来教化当地人民。
   
   三、12.C 13.C 14.B 15.D
   四、(18分)
   16.(本题共4分)梦见自己带着婴儿回乡探亲时遭遇天灾(1分),她受到婴儿微笑的鼓舞(1分),走出了绝境,战胜了绝望(1分),用甘甜的乳汁滋养婴儿(1分)
   17.(本题共4分)(1)襁褓中的婴儿看似最为孤弱,但在梦境中他始终微笑着,是母亲力量的源泉,因而母亲说“世界就在这儿”。(大意对即可,本小题2分)(2)梦境中,母亲是婴儿的保护神,她用双臂保护婴儿,用乳汁滋养婴儿。对于这个“世界”,母亲也是不可或缺的。(大意对即可,本小题2分)
   18.(本小题5分)(1)“世界”一词,意蕴丰富,答案与以下几点吻合均可:①文中的梦境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②梦中的母亲和婴儿,组成了一个虚幻而神奇的世界。③作者写的是“梦”的故事,表达的却是对现实世界人们的深切期望。④作者讲述“梦”的故事,是希望现实世界的人们都能充满爱心和自信。(本小题2分,答对其中一点就给分。) (2)关于作者的人生感悟。可作如下概括:不管面对怎样的劫难(1分),只要有爱、自信和责任心(1分),就会有神奇的力量,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1分)。(本小题共3分)
   19.(本题共5分)(1)关于梦境的特点:①并非现实而又源于现实②颇恐怖、阴沉而又悲壮神奇(本题2分,答对其中一点就给分) (2)关于写梦境的好处:①省去了据现实描摹实录的繁冗与拘束②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本小题3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五、(15分)
   20.(本题4分,每小题2分。写对一句给1分,每错、漏一字,该句均不给分)(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1.(本题共5分)(1)曹*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全句通顺、准确,得3分。“诚实”“相”“矜”“然”“去”“奈何”错译、漏译一处扣0.5分)(2)文姬说:“(您)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本题2分,“惜”“疾足一骑”“济”、“垂”为关键词语,错译、漏译一处扣0.5分)
   22.(本题共6分)(1)④②①③(2分。答“①③④②”给1分,其余答案不给分)(2)片云、孤月、落日、老马(答对2个给1分,对3个以上给2分。答其他意象,不得分)(3)抒发了诗人怀才被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1分,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集中表现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1分)
   六、(12分)
   23.高校扩招,宽进不能宽出。(3分,“高校扩招”1分,“宽进”1分,“不能宽出”1分。)
   24.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却又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维却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句式运用恰当、语句连贯、内容无遗漏各占1分)(本题共3分)
   25.答案示例:(1)群山苍翠,江水澄碧,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注视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映衬恰当、比喻贴切、语句通畅各占1分) (2)伟大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和苏轼,还有曹雪芹和鲁迅,用他们令人着迷而又撼人心魄的诗文,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纪念碑。(比喻恰当、揭示原因、语句通畅各占1分)(本题共6分)
   
   七、(60分)
   26.作文,按高考评分标准评分。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每个考生抒写自己对心灵空间与精神世界的理解、认识和向往。要注意“精神空间”是一个外延较为宽广的词语,如果不联系这个话题简单地描述“我的理想”“我的幸福”等,则可能立意肤浅而内容单薄,一般不宜进入一类卷。如果发现全文袭用范文的,应在20分以下区间给分。
   
   
   [附]课外文言语段译文:
   陈留郡董祀的妻子,是同郡人蔡邕的女儿,名叫琰,字文姬。她学识广博,才能出众,善于论辩而又精通音律。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后来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子,便回到了娘家。汉献帝兴平年间,天下发生大的变乱,蔡文姬被胡人的骑兵掳掠,被强迫嫁给了南匈奴的左贤王,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曹*素来与蔡邕交好,为他没有留下子嗣而伤心,便派遣使者用金璧把文姬赎了回来,重新改嫁给了董祀。 
   董祀做屯田都尉,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为这件事面见曹*请求赦免。这时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来的使者、宾客,曹*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等到文姬进了朝堂,只见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一说“步行”(见《辞海》)],又俯身叩头请罪,说话时口才出众而充满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曹*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被她话所感动,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当时天还很冷,又赐给头巾鞋袜。曹*于是询问说:“听说夫人家中原来有许多古书典籍,还能不能把它们回忆记诵出来呢?”文姬说:“早先亡父留给我的书有四千来卷,在颠沛流离、极度困苦中,都无法保存下来,现在我能忆诵的,才不过四百余篇罢了。”曹*说:“现在就派十名书吏给您,让他们帮助您把这些书抄写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高二语文《史记选读》专题测试卷』  下一个『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