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09-10高一阶段性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苏教版09-10高一阶段性测试(高一必修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级高一语文限时训练(总分100分)12、29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愀然/悄无声息游弋/熠熠闪光不屑一顾/舞榭歌台B.惆怅/一筹莫展给予/济济一堂少不更事/亘古不变c.熨贴/妥妥帖帖斑斓/直栏横槛桑梓之情/锱铢必较D.慰藉/声名狼藉赭色/围炉煮茗百无聊赖/聆听天籁2.下列词语
试题预览
2009级高一语文限时训练(总分100分)     12、29
一、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愀然/悄无声息     游弋/熠熠闪光      不屑一顾/舞榭歌台
    B.惆怅/一筹莫展     给予/济济一堂      少不更事/亘古不变
    c.熨贴/妥妥帖帖     斑斓/直栏横槛      桑梓之情/锱铢必较
    D.慰藉/声名狼藉     赭色/围炉煮茗      百无聊赖/聆听天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静谧   篱落   廖廓   返本归原        B.甄别   迁徙   寒喧   晴天碧落
    C.渎罪   瓦砾   岑寂   窗临远阜        D.青霭   遣戍   褪色   田园寥落
3.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词的创作一般按照某种曲调节拍之谱填
    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叫做“词调”或“词牌”,如“念奴娇”、“永遇乐”等。
  B.《师说》的作者是我国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的“说”是
    一种文体,与《捕蛇者说》一样,都是说理辨析类文章。
  C.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阿房宫赋》是“律赋”中的名篇,它的
    最大特点就是借景抒情。苏轼用散文形式写赋,他的《赤壁赋》属于“文赋”。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杰出的词人。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世称“苏辛”。
    他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深受读者的喜爱,是
传之不朽的名篇。
4.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 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舞幽壑之潜蛟   B. 以地事秦    C. 六王毕,四海一     D. 未云何龙
6. 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B.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C.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
D. 觉而起,起而归(睡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4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 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 (1)句两“之”相同,(2)句两“而”不同。B. (1)句两“之”不同,(2)句两“而”不同。
C. (1)句两“之”相同,(2)句两“而”相同。 D. (1)句两“之”不同,(2)句两“而”相同。
8. 给下列标点的词注音。
横槛 (      )                  粟粒 (      )
9. 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10. “灭六国(1)者,六国(2)也”“使六国(3)各爱其人”,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注)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2)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2.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古代士兵的头盔,词中借指士兵。
⑴上阙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



⑵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情怀?


13. 默写(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作者不服老决心为国效力的句子。


(2)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的句子。


(3)默写《赤壁赋》中描写明月的句子。 


(4)《师说》中哪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贴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14. 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 
①两种“高贵”分别指:
②说它们“高贵”是因为
15. 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个字)
①《自新大陆》
②《清凉的水罐》
③《手拉手》
16. 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语言运用(公益广告词专项)
17、校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使人容易接受的话。(不超过20个字)



18.请拟一条以“文明用语”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19.请拟一条以“写规范字”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20.请拟一条以“吸烟有害健康”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2009级高一语文限时训练(总分100分)     12、29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A. 愀然/悄无声息     游弋/熠熠闪光      不屑一顾/舞榭歌台
    B.惆怅/一筹莫展     给予/济济一堂      少不更事/亘古不变
    c.熨贴/妥妥帖帖     斑斓/直栏横槛      桑梓之情/锱铢必较
    D.慰藉/声名狼藉     赭色/围炉煮茗      百无聊赖/聆听天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静谧   篱落   廖廓   返本归原        B.甄别   迁徙   寒喧   晴天碧落
    C.渎罪   瓦砾   岑寂   窗临远阜        D.青霭   遣戍   褪色   田园寥落
3.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词的创作一般按照某种曲调节拍之谱填
    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叫做“词调”或“词牌”,如“念奴娇”、“永遇乐”等。
  B.《师说》的作者是我国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的“说”是
    一种文体,与《捕蛇者说》一样,都是说理辨析类文章。
  C.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阿房宫赋》是“律赋”中的名篇,它的
    最大特点就是借景抒情。苏轼用散文形式写赋,他的《赤壁赋》属于“文赋”。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杰出的词人。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世称“苏辛”。
    他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深受读者的喜爱,是
传之不朽的名篇。
4.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 B.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 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A. 舞幽壑之潜蛟   B. 以地事秦    C. 六王毕,四海一     D. 未云何龙
6. 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B.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C.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
D. 觉而起,起而归(睡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4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 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 (1)句两“之”相同,(2)句两“而”不同。B. (1)句两“之”不同,(2)句两“而”不同。
C. (1)句两“之”相同,(2)句两“而”相同。 D. (1)句两“之”不同,(2)句两“而”相同。
8. 给下列标点的词注音。(2分)
横槛 ( jiàn     )                  粟粒 (  sù    )
9. 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都是统治者不爱人民
10. “灭六国(1)者,六国(2)也”“使六国(3)各爱其人”,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3分)         答:(1)指六个诸侯国;(2)(3)指六国的统治者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注)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3分)
译: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有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2)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5分)
译:割草打柴的去那里,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去那里,与老百姓共同享用它,老百姓认为小,不也是很合情理的吗?
(3)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4分)
译: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地面,就是在国内设置了一个陷阱。老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应该吗?
【文段参考译文】齐宣王问孟子道:“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有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说:“在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象这样的狩猎场大吗?”孟子说:“老百姓还认为小呢。”宣王说:“我的狩猎场,方圆只有四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大了,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去那里,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去那里,与老百姓共同享用它,老百姓认为小,不也是很合情理的吗?我刚到齐国边界的时候,打听了齐国的重大禁令,这以后才敢进入。我听说齐国国都郊外的地方,有一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杀了那里的麋鹿就象犯了杀人罪。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地面,就是在国内设置了一个陷阱。老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应该吗?”
12.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古代士兵的头盔,词中借指士兵。
⑴上阙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神州在哪里?意思是整个中原都沦陷敌手,已经非我所有了。
⑵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情怀?
通过三国时的英雄孙权暗讽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倾吐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13. 默写(10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作者不服老决心为国效力的句子。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的句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默写《赤壁赋》中描写明月的句子。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师说》中哪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8分)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贴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14. 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6分) 
①两种“高贵”分别指:
②说它们“高贵”是因为
①两种“高贵”分别指真诚的好书、朴素单纯的音乐和泪水。或: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或:韵、诗、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和泪水。
②都体现了纯真美好的感情。

15. 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自新大陆》是怀念故土的感情
②《清凉的水罐》是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
③《手拉手》是珍视童年纯真的感情。

16. 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作用是表明“我的泪水”并不是因为“我”脆弱,反衬美好事物的感人力量,突出人心需要美好情感的滋养。
四、语言运用(公益广告词专项)(24分)
17、校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使人容易接受的话。(不超过20个字)

答案示例: ① 我和你一样需要洁净的脸庞。② 你追求的是绚丽多彩,我追求的是清澈见底。③ 让我们共同为美丽的鱼儿创造一个洁净的空间。

18.请拟一条以“文明用语”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答案示例:⑴语言是修养的标签。⑵语言,展示自我修养的舞台。⑶用文明语言妆扮您的思想。⑷文明用语是感情的纽带,是沟通的桥梁,是成功的阶梯。

19.请拟一条以“写规范字”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答案示例:⑴汉字因您的精心描绘而更加美丽。⑵让汉字像您一样端庄秀丽。⑶汉字在恳求:莫烦(繁)我,莫剪(简)我。

20.请拟一条以“吸烟有害健康”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个字以内)
答案示例:⑴烟消云散,环境更美好。⑵烟消云散,健康永存!⑶摆脱烟雾缭绕,走向健康大道。⑷一再品尝烟之“香”,您就不会再健康。⑸少吸一支烟,多活一两天,生命加减法,如此简单。⑹吐(图)一时快乐,损终生健康。 (58.214.243.3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09-10高一语文阶段性测试』  下一个『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