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苏教版新课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嘉兴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苏教版新课标(高一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嘉兴市第一中学2009学年12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2009年12月一、基础知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坍圮(pǐ)亘(gèn)古狙(jū)击扶弱济(jì)困B.慰藉(jiè)熨(yù)帖甲胄(zhòu)蹑(shè)手蹑脚C.窗槛(jiàn)隽(jùn)永瘦削(x
试题预览
嘉兴市第一中学2009学年12月月考
  高一语文  试题卷  
         满分[ 100  ]分 ,时间[ 120  ]分钟            2009年12月
           一、基础知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坍圮(pǐ)     亘(gèn)古     狙(jū)击       扶弱济(jì)困
B.慰藉(jiè)      熨(yù)帖       甲胄(zhòu)     蹑(shè )手蹑脚  
C.窗槛(jiàn)   隽(jùn)永      瘦削(xiāo)     窸窸窣窣(suō)
D.模(mó)特     颠簸(pǒ)       灼(zhuó)烈     惟妙惟肖(xiāo)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贿赂(luò)      骊(lì)山         戍(shù)卒      酹(lèi)江月              
B.俪迤 (yǐ)      妃嫔(pín)        暴(bào)霜露      为(wéi)国者
C.粟(sù)米     嗟(jiē)乎        缁(zī) 铢        孙仲(zhòng)谋
D.气氛(fèn)     剽(piǎo)掠       仓庾(yǔ)       佛狸祠(cí)    
3.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坐落          按照             捉迷藏           迭宕起伏 
B.沧桑          阴凉             不耐烦           闲情逸致
C.安详          纷纭             遥控器           拐弯抹脚
D.辩论          聪慧             名信片           失魂落魄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朝代,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危胁与侵略。
B.苏洵的《六国论》行文纵横姿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绝铁,语言朴素简劲。
C.杜牧充分发挥了赋的文体的特点,别具匠心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D.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结构上大多分上下两阙。
5.填入下列句子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百多年里,它(地坛)一面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了壁上炫耀的朱红,         了一段段高墙,又       了玉砌雕栏。
A.剥离  淡化  坍圮   散失
B.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C.剥落  褪去  倒下   散失
D.剥去  消褪  坍塌   散布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的执法者缺乏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把家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这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B.《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枉费心机不胜疲惫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C.如果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
D.大约是诗穷而后工的缘故吧,在北宋许多大诗人没有起来以前,这两位诗人成为诗坛的一对执牛耳的人物,号称“苏梅”。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前,网上购物正方兴未艾。人们从最初在网上购买书籍、音像制品以及预订交通票,进一步扩大到购买电脑、服装等价值更高的商品。
B.根据调查,我国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十分理想,毕业学员的薪水增幅稳步上升,毕业三年后年工资平均达到50至60万元人民币。
C.在发展迅速和竞争激烈的Internet世界里,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取得和保留是十分重要的。
D.在北京第八届科博会期间,海信集团语出惊人,称数字技术已经不再具有差异性,电视的网络技术集成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
8.与下列文字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收获太少。
B.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但是收获也多。
C.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收获也少。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也收获最多。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暴秦之欲无厌
C.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暴霜露,斩荆棘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赂者以赂者丧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洎牧以馋诛
12.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他的)
B.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差不多)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后转晴)
D.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通“炸”,炸响)
1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
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4.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戍卒叫,函谷举
1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才学又不拘礼法)
B.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顽强的敌人,这里指曹操的军队) 
C.一尊还酹(把酒洒在地上祭神,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感情)江月              
D.卷起千堆雪(这里比喻浪花)
16. 对下面这则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国科学家日前通过对芽殖酵母和线虫的基因分析,鉴别出两种生物共有的25个负责调控寿命长短的基因。在这25个“长寿基因”中,至少15个在人的基因组内存在相似版本。这意味着,科学家有可能借此锁定人体内的基因目标,研究如何减缓人的衰老过程,治疗衰老引发的相关疾病。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家布莱恩•肯尼迪说,他们希望将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调控人体内的“长寿基因”,不仅延长人的预期寿命,还能延长“健康寿命”,也就是人的生命中身体健康、不受衰老引起的疾病影响的时间段。

A.美国科学家发现25个“长寿基因”。
B.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可以调控“长寿基因”。
C.人体内至少有15个负责调控寿命长短的基因。
D.科学家发现“长寿基因”。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几(加“示”字旁)。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唯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17.下列句子补充出的成分不当的一项是
A.伍员亡,荆急求之,(伍员)登太行而望郑    
B.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伍员)从而请焉
C.问其名族,(丈人)则不肯告            
D.伍员过于吴,(吴王)使人求之江上
1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江,至荆上   
赵尝五战于秦   
B.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知不以利为利矣
   日割月削,以趋于亡
1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
①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②知以人之恶为己之所喜  ③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④去郑而之许   ⑤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⑥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伍员指路,伍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
2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⑵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2-26题。(11分)
六国论 (节选)          
                                 宋•苏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论           
                                 宋•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摘自《古文观止》)
22.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2分)
23.苏辙认为,六国应采取怎样的策略?从末段中摘录原文回答。(10字以内)(2分)
24.秦国先前实行远交近攻的连横策略,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请用第2段中的原句回答。(2分)
      
25.“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译文正确的一项是(2分)
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26. 苏洵的《六国论》以对比方法论证,从节选语段中找出三例。(3分)
例1                                                                  
例2                                                                  
例3                                                                  
三、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7分)
赠防江卒(六首选二)
刘克庄
其五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①满淮头。
  明时②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其六
     一炬曹瞒③仅脱身,谢郎④棋畔走苻秦。
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群贤会笑人。
  注释  ①堠,hòu,古代探望敌情的土堡。②明时:太平时期,政治清明的时期。③曹瞒:曹操小名叫阿瞒。④谢郎:东晋宰相谢安,他以八万晋军击溃苻坚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27.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一首的第一句写春天到了,但是淮河前线上的士卒们仍在流血作战,意在说明战事惨烈,形势紧张。
 B.第一首的第二句写烽火台已残破,观敌的土堡也缺损了,意在说明朝廷武备松弛,无意振兴。
 C.第一首第三句,意思是朝廷中还不乏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但他们却都遭贬斥、禁闭,故无人能领兵作战。
 D.第二首的前两句用了周瑜火烧赤壁和谢安击败苻坚的典故,意在表明只要坚决御侮、指挥得当,是可以战胜北方强敌的。
28.综观这两首诗,说说“地下群贤会笑人”的具体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5分)
①具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②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艺术效果: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四、诗文名句默写
29.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文字。(5分)
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⑵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⑶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                 。
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30.在下列语段的结尾处填上合适的语句。(3分)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
                                         。”

六、作文






参考答案:
1.A。B,“蹑”应为“niè”;C,隽juàn)永;  窣(sū);D,簸(bǒ)肖(xiào)
2.C。A项中“赂”读lù,“骊”读lí;B项中 “暴”读pù。D项中“氛”读fēn,“剽”读piāo,
3. B。A跌宕起伏,C拐弯抹角, D明信片。
4. C。A项“危胁”应为“威胁”;B项“姿肆”应为“恣肆”,“斩钉绝铁”应为“斩钉截铁”,。D项应为“两阕”。
5. B。剥离,(组织、皮层、覆盖物等)脱落分开;剥蚀,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剥落,一片片的脱落;剥去,除去。淡化,使水中的盐分变少或者(问题、情感等)逐渐冷淡下来;淡褪,色彩逐渐变淡;褪去,脱(衣服、羽毛、颜色等);消褪,逐渐消失。坍圮,毁坏,倒塌;倒下,(人或竖立的东西)横躺下来;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散失,分散遗失或者(水分等)消散失去;散落,分散地往下落或者因分散而失落或失散;散布,分散到各处或者广泛的传布。

6. B。“枉费心机”指白白浪费心思,贬义,感情色彩有误。这里应是“殚精竭虑”。
7. D。A,“正”与“方兴未艾”语义重复,应删去“正”;B,“平均”指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平均”所跟的数据应该是具体的,而“50至60万”是一个概数。C,句式杂糅,删去“关键在于”或“是十分重要的”。
8. D。遵循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原则,可以得知,选项的主语也应该是“它”。
9. A
10. B 
11. D 
12. D
13. B 
14. A 
15.A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16. A
17.D。应为 伍员使人求之江上
18.C 。
19.A。这三项都能表现“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内容。
20.D项中,儿子的例子是说明“其所取弥粗”。
21.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成宝物的与其他人不同啊。
离开郑国到许国去,见到许公问许公该到哪里去。
22.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3.厚韩亲魏以摈秦。
24.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25. B。“可以”是一个短语,跟课文中“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的“可以”一样是“可以用来”之意;“自安”是宾语前置用法,意为保全自己。
26. 对比1:秦以攻取之外所得与战胜而得的土地的对比
对比2:诸侯因赂秦而失去的与因战败而失去的土地的对比
对比3:先祖父创业之艰难与子孙送土地之轻易地对比
27. C。不是“不乏”,而是“很乏”,“廉颇”“李牧”他们已“居深禁”,已不在朝廷中了。
28. ①前贤地下有知,对南宋不想修防务,却一味空喊“防江”的做法定会耻笑的。②想象,虚实相生。③一个“笑”字,情感沉痛,讽刺辛辣,抨击有力。
2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0.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六、作文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云南省个旧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新人教版』  下一个『浙江省瑞安三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苏教版新课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