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高二选择性必修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问题:你认为本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试作分析。2.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试题预览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题:你认为本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试作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2)《从军行》和《渔家傲》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答:
(3)两首诗词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答:
3、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答: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
从内容看,都是写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
5、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7、洞中蝙蝠 白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罗网。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诗中突出了蝙蝠怎样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A(不超过40字)
B(不超过40字)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答案:
1.略
2.(1)都以戍边为题材;都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2)相同:都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的角度写。不同:诗偏重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词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为明显。(3)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3、(1)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 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4、(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意思对即给,每处1分,共3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对两诗鉴赏内容正确的得2分,语言通顺得1分,共三分)
5、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6、答:(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4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4分)
7、略
8、(1)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2)“比”的手法。(1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一分) (59.39.181.20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粤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  下一个『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