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粤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卷(高一必修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粤教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薄利/薄弱屏息/屏弃精辟/开辟B.强迫/强颜下载/载重累赘/连累C.芳菲/菲薄场馆/场景削弱/削价D.伺侯/窥伺头晕/晕船数落/数九2.
试题预览
粤教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薄利/薄弱      屏息/屏弃      精辟/开辟  
B.强迫/强颜      下载/载重      累赘/连累
C.芳菲/菲薄      场馆/场景      削弱/削价 
D.伺侯/窥伺      头晕/晕船      数落/数九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刚结束的政协会上,他大胆指摘社会弊病,侃谈历史发展,言辞      ,没有隐晦,更没有哗众取宠。
②管理只有“集中”,才能保证“统一”,才能保证质量,而有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却各自为政,使得基础教育______混乱。
③你尽可放心,他这个人______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要求把你的事情办好。
A.急切   失之  从来                 B.急切   有失  历来
C.激切   有失  历来                 D.激切   失之  从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联大辩论会上,美国总统布什和伊朗总统内贾德这两个“冤家”观点尖锐对立,当面鼓对面锣,相互指责对方的人权状况。
B.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2008年3月31日,作为体育界的重量级人物,中国飞人刘翔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奥运火炬,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奥运火炬接力第一人的神圣使命。
D.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在升学考试中不占分值,音、体、美、劳等课程在部分学校不受重视,但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应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B.2008年南国这场大雪引发的灾难,既反映出政府应急体系的失灵,又暴露出隐藏在春运背后的户籍制度的缺陷。
C.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宁波与上海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宁波的城市功能和品位,为宁波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打着“人权”旗号的“藏独”分裂活动是对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严重挑衅,将对全国乃至西藏地区的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曰:“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白太宗鞫之                    鞫:审问 
B.秦王益不喜                        益:渐渐 
C.微时遇异书                        微:年幼 
D.平子从式适董其役                  董:督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以河流湍悍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系舟其中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或解衣易之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D.为设馔劳之                  后世必为子孙忧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        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            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      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              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9.断句与翻译。(9分)
(1)用“/”给文中加波线的语句断句。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①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3分) 
译文:                                                                             
②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6分)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 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                                                      
11.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6分,每句1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浮云游子意,                   。 (李白《送友人》) 
(4)                   ,人间那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5)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6)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
《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
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
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者歌哭,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
(节选自2007年11月20日《东莞日报》)
12.下列对《走到人生边上》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一部大书,她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以与已逝的钱钟书先生灵魂长相守望,“夫唱妇随”。
B.《走到人生边上》是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坦率解惑,显示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和过人的人生智慧。
C.《走到人生边上》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是因为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她把自己平生所见的、读者所少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
D.《走到人生边上》,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心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13.下列不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注释”部分,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
B.“注释”部分,是感性的、具体的从容大气的散文。
C.“注释”部分,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是先生“人生边上,还有更远”的主要体现。 
D.“注释”部分,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呈现善与恶、是与非的人和事。
14.“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阅读全文,说说老人思考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观点。(6分)
    答:                                                                                     
15.“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6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请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作父亲
丰子恺
楼窗下的弄里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一个孩子从算草簿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我刚才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交,跌痛了膝盖骨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看见一群孩子正向一个挑着一担“咿哟,咿哟”的人招呼,欢迎他走近来。元草立刻离开我,上前去加入团体,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孩子们见我出来,大家回转身来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的喊声由命令的语气变成了请愿的语气,喊得比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它们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绝对屏除外来的诱惑而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且让这个“咿哟、咿哟”来打破门庭的岑寂,当作长闲的春昼的一种点缀吧。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一瞬间我的心也屏绝了思虑而没入在这些小动物的姿态的美中,体会了孩子们对于小鸡的热爱的心情。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就变成了咫尺天涯。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小鸡卖几钱一只?”
“一块洋钱四只。”
“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否?”
“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他说过,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
“没有还价!”
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
“没有还价!”
他说过便昂然地向前进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对门的大嫂子曾经从矮门上探头出来看过小鸡,这时候就拿着针线走出来,倚在门上,笑着劝慰哭的孩子,她说:
“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我来叫你呢!”她又笑着向我说:
“这个卖小鸡的想做好生意。他看见小孩子哭着要买,越是不肯让价了。昨天坍墙圈里买的一角洋钱一只,比刚才的还大一半呢!”
我同她略谈了几句,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我原想为长闲的春昼找些点缀而走出门口来的,不料讨个没趣,扶了一个哭着的孩子而回进来。庭中柳树正在骀荡的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安稳的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
“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就不肯让价了!”
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
“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1933年5月20日。
16.“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中“春景”指怎样的春景?“不调和”说的又是什么?(4分)
    答:                                                                                   
17.作者写孩子们听到卖小鸡的走来,真心想买,进行了许多细致的描写,尤其突出元草的表现,这样不惜笔墨,目的是什么?(5分)
    答:                                                                                    
18.文中两次写“春景”中“不调和”,找出这两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1)                                                                                
   (2)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的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平伯废名一派涩如青果,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彷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轻脆,在白话的基本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一个贡献。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公摊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别派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可以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一种什么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四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只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对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三,于北平(有删节)
(原载《新月》第四卷第一期)
19.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4分)
    答:                                                                                   
20.纪念徐志摩可以从很多方面谈起,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篇幅对徐志摩的人品大写特写?作者在此文中认为徐志摩人品是怎样的?(5分)
    答:                                                                                   
21.作者为什么反复称自己和别人的纪念文章大都是“可有可无的”?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全文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6分)
    答: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寓意。(不超过20个字)(6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回答道:“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落在树枝上的时候,树枝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
答:                                                                                  
    23.下面是滨海市长途汽车总站一则告示,请找出其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并予以修改。(6分)
敬   告
滨海市至杭州5月1日一3日的车票已经告罄;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随时察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由于前段时间山洪暴发,路桥毁损严重,本站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遵照本站人员的指挥,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请各位旅客谅解。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我听后惊呆了。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B项“累赘”的“累”读léi;“连累”的“累”读lěi;C项“芳菲”的“菲”对fēi,“菲薄”的“菲”对fěi;D项“伺侯”的“伺”读cì,“窥伺”的“伺”读sì;“头晕”的“晕”读yūn,“晕船” 的“晕”读yùn。)
2.D(急切:迫切,仓促;激切:(言语)直而急。失之:指流于一种不好的局面;有失:指欠缺,多带褒义的宾语。从来:一般后面带“不”“没有”等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语;历来:一般后面不带“不”“没有”等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语。)  
3.A(A项“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地商讨或争论;此处应该用“针锋相对”以强调观点的对立。B项“泾渭分明”:泾河的水清,渭河的水浑,泾河的水流进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C项“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D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B(A项“这”表意不明;C项“强化品位”搭配不当;D项“全国乃至西藏地区”语序不当。)
5.C(微:地位低下、卑微。)
6.A(A项“以”都是“因为”的意思。B项“其”:指池子/ 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C项“或”:有时候/ 有的,指代人。D项“为”:介词,替/ 动词,成为。)
7.B(A项“悉更新制,建都务”是治理措施,并非业绩;C项“时人称其宽厚”是评价其品行;D项“各振举其职焉”是这几位臣子自己的表现。)
8.C(C项表述不当,不是“这些郡吏犯了罪”,是因侮辱张平的事被定罪;“想方设法赦免他们”属无中生有。)
9.(1)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  (2)①张平喜欢史传,地位卑微的时候,如果找到奇特的书籍,就整天玩味,有时候脱下衣服换书。②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粤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下一个『粤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