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建二中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人教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新建二中2010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人教版(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新建二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科目:高三语文考试范围:全六册注意:1.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考试前请在答卷纸上工整写上班级,姓名,学号;3.请一律用黑色水笔作答,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骨气
试题预览
新建二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科目:高三语文         考试范围:全六册    
注意:1. 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 考试前请在答卷纸上工整写上班级,姓名,学号;
3. 请一律用黑色水笔作答,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骨气(gǔ)    肖像(xiāo)  功成名遂(suí)   暴殄天物(tiǎn)
B.聒噪(guō)   尽管(jǐn)   噤若寒蝉(jìn)   斐然成章(fěi)
C.信笺(qiān)  讣告(bǔ)    称心如意(chèn)    浑金璞玉(pú)
D. 琴弦(xuán ) 惭怍(zuò)   恣意妄为(zì)      乘人之危(ch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角隅      妨碍        既往不究        凭心而论
B.梦靥  青睐  相辅相承  万簌俱寂
C.付梓          踟躇           殉私枉法            胸怀袒荡
D.熨贴  历练  签署条约  精神矍烁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日本律师尾山宏,一位70岁的老人,       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      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       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A.承担    追踪    跨越     昭示     B.承担   追问   超越    启示
C.承受    追踪    超越     昭示     D.承受   追问   跨越    启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新社认为,中国政府希望借60周年庆典传达一个清楚的信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重新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阴谋。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黑格尔——哥特式建筑为例(12到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具体说明
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B.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展出的新式武器:歼-10型战斗机、歼轰-7A型战斗机“飞豹”、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等,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强烈的兴趣。
C.“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
D.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分的部分,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利,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6.下列对“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保持材料的质地感;建筑色彩摒弃浓墨重彩,以黑白相间为整体色彩,呈现出对东方美学“道法自然”观点的追求。
B.徽派建筑讲究宅内陈设,如挂名人书画,挂制楹联,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表现出古徽州居民恬淡、宁静、幽清的生活情趣。   
C.徽派建筑在宅内设计中,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这一民俗文化体现了徽州居民消极的迷信思想。
    D.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宅内陈设,均显现出徽州文化传统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表现了古徽州居民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7.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
    B.建筑艺术的古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
    C.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
    D.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徽派建筑不仅给人审美上的愉悦,还能陶冶人的心灵,使人率真超脱,因此,将会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B.徽派建筑虽然风格独特,意蕴丰厚,但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活价值也将逐渐丧失,而仅作观赏之用。
    C.徽派建筑“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掘并研究它,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D.徽派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旅游开发上极具价值,合理科学地开发,必将推动黄山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②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③,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集颜子》•《孔子家语》篇)
【注】①聝(g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②熏:香草。莸:臭草。③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
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
C.挺刃交兵                兵:兵器
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类异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则由无所施其勇         吾其还也
C.子路抗手而对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夫子何选焉            盘盘焉, 囷囷焉,蜂房水涡人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上震于天,旍旗缤纷,
B. 陈说其间,推论利害,
C. 回来,汝奚独无愿乎
D.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待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3分)
                                                                                    
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4分)
                                                                                     
    ⑶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蝉       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南冠:借指囚
禁的人。

⑴ 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2分)
                                                                                      
⑵ 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8分)
(1)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4)爱情诗是世界文学的滥觞,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便有了许多著名的爱情诗,有写相恋时的纯洁,“        ,洵美且异”(《邶风•静女》);有写思念时的凄美,“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有写出嫁时的喜悦,“以尔车来,        ”(《卫风•氓》);也有写分离时的忧伤,“举手长劳劳,        ”(《孔雀东南飞》)。
(5)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在其作品《病梅馆记》的最后希望“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并曾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
儿童如诗    
赵思运
    ⑴我一直认为,儿童的本质是诗的,诗的本质是儿童的。儿童和诗都是神性的。
    ⑵儿童是泛神论的,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他会对着我们认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说话,会给小凳子穿上四只鞋子……他那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的是神性的光芒。我觉得,一个太善言谈的人往往就失去了灵性与神性,孩子的言语不发达,但上帝赋予了他洞穿万物的神力,他能够直接与万物交谈,因为我们不能,所以我们往往对孩子的交谈感到不能理解。神性与太多的言语是对立的。不会说话的儿童以神性与万物沟通,而当他渐渐长大成人,足以表达他所看到的一切的时候,他的神性就被上帝收回了,与常人无异。所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彩虹》诗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儿童是引领我们重新找回原初神性的父亲。
   ⑶诗人牛汉讲过一件事。有一天,他正在写东西,他的外孙女突然伤心地大叫:“爷爷,花灭了!””这时,牛汉以一个成年人的权威口气矫正道:“不对!应是‘花谢了’!不是‘花灭了’!”外孙女坚定地抗议道:“花真的是灭了,花就是灯!”是吗?花是灯吗?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做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外孙女的回答却“如五雷轰顶一般”使牛汉“惊愕得哑口无言了”。在孩子眼里,灯是有生命的,花是有生命的,儿童的言语所幻化出来的世界是成年人从未想象与经历过的,这一世界不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而是直接遇到的,随处都可以遇到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诗意的。他们的世界一下子点燃了我们成年人世界的诗意,使我们在麻木的生存中瞬间苏醒过来。
   ⑷孩子的世界是诗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对孩子的残害就是对人生之诗的残害,对美好世界的残害。当孩子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对人性、对世界的绝美的憧憬是永恒不灭的。记不清是在哪一家刊物上读到过这么一首诗,是纳粹集中营里的一位小女孩写的:
    小女孩对挥锹动土的德国士兵说
    刽子手叔叔
    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你埋得太深了
明天我妈妈就找不到我了
   ⑸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椎心的疼痛,那种感觉绝不是用“震撼”一词就能够概括得了的。我会想象到:任何一个刽子手读这首诗都会感到不寒而栗!这首诗是在控诉,但又决不仅仅止于控诉。她的价值更在于唤醒,唤醒我们的人性,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尊重,对美好世界的尊重。那个美好世界不仅仅属于孩子的乌托邦,它应该属于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属于全人类,这个美好的世界应该包括那个女孩,也包括那个刽子手。
   ⑹最沉静也最打动我的是这么一个小场面,记得是格非某一篇小说里写的,十几年以前读过的。现在只记得几句话。是一个成年人与儿童的对话。
    你的桥不牢
    它是给鸽子走的
    鸽子能飞过河去不用桥鸽子也能飞过去
    它是给没有翅膀的鸽子走的
    所有的鸽子都有翅膀
    没有翅膀的鸽子没有翅膀
⑺在课堂上我曾拿这几句话以《童话》为题给学生当诗讲过,有一个学生很感动,说是读到的最好的诗了。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成年人与孩子的对话,成年人的话是对的,孩子的话也是对的。但在本质意义上二者却是极端对立的。成年人一再强调的是实用价值,依据的是常识与现实的真理原则;孩子强调的是精神价值,依据的是人性与形而上学的神性原则。在巨大的张力中,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神性的执着。孩子单纯的话语里的丰富蕴藉足以令人沉思、深思。
    ⑻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的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一方面,像成人一样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揭示社会的底蕴;另一方面,又以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拭掉,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⑼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的无限滋生,现实功利的、纯粹理性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密密地把人们的诗性与神性封锁住了。在上帝的眼里,成年人都是盲人。
    ⑽迷茫之中如何寻找光明?
⑾左眼是诗歌;右眼是儿童。             
(选自《散文选刊》2003年第5期)

16.文章标题是“儿童如诗”,结尾又说“左眼是诗歌,右眼是儿童”。请结合全文,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诗歌”和“儿童”的共同点。(4分) 
                                                                                    

17.结合上下文,阐释“这个美好的世界应该包括那个女孩,也包括那个刽子手。”这句话的含义。(6分) 
                                                                                     

18.文章第6段中提到了格非小说中的几句话,作者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什么?又让我们“沉思、深思”什么?(5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中多次提到神性,神性在文中的含义是“儿童是泛神论的,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并非唯心主义。
B.我们读纳粹集中营小女孩的诗都会产生震撼、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这首诗不仅控诉了纳粹的罪恶,更唤醒我们的人性,唤醒我们对生命、人类以及美好世界的尊重。
C.作者认为儿童的视角是最美好的、最理想的。
D.文中的“迷茫”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的无限滋生,人们进入一种现实功利的、纯粹理性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状态。
E.作者笔法质朴自然,以平实的语言阐发了令人深思的哲理:儿童如诗,人们要在诗歌和儿童的引领下走出迷茫,寻找光明。

六、(9分)
20.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有一段精彩比喻:“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请参考这段比喻,选择下列人物作为本体,也写一段比喻,要求比喻得当,语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50字左右(5分)
    人物: 庄子    屈原   司马迁   格里高尔  阿Q





21.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有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请在提供的开头、结尾的基础上,从下面提供的语言素材中选择得体的必须要说的内容,按照连贯、通畅、合乎逻辑的要求排出顺序,填到横线上(4分)
    老师,您好!
                                                                                     
    谢谢!
    ①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
    ②我叫某某,今年18岁
    ③错过我这样的好苗子,相信老师您会后悔的
    ④我盼望今天能够通过面试,成为某某大学的一员
    ⑤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
    ⑥我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我的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
    ⑦我爱好音乐,也喜欢运动
    ⑧我身高某某,是一名阳光男孩(女孩)
    ⑨这次自主招生我一定能通过,我绝对相信自己的实力
⑩我坚强、乐观,从不怕困难
七、(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的时候,父母总要运用他们全部的热情与智慧,为他(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这个名字将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伴随他(她)一天天成长。
每一个从梦中醒来的早晨,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看着朝阳踏破彩云攀向高处,人们发现:这崭新的一天,不就是一个新诞生的婴儿吗?那么,就请你为这“崭新的一天”起一个名字吧!
请以“今天的名字叫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  题  纸
 科目:高三语文         考试范围:全六册    
命题: 胡月琴          考试日期:2009.12.19       
题号 一
(15分) 二
(9分) 三
(12分) 四
(24分) 五
(21分) 六
(9分) 七
(60分) 总分
(150分
得分
考生注意:请在试卷左侧工整写明班级、姓名、学号,一律用黑色水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共11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3分)
译文: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4分)
译文:                                                                                   
                                                                                      
(3)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1)□□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每空一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                                                                                
                                                                                  
(5)                                  
16. 答: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分)
17.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9.(      )(       )(6分)
20.(5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2.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1.B(A肖像(xiào)名遂(suì)C信笺(jiān)讣告(fù)D琴弦(xián )乘人之危(chéng))
2.B (A咎   平 B魇   成   籁   C徇  坦   D 帖  铄)
3.D(承担:担负,担当。承受:接受,禁受。追踪:按踪迹或线索追寻。追问:追根究底地问。跨越: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超越:超出,超过。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昭示:明白地表示)
4.A(B项成分残缺,应为“实施……制度”。 C项句式杂糅,不能用“因为……造成的”。 D项病句不合逻辑。“媒体和报纸、电视台”属于大小概念并列。修改:删除“媒体和”。)
5.D(A括号要紧跟在“建筑”一词的后面B冒号须改为破折号C逗号应放在引号之后)
6.C(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不是迷信思想,而是体现古徽州居民对美好安康生活的期盼。)
7.D(A“古老的艺术”与“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之间无必要条件关系。B“徽州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古老”,而在于“人文意蕴”。C.“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错,两者之间无因果关系。)
8.B(“仅作观赏之用”错,徽派建筑的人文意蕴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9.D(善辩)
10.A(A表判断语气助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保定一中2010届高三语文第四次阶段考试人教版』  下一个『四川省广安二中2010届高三语文(应)上学期期中考试人教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