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期中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期中语文试题(高二必修五 鲁人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语文模块检测试题2009.11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舸舰(gě
试题预览
高二语文
模块检测试题
2009.11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舸舰(gě)         蛊惑        一惊一诈        遒劲有力(jìn)
B.杂糅(róu)        梦魇        名察秋毫        溘然长逝(hè)
C.桎梏(kù)         轧账        忍唆不禁        商贾云集(gǔ)
D.娇嗔(chēn)       挑衅        义愤填膺        庠序之教(xiáng)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A.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B.《〈列子〉汤问》篇造了一个终北国,虽不是天堂,却使周穆王去了后乐陶陶,回来后迷糊了好几个月才恢复正常,使人神往。
C.对于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汉语评论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铁轨勇敢地    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
(2)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    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3)基于这种规律,人们很重视对称美。   在语言领域,就是在表达方面很讲究相关句子的对称性。
A.盘旋    兑现    反映            B.盘旋    兑换    反应
C.盘桓    兑现    反应            D.盘桓    兑换    反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
B.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然无恙,毫不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据林达夫妇在《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所说,在美国国会大厦里至今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开国元勋济济一堂,那是美国的开国大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大投资者要充分了解创业板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努力促进风险认知和防范水平。
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C.汉语学习与教学,都应该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传播中华文明为最终目标,不能本末倒置,让商业利益牵着“汉语前途”的鼻子走。
D.周三,坦贝尔和贝克刚刚告别了火箭队,今天就轮到了康罗伊走人,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备战新赛季的常规赛,他们将迎来一个“无姚无麦”、艰难的赛季开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文化精神
袁行霈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这个词语起源很早,《易•贲卦•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记载孔子的话:“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里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并说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左传》里又有这样的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连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愿望。中国虽然也有宗教和神学。但宗教、神学从没有取得无上权威的地位。中国的文学艺术虽然和宗教有关,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么盛行和重要。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最好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可贵的内容。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荀子阐发孟子的人伦说,提出“群居和一”之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他认为人能从事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所以才能驾驭自然物,个体也就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维系群体利益就成为一种美德。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就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融合、祥和等意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的和谐,“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6.下列表述,不属于对“中华文化”特点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B.“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
C.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D.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一是对人的制约。
B.孔子在《孝经》中认为人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最为尊贵。
C.因为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更没有宗教裁判所,所以宗教和神学在中国没有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D.孟子认为,人类维系群体利益后,才能驾驭自然物,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8.,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
B.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是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含义之一。
C.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以人伦为核心。
D.天下为公,就是中华文化尚群精神的体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朱竹君先生传
姚 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唯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胜,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会上下诏求遗书    会:适逢
B.且言搜集之道甚备      备:齐全
C. 所欲著书皆未就    就:靠近
D.先生于伯思,皆高才耽酒    耽:沉溺
10.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上使其弟珪代之/ 鸷鸟之不群兮
C.以过降级,复为编修/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11.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朱竹君“不阿私情、耿直”的一项是(3分)(    )
①以过降级,复为编修②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③先生顾不造谒④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⑤称述人善,唯恐不至⑥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 ①③⑤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朱竹君年轻时就以善于写文章而闻名,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编修、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和福建学政等官职。
B.朱竹君建议开局搜寻古籍,得到军机处大臣刘文正、于文襄的大力支持,朝廷因此开设四库全书馆,朱竹君也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撰。
C.朱竹君喜好交游,朋友众多;为提携后进之士,常常称道他们的优点,掩饰他们的缺点。他时常在与朋友饮酒谈笑之间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又写得很好。
D.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不幸早逝,一是过于喜欢喝酒,二是朋友众多,交往甚密而导致过度劳累。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3分)


(2)奚之九万里而南为?(3分)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
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⑴词的上片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⑵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结合词意予以阐述。(4分)




15.默写(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
(6)此惟救死而不赡,              ?       (《齐桓晋文之事》)


五、语言运用(12分)
16.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3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17.教育部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亲”字的下半部分竖勾变成竖,最后一点变成了捺……此计划引起一番争论,你是否赞同此计划?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0字。(4分)



18.请你仔细观察下面漫画的内容,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4分)











六.(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我的太阳
德沃夏克在谈及莫扎特时有句名言:“莫扎特就是阳光。”我最喜欢莫扎特的两首曲子:一是《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 一是《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为什么最喜欢?因为莫扎特的全部作品都阳光,其中这两束阳光又具代表性:一是早晨八九点钟的阳光(《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一是傍晚六七点钟的阳光(《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一天里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的阳光是最美丽和最富有人生哲理的。
1778年,法国驻英大使馆窦•法努公爵请莫扎特为其弹奏竖琴的女儿结婚周年纪念写一首竖琴曲子。当莫扎特得知这位公爵不仅是外交官,还是一个长笛演奏家时,欣然应允,为父女俩写下了这首和煦美丽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在这首曲子里,莫扎特把长笛的明亮悠远,竖琴的圆润清澈水乳交融地调配在一起,其美丽、动人的效果让人叹为“闻”止。真是到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境界。
仿佛是塞纳河边,有清凉的晨风吹过,荡起一片涟漪,旭日缓缓升起,河面霎时闪烁着万点金星,河边一幢古老的楼房里一个少女拉开厚重的窗帘,一抹灿烂的阳光直射而下,那么明亮、那么温暖;长笛和竖琴一问一答,似慈祥的父亲和清纯的女儿在娓娓交谈。情也融融,日也融融,那么亲爱、,那么温馨。窗外的山岗上,阳光下有葡萄的甜蜜和露珠的圆润,那是竖琴一串串琶音拨出来的,而高高的云层里那明亮如箭镞的一束阳光则是长笛吹出来的。这就是《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那高亢明亮的长笛,一声声像灿烂的阳光,霎时间会把阴霾一扫而光。这早晨八九点钟的阳光,带给人的总是灿烂的希望,光明的信念。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则是夕阳,那种非常壮丽的夕阳。它是莫扎特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莫扎特的“天鹅之歌”。时已穷困潦倒抱病在身的莫扎特已经意识到死之将至,因而写下了这部作品。这是一部与“死”有关的作品。但在莫扎特的鹅毛笔下,却找不到一丝黑暗。也许因为莫扎特的全部作品皆是佳作,后人实在顾不过来,故而大多数音乐工具书里或乐评家笔下,很少提到这部作品。它其实是非常奇特的。是一个含泪的微笑,是一种忧伤的美丽。
单簧管一开始奏出的两个乐句一下子就把人抓住了。仿佛是抽咽,被努力控制住的那种抽咽。那是一种告别人生,永诀自己所爱的痛苦。但很快它就为一种爽朗、平和的情绪所代替。怎么应对这生命的终结呢?第二乐章里单簧管吹出的那经典乐句便是回答。好像说:“人啊,我走了。看前面是多么灿烂辉煌啊!”有人曾赞美它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确,我再也没听过比这更深沉更撼人心魄的旋律了。它哀怨又苍凉,坦然又达观,叫人想起夕照中的残荷,虽已经受了时间的凋零,剩下的花瓣却仍那样充满生命力,并且已依稀可见那孕育着生命的莲子了。更贴近的感觉是,一个饱经沧桑快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因为已经悟透了生命的某种禅机,因此坦然地向着另一个世界缓缓走去。全曲最后的那一句,仿佛是老人在生死分界的地方不无依恋地挥手向人间告别。于是,太阳殒落了,然而继之升起的一片灿烂如火的晚霞,照亮了整个大地…… 
这便是莫扎特通过音乐对“死”的诠释。不是柴可夫斯基的沉郁和绝望,更不是瓦格纳的怪诞和恐怖。有人曾说,莫扎特的作品没有风格。我认为,这“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只要略略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准确地听出莫扎特的作品。他的严谨、璀璨是独特的、无与伦比的。国外有听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智商的“莫扎特效应”之说,又有研究者称,莫扎特的作品之所以如此谐和美丽,是因为它对称。甚至还有一位叫乔•巴兹的美国数学家研究了29首分两部(呈示部和再现部)的莫扎特奏鸣曲,竟发现99%的作品其呈示部和再现部的小节数完全符合0.618∶1这个黄金分割率。据说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在北京演出时更有惊人之语:假如地球和宇宙注定有一天会毁灭,那么最后消失的一定是莫扎特的声音。此语更为莫扎特平添了几分神秘。 
但我最欣赏的还是德沃夏克的评语:“莫扎特就是阳光”。透过三棱镜,阳光的颜色是最为丰富的。可当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聚在一起时,所呈现出的却又是没有任何色彩的一片辉煌!这就是莫扎特。 
莫扎特就是太阳,我的太阳。此生我得好好享受莫扎特这束阳光。因为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死,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
19.作者说一天中“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的阳光”是“最富有人生哲理”的,请分别概括出其中的人生哲理。(4分)
日出之后
日落之前:

20.文章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作者为什么认为莫扎特的作品具有“最好的风格”? (4分)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以“我的太阳”为题的用意。(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很有名的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圆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这位木匠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模块检测试题答案
2009.11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 A一惊一乍  遒劲jìng有力  B明察秋毫   溘kè然长逝   C桎梏gù  忍俊不禁)
2.C(A句号放在括号后。B单书名号去掉,列子后加间隔符。D书名号换为引号)
3.A(盘旋:指迂回绕圈儿。盘桓:徘徊;逗留。兑现:诺言的实现。兑换:换取。反映:体现。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4.C(不符语境,应为“安之若素”)
5.C(A搭配不当,“促进”改成“提高”。B缺少主语,去掉“由于”D“他们”指代不明,造成歧义,第一个“他们”换成“火箭队”)
二、(9分,每小题3分)
6.D(不属于特点)
7.B(A“对人的制约”未涉及C因果关系错D是荀子的观点)
8.A(不是中华文化,是《易•贲卦•彖辞》里将人文与天文对等)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就,完成)
10.C(都是介词,表原因。A第一个是介词“和”,第二个是介词“对于”B第一个是代词“他”,第二个是结构助词,无意D第一个是介词“像”,第二个是“如果”)
11.B(①是说明他因为过错降级②是刘文正公看中他的才能⑥是劝勉人学习)
12.B(对朱竹君的建议,刘文正是不喜欢的,不准备把他的建议给皇帝看,而于文襄是大力支持的)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安的?(“方圜”、“周”、“孰”为关键词,一处1分)
(2)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奚”、“之”、“为”为关键词,一处1分)
(3)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御”为关键词,一处1分。通顺2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
14.(1)一个清秋的夜晚,诗人来到博山脚下投宿。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茅房,屋后是一片松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凄凉的景象。(4分,特点2分,分析2分)
(2)不一致。(1分)面对如此破败凄凉的景象,词人并不因此伤感消沉,而是由此回忆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国事、晚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眼前万里江山”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词人虽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伟大抱负。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前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反衬作用,结语突兀的转笔突出了词人宽阔博大的胸襟。(3分,点到铺垫反衬的作用和宽阔博大的胸怀则给满分。)
15.(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以手抚膺坐长叹(4)艰难苦恨繁霜鬓(5)庄生晓梦迷蝴蝶(6)奚暇治礼义哉
五、语言运用(12分)
16.[示例一]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希望/是高远伟大/还是平凡微小/只要你的希望还在编织着。
[示例二]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画卷/是温暖热烈/还是凄清空潆/只要你的画卷还在展开着。
17.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不赞成。汉字的改革应照顾大众的书写习惯,如果改变大众的书写习惯,会带来书写上的混乱。示例二:赞成。汉字就要在修正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只要修改有据可依,为什么不接受局部的改变呢?
18.太阳照耀下的一棵树,树冠上标有品格,树阴标有名声。一个人趴在地上,只顾着用颜料扩大树阴的范围。(4分)
六.(18分)
19.日出之后:带给人的总是灿烂的希望,光明的信念。(2分)
日落之前:死(新旧交替)是必然的,无需痛苦绝望,只需坦然面对。(2分)
20.作用:(1)展示了八九点钟阳光的特点。(2)形象地诠释音乐给人的感觉(化听觉为视觉)(3)吸引读者,引人入胜。(4)体现了作者对曲子的“最喜欢”。(答出三点即可。一点2分,两点2分,三点4分)
21.(1)因为只要喜欢莫扎特的人都能听出他的曲子;(1分)(2)他的作品严谨璀璨;(1分)(3)他的作品谐和美丽对称。(2分)
22.(1)揭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喜爱赞美之情。(2分)(2)暗示了莫扎特在音乐史上的崇高地位。(1分)(3)概括了莫扎特的音乐如阳光般灿烂、温暖。(1分)(4)吸引读者,提示线索。(2分)

                                                       
文言文翻译: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
    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珪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
    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说:我开始认识竹君先生,是靠了昌平陈伯思的关系。当时都二十几岁,聚在一起慷慨激扬纵论时事,相互磨练探讨学问,志向实在伟大啊,哪里只是要作一个文人学士而已呢!先生与伯思,都是卓越人才而沉溺饮酒。伯思中年因酒致病,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华。先生以文章名扬海内,豪放俊逸超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微中和一些。先生晚年,来访宾客更为繁盛,入了他门的,都跟他密切交往,这样也就很劳累了。我回到南方这几年,听说伯思也衰老病重了,而先生去世时年纪才过五十,令人痛惜啊!他在安徽、福建任上时,常常带领宾客饮酒赋诗,游玩山水,幽深险要处都到过。我间或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 (218.58.137.15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人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九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保定一中2010届高三语文第四次阶段考试人教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