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一语文期中试题(高一必修一 鲁人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模块检测试题2009.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请将第II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案纸规定的位置上。一、(15分,每小题3分)1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
模块检测试题
2009.11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请将第II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案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湮没(yān)       涅磐          危如累卵(lěi )     攻坚措锐
B.应酬(yìng)      颓费          正宗嫡传(dí)      芟夷大难
C.屋椽(chuán)     狙击          挈妇将雏(qì)      隐约其词
D.甲胄(zhòu)      麾下(huī)   再接再厉            故步自封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B.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政府,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C.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不消化的东西积得越多,愈益酿成肠胃病,许多    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2)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     。
(3)    地说,古文之中又有时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两汉的古文。
A.肤浅      辩解      详细          B.肤浅      辨析      详实
C.浮浅      辨析      详细          D.浮浅      辩解      详实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
B.攻不破语言这道关,就看不见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
C.语文就像一个忠实的伙伴,伴随我们走过每一段流光溢彩的岁月。
D.自唐宋以至于近代,尊长者称呼卑幼者之字几乎成为一种礼制,而自称己字的现象也是屡试不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C.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是自觉自愿的。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产生怜惜、同情,对另一些人物厌恶、憎恨,你哭过了、笑过了才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在这时,作者的创作心血才没白费。如果把人类的文学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作家创作出作品,仅仅完成这个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和重塑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思想,培养了人格,实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学欣赏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文学欣赏,作家的创作就没有意义,整个文学活动就难以为继。
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明人马致远有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读者接触到作品,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萧瑟景象。时近深秋,天色黄昏,近处枝叶败落,干叉光秃秃地指向天际,一群乌鸦凄声尖叫着,绕树盘旋;远方是一处村落,炊烟四起,一弯流水静静地掠村而过。词是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原貌已经过了抽象,读者需要在想象中将它复原。仅仅复原还不够,他还会想,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作者想告诉人点什么?这促使读者再回过头去仔细阅读作品,很可能他会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可能他会联想到其他诗词的意境。当读者再三再四地研读作品,欣赏已由感受进入了体验、玩味阶段。词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位天涯游子眼中的景象,是他凄苦忧伤心境的表露。有了这句,孤立的景象便都活了起来,有了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也正是从这句中,读者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心迹,从而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进行到这一步,很可能便进入审美判断阶段。读者会在感受和品味的基础上,探求造成游子思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他的性格和心理,或同情或反感,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读者对待作品的审美态度。
欣赏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清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说的是创作,是说诗人必须深入地观察宇宙人生,但又要有入有出,不为客观的现象所局限。其实,文学欣赏也是如此,不过读者应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作品。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投入不是沉溺,沉溺了就没有超越。欣赏要求与作品的认同,但更要求超越,在欣赏中读者不能失去自我。入是为体验玩味,出是为评价判断,由入到出,欣赏便由感性到理性。
(节选自张筱强、吴素玲《文学漫步》,有改动)
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欣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B.文学欣赏离不开读者的想象,读者在对形象的补充和重塑中接受美的熏陶,达到净化思想、培养人格的目的。
C.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一部分,是文学活动的补充环节,没有文学欣赏的作家创作是没有意义的。
D.文学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在反复研读中进入体验和玩味阶段,最后进入审美判断阶段。
7.下列选项中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创作者既要深入观察宇宙人生,又不为客观现象所局限。
B.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读者既要全身心投入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精髓,又要善于超越,作出理性的评价判断。
C.对文学创作而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人生;对文学欣赏而言,则是文学作品。
D.作为一个文学欣赏者,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必须始终做一个清醒理智的判断者,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作品内涵,不能沉溺于作品中,更不能失去自我。
8.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每次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会对其中一些人物产生或怜惜或厌恶的情感,进而领会作者思想,作出自己的判断。
B.面对“昏鸦”你会想到“乌鸦在凄声尖叫、绕树盘旋”,面对“人家”你会想到“一处村落、炊烟四起”,这就是文学欣赏中的体验与玩味。
C.文学欣赏进行到审美判断阶段,通常会探求作品形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其性格心理,形成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态度。
D.本文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又要高出生活的创作要求是一致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②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③,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思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
钟尝丁④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③刀笔:主管文书的官吏④丁:遭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佯不省                       佯:假装     
B.一府大震,皆奉法               一:一个
C.或为匿名书毁亮                 毁:诋毁
D.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干:求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前某事宜行,若止我/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D.其为政,纤悉周密/余嘉其能行古道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况钟“刚正”品格的一组是(   )
①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②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③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④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⑤郡佐以下,动遭笞缚                ⑥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到苏州后,况钟巧使计谋,严惩了营私舞弊的不法之吏,震动了全府上下,从而使官吏全都依法行事。
B.况钟用簿籍记录地方上官吏的善恶之事,目的是对下属官员进行鼓励。
C.况钟不仅为政刚正,而且也礼贤敬德,爱惜人才,他竭力推荐了寒门之士邹亮,使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D.况钟任职期间,深得百姓爱戴,在他为母亲守丧、任职期满当调离时,百姓请求让他留任;死后,百姓聚集痛哭,立祠纪念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8分)
菩  萨  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1)这首词同课文《水龙吟》都写于1174年,这时辛弃疾南下归宋已经12年。
(2)“高人”指叶丞相,是主战派,对辛弃疾极为赏识。
(1)词的上片把青山喻为“联翩万马”,望它来终不来,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纵观全词,请你分析“拍手笑沙鸥”一句中“笑”的妙处。(4分)




15.默写出下列名句。(6分,每空1分)
(1)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2)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3)吟罢低眉无写处,         。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4)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烛之武退秦师》)

五.(12分)
1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在这一天开展“淘宝书市”活动,就是号召同学们把自己家中不读的书拿到学校“书市”,供大家交换阅读。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为学校的“淘宝书市”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体现活动特点,有一定的文采和号召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4分)



17.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4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戴维•德姆科博士曾在美国两个政府委员会工作,调查衰老的影响。他相信长寿不仅仅是“好基因和好运气”的缘故。
德姆科博士说:“决定你寿命长短的因素80%都和你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关,而不是你的基因。”他承认基因对人有优劣之分,但是他说其他四个因素也同样重要:有意义的人生、饮食、锻炼和灵敏的头脑。
专家的调查是在平均79岁的预期寿命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被调查者的答案加减岁数。德姆科博士说,如果你得分低得让人沮丧,那从现在开始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一点都不会晚。不过他提醒人们:“如果你真的能活得长,你得担心钱够不够用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一 只 鹭 鸶
陈所巨
   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惟有等待和希望。 
     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 
     父亲把鹭鸶放到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 
  父亲眼里掠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吃了吧,孩子太饿。” 
     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碾死,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大声说。 
    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扮开它的长喙,撮了些唾液吐进去,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 
    我把鹭鸶放到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了。 
    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似火烧火燎,以后就麻木了,身上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朦胧中觉得夜里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声地叹息。 
    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胃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多天。 
    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一小碗。 
    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鹭鸶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的连走路都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几十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
(注)陈所巨(1948——2005),安徽桐城人。当代诗人,散文家。
19.本文情节可谓尺幅微澜,扣人心弦。请概括一下,文中出现了几次情节上的波折?(4分)


20.品味下边各句中的加线的词,指出他们的表达效果。(4分)
(1)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


(2)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


21.如果将画线的句中的“朦胧”和“不止一次”去掉,对文章的表达有无影响?为什么?(4分)


22.你是如何看待母亲临终之前的忏悔的?(6分) (218.58.137.15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人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题』  下一个『中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