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三次周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综合训练
试题
名称
高三年级第三次周考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三年级第三次周考语文试题第Ⅰ卷(共48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玄妙/管弦筵席/赝品淬火/猝不及防B.苑囿/宛如舞蹈/倒卖棱角/绫罗绸缎C.箴言/信笺糜烂/奢靡被褥/相濡以沫D.验证/入殓褫夺/吓唬龃龉/身陷囹圄2.下列各项词语注音和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试题预览
高三年级第三次周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48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玄妙/管弦      筵席/赝品      淬火/猝不及防 
   B.苑囿/宛如      舞蹈/倒卖      棱角/绫罗绸缎
   C.箴言/信笺      糜烂/奢靡      被褥/相濡以沫    
   D.验证/入殓      褫夺/吓唬      龃龉/身陷囹圄
2.下列各项词语注音和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口讷(nè) 福祉(zhǐ) 溘然长逝(kè) 疾痛惨怛(dá)
B.暮蔼(ǎi) 暴殄(tiǎn) 目不遐接(xiá) 绸颈之交(jìng)
C.睥睨(pì) 撕杀(sī) 光风霁月(jì) 蹉跎岁月(tuó)
D.饿殍(piáo) 幅射(fú) 惊魂甫定(pǔ) 振聋发聩(kuì)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果实累累         优柔寡断          挑肥捡瘦          味同嚼蜡
B.山青水秀         脉脉含情          变幻莫测          金榜题名
C.激流勇进         变本加厉          艰苦卓绝          心广体胖
D.量体裁衣         唇枪舌箭          罄竹难书          轻歌慢舞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化装      欢度春节      雍容华贵      细水长流  
   B.悖谬      完璧归赵     出奇致胜       黄粱美梦
   C.坐落      姗姗来迟      优柔寡断      积腋成裘       
   D.安详      各行其事      前倨后恭      风雨如晦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灾害面前,我们只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三人成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挑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奥运火炬在成都传递时,热情的成都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D.近日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以及香港股市大跌的直接冲击,方兴未艾的中国股市一路狂跌,指数下降一千多点,真让人闻“股”色变。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把最绚烂的舞台交给了一个“放羊娃”,把最动人的时分交给了一个下里巴人——来自山西的阿宝。
B.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C.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暴动骚乱,造谣诽谤,媚欧哈美,假装慈祥,穷形尽相,令人不齿。
D.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却主动请缨,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600年前我国的航海先行者郑和以智慧为舵,意志为桨,和平为帆,披肝沥胆数十万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B.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
   C.“目前,汉语绝对是炙手可热。”亚洲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文说,“汉语甚至已成为 美国偏远地区的人们都想说的一种语言。”
D.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珍贵的恐龙蛋窝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B.朝美双方战略层面的决策思维是否在调整,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真正关键点。
C.山东全运会火炬已成功点燃,随后将在全国进行为期60天的传递,沿途将开展各种庆祝仪式,火炬传递将于2009年10月15日结束。
D.北京首起饭店“开瓶费”官司以消费者得到法院的司法支持而告终。近日,法院判决饭店返还向王先生加收的开瓶服务费。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它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B.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杰日前透露,继“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C.外资的大量注入,在我国经济的增长,就业的扩大,税收的增加,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
10.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踏着溪中的几块垫脚石过了溪,路旁有茅棚,住着一两家老百姓。
②右手下坡去约十来步,就是一条小溪,水却不深。
③棚子前门有一条小路,曲折向外,在松林中行,约数百米,便“豁然开朗”。
④还有很多美丽的骨牌草,有的还是很青翠,有的已经很枯黄。
⑤左手上坡去是一条较为正式的路,隔路又是一片松林,坡头长满了半人高的茅草。
A.①④②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⑤②④③       D.③⑤④②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聚合水事件
1962年,苏联科学家费德亚金报告了他的一个重大发现:把蒸馏水放在一个小容器中加热,用一束石英毛细管收集水蒸气,让水蒸气在管壁内冷凝。几天后,他把毛细管内的水分取出加以研究,发现其密度比普通水大了大约40%,在100摄氏度时不沸腾,在零下40摄氏度时才结冰,而且像凡士林一样粘。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水形态,称之为异常水。他们认为异常水是水的聚合形态。
    异常水的发现,引起了英国科学家的兴趣。一些英国科学家重复了实验,结果全都证实了苏联科学家的发现。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贝尔纳甚至宣布聚合水的发现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化学发现”。
美国科学家也很快跟进。1968年,马里兰大学的里平科特等人在《科学》杂志报告说,他们用光谱法研究异常水,得到的光谱与普通水完全不同。他们确认异常水的确是水的聚合形态,命名为聚合水。
一位想象力丰富的美国太空物理学家认为金星上的水很可能就是聚合水,他同时担心,聚合水万一从实验室泄漏出来,可能会把自然界中的水都聚合变成聚合水,必然会导致地球生命的全部灭绝!更实际一点的科学家则设想,聚合水既然像凡士林一样粘,而且100摄氏度不沸、零下40摄氏度才凝固,岂不是最理想的润滑剂和冷却剂?只可惜聚合水只能用毛细管制备,量极少(以毫克计),用来做研究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实用了。
    但是,对聚合水的研究热传到美国后不久,对其真实性的怀疑也开始了。1969年,有美国科学家发现他们制造出来的聚合水含有硼、硅、钠等杂质,认为聚合水其实是一种受污染的水。苏联科学家用质谱仪检测聚合水样品,发现聚合水含水量很少,反而含有脂质等杂质。另有美国科学家发现聚合水中含有乳酸钠,这是汗液的成分。
用多种检测方法都证实了所谓聚合水连水分都很少,它其实是胶态二氧化硅,掺杂有多种无机盐和有机物。二氧化硅是石英毛细管的成分,胶态二氧化硅是在拉毛细管受热处理时产生的,而杂质可能是从几种途径进入的:例如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受到用来密封毛细管的油脂的污染,在操作时实验员的汗液跑进了毛细管等等。
聚合水的存在其实违背了热力学定律,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1973年,德尔亚津在众多证据面前也承认聚合水不存在,而是污染水。
11.关于人们对“聚合水”初期的认识,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聚合水”是通过把蒸馏水放在一个小容器中加热,用一束石英毛细管收集水蒸气,让水蒸气在管壁内冷凝而获得的,其光谱与普通水完全不同。
B.“聚合水”像凡士林一样,密度比普通水大40%左右,100摄氏度时不沸腾,零下40摄氏度时才结冰,并且有粘性,是理想的润滑剂和冷却剂。
C.“聚合水”万一从实验室泄漏出来,可能会把自然界中的水都聚合变成聚合水,必然会导致地球生命的全部灭绝,这引起了某些科学家的担心。
D.“聚合水”只能用毛细管来制备,所得到的数量极小,只能以毫克来计算,用来做研究都很困难,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实用性,让人感到可惜。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科学家发现所谓的聚合水含水量很少,含有硼、硅、钠等脂质杂质,是受污染的水。
B.所谓聚合水是主要成分是胶态二氧化硅,掺杂有多种无机盐和有机物,其中的水分很少。
C.聚合水中进入杂质,是由于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受到用来密封毛细管的油脂的污染。
D.石英毛细管是由二氧化硫构成的,在将石英拉制成毛细管时,二氧化硫受热会变成胶态。
1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违背了科学定律、理论上不存在可能性的研究,不管有多少权威的支持,最终都会失败。
B.在科学研究中的疏忽大意,很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科研资金。
C.美国科学家最先怀疑的聚合水的真实性,说明了当时美国的科学家要比苏联科的学家水平更高。
D.科学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一项虚假的科研成果,一旦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被推翻是迟早的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14.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而益治兵           治:治理
    B.数顾大臣问治道       顾:召集
    C.以谓平定僭乱         僭:超越本分
    D.世宗临其丧           临:面临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         )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②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③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派征伐江淮,回来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C.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哲学、音律、历法,还善于搞城市建设,他规划京师规制,将开封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D.王朴视察汴河口,返回时到原来的丞相李谷家拜访,发病,倒在座位上,回家后就逝世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2分)
四、(23分)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
  译文:                                                                     
                                                                               
(2)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5分)
译文:                                                                       
                                                                             
1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 


(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                       ,                ,
                   ,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⑵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登高》 
                          ,                                 。(《登岳阳楼》)
君子坦荡荡,                  。  (《论语》)
五、(22分)
珍 珠 赋
谢 璞
芙蓉花开的日子,我和几位同志访问了浩瀚的洞庭湖。
古老的洞庭,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不加治理,洪水常常泛滥,原是“淼茫千里白”的地方。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叹道:“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宫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但这只是诗人的幻想。在旧中国,洞庭湖到处是溃决堤垸的灾难,只有满湖的血泪,无尽的悲忿。古代的诗人,哪曾料到历史的长河中,竟会涌现一个“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伟大时代!在红日照耀下,几百万洞庭人民挥舞“倚天剑”,指画洞庭,整修了滨湖堤垸及湘、资二水入湖的洪道,完成了大通湖蓄洪工程,“龙宫”不仅变成了“闾里”,“水府”不仅能生“禾麦”,而且大量地生产了珍珠。
在一只渔船上,我们大开了眼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民从舱里捧出一握珍珠来,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莹光熠熠鲜艳夺目。我们问每年可以收多少颗珍珠,老渔民笑着说:“这里的珍珠不是论颗数,而是论斤两的。”
珍珠是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我国自古就有出产珍珠的盛名,合浦珠的采捞,从汉代就开始了,至今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但洞庭湖产珍珠,却是近几年的事。滨湖人民利用天然水源,精心养殖珍珠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摸索出了养殖的规律,获得了优质高产。这是令人赞叹的奇迹。然而,老渔民告诉我:洞庭湖还有更美的珍珠!
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百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箱箱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那大大小小的河港湖泊,机帆船穿织如梭,平坦的长堤公路上,拖拉机往来不断,到处是机声隆隆,水畅人欢。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缀成的崭新世界!
我正被吸引着,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清亮的歌声:
手握珍珠喜盈盈,
千颗万颗照洞庭;
好水一湖金不换,
幸福源头在北京。
……
穿过一丛密密的垂柳,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幅别致的水彩画。一望无际的莲荷,花红叶绿。一群穿着各色衣裳的姑娘,驾着织布梭子形的采莲船,一边不停地采摘莲蓬,一边唱着笑着。
看到洞庭湖丰收的图景和欢乐的人们,谁也想象不到,这里,今年持续有一百二十多天没有下雨。历年防洪防汛的滨湖突然遭到了严重干旱。可是滨湖人民为了祖国富强,千方百计战胜了旱魔。就以南县来说,全县共出动了六万多人,苦战了半个多月,日日夜夜,争分夺秒,筑了五条坝,堵了四条河,实现了东水北调,北水南移,既挽留了长江经过洞庭湖的水,又把湖水抽上了内河,大旱之年夺得大丰收。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更要赞美这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的滨湖人民,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正当我们返回的时候,天渐渐黑了。霎时间,四面八方,电灯明亮,就像万千颗珍珠飞上了天!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
洞庭啊,洞庭!在你这里,天上、地面、水下,处处闪耀着珍珠的异彩,你就是镶嵌在我们伟大祖国土地上的一颗大珍珠!应该挑选天下最鲜艳的油彩,来描绘洞庭的珍珠,因为每一颗珍珠,都沐浴着生养万物的雨露阳光,每一颗珍珠,都是洞庭碧波上开放的瑰丽花朵! (有删改)
20.结合第二段,概括洞庭湖古今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6分) 
                                                                         
                                                                         
2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这里的珍珠不是论颗数,而是论斤两的。
                                                                        
                                                                        
(2)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 
                                                                         
                                                                         
22.作者为什么写南县抗旱的事迹?(4分)
                                                                         
                                                                         
23.作者借写珍珠表达什么主旨?(6分) 
                                                                         
                                                                         
六、(15分)
24.给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排序,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5分)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兴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2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导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26.今年是国庆六十周年,下面两题都是祝贺国庆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上联: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下联:                                                    
第二题
上联:九州春色莺歌燕舞 
下联:                                                  
                                                        
七、(12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为作文立意。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 ,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全面理解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字数不超过20字。





一中2010年高三模拟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 
1、C(解析:A.“挑肥捡瘦”中“捡”应为“拣”,B.“山青水秀”中“青”应为“清”,D.“唇枪舌箭”中“箭”应为“剑”,“轻歌慢舞”中“慢”应为“曼”。) 
2.C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指丑态毕露。 A下里巴人: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 B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只用于人,不用于物。D火中取栗: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3、B(A主客关系颠倒,应是中外游客被倾倒,或倾倒了中外游客;C搭配不当,应改为“大量注入的外资……;D语序不当,“极光”应放在“一方面”之前)
4、D(注意事物之间的逻辑顺序和词语之间的相互照应。如先左后右、从上到下;“又是一片松林”的“又”与“在松林中行”照应;“半人高的茅草”与“还有很美丽的骨牌草”照应;“一条小溪”与“溪中的几块垫脚石”照应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5.D (本句只解释了水果或干果没有成为主要作物的原因,不是两种农业起源的原因)
6.A(无中生有,“小麦”成为北方主要农作物的具体时间文中没有涉及。)
7.C(A项推断绝对化,“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证明了本推断的错误;B项过于强调了人的聪明与智慧,最主要的条件应该是“植物的基因库”; D“条件越差越能培育” 不符合文意。)
8.D 
9.A(“端重”是端正持重的品格,故应选①②③)
10.B(刘健等力谏皇帝阻止为李广祭葬,为李广题词额。)
11、(1)刘健学问精深,态度严正,敢于直言,有以一身担当天下大任的气概。
(“粹”译为“精”,“正色”译为“态度严正”,通顺2分)
(2)刘健于是极力陈述皇帝怠于政事的过失,请求皇帝勤于处理裁决政事,以整治法度。
(“怠政”“听断”“振”“纪纲”的准确解释,每一点1分,通顺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健字希贤,是洛阳人氏。刘健年少时品行端正,行为持重;与同乡净禹锡、白良辅交游,得到河东薜氏的指教。刘健在天顺四年被举为进士,后改任庶吉士,授为编修。他谢绝交游,关锁门户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犟。然而,他掌握了许多古代道理,有治理天下、拯济百姓的大志。咸化初年,编纂《英宗实录》。刘健学问精深,有正气,敢于说公道话,以身担当天下大任。清宁宫发生灾祸之后,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上疏:“帝王没有不遇到灾难惧怕的,自古以来,奸佞小人就惑乱圣听,贿赂公开地流行,致使奖赏处罚失去恰当的尺度,灾祸异端的酝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在幸而首恶灭亡了,圣上虽然拨开了迷雾,但是残余的祸根还没有消除,积久的弊端还没有革净。敬请您振作精神,提拔贤能之人,罢黜奸佞小人,明确地昭示赏罚,凡是应当推行的事,要当机立断,不要迟疑。不要再因袭旧的做法,而留下日后的悔恨。”皇帝正赞赏他的谏言,而李广的同党蔡昭等不久向皇上讨取祭葬的旨文和匾额文字。刘健等极力谏诤,要皇上仅给李广的坟墓题字。各地对官场的言谈也都指陈当时的当政者,多有议论弹劾之处,皇上一切都不过问。国子生江熔弹劾刘健,李东阳阻断了刘健的言路,皇上却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的江熔关进了监狱。经过刘健、李东阳的极力相救才得以获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知有警,京城戒严。兵部请求鉴别京中各营之将,皇上召来镇远侯顾溥督察团营。当时,皇上到朝的时间很晚,刘健等提的建议,他只是点点头而已。十四年秋,皇上因扩充军队缺少粮饷,多次当廷斥责大臣。刘健等说:“天下的财物,生成是有限的。现在,仅皇上赐给的俸禄每年增加数十倍,各地方官员穿的用的一定要新颖精巧,斋醮每天耗费万万;太仓里储备的钱粮,不够给前方兵士发饷。可是内府的支出,动辄四五十万。皇亲国戚求得土地、夺取盐税,也用数千万计算。土木工程一天一天地兴建,苛捐杂税不能停止,固定的俸禄,内府工匠的薪资,一年一年地增加,一月一月地积累,没有穷尽的日子,国家财力怎么能不匮乏?现在陕西、辽东边境战患正勤,湖广、贵州的军队相继建立功勋,不知用什么来应酬这些?希望陛下不要无所事事,要亲自实行节俭,为的是在朝廷内外都提倡节俭。而今各位大臣都能向您敬献诚意,宣讲并寻求革除弊端的办法,这是天下的大幸运。”第二年四月,因灾异宣讲勤政、节约财物费用、免除斋醮、公正赏罚等事。到了冬天,南京、凤阳发生大水,廷臣中有很多向朝廷进言时务的,这些进言,好久不能停息。刘健因极力陈述怠于政事的过失,请求勤听臣下之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日常综合训练


上一个『2009年下期江永二中高一第三次月考试卷』  下一个『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训练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