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第I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孤癖(pǐ)修葺(qì)谥(shì)妪(yù)B.傫(lěi)然栏楯(shùn)旌(jīng)抶(chì)C.阖(hé)门诟厉(hòu)呱(gǔ)贮(zhù)D.缙绅(jīn)矫诏(zhào)敛(liǎn)啄(zhuō)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呜呼!
试题预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I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癖(pǐ)    修葺(qì)    谥(shì)    妪(yù)
 B.傫(lěi)然    栏楯(shùn) 旌(jīng)  抶(chì)
 C.阖(hé)门    诟厉(hòu)  呱(gǔ)    贮(zhù)
 D.缙绅(jīn)    矫诏(zhào) 敛(liǎn)  啄(zhuō)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呜呼!亦盛矣载  请其矢,盛以锦囊B.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而又有剪发杜门
C.缇骑按剑而前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又有剪发杜门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    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越长城之限(限度)    正赤如丹(朱砂)
 B.以欹为美(倾斜)    孤癖之隐(偏嗜)   悉埋于地(全)    甘受诟厉(辱骂)
 C.缙绅(指一般做官的人) 投缳(指上吊)加其土封(指坟墓) 乘其厉声以呵(呵斥)
 D亭亭如盖(直立的样子) 比去(及,等到)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  雨泽下注(灌)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都属于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②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③安能   屈豪杰之流  ④众不能堪,扶而仆之  ⑤去今之墓而葬焉   ⑥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⑦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⑧不能容于远近  ⑨亦以明死生之大  ⑩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1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A. ①②⑤⑥⑦(11)/③⑧⑨/④⑩    B.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⑩/⑨/(11)
 C. ①⑦/②③(11)/③/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⑦(11)/③④⑩/⑧⑨
5.下列常见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③不能容于远近  ④即今之僳然在墓者也  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⑥激昂大义  ⑦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⑨予记周公之被逮  ⑩是日,观道中石刻  (11)激于义而死焉  (12)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A. ①②⑩(12)/③④(11)/⑤⑦⑧/⑥⑨
B.①②④⑧(12)/③⑨(11)/⑤⑦/⑥⑩
C. ①④⑤/②⑥⑨(11)/③⑩(12)/⑦⑧
D.①④⑩(12)/⑤⑦/③⑧(11)/②⑥⑨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病梅馆记》采用小品文样式,运用以梅喻人,借题发挥、托梅议政的曲笔,通过植梅、养梅、品梅、疗梅的生活琐事,由小见大,表现了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
   B.“归”旧指女子出嫁,“归宁”指嫁到我家来;“来归”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C.“束发”指儿童。二十岁曰加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曰知天命,六十曰花甲,七十曰古稀,八十、九十曰耄耋。
    D.“三月之望”中的“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戊申晦”中   的“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考古学文化
    在考古学文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化的名称,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这些文化都特指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特有的术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于一定地区并有一定特征的实物遗存的总和。古代的人们由于生活的地区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获取生活资料的方法不同,生活方式也就各有特色。如他们所制造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建造的房屋、窖穴等就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差别。特别是在史前时代,人们以血缘为纽带,维系在氏族、部落之中,这样,不同的氏族、部落所遗留的实物各有特征也是必然的。今天,我们就是根据这些实物遗存的特征,去区分不同的文化类型。一般来说,同一考古学文化有着相同形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如黄河流域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就可以区分为几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一般把分布在中游地区,以小口尖底瓶和彩绘的装饰图案等为突出特征的叫仰韶文化;而把分布在下游地区,以变化有序的觚形杯及鬹(古代陶制炊具)和背壶为突出特征的另一类遗存叫大汶口文化,等等。
    为了对古代人类的实物遗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有人在考古学文化内部把不同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把不同的地域之间的差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地方类型加以区别。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大时期,又可以区分为半坡、庙底沟、王湾和后岗等若干个不同的地方类型。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最早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名来命名。如仰韶文化因1921年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二是以实物遗存某种突出的特征来命名,如日本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陶器多饰绳纹,所以,又称绳纹文化;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某些新石器文化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所以,也被称为细石器文化;北欧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漏斗颈型的陶杯为突出特征,有时也被称为漏斗颈杯文化。上述两种命名法多用于史前时期的考古。 
    当某种文化的族属比较明确,或虽属史前时期,但与文献相对照族属确实可以认定的情况下,也有人用族名来命名考古学文化。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斯基泰文化等。
    7.对于考古学文化的分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地区古人的生活用具和建造的房屋等都有巨大的差别。
     B.不同的氏族和部落所遗留的实物都各有自己的特征。
     C.同一考古学文化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制作技术等完全相同。
     D.区分不同类型的考古学文化,其根据之一就是各种实物遗存的特征。
    8.对于“仰韶文化”,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B.仰韶文化因1921年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C.仰韶文化以小口尖底瓶和彩绘的装饰图案等为突出特征。
     D.仰韶文化按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半坡、庙底沟等类型。
    9.下列各种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特点,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以变化有序的觚形杯、鬻和背壶为突出特征。
     B.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带的某些新石器文化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
     C.北欧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以陶器多饰绳纹为主要特征。   
     D.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漏斗颈型陶杯为突出特征。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或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于一定地区,并有一定特征的实物遗存的总和,就叫做考古学文化。
     B.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绳纹文化、细石器文化、漏斗颈杯文化都是史前文化。
     C.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方法有两种,即用遗址的小地名和实物遗存的某种突出的特征来命名。
     D.根据实物遗存的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文化类型。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单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耽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  ①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画地以质之父  质:问  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    屏:除去
    C.父欣然从之    欣然:愉快地   D.霍人罢市巷哭  罢市:离开市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而以静存为要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①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从良人之所之
     C. ①为设里社、坐谷坛  ②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①廉则吏不敢欺  ②位卑则足羞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曹端至孝和清廉的一组是(    )。
     A. ①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②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B.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C.①既丧,庐墓六年  ②贫不能归葬,遂留葬崔
     D.①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  ②诸生得人师矣
     14.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B.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D.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25分)
     15.(10分)翻译句子。
     (1)(3分)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译文:                                                         
     
(2)(3分)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译文:                                                         
     
(3)(4分)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风  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魄未遇时所写的托物寓怀之作,借古剑被埋托寓怀才不遇。
    这首诗颔联中的“仍”“自”二字,极富神韵。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对这两个字所包含的韵味作简要的分析。
                                                                                 
                            
                                                                                 
                            。
     17.(9分)补写下列横线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
     (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           ,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望晚日照城郭,                 ,                   。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4)我劝天公重抖擞,                 。
    (5)落红不是无情物,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声音的联想
    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梢。那轻俏的哨声,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如水晶,如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的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啼。
    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是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在午后,那一声孤独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大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像。在那样的生活里,人是属于大自然的。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坦,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亲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征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宁静。这宁静,事实上是一种抛开征逐之后的安闲,放下利欲之后的怡然。
    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水净净琮琮似在我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着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闷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而迎接我的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一汪清泉,使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深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大海沧桑的那声音,那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着、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做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
    18.第一自然段中写道:“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
    (1)怎样理解这种“宁静”?(3分)
                                                                                 
                         
     (2)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鸟鸣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表达效果怎样?(3分)
                                                                                 
     
19.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写了都市中“人”的世界的嘈杂,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0.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联系全文看,“生命的真谛”指的是什么?(4分)
                                                                                 
    
 2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精心捕捉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展开丰富的联想,由联想而发掘出大自然美的内涵。
     B.本文风格清新、淡雅,洋溢着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情韵。
     C.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用“我厌烦……”一组排比句,讽刺了现代音乐作品的低劣和人们强作欣赏的虚伪。
     D.作者喜欢的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动中之静。
    E.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独特,摹写逼真,感悟深刻。
    六、(15分)
    22.(5分)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病毒主要由位于病毒内部控制某一切性状构成核心的核酸和它四周包围的由蛋白质构成、由许多结构相同的衣壳粒组成的衣壳两部分构成。
                                                                                 
                          
                                                                                 
     23。(5分)山城中学新建了草坪和花坛,可践踏草坪和偷摘鲜花的事时有发生,为加强同学们“爱草护花”意识,最近学生会和校团委联合开展了“爱草护花”的宣传标语征集活动。
     请你也写一条标语参赛,要求:①主题鲜明,态度真诚;②以对联的方式写;③不超过20字。
                                                                                 
    24.(5分)在为奥运健儿凯旋而举办的庆功晚会上,中国女排将集体演唱歌曲《真心英雄》,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用简洁有力包含激情的话语引出这一节目。
    答:                                                            
                        
                                                                                 
   七、(50分) 25.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人,如长者的教诲、朋友的诉说、他人的牢骚,等等;也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大海潮声,等等。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答案
一、1.A 2.C  3.A  (限:界限,在句中指长城的城墙。) 4.D
    5.B  (①②④⑧⑩是判断句,③⑨⑥是被动句,⑤⑦是疑问句,⑥⑩是省略句。)
    6.B  (来归:指嫁到我家来。归宁:指出嫁女子回到娘家省亲。)
二、7.B  8.D  9.A  10.C
三、11.D  (罢市:市上停止买卖)
    12.B  (第一句的“之”是代词,指代曹端的父亲;第2句“之”是动词,“往、去”的意思。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的意思;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的意思;D项两个“则”都相当于白话的“就”。)
13.C  (“贫不能归葬”可见为官时清廉)   
14.A  (B项“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符;C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的是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D项“离开时”应为“离开后”,“对曹端的学生”应为“对自己的学生”。)
    四、16.“仍”是更、兼的意思,黄叶本已凋衰,再加上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更令人触目神伤。“自”是自顾的意思,画出了青楼富豪无视人间忧苦、自顾享乐的情态。“仍”“自”两字,显示出苦者自苦、乐者自乐的冷酷生活现实。
    五、18.(1)这种“宁静”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在鸟儿串串音符的歌唱中,使人置身淳朴的大自然,淡化了俗世纷争、名利得失,回返天真。(2)运用排比、比喻,生动地描摹出鸟儿鸣叫的声音变化,时大时小,清脆润滑,衬托出树林的宁静,给人以联想和美的愉悦。
    19.与来自大自然中的鸟鸣、鸡啼、流泉、海潮悠然的鸣声形成对比,表达出作者对淳朴大自然的热爱,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厌倦。
    20.指的是作者从大自然的不同声音中,顿悟出的生命意蕴——求真切,求自然,求宁静,求安闲。
    21.DE
    六、22.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病毒内部,构成病毒的核心,控制着病毒一切性状。核酸四周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所包围。衣壳由许多结构相同的衣壳粒组成。
    23.小草可爱,脚下留意;鲜花美丽,手下留情。
    24.示例:(化用歌词)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让所有的人忘了心中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中国女排姑娘给了我们许多感动。
    七、25.作文评分详见200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25.74.195.12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下一个『中考对联题解题策略及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