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08-2009学年度第三学段高二语文考试卷(必修5)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08-2009学年度第三学段高二语文考试卷(必修5)(高二必修五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08-2009学年度第三学段高二语文考试卷(必修5)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王中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
试题预览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08-2009学年度第三学段高二语文考试卷(必修5)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王中明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4. 选择题1-8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飨(xiàng)  哀恸(dòng)   愤懑(mèn)     终鲜兄弟(xiǎn)
B.亟(qì)     埋怨(mái)    瞋目(chēn)    除臣洗马(xǐ) 
C.傥(tǎng)   庐冢(zhǒng)  汗涔涔(chén)  目眦(zī)尽裂
D.黠(xiá)      吮舐( shì)    逋(bū)慢     同衾(qīn)共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大运会申办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距离我们已经只有两年多时间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____(2)____(3)____这三类,未必概括得全面,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
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
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
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          B.②⑥;③④;①⑤
C.③④;①⑤;②⑥          D.①④;②⑤;③⑥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①,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记》)
 〖注释〗①敖:管理粮仓的低级官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有漂母见信饥,饭信(饭:给饭吃)B.数以策干羽,羽不用(干:冒犯)
C.居一二日,何来谒王(谒:拜见)  D.王素慢无礼(素:向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数以策干羽,羽不用。//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
B.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乃令张良留谢。//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D.王且怒且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初韩信家中贫困,常常跟随熟人混吃闲饭,许多人都嫌弃他。曾有一位洗衣物的妇人看韩信可怜,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感激地向妇人表示,将来出头之日一定会重重报答,妇人生气地斥责了他。
B.淮阴屠户里有恶少欺侮韩信说,你若不怕死,就刺杀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韩信盯住恶少思索良久,还是从恶少胯下爬了过去。这表现出早年韩信不敢与恶势力斗争的思想性格。
C.韩信开始跟随项梁时没有什么名气。汉王入蜀之后,韩信离楚归汉,仍旧没有声名。直到滕公见韩信临刑不惧,据理反诘,感到此人与众不同,告知汉王,汉王才任命韩信做了治粟都尉,但仍未感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D.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萧何对他的才干大为赞赏。萧何在汉王面前力荐韩信,劝谏汉王如果要夺取天下,韩信是唯一可以计谋大事的人。汉王最终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以隆重的礼仪任命韩信为大将。
8.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A.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B.遂与之俱出。
C.唯奕秋之为听。                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9.断句并翻译(9分)
用符号“/”为下面句子断句(3分)
何 曰 诸 将 易 得 耳 至 如 信 者 国 士 无 双 王 必 欲 长 王 汉中 无 所 事 信 必 欲 争 天 下 非 信 无 可 与 计 事 者 顾 王 策 安 所 决 耳!
 
翻译:(6分)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3分 )
译文:
   
(2)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3分 )
译文:
 
(二)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中“叫起、敲残”两词的妙处。(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空,多选则按前6题计分)(6分)
(1) 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 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3)_______,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5)历览前贤国与家, _____。(李商隐《咏史》)
(6)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花卉)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作者)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2.下面各项是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中所说的“趣味”是指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B.中国咏花诗词反映人生,但它是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直接表现的。 
   C.表现主观感情的创作是欣赏自然的活动,不过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 
   D.“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属于“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花卉)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E.因为创作中“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规律,故而我们欣赏那些状景诗词时,较容易得到美的享受,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F.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13.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舍其形而摹其神的《霜天晓角》“脉脉花蔬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D.戴叔伦的“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14.本文把中国咏花诗词大致分成两类,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两类诗词的特点,并依据文意简要说明读者在欣赏这两类诗词时的不同方法。(5分)
答:
15.下面两句写花的诗词分别属于文中所说的哪一种创作层次,请简要分析。(4分)
(1)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杨显志《潇湘秋雨杂剧》(2分)
(2)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2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8题。(15分)
铁面审计长谢幕
    五年来,本届政府组成部门中最有口碑的,审计署应是其中之一了。尽管李金华不等于审计署,审计署也不等于国家审计机关,但在民间社会,人们总是愿意简单化地将审计机关的政绩等同于审计署的政绩,将审计署的政绩等同于李金华的政绩。人们毫不吝啬地将他们的褒奖,毫无保留地给了这位即将卸任的审计长。 
    李金华的声名卓著,得益于时势。2008年2月25日清早,在北京市西城区北露园1号国家审计署党组会议室,谈到这些年审计机关的业绩何以非凡,李金华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在他看来,离开了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没有法治的日趋完善,审计署和他个人是很难取得什么成就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记者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那股诚恳和冷静。65岁的他,穿着夹克上衣,休闲中透着严谨。的确,就历史大势而言,李金华23年的个人审计史,是25年中国审计史的一部分,而25年中国审计史也是30年改革开放史的一部分。以大历史的眼光观察之,没有一个人的成就可以逾越历史的掌心。李金华也不例外。 
    审计署之所以能在民间社会激起如潮的掌声,关键在于审计在反腐败大潮中扮演了一个披荆斩棘的角色。在一个为尊者讳的国度,审计署一再摸国家部委这些“老虎”的屁股,暴露他们的违法违规问题。李金华在总结审计机关的历史经验时也说,审计的影响与审计揭露一大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提供一大批重大经济犯罪线索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审计的影响来自于两任总理的明智决断。审计长是对总理负责的,没有两任总理的首肯,“审计风暴”是刮不起来的。这样的解释当然有其道理,但若放在一个宽阔的历史视线中,或许就显得过于单一。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审计奏响了法治政府的黄钟大吕,和上了法治政府的历史节拍。公开的,阳光的,廉洁的,高效的,负责任的,五年来,渴望向民众兑现“法治政府承诺”的总理,一直力图为我们的政府添加这样的形容词。当遏制浪费推崇公正要求整改的审计,与法治政府的追求不谋而合时,它就像一块基石,被政府和总理小心翼翼地铺设在法治政府的大厦下。 
    客观情势诚然有利于审计横空出世光彩照人,但是,用狭隘的历史决定论否定历史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李金华个人之于政府审计的创造性价值,则是不公正的。 
    就在本次采访结束时,我们的摄影记者在会议室一角摆了一张椅子,希望给他拍一张有造型的照片。他没有走到墙角,而是在一幅国画面前站住了。2006年,一个苏州画家为亚洲审计组织第十届会议,画了一塘盛开的荷花,称颂审计人通达天地的正气,李金华自己则在画的左上角题写了“荷颂清风”四个字,隐喻审计人的清廉公正高风亮节。采访开始时他说:“这是我以审计长身份最后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面对这样一次特殊的采访,他选择在这幅画下接受记者的拍摄,他想说的话已不言而喻。 
    这个场景,加上我们掌握的其他素材,让记者相信,他之所以能在审计的舞台上长袖善舞,贡献一个官员的独特价值,很大程度上因为他是一个现实的梦想家。或者说,他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者。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在属于那一代人的理想主义环境中,塑造了一个中共高级官员对国家对社会对民众的责任感。采访中,他好几次提到“责任”“我的责任”这样的字眼。 
    一个不敢担当责任的人,一个没有理想情怀的人,是难以像他那样做事的。还记得2004年,当央视将年度经济人物的奖项颁发给他的时候,我们这些媒体人都在猜测,他会不会现身于颁奖现场。终于,作为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他,在人们的期待声中,走向了媒体为他布置的鲜花和舞台。事后,记者听说,就连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主张他去现场领奖。但是,他冲垮了人们心目中陈旧的规则,凭借他对媒体价值的独特理解,义无反顾地走到舞台中央,为中国的政务公开道路迈出特别的一步。 
    但李金华又是现实主义的。中国选择了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相同的审计制度,而且,在现实背景下,需要审计的对象太多太多,而全国审计系统只有八万人,其中大多数还是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均难如人意的县一级审计员,怎么解决这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他说,要懂得田忌赛马的哲学,要选择最有可能做成的事去做,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下的有利因素。 
    擅长螺蛳壳中做道场的李金华,就这样在一个恰逢其时的历史背景下,借助理想主义者的情怀,现实主义者的手法,顺应时势的要求,担当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为中国政府审计划了一个美丽的逗号,让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少了些许寂寞。

(《南方周末》2008.3.6)

16.作为政府高官,李金华去2004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现场领奖有什么意义?(4分)
答:
17.李金华作为中国的审计长为什么会“声名卓著”?请结合本文概括要点。(5分)
答:

18.针对文中所涉及的中国审计现状,你有何对策?(6分)
答:
四、语言运用(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下面的材料对开平碉楼作了介绍。请提取此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为碉楼拟一则宣传语,向游客推介。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50字以内。(6分)
    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之历史上开平一带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碉楼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将之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让人叹为观止。
    2007年6月28日,从新西兰基督城传来消息,在此地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这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答:
20.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 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6分)
    第1组:莎士比亚与王实甫   第2组:项羽与刘邦 
    第3组:李白与杜甫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第5组:孔子与庄子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答: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疑”,是不相信,或因不相信而猜度;“疑”也可以是有疑问而产生怀疑。“疑”是一种不好的心理,也可以说是一种谨慎的表现,还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人,对事,对理,对历史,对人生,对社会,皆如此。
    请以“疑”为话题作文,可以选择材料中提到的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来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08-2009学年度第三学段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答案】D 【解析】飨(xiǎng) 哀恸(tòng) 埋(mán)除臣洗马(xiǎn) 汗涔涔(cén)  眦(zì)。该题考查的主要是课内生字词的读音,稍加辨别就可判定答案,难度较低。
2.【答案】 C 【解析】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题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
3.【答案】 D 【解析】A项主要是词序不当和主语不一致。“因为不仅诚信……”,应该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主语,但这又与前一句的主语不一致了。建议修改为“诚信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重要的教育内容”。B“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情况,所以应改为“尽管”。C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病句考查的都是常见的语病知识,难度不是很大,稍难的是A项。
4.【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选项的内容可以很容易的把选项进行分组:①⑤;②④;③⑥。然后根据语段中“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这句话中的“私人性”“兴趣”“偶然”即可看出内容的顺序。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一)文言文阅读
5.【答案】B【解析】干:求取(功名)。
6.【答案】A【解析】A拿,用;介词。B跟;给与。C于是;竟然。D既……又……;将要。
7.【答案】B【解析】韩信胸怀大志,在困境中忍受“胯下之辱”,这里是对韩信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一种肯定。)
8.【答案】C【解析】宾语前置。
9.【答案】断句: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翻译:(1)滕公认为他的话很奇特,他的容貌很雄壮,就释放了他不杀。(译出大意给2分,“奇”“壮”“释”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2)韩信揣摩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汉王仍然不用自己,于是也跟着逃走了。(译出大意给2分,“度”“数”“王不我用”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二)诗歌鉴赏
10.【答案】(1)描绘了秋月夜色朦胧、桂花飘香的寂静而温情的画面(1分);营造了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情做铺垫(1分)。(2)雁鸣可以敲打愁绪,“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2分),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1分)。
11.【答案】【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2)如今人方为刀俎(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5)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6)成由节俭败由奢(7)江山代有才人出。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也没有善行,既不能被推选为地方官吏,又不会做买卖来维持生活,经常跟随熟人到家里吃闲饭,很多人厌恶他。有一次韩信在城下河沟里钓鱼,有一个漂洗衣物的妇人看到韩信忍饥挨饿感到可怜,就拿饭给他吃。韩信很高兴,就对漂洗衣物的妇发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妇人恼怒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个少年而给你饭吃,难道希望你报答吗!”淮阴的屠户里有个恶少欺侮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实际上你内心胆小得很。”于是恶少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你不怕死就用刀剑刺死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于是韩信盯了恶少很久,低头从恶少裤裆下爬过去。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很胆怯。项梁带兵渡过淮水,韩信带着刀剑投靠他;在项梁的旗帜下作战,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之后,他又投靠项羽,项羽任用他做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进献奇策,项羽都不采用。汉王到蜀地时,韩信离楚归汉,仍然默默无名。他担任管理粮仓的连敖,因犯罪应当斩首;同案犯十三人都已经被斩首,轮到韩信,韩信于是抬头仰视,刚好看到滕公夏侯婴,韩信就说:“君王不是要统一天下吗,他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认为他的话很奇特,他的容貌很雄壮,就释放了他不杀;和他交谈之后,非常高兴,就向汉王报告。汉王于是封他为治粟都尉,也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之处。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很惊奇韩信与众不同。汉王到达南郑时,许多将领和士兵们都唱着感伤的歌,想要东归回乡,很多人在途中逃走。韩信揣度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汉王仍然不用自己,于是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自己追赶韩信。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非常恼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既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为什么要逃走?”萧何说:“臣不敢逃走,我是追那逃走的人回来罢了。”汉王说;“你追的是什么人?”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军们逃走的几十个,你都不追,却去追韩信,你在骗我吧!”萧何说:“那些将军们很容易得到,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国家唯一的奇士。大王如果要永远做汉中王,那就不必任用韩信;大王如果要夺取天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周考』  下一个『《六国论》日常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