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三校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苏教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永嘉三校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苏教版(高三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浙江省永嘉三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说明: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客观题答案全部写在表格内,其余试题在答题卷相应空格上作答。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提醒:1—5题为选择题,请在答卷纸“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匮乏
试题预览
浙江省永嘉三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
说明: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客观题答案全部写在表格内,其余试题在答题卷相应空格上作答。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提醒:1—5题为选择题,请在答卷纸“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匮乏    馈赠     喟叹    发聋振聩     B.惬意    挈带   堆砌    锲而不舍
C.枢纽    倏忽     殊荣    毁家纾难     D.枭雄   骁勇   销毁   祸起萧墙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分崩离析   司马青衫   天涯沦落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祸起箫墙   物华天宝   五十步笑百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C.荒烟蔓草   物幻星移   惊天地,泣鬼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语焉不详   老当益壮   既来之,则安之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3.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陈仲同学发言:有的同学对作文修改不以为意,我却认为作文修改很重要。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不能置之度外,必须逐一地找出来改正,语句不通的地方也要修改,至少要达到文从字顺的水平,使修改后的作文面目一新,这样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A.不以为意 B.置之度外 C.文从字顺 D.面目一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运动员林丹为此获得了此项比赛的冠军。
B.知道一大堆的影星、歌星,却不知道科学院的院士,这能怪孩子们吗?看看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传播些什么吧。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去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发射时间定在凌晨。___________。火箭__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_____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②④⑥⑧  B.②③⑥⑦  C.①③⑤⑧  D.①④⑤⑦
6.请补充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对“生活”消极和积极两面的意思。
要求:各句不超过30字。(4分)
(1)表达消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                                                                     
(2)表达积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                                                                     
7.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
要 求:①补写一句话;②含蓄简炼;③不超过20个字。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象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翌日,                                                                          。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谈“中国式文化创新”
吴   炫
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饮食文化、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今天的文化已不能占领世界市场,“中国元素”也只能是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不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而缺乏除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就不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缺乏现代文化创造,中国就不可能参与世界现代进程,在重大世界问题上发出独特的声音从而赢得全球的真正尊敬。
不错,中国今天已经是经济腾飞的大国了,但这不等于中国已经是文化上可以“创新、生产、出口”的大国了。而经验告诉我们,不能使文化创造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仅经济发展会缺乏文化创新引导而不稳定,而且会使人们只能在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徘徊,导致“价值迷乱”,这就不可能对世界产生文化性的影响。因为世俗化地“满足于现实性富足”的中国人,和有宗教精神支撑的可以超越富足的西方人,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所以西方有“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易经》八卦图的“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所以如何让中国人“不满足于富足”,是一个中国现代原创性哲学命题。同时,既然是“创新”,那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从中国道家“淡泊欲望”和儒家“君子喻于义”、“知足常乐”的观念中,提取能引导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均是从“抑制”、“轻视”、“淡泊”个人欲望出发来对待富足和享乐问题的,而不是从“尊重个人欲望”和“人生还有不同于欲望满足的另一种努力”出发来引导人们“不在意欲望”的。所以,“中国式文化创新”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
也许有学者会说,理论不需要区分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有用就行。而我认为笼统地说“有没有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西方形式主义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新潮文学”,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国产生了巴金的《家》,但这样的有用,却不能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代表去影响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所以鲁迅、巴金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亚洲或本土,中国的“新潮文学”更是走不出中国。如此,依附西方原理的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也就不具备与西方对话的资格。所以上述创新也就不能揭示出真正的“中国问题”。中国古代文化确实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性所强调的“尊重个体”、“尊重生命力”、“尊重创造力”是脱节的,所以很难进入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推而论之,中国的《易经》确实具有现实性、对应性、和谐性、整体性的神秘特点,但儒家的《易传》只是对它的一种解释,中国历史上还有柳宗元这样的不同于儒家“天人合一”的“天人不相预”的解释,这就说明今天的“中国式文化创新”还可以改造儒家的观念,建立起不同于儒、道的对《易经》的解释,如此,“新儒家”不触动儒家基本观念的“解释之创新”,就需要进行批判性对待。这样的工作,才是“中国式的文化创新”的应有之意。
(本文有删改)
提醒:8—9题为选择题,请在答卷纸“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认为,中国尚未走出在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徘徊的“价值迷乱”,因此还不能对世界产生文化性的影响。
B.中国的“新潮文学”走不出中国,证明了西方的理论对中国是无用的。
C.“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D.只有用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才有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已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
9.下列有关《易经》的理解,不符合文本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易经》具有现实性、对应性、和谐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B.《易经》体现的中国文化主张个人要从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进行人生努力。
C.《易传》是儒家对《易经》的解释,其观点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
D.柳宗元反对儒家学说,将《易经》解释为“天人不相预”,认为“天”和“人”没有关系。
10.根据文本内容,概括中西文化的不同表现。(4分)
                                                                                      
                                                                                      
11.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中国式文化创新”?请简要概述。(4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城市里的蟋蟀
吴丹红
⑴和城市站在一起,也就渐渐远离了自然。“唧……唧……唧……”,那曾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之音似已远去。我已无法解读弥漫着欲望泡沫的城市生活,内心总处于无边的焦虑与渴望之中。
⑵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⑶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⑷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风度翩翩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⑸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得胜将军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⑹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
⑺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⑻不知何时起,我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会了冷眼旁观,学会了猜疑与妒忌……那只承载着我童年欢笑的蟋蟀,早已被压在了心底。也许,是我把它给遗忘了。前不久,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有竹制的或塑料制的蜻蜒、蟋蟀卖,便兴冲冲地买回了一对塑料蟋蟀,把它们放在一个塑料花草丛中。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我想我应该记得童年的那只蟋蟀,可是它却无处可寻。我在俄罗斯方块中感到一阵茫然和悲哀。
⑼我那童年的可爱的蟋蟀,你在哪儿?
⑽“唧……唧……唧……”,也许是因为过度的思念,我竟然有些幻听,仿佛当年那只蟋蟀在我耳边低吟,释放出一种平和的伤感,是的,它在为我现在的寂寥而伤感。我知道我无法寻觅它,因为那只是幻觉。我却仍然探头往窗外搜索。窗外很眩,有红绿灯,有汽车尾气;窗外很吵,有人在蹦的唱卡拉O K,有人在猜拳行酒,也许这些都是城市应该有的声音吧。闪烁的霓虹灯尽情地展示着城市的繁华与躁动不安,一如千娇百媚的舞女。难怪贾平凹会说:“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赛格顶上的激光柱不停地旋转着,它在扫射着城市的夜空;波音777、空中客车在不停地起降。激光柱、客机的灯光让月光星光都暗淡无光。我要将自己藏在哪里,才不至于被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淹没?
⑾没有人告诉我,只有暗淡的月亮对我凄然一笑。
⑿我到底还是惦记起那一只蟋蟀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会有我们的蟋蟀吗?在这里,我的蟋蟀已无处躲藏。它逃离了不属于它的方格,逃离了充盈着欲望泡沫的城市。而我却站在原地,无法跳出俄罗斯方块。
⒀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和谐的音响更和谐/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⒁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城市人,你找到了心中的蟋蟀了吗?
12.本文在材料安排上有哪些主要特点?(2分)
                                                                                       
13.文中多次提到了“俄罗斯方块”,含义不尽相同,请结合文章概括它的不同含义(写出2点含义,即可)。(4分)
                                                                                       
                                                                                       
14.阅读文中有关城市生活的信息,请从环境、生活、人等角度简要概括作者眼中城市生活的特点。(6分)
                                                                                       
                                                                                       
                                                                                       
15.本文末尾“也许,每个城市人心中都有一只蟋蟀”一句中,“蟋蟀”有什么寓意?作者在文章中借“蟋蟀”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
督府横取秋苗,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①。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
岁大饥,人相食。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宴集不用乐。
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
注解:①秋苗: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
提醒:16—19题为选择题,请在答卷纸“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后进争师宗之           效法   
B.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   困苦
C.达冤抑,邑以大治       治理   
D.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其中的实情
1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以文学名于乡                           ②国计反屈于初     
B.①由是理义之学复明                       ②有忧爱之诚心
C.①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                   ②鹿卿入白其母
D.①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②首罢科敛之无名者
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      B.客有吹洞箫者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在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他尊重士人,重视教化,使强盗也受到了感化而改邪归正。
B.徐鹿卿对母亲十分孝顺。被任命为南安县令时,他以不便供养母亲而推辞,经过德秀劝说,他征得母亲同意,才去南安上任。
C.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督府要向建昌强行征收五千斛米粮的秋税,他为民请命,宁愿丢官也不交粮,最终被免了秋税。
D.徐鹿卿清正廉洁,厉行节约,平时不贪钱财,办宴集时不奏乐以节省开支。查办岳珂案,他明察秋毫,禀公办事,得到皇上的肯定。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3分)
                                                                                    
②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6分)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解: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21.颈联“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也有选本写作“疾”字。请你谈谈“病”字用得更佳的理由。(3分)
                                                                                       
                                                                                       
22.诗中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3.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诗经》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⑵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用意又是什么?(2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4.情景式名句填空(6分,只选3题)
⑴李白对现实不满,每日饮酒作乐,长呼“钟鼓馔玉不足贵,                      ;
                         ,惟有饮者留其名。”
⑵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          ”,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⑶《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⑷身教重于言教。对此,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               ;其身不正,                。”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浙江省永嘉三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
参考答案
1.B (A.kuìB惬qiè,其他qì,C.shū  D.xiāo)
 6.(1)生活好似一张网,人只是一条鱼,迟早都要被生活所束缚。
(2)生活好似一张网,只有强者才能撕破它,获得自由。
7.供参考:①王厂长交出了厂长办公室的钥匙。②门前贴出一张告示--王厂长自愿辞职。
8. A (B“无用”是绝对化的说法;C“中国元素”不仅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只不过今天“只能是”传统文化元素而已;D“饮食文化以外的”错,“饮食文化”也应包括在内。)
9.(3分)D(文中没说“柳宗元反对儒家学说”。)
10.⑴中国人“满足于现实性富足”,西方人“超越富足”; 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
⑵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支柱,西方人有宗教精神支柱;
⑶中国人“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西方人“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
⑷中国人淡泊个人欲望,西方人尊重个人欲望。
11. “中国式文化创新”不能笼统地以“有没有用”为标准,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必须触动儒家基本观念,批判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建立起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中国创新文化。
12. 文章以蟋蟀为线索,贯穿全文;以现在的城市生活与童年乡村生活作对比。
13. ①俄罗斯方块”是一种电脑游戏。②“俄罗斯方块”是城市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建筑。③“俄罗斯方块”是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都市生活的象征。④“俄罗斯方块”是都市人压抑而缺乏生气的心灵世界。
(只答对第一点给2分。其余答对一点给两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4. (1)城市环境现代、繁华而又喧嚣、杂乱;
(2)城市生活的节奏变化太快,忙碌紧张而又单调乏味;
(3)城市人欲望膨胀,关系冷漠,烦躁不安而又内心寂寥; 
15.在城市人的心中,“蟋蟀”既是曾经有过的纯真安静的生活,也是一种乡情,更是自然和生命的真谛。作者在文章中既表达了对儿时乡村纯真生活的眷恋以及回归的渴望,也表现出了对现实城市生活的倦怠与厌烦,也表达了作者对如何在城市中过上真正生活这一问题的迷茫。
16. C应为“太平,安定”。
17. B   均为修饰关系,译为“的”。A.在/比;C.指代某时/他的;D.……的人/后置定语的标语
18. C (ABD定语后置句,C为被动句)
19. A 强盗未侵扰学堂,不等于改邪归正;。
20.①张九成曾因为正直行事被贬官而居住在那里,徐鹿卿收集他的言行,把它刻在学校作为训诫。(3分。“以”译为“因为”,“摭”译为“摘取、选抄、收集”,“诸”译为“之于”各1分)
②百姓为我考虑得很周全了,难道我就不替百姓着想吗?(3分。“善”译为“很好、周全”,“独”译为“难道”各1分,大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鹿卿,字德夫,是隆兴丰城人。他博览并精通经书史传,年青人都争着向他学习请教。
徐鹿卿调到南安军学(“南安军学”,学堂名,后又改为“周程书院”,当时有“南安军学甲江西”之说)担任教授。张九成曾因为正直行事被贬官而居住在那里,徐鹿卿收集他的言行,把它刻在学校作为训诫。之前周敦颐、程颢及其弟程颐都曾在这个地方讲学,徐鹿卿进一步弘扬他们的教义,从此崇理重义的学风重新兴盛起来。徐鹿卿还制定资助士人的制度。助学的田地多在溪流、山洞等低洼之地,加上以前征收赋税缺乏一定的尺度,农民为此困苦不堪。徐鹿卿好好地慰问、安抚他们,从此再也没有拖欠租税的人。后来强盗兴起,环城的房屋许多都被毁坏,只有学校幸免于难。徐鹿卿说:“这是强盗也不想骚扰我们的缘故啊。”
真德秀称赞徐鹿卿心气平和、言行正直,有关爱百姓之诚心。徐鹿卿就被调职去主管尤溪县。德秀驻守泉城时,又调任徐鹿卿为南安的县令。徐鹿卿以不便供养母亲而请辞。德秀说:“我们道同志合,一起来救助民众,还害怕你的母亲不让你来吗?”徐鹿卿进去禀报母亲,母亲欣然答应。到了南安后,徐鹿卿首先免除那些没有依据的科税,厘清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偿还官府向民间预先借支的各种赋税,疏通百姓上访的渠道,平反冤案错案。南安因此变得非常安定。
某年督府要强行收取秋熟谷物的赋税,要建昌要交纳米粮五千斛。徐鹿卿据理力争,说:“我的官可以不做,但米粮是决不会交的。”百姓恐怕徐鹿卿被调走,纷纷请求交粮来完成督府的任务。徐鹿卿说:“百姓为我考虑得很周全了,难道我就不替百姓着想吗?”最终在徐鹿卿的坚持下,建昌被免掉了秋税。
某年收成不好,闹了饥荒,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徐鹿卿就拿出府中贮藏的米粮三千多石,以半价来出售,除了一部分冲抵府库的利钱,又拿出一万七千缗钱来救助灾民,劝居民收养那些被遗弃的小孩,由官府每日补助他们钱、米。所救活的人有几百人。徐鹿卿平时宴集也不演奏音乐(以节约开支)。
岳珂驻守当涂时,私自制造茶、盐,自己在幕后操纵来获取暴利,各种滥征的捐税名目繁多,导致路上再也没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邢台二中2010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浙江省余姚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苏教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