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一中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人教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贵州省遵义一中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人教版(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遵义县一中09—10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试题高二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腈纶/羽扇纶巾盘桓/乘彼垝垣松柏/伯仲之间B.
试题预览
遵义县一中09—10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试题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腈纶/羽扇纶巾   盘桓/乘彼垝垣   松柏/伯仲之间  
B.纤细/越陌度阡   城隅/无独有偶   孤独/呱呱而泣
C.惘然/置若罔闻   暴露/金风玉露   追溯/朔风凛冽
D.琴弦/故弄玄虚   暮霭/和蔼可亲   否决/否极泰来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
C.近日,古巴再次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援助。古巴官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直接的回应。
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中,中国男足在小组赛中就惨遭淘汰,铩羽而归,男足的表现受到了球迷们的普遍不满。
B.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古代开始的“离乡不离土”。永远让农民滞留在土地上,将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C.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近视率平均达40%左右。专家指出,光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D.瓦斯是世界上正在崛起的一种新型能源,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燃烧后很少产生污染物,属于优质洁净的气体能源。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9分)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三十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武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若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集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9分)

三、古诗文阅读
8.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5分)
                                                                      
   (2)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5分) 
                                                                      
9.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月夜》写作时,杜甫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 虚幌:薄帷。
(1) 杜诗与王诗在写法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 两首诗均用一“独”字,请分析这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10.填空(14分)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沧海月明珠有泪,                   。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
(5)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暧暧远人村,                 。
(7)                      ,两朝开济老臣心。
(8)塞上长城空自许,                    。
(9)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11)千呼万唤始出来,                   。
(12)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       。《孔雀东南飞》和           并称“乐府双璧”。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4题(22分)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李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有删改)
11.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6分)
                                                                        

                                                                       
12.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的含义?(6分)
                                                                        

                                                                       
                                                                 
13.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4分) 
                                                                        

                                                                       
                                                               
14. 文章是写李清照崇高人格的,写祥林嫂、杜十娘、秋瑾这些女性各有什么作用?(6分) 
                                                                         

                                                                       

五、语言应用题(15分)
15.《孔雀东南飞》和《琵琶行》两首叙事诗分别刻画了刘兰芝和琵琶女两个不朽的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40字。(4分)

刘兰芝                                                               
                        
琵琶女                                                               
16.下面是几条广告或店名,请任选其中两条做评价。(6分)
①“豹”的速度!(某报业广告);
②药材好,药才好。(某药品广告);
③爱不饰手(某指甲修饰店店名)

                                                                       

                                                                       
17. 仿照下面的句子,结合语境,另写两个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字数相近的句子。(5分)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                 。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                 。
六.作文(60分)
18.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可怕的尖毛草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的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是它的生长过程却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在那段时间里,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尖毛草会是今后的“草地之王”!
但在半年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
科学家研究表明,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部。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长得超过了28米,无声无息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一棵草,竟然有28米以上的根茎,这是多么罕见的现象。
当蓄积了足够的营养和和能量后,尖毛草便会一发而不可收,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一下子长成了草地之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遵义县一中09-1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半期试题参考答案
一、 二题
1、 A(A 、lún/guān  huán/yuán  bǎi/bó  B、孤呱gū  C、 惘罔wǎng露lù、             D、霭蔼ǎi)
2、 C( 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此处应为“不可思议”。   C.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3、D(A.搭配不当。把“受到”改为“引起”。B.成分残缺。在“土地上”后面加上“的生存方式”。C.“平均达40%左右”不合事理,平均是一个明确的数字,而不是一个范围。)
 (2) 查验差役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成功治理的情状越发明显。关键词语有“验”、“告”、“治状”三处,验,“查验”、 告,“告发” 。治”指治理,“状”指情况,组合后表示韦丹成功治理的情状。(5分)

9、(1)两首诗均是借写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明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委婉曲折,构思巧妙。杜诗从妻子独自望月的角度来写思念之情,王诗是从兄弟在登高时必然会想到身边缺少了一人来写自己的乡思。(意思对即可。第一点要扣住“均是借写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明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来答,2分;第二点分析杜诗,第三点分析王诗,每点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用一“独”字,都比较充分地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杜诗中的“独”字,是用小儿女的天真反衬妻子的“独看”的孤独无助,委婉细致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爱怜,增添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而王诗的“独”,则直写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意思对即可。以上三点各为一个得分点,答对第一点得2分,其他各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
10、(1)盈盈一水间 (2) 无边落木萧萧下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5)梧桐更兼细雨 (6)依依墟里烟   
(7)三顾频烦天下计 (8)镜中衰鬓已先斑 (9)多情自古伤离别
(10)赢得仓皇北顾 (11)犹抱琵琶半遮面 (12)《离骚》 《木兰诗(辞)》 

 
五题 
15、刘兰芝是一位美丽善良有教养坚强持重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琵琶女是一位由色艺双全、名噪京城到年长色衰、沦落江湖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形象。

16.第一条用谐音相关、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报业的时效性。第二条反复中巧换同音强调整了药品原材料好,暗示其成品质量高。第三条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套用成语,但表意相反,弄巧成拙。(任选两条,每条3分,共6分)

 其次是厚积才能薄发。厚积薄发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厚积”如蜂之酿蜜,蚕之吐丝,是山之峰、刀之刃,没有厚积,怎能薄发?尖毛草之所以在短短几天内能迅速成长,根本原因就是积累深厚。为这地上一米多至两米的长,尖毛草付出了至少是十四倍的努力。这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这是一分收获,十四分的付出。
许多奇迹好像是在一夜之间爆发的,感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比如竞技场上常常冒出些黑马,给人以措施不及之感,让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但如果对那些奇迹追根溯源,你就会发现,无论奇事还是奇人,在奇迹发生之前,都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根基,都早已为奇迹的发生作了充分准备,或者潜心钻研,或者忍受万般艰难,或者十几年如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而这些人们往往是很难看到和了解的,所以,黑马们才产生。殊不知,成功都绝非一日之功,它是有基础的。可见,人无论做什么, 打好基础十分重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下工夫,积蓄力量,养精蓄锐,当自己根基的稳固性远远超过别人时,奇迹同样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由此看来,人对成功的期待不可急功近利,对目标的追求非一时之功,对信 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他列出所应开支的费用上奏,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拨付给他。还未出行,新罗国继位的国君就去世了。韦丹回国后做了容州刺史。他教导百姓耕种纺织,禁止懒惰游乐,兴办学校,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令官吏,不允许把他们抢掠来作为打算奴隶。开始兴建州城,城墙长三十里,屯田二十四处,教百姓种植茶树、麦子,仁政教化得以广泛实行,朝廷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韦丹还朝任职,韦丹以正直闻名。刘辟反叛,议政的官员们主张放过他不加讨伐,韦丹上奏,认为“在孝文帝时代,法令废弃,人们轻视法令,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此危局,现在不讨伐(杀)刘辟,那么朝廷能够管辖的地区就只剩下京城长安和东部洛阳这两处了。”宪宗皇帝褒奖赞扬了他,封他为晋慈隰州观察使,封为武阳郡公。过了一年,自己上奏朝廷说所管辖的三个州,并非要害之地,不值得设置这么一个职务,为国家(节约)费用,不如让它隶属于河东郡,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将他调任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计算着家里的人口接受俸禄,余下的都交给官府。他罢免了八个州多余的官吏,收缴这笔钱财(交还朝廷)。起初,(这里的)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草盖屋顶,用竹子做屋椽,如遇长期干燥则易突然烧毁。韦丹召来工匠教他们烧制砖瓦,把这些建筑用的材料聚放在场上,根据制造它们的费用定出价格,不赚钱。有能力建造瓦屋的百姓,从官府领取木材砖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以后慢慢地归还欠款。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因贫穷无力建瓦屋的百姓,则给予他们钱物。韦丹亲自前去勉励和监督。有一个小吏主管粮仓十年,韦丹查核库存的粮食,少了三千斛,韦丹说:“难道你自己能够耗费这么多粮食吗?”查抄登记他的家产,得到了全部的账目。都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的。韦丹就召集这些官吏说:“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犯罪,我和你们约定一个月的时间归还这些粮食。”这些官吏们都叩头谢罪,到了限期没有一个敢违约的。有一个差役(士兵)违反了法令被判了死刑,韦丹没有处死他,把他释放了。他离去后,上诉状告发韦丹违法,皇帝下诏将韦丹解送官府等候处理。就在此时,韦丹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查核差役告发的罪名,都不符实,韦丹为政的功绩就更加显著了。大和年间,裴谊任江西观察使时(或视察江西后),上书请求为韦丹建立祠堂,并刻石记功,没有得到批准。宣宗读《元和实录》,看到韦丹政绩突出,有一天与宰相谈论道:“元和年间,治理百姓谁是第一?”周犀回答说:“我曾任江西太守,韦丹功绩卓著,恩泽施及八州百姓,死后四十年,无论老幼对他仍思念不忘。”皇上于是下诏让观察使上报韦丹立功的情状,命令将他的事迹、功勋刻在石碑上。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广东省增城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综合测试粤教版』  下一个『湖北省黄冈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全国通用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