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甪直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高一必修一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甪直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24+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3分)A.狭隘(ài)沉溺(nì)慰藉(jí)花剌(la)子模B.麻痹(ì)戕(qiāng)害参省(shěng)金石可镂(lòu)C.跬(kuǐ)步驽(nú)马炽(chì)热锲(qì)而不舍D.炙(zhì)热
试题预览
甪直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24+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3分)
 A.狭隘(ài)      沉溺(nì)         慰藉(jí)        花剌(la)子模
 B.麻痹(bì )     戕(qiāng)害      参省(shěng)     金石可镂(lòu)
 C.跬(kuǐ)步     驽(nú)马         炽(chì)热       锲(qì)而不舍
 D.炙(zhì)热     拙(zhuō)劣       谚(yàn)语       出类拔萃(cuì)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苍茫      漫江碧透      书生义气         挥斥方遒
 B.橘子洲    金壁辉煌       汗流浃背       怨天尤人
C. 憧憬     历历在目       略逊一筹        恪尽职守 
D   絮叨     风华正茂        瞠目结舌      入不付出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对下列两组加黑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5.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漓淋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8.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9.默写(10分)
 ①鹰击长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②曾记否,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③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师说》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二、文言阅读(26分)
(一)比较下列文言语段并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组是(  )(2分)
 A.①不积跬步,无以(没有用来……办法)至千里; 
   ②吾师(以……为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B.①其闻道也亦固(巩固)先乎吾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
 C.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向下)饮黄泉
②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①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呢)?
11.①甲文谈到了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        。(2分)
   ②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了一个人在求学之道中应持的态度,它们分别是        和              。(2分)
12翻译(4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二)课外文言(16分)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⑩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 闾里:乡里。④ 宗:推崇,归附。⑤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⑥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⑦ 使酒:酗酒任性。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⑨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⑩ 傥:倘或。
 
1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1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余既耸然异之\輮使之然也
C.晚乃遁于光、黄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
1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16.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17.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⑴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
———————————————————————————————————————。
⑵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译文:
———————————————————————————————————————。
三、诗歌鉴赏(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8.(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珍惜愤怒
   小时侯看电影虎门硝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
   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为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寒毛竖紧……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
   怒与长寿,好象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
   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
   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因。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了酸一样的牙一般软弱。小悲小喜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之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
   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惟有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一瞬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喜更像是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19. 林则徐主张“制怒”,作者则主张“珍惜愤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 
20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指的是什么?作者的态度是什么?(4分)
21. 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含义是什么?(3分)
22 作者主张“珍惜愤怒”,其理由是:① ② ③ (3分)
23. 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以林则徐和医生为例,说明愤怒一则妨碍处世,二则有害健康,然后笔锋一转做出“永远珍惜愤怒”的宣示,令人为之一震,起到了先声夺人之效。
   B.愤怒的消极作用早已人所共知,作者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专讲愤怒的积极作用,切中时弊,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C.作者论及何以要“珍惜愤怒”时,激情喷涌,语言犀利,且善用比喻,妙语连珠,警句迭出,读来颇有痛快淋漓之感。
   D.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持之有效,也言之成理,不过,结尾处说“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有失分寸,且与前面称愤怒为“双刃利剑”相左。
   E.文章热情讴歌了愤怒的积极意义,字里行间溢满阳刚之气,语言含蓄慰藉,令人回味不尽。
五.语言运用(7分)
24.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4分)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清晰;              ,
           ;                ,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25.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不超过30个字)(3分)
    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科学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等的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高纯度”饮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观中打开生活的视野;心灵的旅行,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迹…… 
请以“旅行”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甪直中学09-1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答卷)     2009-10
一、基础知识
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3 14 15 16
答案

9、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鹰击长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②曾记否,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③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师说》
○5假舆马者,非立足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二文言阅读  
10                (2分)                                
11.①这种学习方法是        。(2分)
   ②它们分别是                 和                     。(2分)
12翻译(4分)
○1                                                           
○2                                                                  
17.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⑴译文:
                                                       

⑵译文:
——————————————————————————————————
三、诗歌鉴赏(6分)


(2)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9)                                                                           

 (20)                                                                         

  (21)                                                                         


(22)①                                                    
 ②                                                    
       ③                                                     (3分)


  (23)          (4分)
五.语言运用(7分)
24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清晰;                   ,
           ;                ,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25“高纯度”饮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08。09)
1.D    2C    3.D    4.B    5 C   6. C    7C 
8. A。( B、语意不明,“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以理解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能理解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C、成分残缺,删去“由于”或“导致了”。D、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应调整为“重视和发展”。)
9略10. B 
11.①学习要注意积累 ②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 
12略
13、D(“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14A (A“而”:都是连词,表递进。 B“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于”:介词,在。\ 介词,比 。D “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15C (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16D(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句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
17、⑴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
⑵ 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因”和“马上”的对译)
18、 .(1)(2分)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4分)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19.不矛盾。林则徐主张“制怒”一是针对愤怒的消极方面,二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是就愤怒积极有价值的一面说的。
20.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2分)作者对此持否定(或不满)的态度。(2分)
 21.修辞方法是比喻(暗喻)。含义:愤怒是人生命力的瞬间强烈释放,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2.①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人生不能没有它;②各种情感中,惟有愤怒最真实;③愤怒可以使人做出辉煌业绩。
23  DE(说愤怒是双刃利剑是就它正反两面的特点说的,“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是单就愤怒的积极作用而言的,并不矛盾,故D项错;本文的语言风格是痛快淋漓,不是含蓄慰藉,而且“语言含蓄慰藉”与该项中“溢满阳刚之气”相左,故E项亦错。)
24.只给你一朵浪花,就能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颗星星,就能叫你去想像星空的灿烂
25   “高纯度”饮用水:缺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将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洗出,危害健康。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解题:旅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有一位社会学家说,旅行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条共性。旅行者不远千里而来,就是想领略异地的新风光、新生活,增长见识,增进对各地了解,丰富人文知识,在异地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知识与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旅行”的解释是:为了办事或者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假日的旅行,用足迹亲自丈量世界,就是一种“实写”的旅行。而话题的引子里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一种心路历程或是人生过程,这是一种“虚写”的旅行。
无论是实际的旅行还是虚化的旅行,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旅行的本质。旅行,是一种动态实践的行为,有目的性,强调过程,需要融合思考,并且最终会让人有所收获。旅行是伴随着思考的。比如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游侧重于游玩,为的是休闲和放松;旅行是在旅途中观察景色、事物和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发内心的某种体悟。所以,在思考中旅行,在旅行中思考,旅行是有意义的,并终有会所获的。
立意:旅行天下,可以在魅力城乡间细品人文遗韵,在淡墨山水中发现原始绝美,在乡野清风里散尽一身烟华;行走人生,可以在心灵交流间品生活百味,在书香气韵中读世间万象,在岁月沧桑里赏人情风貌。
心灵的旅行,或许仅如你读一本书,吟几首诗,赏一幅画,听一曲音乐那么简单。想象自己置身于书中的苍原林海,徜徉于诗中的古镇老街;透过画布看到牧场和村庄,农舍和梯田,看到大漠的孤烟,江南的小雨,和海边的红树林;萦绕在耳边的悠扬音乐,飘出的是不尽的感动和回忆,勾起我们淡淡的思绪……只要这一切都能唤醒平素那颗日渐萎缩干涸的心灵,触发我们对历史、社会、现实和情感、道德、人生的思索,这样的旅行便有了价值。
     人生是一次没有地图的旅行。旅行需要目的地。所以你首先需要确定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后朝那个方向进发。有人在前进的时候总埋怨找不到自己的路。殊不知,自己的路并不是在前方,而是落在自己身后。因为自己的路,永远都是用自己双脚走出来的。旅行的道路总会有崎岖,也会有平坦。每个人走的路线不同,因此会遭遇不同的境况,也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必须认识到这趟旅途会有得有失,而且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多。不要去计较得失,这样你的内心更淡薄,这样你的每一步就会走得沉稳,你的旅程会更顺利,也更愉快……这些对生命的旅行的感悟,会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
思路点拨 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观中打开生活的视野;心灵的旅行,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迹。
审题:“假日的旅行”“心灵的旅行”“生命的旅行”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下一个『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段语文必修Ⅴ模块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