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堂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论语>十则》课堂同步练习(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0《论语》十则第1课时【目标明示】1.知道孔子及《论语》。2.摘录、背诵文中的格言警句,熟读全文。3.正确解释“愠、罔、殆、弘、凋、怒、于”等文言词语,准确翻译疑难句子。【目标导学】一、了解孔子及《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试题预览
10 《论语》十则
第1课时
【目标明示】
1.知道孔子及《论语》。
2.摘录、背诵文中的格言警句,熟读全文。
3.正确解释“愠、罔、殆、弘、凋、怒、于”等文言词语,准确翻译疑难句子。
【目标导学】
一、了解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结合句子,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留二换三弄四补五调六揣七注意。
留(保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换(单音字换成双音字)
弄(弄清虚词的用法)
补(补充出省略部分)
调(调整句子的语序)
揣(揣摩句子的语气)
注意(注意古今义的不同、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三、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1)正音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难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生分则朗读,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诲女(   )知之乎    不知(  )为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凋(   )      
2.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感悟
理解全文思想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1.学习方法:要常复习实习、学思相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应该诚实、谦虚、取长补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修身做人:要厚道仁义、坚贞守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 
【目标导学】
三、(3)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目标检测】
一、yùn  wǎng  dài  yuè  xǐng  chuan  rǔ  zhī  zhì  hóng  diāo  
二、略。




10 《论语》十则
第2课时
【目标明示】
1.探究名言警句的内涵。
2.正确评价文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育思想。
3.熟练背诵全文。
【目标导学】
一、品味探究 
1.关于“三”的理解。“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

2.“学而时习之”这一章为儒家压卷经典《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的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3.“诲女知之乎”一章中,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章中,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二、研读评价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是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对此,有人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三、熟练背诵全文。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默写本文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
成语:                                                               
格言警句:                                                           

二、阅读•感悟
《孔子家语》一则
孔子见罗①雀者,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③,利食④二忘患,自其心⑤矣,而从所以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⑥则有全身之阶⑦,随小者之憨⑧而有危亡之败⑨也。”

注释:①罗:张网捕鸟。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远害:远离祸害。④利食:贪食。⑤心:本性。⑥长者之虑:年长者的谋虑。⑦全身之阶:全身,保全身体;阶,同“借”,凭借。⑧憨:愚傻,鲁莽。⑨败:祸乱、祸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黄口从大雀    (        )
(2)孔子顾谓弟子曰(        )
(3)全身之阶      (        )
2.请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憨而有危亡之败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4.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目标导学】
一、
1.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2.“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3.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4.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二、
1.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的要纠正。)
2.略。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成语: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松柏后凋   择善而从
 格言警句略。
二、阅读•感悟
1.(1)跟随,跟从    (2) 回头看   (3)保全
2.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憨而有危亡之败也
3.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祸害。
4.一是不要贪图眼前利益;二是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三是要有忧患意识;四是要谨慎择友。 (222.187.96.2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我的信念》课堂同步练习』  下一个『三明市五校联考第二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