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高一必修一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喧嚣烟诟安然无恙漂泊天涯B.静谧点缀晶莹澄澈安捺不住C.颠簸骨骸良辰美景安土重迁D.空旷菜圃美妙绝轮方兴未艾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_______是谁来到这里,
试题预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喧嚣 烟诟 安然无恙 漂泊天涯

    B.静谧 点缀 晶莹澄澈 安捺不住

    C.颠簸 骨骸 良辰美景 安土重迁

    D.空旷 菜圃 美妙绝轮 方兴未艾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_______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2)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_______得一干二净。

    (3)就一个国家而言,传统_______得越好,对自己越有信心;传统流失得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与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A.不管 脱落 维护 B.尽管 脱落 维持

    C.不管 脱漏 维护 D.尽管 脱漏 维持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有他的过去。

    B.它们不停地奔跑着,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或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因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

    C.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

    D.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成“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

    B.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C.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D.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长——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奥德赛》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抒情诗。

    D.韩少功、柯灵都是中国现代作家。韩少功的主要作品有《爸爸爸》《马桥词典》等,柯灵的主要作品有《望春草》等。

    二、(12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6分)

    7.对下列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天真的预示

    [英国]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A.第一句是说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

    B.第二句是说一个个体生命里藏着偌大的自由与自信。

    C.“无限”与“永恒”在自己的手中创造。

    D.“天真”预示着美好,希望与永恒靠大家努力才能实现。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8-11题。(21分)

    ①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象: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倒西歪,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②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灏,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③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8.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结合段①,谈谈你对“苦旅”一词的理解。(5分)

    9.段②中,作者指出人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条列出。(6分)

    10.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不少中国古代诗歌,意在说明什么问题?(4分)

    11.段③中,作者说:“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6分)

    (1)这一句中“家”和“无边的旷野”分别指什么?

    (2)这是一个选择问句,结合文意,说出作者的倾向和态度。

    四、(12分,每小题4分)

    12.联系上下文,将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4分)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

    答:画线部分删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②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③雨随风斜,走入霏霏想入非非

    ④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丝绵绵

    ⑤时时淋淋漓漓,天地潮潮湿湿;润润的思绪飘向苍苍茫茫:杏花、春雨、江南

    14.手机短信具有简洁、明晰的特点,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假如某电视台正现场直播以“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国庆56周年晚会,请你参与现场互动,拟一则短信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字数在50-70字之间。

    五、(40分)

    15.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歌唱得好“常常回家看看”,有一句话真美“有家感觉真好”,你想起了“家”了吗?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A“烟诟”改为“烟垢”,B“安捺”改为“按捺”,D“绝轮”改为“绝伦”。)
    2.A(“不管”用于不定指/“尽管”用于定指:“脱落”附着的东西掉下来/“脱漏”漏掉、遗漏:“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
    3.B(从句子的关系来看,应为转折关系,用“然而”。)
    4.C(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并用,删去其一。)
    5.C(应为长篇叙事诗。)
    6.(1)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扬先抑)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2)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得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7.C(“永恒”需要大家共同创造)
    8.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因此,把人生的旅途说成是一场苦旅。
    9.(1)在于人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记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2)在于“人无法还家”;(3)还在于即便啊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10.一方面表明人总是“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家和家乡;另一方面“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11.(1)“家”是指人的精神归宿:“无边的旷野”指人没有精神归宿。(2)虽然是问句,却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希望人能找到精神上的归宿。
    12.善思考,能(敢)行动。
    13.②④③⑤①
    14.(示例)雄鸡报晓的大陆版图是您清晰的轮廓,瑰丽壮美的山川是您不老的容颜,五十六年的光辉历程是您的花样年华,华夏大地燃起的烛光是共同的梦想: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15.(略) (220.189.248.25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末试卷


上一个『高一必修一综合卷』  下一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