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8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何为国学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
试题预览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总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
第Ⅰ卷 阅读题(共68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8年08月26日《人民日报》,作者方克立)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概念之所以被建议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
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D.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二、(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报刘一丈书
宗 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剌①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剌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注)①剌:名片 
                                          选自《古文观止.明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下相孚                 孚:信任
  B. 闻鸡鸣,即起盥栉         栉:梳头
  C. 何客之勤也               之:这样
  D. 适自相公家来             适:恰好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了谒者媚态的一组是(3分)
①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②则惊走匍匐阶下
③心畏相公厚之矣           ④起则五六揖,始出
⑤且虚言状                 ⑥自岁时伏腊一剌之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者来信勉励作者做一个称职的好官,并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对此作者表面上自责,实际上是为讽刺时弊做铺垫。
  B.第二段通过对谒者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卑躬屈膝地干谒当权者,并用金钱进行贿赂,从而获得“上下相孚”的全过程。
   C.文章刻画了一个狐假虎威、惯会仗势诈钱的看门人。他对谒者百般刁难,直至两次获得其“赠金”后,才将谒者带到主人面前。
D.在当时政治黑暗、士大夫寡廉鲜耻的情况下,作者洁身自好、不肯向权门低头,表现了作者的气节。
7.翻译(10分)
(1)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4分) 
                                                                               
(2)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g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
8.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分)
9.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题 ,  5分)
(1)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             ,铁马秋风大散关。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
(4)             ,临清流而赋诗。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7)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
(8)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      。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黑 羊   [意]卡尔维诺 
(1)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2)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3)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该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4)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了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出门去偷,而是待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5)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有进去。
(6)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该国的人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干地过日子,可他没有理由妨碍别人干事。他天天晚上待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8)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有任何东西可吃。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总之是他的行为使其他的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家的一切却不从别人家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
(9)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别的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糟糕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10)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11)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相互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12)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13)因此,在那个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14)惟一诚实的只有那个诚实的人,但他不久便死了,是饿死的。
11.第7自然段中“这样的逻辑”指的是什么?请作解说。(4分)
                                                                         
12.如何理解关于诚实人“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的描写?请作简要分析。(4分)
                                                                        
13.简析诚实人的品性中除了诚实,还有哪些特点?作者主要采用哪种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5分)
                                                                          
14.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虚构的特点,但我们读后又觉得它是真实的。对于小说创作“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小说,关于它的寓意,有人说是讽刺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有人说是揭示人类种种游戏规则的荒诞和脆弱,有人说是个体的品行能改变整个局面,有人说是独善其身的人会被荒诞的社会吞噬,有人说是文明社会需要自由、公正、宽容。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申述理由。(6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2分)
四、(22分)
1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将每一块雨花石都画得十分精彩,七大八小的雨花石,块块都有不同的颜色、纹路、机理,仿佛引人进入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
B.中青年平均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高一倍多,即便考虑肥胖与糖尿病等因素,睡眠不足与高血压仍有重要联系。
C.当层层迭迭的葱绿涌入胸怀的时候,雪山突然从缥缈的云雾中显现,神秘如幻影,圣洁如处子,庄严而慈蔼地望着你,使你止不住地怦怦心跳。
D.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国内多数拍卖公司对拍卖的规模和拍品的质量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轨避急剧萎缩的成交量带来的风险。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取了成功。
C.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D.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宗教信仰不仅是对人类心灵的安慰剂和驱动力,即使对于科学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价值__宗教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对神秘力量的探索,对于现代科学也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B.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C.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19. 仔细观察右面的图,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⑴右图中有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请写一句或几句话,
表达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并在句中用上这两个标点符号。(3分)
⑵这幅漫画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所蕴含的道理。(3分)

20.下面这则寻物启事在格式、标点、语法方面都有错误,请各找出一处并修改。(3分)
寻物启事
①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②本人不慎在校内于昨天傍晚丢失钱包一个,③内有身份证、学生证各一、人民币若干。④拾到者请与我联系,必有重谢。
启事人:张军
XX年X月X日
第   句,改为                  ,第      句,改为                   ,
第   句,改为                  ,第      句,改为                   。
21.下面加点的是一些“时尚词语”,请对其中的信息加以整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加以解释(4分)
⑴脱口秀、服装秀、发型秀、汽车秀、婚纱秀、大腕明星做秀
⑵食品包装、真空包装、全新包装李宇春、全新包装越剧《红楼梦》
⑴秀                     ,⑵包装                    

五、写作(60分)22、请以“慢”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D。不仅特指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还包括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2、B。“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3.A。B强加因果。国学在内涵上与现代学科体系虽存在大量交叉重合,但它内涵上更丰富和广博。C项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D既要分析、开放、前瞻,还要对国学心存敬意。
二、
4.D。适,刚才  5. B。 6.C。错在“两次获得赠金后,才将谒者带到主人面前”, 原文是“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7、翻译.①守门人故意不让他进去,(他)就献媚说好话,装得像妇女的样子,袖子里藏着银子偷偷地送给守门人②您老人家听了我这样的话,该不会讨厌我的刻板固执吧?③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8.①(2分)送别(离别)  杨柳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
9.(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1分)。
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意思对即可)
10.默写(1)青青子衿(2)楼船夜雪瓜洲渡(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登东皋以舒啸(5)茕茕孑立(6)落霞与孤鹜齐飞(7)万类霜天竞自由(8)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三、

14.示例:小说中“诚实人”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它是“虚构”的;(2分)但它引起了我们对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秩序、贫富现象等方面的思考,这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2分)虚构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它是一种更深刻的真实。(2分)
15.要点:选择认同的一种说法,说出认同的理由,要求紧扣文本自圆其说。(如自己另提其他说法,酌情给分)
四、
16.B(A肌理,C层层叠叠,D规避)17 C (A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此处属感情色彩不当。D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虞是猜测\料想的意思,再在前面加上没有想到,属多余。)
18. B ( A项.“宗教信仰不仅是对人类心灵的安慰剂和驱动力”中的“对”字多余。
C项“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D、不合逻辑,应该是“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
19. ⑴他那么小的靶心都能一箭射中,我这么大的靶心却屡射不中,怎么可能这样啊?!(3分。不涉及左靶,扣1分;不使用问号或感叹号,扣1分。所写内容完全不符合画意,不给分。)⑵满分答案既要符合画意,也要符合题干中“常常被人忽视,或者说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要求。3分答例:有时候,目标看上去越难达到,反而越会使人全力以赴,最终达到目标;相反,目标看上去越容易达到,就越有可能令人掉以轻心,反而无法达到。2分答例: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完成艰难的任务;平庸的人,连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1分答例:要想在竞争中不落下风,需要平时练好本领。0分答例:射箭不容易,初学的人不可能射中靶心。
20、(3分)①删掉;②改为“于昨天傍晚在校内”;③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④把“我”改为“×班×××”。(找对错误处并且改正方能得分)
21.⑴秀:有陈列、展示、表演等意思。另外,还有“故作姿态,有意显示”的意思(用作贬义)⑵包装:原指把商品包装起来,今又指对人或事物从形式上加以美化,以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
22、作文。
参考材料:
1、 “慢餐”不仅是简单的细嚼慢咽,不在于追捧名厨或高级餐馆,而是让人们在享受餐桌乐趣的同时,不忘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当我们在一家餐厅落座,品尝正宗的手磨咖啡时,我理解了王先生的这番话。我们斜靠在椅背上,放慢了饮食速度,静心享受每一道美食。这和我们平常习惯了的以速溶咖啡和快餐为代表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
餐厅的墙上绘着一只大大的、微笑的蜗牛。这是国际慢餐协会的标志。把慢餐的英文拼写“slow food”中的字母“O”夸张成一只蜗牛的形状。以蜗牛为形象代言人,其实就是希望人们用蜗牛的速度去享受美食,以慢餐引导那些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裹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学会寻找生活的乐趣。我想我会记住这只蜗牛,像蜗牛一样放慢脚步,悠闲、优雅地生活。(本文来源:青年参考 )
2、让我慢下来     (美)彼德森
让我慢下来, 
让我用头脑的平静抚平狂跳的心。 
让时间永恒的信念平稳我忙乱的脚步。 
在一天的迷茫中,请赐给我山丘般永恒的宁静。 
用我记忆中欢唱小溪的美妙音乐,驱走神经和肌肉的紧张。 
教给我体会休闲的艺术——慢慢静下来看一朵小花,与朋友聊天,拍一拍狗,对一个孩子微笑,从一本好书中选出几行,认真品味。 
每天提醒我,比赛并不是最快的人赢;生活中有比增加速度更多的内容。
让我每天仰望那高塔般的橡树,明白她长得又高又壮,是因为它缓慢而健康地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下一个『湖南省娄底市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