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高三必修四 鲁人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淄博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2009.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试题预览
山东省淄博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200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湮没   孝悌(dì)    候车室(hòu)      怦然心动(pēng)
B.青睐   震慑(shè)   入场券(juàn)     拭目以待(shì)
C.惦记   吮吸(shŭn)  亲和力(hé)       初露头角(lù)
D.暧味   愀然(qiǎo)  综合征(zhēng)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
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C.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09年4月23日,世界各大报纸都在______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的消息。
②新中国60华诞日益______,举国上下翘首企盼。中央提出坚持“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愿。
③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______中国内政。
A.显耀    临近   干预       B.显要   邻近   干预
C.显耀    邻近   干涉       D.显要   临近   干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模拟辩论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比赛项目,这是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力的比赛,被称为剑拔弩张的竞赛。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我却独爱此两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医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C.国庆受阅部队涵盖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预备役等所有军兵种部队,浓缩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精华。
D.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理念。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溶尽”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一的词”。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选自2009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7.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
D.《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
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蛇人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怏怏遂行。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①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蛇人又饲之,乃食。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炫技四方,获利无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蛇人挥曰:“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复返,挥之不去,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也?”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还,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可弄。后得一头亦颇驯,然终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于儿臂矣。
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见之。又数年,长数尺,围如碗,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下担呼曰:“二青,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觉其意殊不恶,但躯巨重,不胜其绕,仆地呼祷,乃释之。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②。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丛薪错楚:错杂堆集的柴草。②从谏也如转圜 (yuán圆):意思是听从规劝像转动圆物那样容易。圜,通“圆”,圆的物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明启笥,二青亦渺             启:打开
B.息肩路隅,蛇亦顿止             顿:立刻
C.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     暴:粗暴
D.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         引: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我以汝为逝矣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宛似主人之让客者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蛇人又饲之,乃食 / 乃令张良留谢
D.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耍蛇人同二青感情深厚的一组是
①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      ②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
③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④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
⑤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      ⑥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个靠耍蛇卖艺为生的人,自己特别喜爱的一条叫二青的蛇不见了,正悲痛欲绝的时候,二青自己回来了,还给他带回了意外的惊喜。
B.对耍蛇人来说,蛇的身长一般以二尺长为最好,太大则太重,不便于耍弄,但因为耍蛇人对二青特别喜爱,等它长到三尺多以后,才放回大自然。
C.耍蛇人在野外行走,二青猛地爬出来,耍蛇人吓得没命奔跑,二青很快认出了主人,停止了追赶,耍蛇人也放下担子,叫它“二青,二青”。
D.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动物的蛇都知道感念主人,所以作为人,更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能以怨报德。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丛薪错楚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
译文:
(2)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
译文:
(3)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记》)
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
(4)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五、(12分)
16.续写句子。请用“如果……那么…… ”再写两个句子。(4分)
当我们毕业后离开了父母,才真正懂得珍惜,希望能与父母在一起,哪怕是一次谈话,一顿饭。可是,生命不相信如果……不懂得珍惜的结果就是失去。如果我那时给父母提一桶水,替他们洗洗衣服,那么今天我就不会后悔;如果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
17.为建国60周年写一副对联。总字数不少于10个字。(4分)


18.描写下列漫画内容,并提出两条建议。(4分)

 
六、选考题(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荷园织梦
              从维熙
几次去北戴河,竟然不知与其一桥相隔的南戴河,有个方圆600多亩的水上中华荷园。直到今年7月,我才在南戴河畔,见到了如诗、如梦、如痴、如醉的荷园。
所以用诗、梦、痴、醉的字眼,来诠释我在荷园时的心怀,全然因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上荷园和这么多品种的荷花。当小舟在荷花丛中荡过时,朵朵白荷犹如千百名京剧中的青衣,在微风中舞动着水袖;那一望无边的朵朵粉荷,时而在清风中低垂下粉腮,时而又高仰起醉红的脸,真像一代艳后在水上重现《贵妃醉酒》时的狂癫。此情此景,引人遐想万千,流连忘返。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在红荷、白荷的绿裙之下,间或还看见一丛丛睡莲,它们的稚嫩的叶片像是娃儿的手,托起了一个个美丽的花冠,似在窥视着中国“青衣姐”和“花旦姐”的表演。睡莲的家园是欧洲,我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珍藏馆里,曾见过法国大画家莫奈笔下的长卷《睡莲》。这个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国荷花家族联姻、并窥视着东方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文化合璧之奇观。
月下,我再次走到荷园水边,品味荷塘月色之雅。面对几百种美荷,我突然想起了纷繁文坛里,独具雅荷品格的作家孙犁。他辞世于2002年7月,而此时此刻是2009年的7月,是不是他不死的灵魂光环,把我吸引到中华荷园来的?散文学会的作家红孩,电话中请我来南戴河时,我内心有点犹豫;当他说到我们下榻在中华荷园时,我就勃然为之心动了。荷园之所以对我产生磁场般的强大引力,全然在于莲荷的美,正是孙犁形影的化身。他被文学界誉为文学大师,但他多次自我瘦身拒戴这顶帽子;他被评论界定性为“荷花淀派”一代文学宗师,他又多次否认“荷花淀派”的存在,并为此发表过严正声明。他说:“影响刘绍棠、从维熙他们小说创作的是他们的生活占有和他们自身的文学天赋,不能归结到我孙犁头上。因而,没有‘荷花淀派’的存在。”如此淡定的人生恪守,不但让评论界仰目,连我们深受其影响的一代作家,都感到孙犁行文和做人,都是我们高巍的生活坐标。以此,对比文坛中那些自肥其身、自封大师的人来说,不是楚河汉界、清浊分明了吗?!
回到宾馆,虽然极度疲劳,却难以成眠。我记起当年的7月15日,去天津参加他的告别仪式时,难以忘怀的一瞬:他平静地卧在灵堂上,周围摆满了荷花。那是荷乡人民,特意在当天黎明从白洋淀采摘下来,马不停蹄地运到灵堂与孙犁告别的。所以,当天津报刊对我采访时,我举起灵堂前的一束红荷,回答记者说:“她就是孙犁的精灵。荷花已然雅致无瑕,花儿凋谢了头上结出莲蓬,根下还盘结出甜藕。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一野荷!”
过了午夜,我才模模糊糊地睡去,但荷花织成的夜梦,却又闯进我的心扉:我看见一身素衣足穿布鞋的孙犁,含笑地向我走来,我急忙地迎了上去,想握住他的手;但是我的手抓到的只是一朵荷花。
我惊奇地喊道:“您在哪里?您在……”
没有任何回声。但我手里的那朵荷花,却魔术般地变了形体——它变成了一盏荷灯。我再远望面前的荷园,成了荷灯的大河;荷灯顺着水波缓缓流动,灯心一束束红烛的火焰,照亮了河水,照亮了荷塘。我正陷入茫然之中时,素衣布鞋的孙犁,突然又出现了,他站立于荷灯光环的中心,向远方凝思远望……
我再一次呼喊他的名字,却把我自己叫醒了。我马上明白过来,刚才是一个午夜之梦;而做梦的缘由,是美丽荷园勾起了我的思绪万千。至于那身着素衣的孙犁,我也找到切入心扉的依据:白洋淀的荷花丛中,水乡人给他立起一座银色的雕像——全身是用汉白玉石雕塑而成,他是从白洋淀的荷花丛中走来,到这个名冠全国的荷园赏荷来了。于是引发了这儿荷花仙子们的祭悼,万朵美荷摇身变成了万盏荷灯。
19.文章第二段是如何描写荷园的?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个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国荷花家族联姻、并窥视着东方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文化合璧之奇观。

(2)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一野荷。

2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荷园织梦”的理解。(4分)

22.文学评论界将以孙犁、刘绍棠为首的一群作家称为“荷花淀派”,而孙犁却多次否认“荷花淀派”的存在。对此你有何评论?(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契诃夫
[俄罗斯]康•费定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
有一次,他说:“我写生活。”
是的,他写生活。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人物的丰富和不同面貌上与契诃夫相比。
与最伟大的小说家们以自己的人物表现出整个时代的特性一样,契诃夫以自己的典型人物和形式表现出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那永远离去的俄国的形象。
由于契诃夫在他的艺术中所介绍的社会的无限广阔性,似乎可以把他与巴尔扎克相比拟。
他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并把这个大世界引向自身,进入阿列克辛市、梅里霍沃庄园和雅尔塔那封闭的角落。大世界并没有给他以安宁。他也没有找到安宁。“干瘪的小老头”只是他想装装样子而已,为的是躲避日常生活的缠扰,独自一人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急于想参加战争的契诃夫决定,必须以一个医生,而不是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因为医生将看得更多。这是他的天性——想看得更多。
“如果我是医生(他写道),那么我需要的是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么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罗夫卡……我需要哪怕一小部分社会和政治生活,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种面徒四壁的、没有大自然、没有人、没有祖国、没有健康和胃口的生活——并非生活。”
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它发现了契诃夫——这位复杂的、有时不可企及的深刻的作家。
幽默家和独幕轻松喜剧的作者,为自己时代极为喜爱的契诃夫受到许多问题的折磨:我为什么写作?需要我吗?艺术家的事业是什么?我的文学职业的目的是什么?
“多余的人”概念的创始人,没落社会黄昏的写生画家,最精细的心理剧和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的作者契诃夫说:
“我认为最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能、爱情和摆脱权力与谎言的绝对自由,最后两项无论如何得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将遵循的纲领,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大艺术家的话。”
“人们对我作了这样那样的解释。总之,各种荒诞无稽的话!而我——首先只是个人……我热爱大自然和文学,憎恨抱残守缺和专横霸道。”
我们是否在作家契诃夫身上发现了一切?不,远非一切。
但是对我们来说,现在尤为意味深长地、悦耳地响起《海鸥》里那段著名独白中的话:
“我爱这水,这树,这天空,我感觉到大自然,它唤起我身上强烈的情感和无法遏止的写作愿望。但我可不是个风景画家,我只是个公民,我爱祖国,爱人民,我觉得,如果我是作家,那么我有责任谈人民,谈他的苦难,谈他的未来,谈科学,谈人的权利,等等,等等……”
(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俄罗斯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寒青译。有删改)
19.契诃夫为什么“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4分)

20.作者认为契诃夫的文学成就有哪些?请从两个方面回答。(4分)

21.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22.根据契诃夫的观点,探究一下作为一个艺术家(文学家)应该如何进行艺术创作?(6分)

七、(任选一题,6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1)请以“微笑着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2)阅读“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发表议论与感想,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作文。不少于800字。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八女投江、于化虎、小叶丹、马本斋、马立训、方志敏、毛泽民、毛泽覃、王尔琢、王尽美、王克勤、王若飞、邓萍、邓中夏、邓恩铭、韦拔群、冯平、卢德铭、叶挺、叶成焕、左权、白求恩、任常伦、关向应、刘老庄连、刘伯坚、刘志丹、刘胡兰、吉鸿昌、向警予、寻淮洲、戎冠秀、朱瑞、江上青、江竹筠、许继慎、阮啸仙、何叔衡、佟麟阁、吴运铎、吴焕先、张太雷、张自忠、张学良、张思德、旷继勋、李白、李林、李大钊、李公朴、李兆麟、李硕勋、杨殷、杨子荣、杨开慧、杨虎城、杨靖宇、杨闇公、肖楚女、苏兆征、邹韬奋、陈延年、陈树湘、陈嘉庚、陈潭秋、冼星海、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周逸群、明德英、林祥谦、罗亦农、罗忠毅、罗炳辉、郑律成、恽代英、段德昌、贺英、赵一曼、赵世炎、赵尚志、赵博生、赵登禹、闻一多、埃德加•斯诺、夏明翰、格里戈里•库里申科、狼牙山五壮士、聂耳、郭俊卿、钱壮飞、黄公略、彭湃、彭雪枫、董存瑞、董振堂、谢子长、鲁迅、蔡和森、戴安澜、瞿秋白。





















高三检测题
语文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使用圆珠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3、保持纸面清洁,严禁拆叠,严禁在答题纸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4、不按上述事项填写答题,后果自负。


四、13.(1)

(2)

(3)

14.(1)




(2)




15.(1)                                                                    

(2)                                                                    

(3)                                                                    

(4)                                                                    


五、
16.



17.



18.




六、(一)(二)
19.






20.






21.






22.









七、作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人版 高三 必修四 月考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上语文主要复习内容试题』  下一个『人教版高一上册期中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