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桎梏(gù)戛然而止(jiá)角逐(jué)提纲挈领(qiè)B.粗犷(guǎng)煞费苦心(shà)哺育(pǔ)断壁残垣(yuán)C.脸颊(jiá)瓜熟蒂落(tì)狩猎(shòu)虚与委蛇(yí)D.赡
试题预览
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  文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桎梏(gù)     戛然而止(jiá)     角逐(jué)    提纲挈领(qiè)
 B.粗犷(guǎng)  煞费苦心(shà)    哺育(pǔ)     断壁残垣(yuán)
 C.脸颊(jiá)     瓜熟蒂落(tì)     狩猎(shòu)    虚与委蛇(yí)
 D.赡养(shàn)   怙恶不悛(quān)   造诣(yì)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针贬     卑膝      大杂烩      招之即来    乐不可知  
 B. 杠鼎     陷阱      捅漏子      戛然而止    无尚光荣
 C. 渔利     告罄      势利眼      身体力行    出人头地
 D. 装潢     厮杀      座佑铭      事必恭亲    悬梁刺骨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这是因为包括古代诗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在复兴,而中国现代社会又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B.现今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很多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旷课,只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想起要拾人牙慧,复印同学的课堂笔记。
 C.风声过后,黑煤窑又会死灰复燃,煤老板继续越界开采,继续无偿占有国家资源,继续以矿工的生命安全为代价赚更多的钱。
 D.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民间收藏馆展出的一块重达66公斤的和田籽料是10多年前的藏品,如今籽料已经十分难得,像这么大块的籽料更是凤毛麟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元索,如果添加到奶粉中,就可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这是许多不良厂家用以牟取暴利的罪魁祸首。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差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             ,                ,
              ;             ,             ,              ;……这些节日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其中蕴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
     ①人们登高远望               ②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③清明节正值万物复苏时期     ④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⑤重阳节适逢秋高气爽时节     ⑥人们可到户外踏青
     A.③⑥④⑤①②    B.⑤①④③⑥②      C.③⑥②⑤①④    D.⑤⑥④③①②
 
 二、现代文(论述类,实用文体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6.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
 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7.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8.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 
 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
 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
 D.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翻译9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②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吸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③,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 (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其职之不举            举:称
     B.发火器,再四皆不然      然:这样
     C.烛之则狗也              烛:照
 D.且数十武                武:步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以柳枝横扫之      然以其猛也
     B.旦若遇之于市        卒灭于虎
     C.过冉氏门而东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
     D.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B.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
     C.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抨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
 D.石勒听从母亲的劝告未杀石虎,结果石氏反受其害。
 
 12.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3分)
                                                                                 
      (2)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3分)
                                                                                     
 (3)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3分)
                                                                                   
 13.“记”是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来表达作者的观点。请概括本文所叙之事和所表达的观点。
 答: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1)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分)
 答: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4分)
 答:
 
15.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这宴,言笑晏晏。           ,          。(《诗经•氓》)
 (2)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3)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金翔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
     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长期的恨才转化过来的。
     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说: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是父亲所顾及不到的。
    父亲的脾气不好,也不知是因为没进一天学堂,还是由于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摆脱贫困,而造成他长年阴沉着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打骂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应验了他那句全村闻名的“至理名言”。为此,我时常想,也许就因为这种应验现象,才使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
    所以,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将获得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而喜极而泣!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高兴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
    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我也只是应付地写上“钱已收到,勿挂念”之类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阅读和咀嚼在自己生命中那一再被忽略的、仇恨的沉重的父爱。
    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只因小侄子详细地讲明了父亲来信的原因,说是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仅仅因为老家流传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父亲的所举,嗤之以鼻,甚至愤然。信的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事,说他就在铺开纸,提笔欲写时,却因一时记不起我的大名而猛然顿住了,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亏你狗崽子还念了这么多书,记性也忒赖,叫——金翔!”“金——翔”于是小侄子一边念叨一边写在纸上。“写错了!写错了!……”小侄子说当时父亲望着他刚写下的名字大声喊道,紧接着,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梆梆地写下“金翔”两个字后,呐呐地低语:“我这一辈子只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说,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二爷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
   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也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被对父亲的恨包裹着的已经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地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下跪——向父亲,向对我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
 (选自《散文选刊》)
   16.“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7.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6分)
 
 
    18.文章的高潮部分是父亲来信一段,让人感动。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在这一段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列举两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19.“我”在对待父亲的行为有哪些错误?“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你是如何评价“我”对父亲的这种“态度变化”?(4分)

 六.梳理探究(7分)
 20.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那么2008年是农历     年,2015年是农历      年。(2分)
 21.从汉字的组成方法即古代所谓“六书”来说,“桂”、“囿”、“泳”都属_____字。(1分)
 22.《九章算术》上有一道题:今有垣高一丈。倚木于垣,上与垣齐。引木却行一尺,其末至地。问木几何?(注:1丈=10尺)
 答:木高         尺。(3分)
 23.交际中“称谓”很重要。古人称呼别人的父亲时用      ,称呼别人的母亲时用      。(1分)
 
 七.名著导读(7分)
 2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1分)
 25.《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         (写出姓名)。(1分)
 26.《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的提纲,有诗有曲有画,预示着主要人物的生活道路。下面三首曲子分别写哪个人物?(3分)
 (1)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2)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3)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红楼梦》第三回对王熙凤有这样的描写:
 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7.王熙凤为林黛玉流了眼泪,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答:
 
 七.表达交流。(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看见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了墙壁正中间最为显著的位置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然是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了双眼。”我说:“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他说:“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略了的那部分。
 
 
 
 
 
 
 
 
 
 
 
 
 
 
 
 
 
 
 
 
 
 
 
 
 
 
 
 
 
 
 
 同升湖2010届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A(C“蒂”应读作dì,B“哺”应读作bǔ,D“咤”应读作zhà)
 2.答案:C【解析】A、针砭 婢膝  召之即来 乐不可支B、扛鼎  捅娄子 无上光荣D、座右铭 事必躬亲 悬梁刺股 。 
 3.B(A日新月异:形容新事物不断出现,面貌不断更新。B拾人牙慧: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或文字。C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D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4.C( A.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B.不合逻辑,“这”所指代的内容不可能是“罪魁祸首”。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混合在一起。)
 5.C(注意节日先后及前后句的照应)
 6.C   7.A   8.D  9.B   10.D   11.A 
 12.(1)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
      译出大意给2分;“患苦”译为“厌恶”“不满”一类的意思给1分,译为“以……为忧”“以……为苦”也可。
    (2)我在路旁休息,好久才离开,那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
 译出大意给2分;省略成分(“我”“在”)补充正确给1分。
 (3)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或: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它有在事发仓猝意外时候的用处。)
      译出大意给1分;句式(……的原因,是……)或(“……,是因为……)翻译正确1分;是“向”译为“从前”一类的意思,“不之杀”译为“不杀它”一类的意思给1分。
 13.此文通过冉氏之狗因咬行人而不能防盗终被杀掉的故事,(2分)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中“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只能害人而不能成事的市井无赖和地痞、县吏、兵卒。(2分)
 14.(1)答:“倦客思家”。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游子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2)答: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人景)“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②反衬(或对比)。“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15.(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同心而离居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6.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小时的“我”对父亲的误解以及后来对父爱的深刻理解,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曲折、真实地表现出“我”对父爱的震惊、感谢之情。(每一点1分)
17.朴实、暴躁、木讷但十分热爱自己的孩子,把对孩子的爱深深埋在内心深处,体现出大爱无言的特点。(3分)文章写了父亲的几件事:“我”的名字不是父亲起的,因为父亲不识字,但这个名字却让“我”的童年充满痛苦,但父亲不能顾及。父亲的脾气不好,对“我”的管教是棍棒,而不是说服教育。“我”考上大学后父亲的高兴。父亲给“我”的信,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之情。我们可以从这些内容中总结父亲的形象。(3分)
18. ①侧面描写。以小侄子信的内容侧面描写父亲。语言、动作描写。父亲对小侄子的训斥、能写“金翔”两个字。
 ②好处: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表现出父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这种爱已深入到父亲的内心深处。与前文“我”对父亲的不理解作对比,表现“我”的浅薄、无知,为后文“我”对父亲的感谢、忏悔之情作铺垫。
19.
 ①不与父亲沟通、为父亲对“我”考上大学的兴奋不屑一顾、上大学后没有回过家、对父亲的来信应付等。
②年少的“我”没有发现父爱,所以才渴望父爱,对父亲有淡漠的情感,这是成长过程中的过错,而不是“我”本身的错误。等到感觉出父爱后,“我”的忏悔表现了“我”善良的本质,对父亲无私爱的感谢之情,文章对这种“感情变化”是赞同的。(言之有理即可。)
 20.戊子  乙未
 
 21.形声
 22.50.5(设木高x尺,运用勾股定理可得 。表面上是数学题,其实是考语文。本题大意是:现有墙高一丈,木头斜靠在墙上,上端与墙相齐。拉动木头后退一尺,末端即离开墙头着地。问木头有多高?)
 23.令尊 令堂(答错一个不给分)
 24.《三国演义》(1分)
 25.桑地亚哥(1分)
 26.香菱(或:甄英莲) 妙玉  贾探春(回答“探春”也对)(3分)
 27.王熙凤并非真的为黛玉流泪,这不过是她在贾母面前的出色表演,目的是取悦贾母,这从后面“忙转悲为喜”可以看出。(2分)(如回答是同情之泪,表现了“心狠手辣”的王熙凤也有柔情的一面,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8,略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背影》练习及答案』  下一个『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