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中心学校八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西峰中心学校八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西峰中心学校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总分150分其中卷面5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收获时分,请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份试卷上吧!愿你们在答题中漾动着快乐的心绪,我们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仔细审题,冷静做答!一、积累与运用。(32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试题预览
西峰中心学校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其中卷面5分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收获时分,请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份试卷上吧!愿你们在答题中漾动着快乐的心绪,我们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仔细审题,冷静做答!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任选4处)(4分)
石缝间jué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jí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rèn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wěi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软而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xiá隘的空隙里。
                                           (林希《石缝间的生命》)

2.默写(12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2)县官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满坐宾客无不                               ,以为妙绝。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
(5)《有的人》中与“骑在人民头上”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6)请写出两句有关“叶”的古诗句。
①                                  ②                                   
(7)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                ,                  。
(8)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自己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句子是                   ,                    。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3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          ;它可能是一片海,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             ;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A.让你领悟激越  让你明白雄健  让你体会壮阔  让你感受巍峨
B.让你感受巍峨  让你体会壮阔  让你领悟激越  让你明白雄健 
C.让你明白雄健  让你感受巍峨  让你领悟激越  让你体会壮阔
D.让你领悟激越  让你明白雄健  让你感受巍峨  让你体会壮阔

4.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的文字(选择其中4处),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我和许多怀着青春梦想的孩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忘明星们的生活,羡慕他们在舞台上的搔首弄姿,羡慕他们万人瞩目的时刻。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争取每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我的第一个人生舞台的出现是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那几年,几乎每一个儿童节我都有节目表演,让老师和同学们倍感荣幸。即使没有霓虹闪烁,没有万人瞩目,但是那几次表演着实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我对小小舞台是多么有吸引力啊!
5、名著阅读。(4分)
《水浒传》通过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请完成下面表格。



传 人物 人物绰号 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形象
花和尚 见义勇为
吴用 足智多谋

6、综合阅读下面一组材料,从中概括出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进行人际交往。(5分)
材料一:上护理学校时,教授给我们做了一次测验。最后一道题很奇怪,题目是:“你知道我们学校那位女清洁工的名字吗?”我眼前立即浮现出那位女清洁工的形象,她的胸卡上有她的名字,名字的字体还比较大,可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具体是什么名字!其他同学也和我一样,这道题目的答案几乎都是空着的。我们都不以为然,以为教授在和我们开玩笑。可教授说:“这是一道非常严肃的题目。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后你们不但要好好护理患者,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心理上的关怀!”
材料二:在中国人的丧礼上,可以呼天抢地,甚至不哭的要被认为不孝和无情。可是在西方人的丧礼上,亲属能不落泪,却会被赞赏,认为那是有自制力的表现。笑也一样,你几时在高级西餐厅见到人们扯开嗓门大笑?
材料三:黑格尔在《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你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落得今天的结局。”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58分)
(一)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7—10题。(15分)
【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7、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8、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3分)
                                                                                           
                                                                                          
                                                                                          


10、【甲】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笑”,【乙】文中不止一次写到

范进中举后的“笑”,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对“笑”的理解。(4分)
                                                                                        
                                                                                          
                                                                      
(二)父亲的秘密(24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若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遗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栋。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奈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11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予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12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选自《天下阅读•感恩美文》,文/周海亮)
11.父子俩因           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2)                                  。(8分)
12.阕渎全文后,我们终子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3分)
1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4分)
14.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句,作简要点评。(3分)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  )句点评:                                                                                                                                                                                     
 15.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6分)
                                                                       
                                                                       
                                                                         
                                                                     
                                                                       
                                                                         
                                                                    。
(三)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19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
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18、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3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以中有足乐者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2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三、作文。(55分)
22、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徘徊在低谷;无论你在为爱陶醉,还是为恨而伤怀。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挫折,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当作前进的起点。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和洒脱,请以“给生命一个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
(2)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西峰中心学校八下语文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1.倔、瘠、韧、萎、狭。(2分,写对3个即可得全分)
2.(1)蜡炬成灰泪始干(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伸颈,侧目,微笑,默叹(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6)略。举例: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共8分,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7、略8、略3、B  4.(1)“无时无刻不”是固定结构,表肯定,“随时都”的意思,可以将“忘”改成“向往”等。(2)“搔首弄姿”是贬义词,可改成“仪态万方”等。(3)“老师和同学”改成“我”。(4)“倍”改成“备”。(5)“即使”改成“虽然”。(6)“我”与“小小舞台”对调。(4分,改对1处给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给分)6略   7、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而不能一味沉浸在个人的得失里(答成“交际要入乡随俗,考虑特定的风土人情”亦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并真诚地为他人喝彩。懂得这些道理,才可能有好的人际关系。(4分,按照扣题、要点、流畅度以4、3、2、1给分。“要点”有2个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7、孔乙己被酒客取笑偷了人家的东西;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各2分,意对即可。)
8.(1)表明分文不少,是个规矩人;炫耀自己,掩盖被嘲笑的窘态,从而显示了他诚实而又迂腐的性(2)传神地写出了范进中举后的丑态,表明范进发疯至极,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摧残。(意对即可。)
9.同意。孔乙己自命清高,麻木迂腐,偷窃懒惰,一名笑料,可谓悲惨;范进委琐懦弱,中举后喜极而疯,丑态百出,可谓丑陋。(3分。同意得1分,原因概括各得1分。如不同意,最多得2分。)
10、不设统一答案,观点明确,阐述充分合理即可。(4分。视观点、语言给分。)
(二)11.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每空2分,共8分,大意对即可)
12.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2分,能答出“尝毒蘑菇,这个意思即可)
13.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每空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
14.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充实准确,语言通顺,给3分。    (2)能扣住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较充实准确,语言较通顺,给2分。    (3)能对句子进行点评,但内容空泛,语言不够通顺,给1分。    (4)点评脱离原句内容,不知所云,不给分。
15.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酌情给5~6分。    (2)有感悟或联想、中心较明确、语言较通顺,酌情给3~4分。  (3)有感悟或联想,但中心不够明确、语言不够通顺,酌情给1~2分。    (4)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不给分。
(三)16、①跑(赶快)   ②等待   ③热水   ④气味  香气(4分)17、(3分)C    18、(3分)D 19、(4分)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尝、趋各0.5分,句意2分)   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其、略无各0.5分,句意2分) 20、(2分) 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   21、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3分) (117.68.229.8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富村镇2009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下一个『石狮一中高中新课程高二语文必修5测试(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