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八年级上第一学月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八年级上第一学月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初2011级语文月考题试题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命题人:审题人: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1、 将对自己最有启迪作用的一则名言写在下列方格内:(3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绥(suí)靖区老妪(yù)男有份(fèn)俨(yǎn)
试题预览
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初2011级语文月考题
试    题    卷
(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
命题人:                审题人: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1、 将对自己最有启迪作用的一则名言写在下列方格内:(3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绥(suí)靖区       老妪(yù)        男有份(fèn)         俨(yǎn)然
B、甚蕃(fān)         泣幽咽(yè)      箬(rùo)篷           讲信修睦(mù)
C、寒噤(jìn)         箱箧(qiè)        选贤与(jǔ)能        戍(shù)守
D、多髯(rán)         锐不可当(dǎng)  憎恶(wù)           仄(zè)歪
3、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西蒙诺夫的《蜡烛》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让我们感受到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B、“爸爸”、“妈妈”的呼唤是多么亲切,可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
C、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D、聂华苓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讲了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劫掠中国圆明园的故事。
4、参照下列两个句子,以“勤奋”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3分)
多思是钥匙,是指南。没有它,就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不能驶出无知的海洋。勤奋是     ,         。       ,                      ,                    。
5、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标题:         (3分)   (2007年重庆中考题)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棒”(力夫)。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2007年5月7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我加的标题是:                                                         
6、下面是一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三类书的抽样调查统计表,你从下列表格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分)
类型 名著 作文类 休闲类
比例 12% 36% 52%
结论:                                                                          
                                                                             。7、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2007年重庆中考题)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8、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初2011级×班举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 给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3分)
(2)写出两条关于战争的成语或名言警句:                               、
                                        。(2分)
(3)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答:                                                                               
                                                                                   
                                                                           。(3分)
   9、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平海夕漫漫。
(2)气蒸云梦泽,                                    。
(3)                                     ,恨别鸟惊心。
(4)《大道之行也》中关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               ,
                           。
(5)《望岳》中,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
                           。
(6)写出两句古今诗词中描写战争的诗词                        ,                   。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2007年重庆中考题)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10—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1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2分)
1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                                                                       
                                                                         。

三、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5—20题。(22分)  (2007年重庆中考题)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5、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3分)
答:                                                                   
                                                                       
16、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分)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答: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答:                                                                  
17、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4分)
答:                                                                       
                                                                           
                                                                         。
18、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4分)
答:                                                                      
                                                                         。
19、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
答:                                                                       
                                                                         。
20、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答:                                                                       
                                                                         。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1-25题。(18分)(2008年连云港中考题)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
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
21、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3分)
                                                                                 
22、第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
23、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
24、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4分)
                                                                                 
                                                                              
                                                                              。
25、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4分)
                                                                                 
                                                                               
                                                                              。

四、作文:(55分,其中卷面分5分)   (2009年重庆中考题)
26、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②中央电视台有责公益广告:孝顺的媳妇忙了一天后,还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这一举动,也打好了洗脚水,一颠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也为你洗脚。”
(2)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9年第5期)
请你以“              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初2011级语文测试题
答     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略   2、C     3、D   4、略    5、大 学 生 ( 1分 ) 当 力 夫 ( 或“棒棒”,1 分 ) 体 验 挣 钱 的 艰 辛 ( 1 分 ) . 6、如今中学生读名著的人很少,多数人读书时为了休闲、消遣;不少学生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而读作文类书籍。7、( 1 )“好 比”  与 “ 如 同 ” 删 去 其 中 一 个;(2)  将“即 使”  改 为 “ 不 管”(或“无论”) ; ( 3)删 掉 “ 使 ” 字 ; ( 4)将 “ 追逐”, 改 为 “ 青 睐 , ( 或 “ 喜 爱”“ 追 捧 ” ) .8、略   9、略
二、文言文阅读:
10、(1) 类 ( 2 ) 全 , 都 ( 3) 邀 请 ( 每 词 1 分 )11、 A  12、 (1)' 老 人 和 孩 干 们 个 个 都 安 闲 快 乐,或:老 人 和 小 孩都充满喜 悦 之 情 . 显得 心 满 意 足 。  (2 ) 渔 人 把 自 已 听 到 的 事 - 一 详 细 地 告 诉 了 他 们 。 或 : 这 个 人 为 ( 他 们 ) 详 细 地 介 绍了 自 己 所 听 到 的 事 。13 、热 情 好 客 ; 他 们 害 怕 世 人 来 破 坏 他 们 与 世 隔 绝 的 和 平 安 宁 的 生 活 。
14表 达 了 作 者 对 和 平 ( 没 有 战 乱 ) 的 向 往 , 对 平 等 和 谐 自 足 的 幸 福 生活的 追求 
三 、 现 代 文阅读(4分) 
( —)15、只 有 那 些 心 存 感 激 的 人 才 有 资 格 得 到 他 的 资 助 。
16、 (1 )“黄 金 屋 ” 指 纸 钞 或 值 钱 的 东 西 。(2)“ 试 金 石 ” 见 说 寄 出 去 的 书 成 为 了 检验 孩子 们 是 否 具 有 感 恩 之 心 的 测 试 物 。
17 、答 案 示 例 : 老 人 在 想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收到书后都无动于衷?难道他们对别人的给与都不知感激?难道这群孩子情感都那么缺乏?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后代就让人担忧了。” 
18、为 后 文 老 人 等 待 学 生来信( 来 电 ) 和 收 到好卡埋下  下 伏 笔。
19、因 为 没 有 感 激之心即 使 受 到 别 人 再 多 的 关 爱 , 今 后 也 不 懂 得 去 关 爱 他 人 .回报社会。 
20、对“没有  种 给 予 是 理 所当然的” 认 识 理 解 1 分 联系生活 实际  2 分 •表 达 1 分 。
(二)21、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分)。22、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2分);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1分,答出反衬即可),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1分)。(意思对即可)23、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每点1分)24、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2分)。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分)。(意思对即可)25、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2分)。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2分)。(围绕生命的使命(我们的灵魂)、怎样才能有意义地生活展开即可) (124.162.187.16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08~09上学期段考试题和答案』  下一个『2009-2010年学年度上期期中检测题(最新成都市中考题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