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绵阳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绵阳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选择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栖鹘(qī)盆浦口(ǔ)体无咎言(jiù)钟罄(qìng)B.窈然(yǎo)琵琶(ā)渐车帷裳(jiān)霓裳羽衣(sháng)C.琴弦(xián)笨拙(zhuó)靡室靡家(mí)溘死(kè)D.瑰怪(guī)玉簟秋(diàn)
试题预览
绵阳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选择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栖鹘(qī)       盆浦口(bǔ)  体无咎言(jiù)    钟罄(qìng)    
B.窈然(yǎo)      琵琶(bā)    渐车帷裳(jiān)   霓裳羽衣(sháng)
C.琴弦(xián)   笨拙(zhuó)  靡室靡家(mí)    溘死(kè)    
D.瑰怪(guī)      玉簟秋(diàn) 雕栏玉砌(qiè)   狼居胥(xù)      
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弥繁    邯郸    涵淡澎湃    金壁辉煌    天涯海角
B.瑰怪    青暝    渔工水师    白头谐老    女娲补天
C.钟磬    鹳鹤    良将犹在    泣下沾巾    当时枉然
D.臆断    穴罅    仓皇东出    金戈铁马    既往不究
3.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海将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在《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今年天安门城楼前的国庆大阅兵队伍,有几支群众方阵,他们朝气蓬勃,表演动作灵活多变,很多人都想不到他们是来自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
D.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成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本是人们出游的大好时节,可一场意想不到的猪流感席卷四川盆地,
只好呆在家里面了。
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应该牢记这个真理。
C.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D.这几天,正是武汉大学樱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学校简直成了一个公园:平时开放的校园,现在要收10元的门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6分)
  免疫系统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参与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的免疫细胞竟然与肿瘤的恶化息息相关,它们会促进肿瘤生长,帮助癌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里面去。
    要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弄清两个基本问题:机体如何对入侵者作出反应;当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怎样加速癌变进程。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一颗钉子,一些细菌会乘机从脚底钻入身体,但它们无法在人体内兴风作浪,因为一进入人体,细菌就会受到一群免疫蛋白和细胞的猛烈攻击。参与防御的免疫蛋白除了抗体外,还有30来种补体蛋白,它们可以导致病菌溶解,而病菌一旦溶解,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就会出动,将病菌的残余部分吞食掉。一旦遇到不速之客,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就会将它们整个吞下,消化掉。除了上述两种细胞,吞噬细胞还包括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伤口的愈合除了要消灭入侵病菌,还需要血小板的参与:它们从充斥着血管的内间质层迁移至表皮破损处,使血液凝固。然后,在一些酶的作用下,大量蛋白质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将皮肤细胞固定下来。伤口开始结痂,皮肤又会长回原样,炎症战场也逐渐沉寂下来。不过,炎症反应有时并未真正停止。不仅是皮肤,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从而变成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温床”。
    大量证据显示,慢性炎症与某些肿瘤的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863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在恶性肿瘤中发现了免疫细胞;1978年,意大利的阿尔贝托?曼托瓦尼在某些肿瘤附近,观察到先天性免疫细胞有聚集的倾向;1986年,美国的癌症生物学家哈罗德?F?德沃夏克指出,癌症是“无法愈合的伤口”。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的弗朗西丝?鲍尔克威尔研究了人体内的一种蛋白分子。这种分子类似于激素,是一种免疫信号分子,在浓度较高时,可以杀死癌细胞,因此科学家把它叫做肿瘤坏死因子(TNF)。但是,当低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长期滞留于肿瘤中时,却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一次试验中,鲍尔克威尔敲除了小鼠身上编码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使它无法合成肿瘤坏死因子。试验结果令人惊讶:小鼠竟变成了癌症“绝缘体”!她回忆道:“这一结果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所有把肿瘤坏死因子当作抗癌药物来研究的科学家都傻眼了,原本的抗癌分子一下子变成了癌症加速剂。”
    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实际上,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系统的细胞和分子网络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大脑,而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有时它对癌症亮“绿灯”,但有时它又亮“红灯”。有些先天性免疫细胞,比如自然杀伤细胞,的确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其他免疫细胞,在平时都是消灭肿瘤的“正义之师”,只有当微环境处于炎症状态时,才有可能“助纣为虐”。而且,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关于炎症与通过血液扩散的癌症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5.下列对“免疫系统”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免疫系统是保护人体免遭细菌入侵的保障系统。
B.免疫系统复杂程度很高,仅次于人脑的复杂程度。
C.免疫系统由免疫蛋白、自然杀伤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D.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抗入侵细菌而引发的人体生理反应。
6.下列对“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免疫系统既可以保护人体健康,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即可以杀死有害细胞,也会杀死健康细胞。
B.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抑制杀死肿瘤;在炎症状态下,免疫系统又有可能加速肿瘤生长。
C.免疫系统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浓度高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在浓度低时,又反过来被肿瘤细胞杀死。
D.炎症反应时间短,免疫系统就对肿瘤细胞亮“红灯”, 炎症反应时间长,免疫系统就对肿瘤细胞亮“绿灯”。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大量的证据显示,慢性炎症与某些肿瘤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的保障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B.炎症反应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反应时间过长的慢性炎症可能对人体有害,应当引起患者高度的重视。
C.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网络非常复杂,所以要在短时间破解有些免疫细胞“助纣为虐”的现象,的确有点困难。
D.通过基因疗法,修复人身体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就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最终消灭肿瘤。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欧阳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徙知徐州。河决,泛于梁山泊,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三年,神宗有意复用,移轼汝州。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C.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狱:监狱
D.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属:连接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苏轼“才学政绩”的一组是(    )
①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③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            ④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⑤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         ⑥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从小就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说儿子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我也能像范母一样。
B.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他身先士卒,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现状,相谈甚欢。
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第  Ⅱ  卷    主观题   (80分)
四、(22分)
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3分)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分)


(3)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2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13.默写(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自牧归荑,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讥之乎?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4—17题。(14分)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 
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惊天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
14.“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和“淅淅沥沥”三个叠词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
写雨的?(2分)“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5.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的联想能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绪?(3分)



16.第四段中作者化用蒋捷词的意图是什么?(3分) 


17.请分别从自然和情感两个角度概括“听听那冷雨”中“冷”的含义。(3分) 
①  
② 
六、(5分)
18.下面是长诗《祖国颂》的节选,读后仿照相应的句子,把空缺补齐。要求想象合理,比喻恰当,整体结构一致。(3分)
(1)______________,/也要翱翔于寥廓的天地,/为你唱起一千支歌。
  如果我是一粒种子,/(2)______________,/向你奉献最甜最美的硕果。
  如果我是一条小河/也要融入广袤的胸怀/(3)_______________。
  我深深地爱恋着你呵,祖国!
19.读下列材料,假定你是易中天教授的支持者,请仿照划线处的句式批驳对方的观点。(2分)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
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瞳而至;网络论坛更是热热闹闹,
众说纷纭。然而几组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
发人深省。有人认为: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但也有人认为:                           。
六、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思前想后,遭遇各异:兴、衰、荣、辱。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酸、甜、苦、辣。
盘点岁月,感受不同:喜、怒、哀、乐。
回眸走过的历程,多味杂陈,喜忧相伴。
不同的人,经历不同,对生命的认识就不一样;同一个人,光阴流转,对人生的感受也可能迥然有别。正所谓:生活是一杯酒,千般滋味样样有。

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清洁。







绵阳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答  卷

题号 四大题
(22分) 五大题
(13分) 六大题
(5分) 七大题
(40分) 二卷
总分




四、(22分)
11.(1)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3分)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分)

                                                                                       
(3)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2分)

                                                                                       
12.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5分)

                                                                                       

                                                                                       

                                                                                       

                                                                                       
13.默写(10分,每空1分)
(1)          ,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自牧归荑,          。
(3)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          ,铁马秋风大散关。
(5)          ,          ,其孰能讥之乎?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

五、(13分) 
14.“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和“淅淅沥沥”三个叠词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
写雨的?(2分)“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5.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的联想能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绪?(3分)

                                                                                     

                                                                                     
16.第四段中作者化用蒋捷词的意图是什么?(3分) 

                                                                                     

                                                                                     
17.请分别从自然和情感两个角度简要概括“听听那冷雨”中“冷”的含义。(3分) 
①                                                                                     

②                                                                                     

六、(5分)
18. (1)                                           

(2)                                           

(3)                                           
19.但也有人认为:

                                                                                     

                                                                                  。








绵阳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1.选C.  A盆浦口pǔ   B琵琶pā  霓裳羽衣cháng   D雕栏玉砌(qì)  狼居胥xū 
2.选A.  B.青冥  白头偕老  C.泣下沾襟  当时惘然  D.既往不咎
3.选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此句错误有二:一是方阵学生不一定全是女生,还有男生,男生不可指“豆蔻年华”;二是高校学生一般都不止十三、四岁。
A.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B.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D.意兴阑珊:意趣、兴致低落将尽。
4.选D.  A.最后一个句子缺主语,添上“人们”B.不对应,将“兴盛”改为“兴衰成败”。C.成分残缺,在“不高”后面添上“的问题”或“的现象”。
5.C(“免疫系统”至少应包括免疫蛋白、免疫细胞、血小板和酶等物质。)
6.B(A、“杀死健康细胞”在文中没有依据。C、文章说是“助纣为虐”,并非“被肿瘤细胞杀死”。D、文章说“有时”,而不是一定。)
7.D(推断过于绝对。)
8.C案件   9.C ③④⑤均为苏轼对战事及时代形势的看法,把能直接体现苏的“才学政绩”。  10.B.城里富人已经逃出避难了,没有和禁军一起抗洪。 
11.参考答案:(1)(3分)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礼数吗? (译“所以”“ 非常”“ 常”各1分)
(2)(2分)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和因战胜而得到的土地,它实际上多达百倍。(划线处各1分)
12.答:颔联:
(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
(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解 析:从内容、手法、语言三个方面分析。 
评分细则:答到要点,分析合理,一个要点记1分,答对四个及四个以上记5分。只是摘引了诗中与要点相关的字词,没有分析或分析不合理,不记分。 
答题不在参考答案之内的,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表述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得体,分析到位,结构完整,可酌情增加1分。
13. (1)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2)洵美且异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楼船夜雪瓜洲渡
(5)尽吾志者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4.(1)“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和“淅淅沥沥”三个叠词分别是从触觉、视觉和听觉角度来描写雨的。(2分,答对两点1分,答对3点得2分)
(2)由实到虚(由景到情),把自然界的雨境和人内心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或:由眼前的雨景过渡到下文对大陆以至中国历史的怀想)(划线处各1分,共2分)
15.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再联想到与“雨”相关的汉字——“霜雪云霞,雷电霹雹”,这一个个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汉字,勾起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和拳拳的赤子之心。(划线处对1处得1分,对两处得2分,共3分)
16.通过蒋捷词中的飘泊之感和亡国之痛(1分,“飘泊之感”和“亡国之痛”谈到一点即可)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
17.①自然角度:寒冷。     ②情感角度:凄冷(或“凄楚”)。(答对一点得一分,答对两点得3分)
18.(1)如果我是一只鸟/也要翱翔于寥廓的天地/为你唱起一千首歌。
(2)如果我是一粒种子/也要撒播在你温暖的土地/向你奉献最甜最美的硕果。
(3)如果我是一条小河/也要融入广袤的胸怀/去催动你繁荣富强的浩翰烟波。(每句1分)
19.(2分)易中天品说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老少咸宜、妙趣横生,更做到将学术作品大众化。(基本观点要与划线句相反,且句式要差不多吻合一致) (218.76.216.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十月月考』  下一个『浙江省缙云盘溪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控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