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一中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金溪一中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 寥廓(guō) 彷徨(huáng) 峥嵘岁月(róng)B.彳亍(chù) 颓圮(pǐ) 河畔(pàn) 星辉斑斓(lán)C.谒见(yè
试题预览
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寥廓(guō)     彷徨(huáng)    峥嵘岁月(róng)
B.彳亍(chù)    颓圮(pǐ)        河畔(pàn)        星辉斑斓(lán)
C.谒见(yè)     淬火(cuì)       匣子(jiá)         啖以重利(dàn)
D.戮力(lù)     瞋目(chēn)      变徵(zhǐ)        目眦尽裂(cǐ)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举国同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盲目的、__用事的救援对解决实际困难于事无补。 
   (2)家园被毁,家人离别,汶川大地震带走了八万人的生命,一些幸存者从此变得__不语、恐慌担忧,多重危机深埋在心中。 
   (3)美国舆论认为,奥巴马的优势十分明显,__希拉里在最后3场预选中大获全胜,也难以改变她的劣势地位。 
A.义气     沉默     假如       B.义气     缄默     即使     
C.意气     缄默     假如       D.意气     沉默     即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B.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C.在金秋十月的登山活动中,他和家人同赏自然美景,共享天伦之乐。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4、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夏日的真佛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经过三个月紧张的复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考试。
C.“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垃圾箱设置过少,以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D.他和与自己一同出国的同学意见不一,最终分道扬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进为退,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④①②⑤③ B. ②⑤④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①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虽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6.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汉语在我国受到冷落,而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12分,每小题3分)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桡:弱。②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③政廷:执法官。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诚:同“成”
    B.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辞:拒绝
    C.阿有罪,废国法 阿:阿附
    D.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 私:私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之自行也      行李之往来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         若属皆且为所虏
    C.遂伏剑而死            夜缒而出
    D.以父行法,不忍              敢以烦执事
11..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一组是( )(3分)
    A.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
    ②正法枉必死
    B.①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②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C.①遂伏剑而死
    ②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
    D.①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
    ②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把廪丘赠送给孔子,但是孔子认为景公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没有接受。
    B.子囊认为擅自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就赐他一具桐木棺材,来表示歉疚之意。
    C.石渚迫于忠孝不能两全而“伏斧锧”请死,按封建伦理来论,可以说是古代既忠且孝的楷模。
D.本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表现儒家“廉耻”、“忠孝”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与我们今天的法治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复于王而遁。(3分)
    译文:

    (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4分)
    译文: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诗人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他对大海的感受?诗人描写大海的顺序是什么?(4分)

(2)诗人描写大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填空。(8分)
(1)《雨巷》的作者是__________,《左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史著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寻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             
(4)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策》)
五、(21分)
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
戚祥浩
①他是那种连一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样活儿干。我拗不过他,只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
②他对我连声道谢,然后,扭头跑回村子。那时,我正打算向他介绍搅拌机的操作方法,他居然不听我一声解说,就走掉了。正在我气恼的时候,他又回来了,身后还拖着个脸蛋红红的小男孩。(A)他老远便指着我身边的搅拌机大喊:“这是爸爸要开的机器!”
③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蹿到搅拌机边,将整个脑袋探进搅拌机内。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声斥责孩子。孩子躲到一边后,我又开始训斥他,怎么将孩子带到工地上来,要知道工地上处处充满危险!他跟儿子一起低下了头,好半天,才嗫嚅道:“我只想让儿子开心一下,爸爸终于找到工作了!”
④他很快学会了怎样操作搅拌机。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他儿子挥舞着小手喊:“爸爸,好厉害!”他笑了,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块块,还露出了蜡黄的牙齿。距离开工还有两三天,可他次日一大早就来到工地上了,拿着一块抹布,一点点地抹去搅拌机上的水泥灰;有些硬块抹不去,他就用指甲一点点地抠掉。我说没有必要,反正一开工就又脏了。他却嘿嘿地笑着说,他要给儿子一个惊喜:昨天还是旧机器,今天就变新了。
⑤开工那天,他竟然穿了件崭新的衣服来。启动搅拌机没多久,四处飞扬的水泥灰,就在新衣服上厚厚地蒙了一层。一转眼,他就跟其他工友没啥区别了。他显然发现了这一点,赶紧腾出一只手拍打身上的水泥灰。
⑥紧挨着工地的是一所小学,校园里的嘈杂声可以清晰地传来。每当下课铃声响起,他都情不自禁地拍得更紧促。看管搅拌机,原本挺轻松的活,他却累得满头大汗。我知道他是被那只不停拍打的手累的。
⑦铃声又一次响起,工地外面传来孩子放学的嬉笑打闹声。(B)他忽然触电般脱下衣服,使劲地甩两下,然后迅速穿回身上。他那件抖落水泥灰的衣服,看起来又跟新的一样了。然后,我听见一个甜甜的童音传来:“那个穿最漂亮衣服的人,是我爸爸。”循声望去,围墙缝隙中,探着两个小脑袋,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儿子。
⑧我看见笑意漾满了他的嘴角。原来他拍打了一个上午身上的水泥灰,只想留给儿子一个干净的后背,只想让他的儿子在小伙伴面前能多少拥有些骄傲!
⑨儿子哼着歌儿走远后,他才像忽然记起了什么似的,赶紧用另一只手去揉那只拍打衣服的手,边揉还边吁吁地喘气。我忍不住说,你儿子真可爱。他忽然间涨红了脸。他说儿子其实是抱养的,可小家伙一定要喊他爸爸,怎么教都改不了口。他又接着说:“我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以后你这边负责看管搅拌机的活都交给我做好不好,我多少要给儿子留些钱啊!”
⑩我使劲点头,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可遏止地落下。
(选自《潮州日报》,文章有改动)
16.文中的父亲做了哪几件曾令“我”不理解的事?请简要概括。(5分)


17.文中有很多句子耐人寻味。请品析画线句,并指出加点字的表达效果。(6分)


18.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⑨段中父亲“涨红了脸”的原因。(4分)


19.下面是对文中父亲行为的两种理解,你更认同哪一种?请联系文章具体事例(至少两件),说出你的理由。(6分)
第一种:表现了父亲对养子深深的爱。
第二种:表现了父亲对获得自身尊严的渴望。


六、(9分)
20.根据字的形体特点,人们往往喜欢巧解别释,依托修辞,作出趣味盎然的另类破解。如;“冢;一点小错,弄得家破人亡。”请你从“赶、功、悲、忍”四个汉字中,仿照示例,任选两个作出巧解别释。(5分)
(1)                                                                
(2)                                                                  
21.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补写上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的句子相同。(4分)    
    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
(1)文学家的鲁迅,是                                                             。
(2)革命家的鲁迅,
是                                                             。
七、(60分)
22.请以“令我感动的曾经”为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
1、答案:B  ( A寥廓kuò  C匣子xiáD目眦尽裂zì)
2、答案:D  ( 意气: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沉默:不爱说笑、不说话;缄默:闭口不说话。)
3、答案:C (A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望文生义;B、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对象不合;C、天伦之乐:家人团聚之乐; D、笔走龙蛇:书法生动有气势,褒义。)
4、答案:D (A、 “真佛山是好季节”搭配不当。B、缺主语 删除“使” C。 “并非不无”否定不当,删除“并非”。)
5、答案:B   (注意前后文之间传递的信息。前文说“懂得以进为退”就是后面的“学会妥协”,首先选②。接下来前文说“ 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就是指后面的“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知己”、“ 知彼”,选⑤、④、①。③是对④、①的总结。故答案为B。)
6、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
      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7、B(本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破碎”与“万珠不复存”之间的内在联系。)
8、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抵制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9、A(B辞:辞别;C阿:偏袒;D私:钟爱、偏袒)
10、B(A均为主谓之间助词。B前一个“若”是连词,“如果”之意;后一个“若”是代词,意为“你”。C连词,均表修饰。D均是介词,可译为“拿、用”)
11、C(A ②是作者的观点。B①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D②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12、C(A景公并不是很欣赏,因为景公并没有听从孔子的劝导。B荆王并不追悔,也无歉疚之意,只是对子囊将军非常赞赏。D两者并不一致)
13、(1)没有向荆王请示就撤兵了。(关键字 “复”、“遁”及介词短语后置句式各1分,)
   (2)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却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却不知道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的危险多次出现的原因。(关键字 “患”、“而”、“所以”各1分,大意1分。)
    (3)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他。(关键字 “衣”、“冠”、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
14、答案:(1)分别从视、嗅、触、听四个方面写;( 2分)按由远及近、从白天到夜晚的顺序。( 2分)
(2)运用了拟人,将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升华了诗人的感觉,向我们展示了大海的整体形象。(2分)
15、答案:(1)戴望舒,编年(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4)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6、答案:不听“我”解说操作方法就走掉了、带儿子进入充满危险的工地、提前一工地擦拭搅拌机、穿新衣服来工作、不停拍打身上的水泥灰(5分,每点1分)
17、(1)父亲找到满意的工作后,想尽早告诉孩子,让他开心一下。(2分,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即可)“老远”“大喊”形象地写出父亲得意的心情。(1分,答“兴奋”“高兴”或意思相近的词均可)(2)父亲不想让儿子和小伙伴看到自己浑身水泥灰的样子,想让儿子在小伙伴面前能拥有些骄傲。(2分,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即可;答“父亲对儿子的爱”给1分)“忽然”“迅速”生动地表现出父亲担心儿子与小伙伴马上会来的紧张心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他对“我”将其养子当作亲生儿子,感到有些难为情;因别人对其养子的称赞而感到高兴;因养子一定要叫他爸爸感到幸福(自豪);为给儿子多留些钱,向“我”提出更多要求,感到有些不好意思。(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9、认同第一种的理由:父亲为了给儿子多留些钱,努力找工作;为了让儿子开心,带儿子到工地看机器;穿新衣服上班和不停拍打身上水泥灰,希望不给儿子丢脸。这些行为表现出父亲对养子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
认同第二种的理由:父亲把儿子带到工地,想让儿子知道自己找到的工作很体面;精心擦拭搅拌机,希望通过“机器这新”让养子感到自己的能干;穿新衣上班和不停拍打身上的水泥灰,想在儿子和同学面前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父亲希望通过这些行为,努力让养子以自己为骄傲,从中得到精神满足,并获得尊严感。
(6分,两种理解均可。内容与观点相符,论述充分,能结合文章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事例,给6分;只有一个具体事例,给4分。内容与观点相符,论述不够充分,能结合文章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事例,给4分;只有一个具体事例,给3分。内容与观点不符或没有事例,不给分。)
20、答案示例:赶:不停地走,不停滞不前地干,必能后来居上;功:成功=工作+努力;悲:心头(上)想入非非,结果必然可叹;忍: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什么办法!(趣释一个字得3分,两个答对得5分)
21、答案示例:①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叫声成为现代文学的第一声呐喊。②寒光闪闪的一柄宝剑,剑锋直指封建时代的魑魅魍魉。(4分)
22、作文:(60分)(与高考评卷标准一样。)
审题:“令我感动的曾经“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曾经”,强调发生的事件,或呈现的感情出现在过去,这一点容易把握,关键是这一短语中的“偏”的部分,这里有两个限制:一个是“令我”,其关键词是“我”;另一个关键词是“感动”。总起来讲,这篇作文的写作要点就凸现为“曾经感动我”或者是“我感动曾经”或者说“我曾经感动”等逻辑关系。这几种关键词的组合事实上已经明确了写作的思路和立意的角度。在这三个词语中,无疑“感动”是情感特征,是文章需要重点展示的思想内容,即挖掘“曾经”的事件中令人感动的中的真、善、美,挖掘出“感动”的缘由。
参考译文
    君子独自行事,举动一定要遵循道义,实行道义。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赠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拒绝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驱车,辞别景公离去。孔子本是布衣,官职不过为鲁国司寇。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丝不苟啊!
    荆国与吴国即将交战,荆国军队人数少,吴国军队人数多,荆国将军子囊说:“我们与吴国交战一定会打败仗。这样就使荆国军队溃败,使君主声名被玷污,使荆国领土丧失,忠臣不忍这样做。”他没有向荆王请示就撤兵了。子囊带军队到达城外,派人向荆王转达他的请求,说:“请处我死刑。”荆王说:“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对国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求处死刑呢?”子囊说:“临阵撤兵的将军不受惩罚,那么今后为王率领军队的人,都会借不利于国家的名义来效法我而退缩。倘若这样,那么荆国最终还是天下的弱者。”于是用剑自杀。荆王说:“成全将军的义节。”于是赐子囊一具桐木棺材,上面放置一柄斧锧.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的危险多次出现的原因。荆国自建国已经有四十二世了,这期间有像子囊这样的人臣吗?子囊的节操,不只单单激勉一代人臣。
    荆昭王为政时,有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直无私,昭王任命他为执法官。有人杀了人,石渚追捕凶犯,得知杀人是自己的父亲,便掉转车头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说:“杀人的是我的父亲。对父亲执行刑罚,我不忍;私庇罪犯,枉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抛却国法当接受惩处,这是人臣应恪守的义理。”于是伏在斧锧上,请昭王下令处死。昭王说:“追捕罪犯但没有追到,怎么一定要惩处你呢?你还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吧。”石渚谢绝,说:“不钟爱自己的父母,不能称作孝子。为君主职事而枉法,不能称作忠臣。您下令赦免我,是为君的仁惠。不敢枉废国法,是人臣的品行。”石渚不离斧锧,在昭王廷前断头而死。执法者枉法必被处死,父亲犯了法但不忍捉捕,君主赦免他却不承受。石渚作为人臣,可称得上既是忠臣又是孝子。 (114.116.75.16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4单元测试卷』  下一个『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9月份月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