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株洲市二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李亚兰彭传武考试时间:2009年10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在亵(xiè)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fèn)围中,经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心目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B
试题预览
株洲市二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李亚兰  彭传武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亵(xiè)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fèn)围中,经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心目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B.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隽(jùn)永的誓言,或要我恪(kè)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逝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无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 
C.陈水扁未戴镣(liào)铐,在法警和一名“国安”人员的戒护下,被解(jiè)送台北看守所。 
D.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liàng )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kòng)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得到。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他的诗歌创作,谴词造句很是精妙得当, 尽管这首诗歌粗出读来感觉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却有震聋发聩之效果。 
B.两会期间,基金也是代表们分组座谈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少委员慷慨陈词,连休息时间也没有离开座位,饶有兴味地交流着。 
C.受到连日暴风雨雪恶劣天气的影响,流经美国内华达州的特拉基运河5日发生决堤。一名美国官员认为,鼠害是河决堤崩蹋的原因之一。 
D.普京一直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英雄,未料他外出锻炼时,路遇的年轻人居然试图在他身上寻找纹身的痕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自从导演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张艺谋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的知名度进一步上升,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B.身处高三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亲人的期待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C.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7月5日抵达罗马,开始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中意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意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正当的贸易保护措施,有的国家一味采用利己损人的贸易保护措施,使金融危机下本已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C.由于《中国不高兴》很有特色,对“国家主义”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自出版面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欢迎。 
D.我国已步入使用多波束侧身系统、深海拖曳观察系统等海洋高新科技的先进国家,成功地进行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7000米水下机器人的深海试验。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⑤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①⑤③④②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个小题3分,翻译10分,句读题3分)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4。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4逋负:拖欠款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        脱:使摆脱,解救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谨拜表以闻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每题5分) 
(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译文: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                                                                        
10.给下列文句断句(用/表示) (3分)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3分) 
 
(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4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默写。(必需默写)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2)古文默写。(任选一题默写)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       。(《荆轲刺秦王》)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赤壁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章)阅读(12分,其中选择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就是要用公权力制止“超时加班” 
一些企业将生产旺季要求职工超时加班加点视为理所当然,这似乎成了业内行规。治理超时加班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近期上海市再出重拳整治企业超时加班,并拟对违规企业处以重罚,对此措施我们倍感欣慰。 
《劳动法》早就有了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加班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但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人被迫加入超时加班行列,个别企业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甚至出现恶意超时加班的行为,不少企业加班工资标准也大大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干脆不支付加班费,严重损害劳动者健康和权益,是典型的既违法又短视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超时加班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民工向白领蔓延的趋势,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关注。企业本性是趋利的,为逐利而迫使员工加班本属情理之中,而员工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明知频繁加班和超时工作会影响身体,却没有多少人坚决拒绝,相反还常表现为“自愿”承担,确实令人玩味。当员工为了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而不得不超时加班时,甚至把“超时加班”与“敬业精神”等同,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加班潜规则”时,当劳资双方的利益趋向达成“共识”时,问题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  
既然超时加班是违法行为,那么执法者应该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义的立场上制止超时加班现象对员工的损害,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主体即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也有必要应用其公权力对违规进行处理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要遏制超时加班现象,在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还特别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当法律严重滞后甚至空白或不适合现实情况时,很容易给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力寻租和不作为创造条件。 
既然超时加班是短视行为,企业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一些企业屡屡超时加班和克扣职工的加班费,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重点是要重视加大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保护的执法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应保障劳动者能以最快速度、最少成本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加强监管,做好防范,提高企业违法的成本,使其不敢随意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还在于,不少企业在重罚之下仍顶风作案,原因一是超时加班难以界定,甚至根本就无从罚起。二是处罚力度难以掌握,对于大企业区区几十万元的“重罚”根本起不了阻吓作用。三是担心处罚过重吓跑企业。笔者认为,对于因处罚其超时加班扬言要将工厂搬出的企业,其实它们并无长远打算,除了赚取血汗钱外,对地方长远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并无帮助,即使搬出也无碍大局。 
在相关法律仍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工会等组织要充分扮演好职工权益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目前工会至少可以在确立三条基本底线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一是每周必须保证工人休息一天,每人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二是加班必须是工人自愿;三是必须按标准支付加班费。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加强维权意识,要从根本上破除“加班潜规则”,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共同努力。  
13、下列不属于“超时加班”产生的原因是         (        ) 
A.企业出于牟利的需要,员工则借此赚取加班费或得到晋升机会,保存自己的职业。 
B.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目前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 
C.超时加班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民工向白领蔓延的趋势。 
D.一些企业将生产旺季要求职工超时加班加点视为理所当然。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破除这种规则,根本出路在于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和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B、在有些时候,一些潜规则的作用很大,甚至超过了法律的地位和影响。
C、因“超时加班”而施重罚吓跑企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有害无益,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D、超时加班完全是一种两方情愿行为,他人对此无可厚非。
15、你是如何理解“加班潜规则”的?请根据文章进行概括。(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①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②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潜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③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④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⑤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⑥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⑦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⑧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花。
⑨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⑩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辈们和他们的中年子女;每一次都像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
 从《四郎探母》,我有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6.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试加以分析。(4分)
答:                                                                                
17.为什么《四郎探母》会令“父亲”及看过的老人“泣不成声”?(6分)
答:                                                                                
18.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4分)
(1)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
答:                                                                                
(2)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答:                                                                                
19.探究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文化为什么重要”?(8分)
答:                                                                                

六、个性拓展题:(两小题任选一题。共6分)
20.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100字。(6分)
    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点评:                                                                   
                                                                           
21.请使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词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表达人生感悟的文字。要求修辞合理,语言连贯,结句带有总结性,不少于45个字。(6分)
答:                                                                  
                                                                          

七、作文(60分)    
22.以“苦涩而美丽的承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座位号

株洲市二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答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翻译(10分,每小题5分)
①                                                                             
                                                                            
②                                                                             
                                                                             10、给下列文句断句(用/表示,3分)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1)(3分)                                                                             
                                                                               
(2)(4分)                                                                             
                                                                               
                                                                               
12、(6分)(1)                           ,                            。
(2)①                          ,                             。
                           ,                             
②                          ,                             。
                           ,                             
四、现代文(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章)阅读(共计12分)
13、(3分)                14、(3分)           
15、(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共计22分)
16、(4分)                                                                            
                                                                               
                                                                               
17、(6分)                                                                             
                                                                               
                                                                               
18、(4分)(1)(2分)                                                                               
                                                                                 
(2)(2分)                                                                              
                                                                                 
19、(8分)                                                                              
                                                                               
六、个性拓展题(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共6分)
20、(6分) 





100
21、(6分)
                                                                               
                                                                              
                                                                               
七、大作文(60分)

  
 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合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 (114.226.59.18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下一个『贵州省遵义四中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