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1十月份月考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苏教版必修1十月份月考卷(高一必修一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象山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炫耀(xuàn)干瘪(iě)摭拾(zhí)恪尽职守(kè)B.挫折(cuō)慰藉(jí)吮吸(shǔn)锲而不舍(qiè)C.憎厌(zèng)犄(jī)角磕绊(àn)不积跬(guǐ)步D.矿藏(
试题预览
象山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炫耀(xuàn)    干瘪(biě)     摭拾(zhí)          恪尽职守(kè)
B. 挫折(cuō)     慰藉(jí)       吮吸(shǔn)      锲而不舍(qiè)
C. 憎厌(zèng)    犄(jī)角    磕绊(bàn)        不积跬(guǐ)步
D.矿藏(zàng) 甄(zhēn)别  戕(qiāng)害        自怨自艾(à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急燥  妥帖  历历在目      B.敷衍  蒙蔽  啮噬  汗流夹背
C.商榷  翱翔  晨曦  痴心妄想      D.涉猎  焦灼  恢宏  怨天犹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古籍保护人才正处于青出于蓝的阶段,老一辈逐渐退离了工作岗位,而年轻一代则需要更多时间锻炼。
B.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宏论”,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C.成绩暂时领先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而应当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D.贪官污吏们刚想受贿的时候,往往心有余悸,生怕被人揭发举报,等蹚惯了浑水之后,很快就无所顾忌,厚颜无耻,贪得无厌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B.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D.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6.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3分)
我喜欢的书名:《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7.下列对“真正的修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B.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以及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C.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因此它并不能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
D.真正的修养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8.下面不属于论述“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
A.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B.获得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C.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
D.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9.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但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B.读书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获得生活的意义。
C.活着不是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而是追求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
D.读书不可以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而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二)阅读唐元峰的散文《小心落叶》,回答10—13题(15分)
                                 小心落叶
(1)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2)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而上一场雪仿佛是上个星期下的吧?     
(3)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4)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我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5)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翠如水。我倘佯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6)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又是怎样感染着蛙鸣和虫唱。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7)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了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里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
(8)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如树木来得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树木比做兄长,他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低语,和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无比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9)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它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它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悠远的白云;还是嘈杂的市井,被践踏过千百次的小径?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之后,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叩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     
(10)小心落叶。
(11)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12)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若你投以生命的关注,那么,你就会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一股震颤就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得比你从容,比你超脱,也比你奔放。面对这小小的一片落叶,你的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13)可否?让我在岁岁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块木牌:
(14)小心落叶。
10.(1)在第(5)段中,“无知和错误”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第(8)段中作者提到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1.文中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请分别说明。(3分)
答:                                                                               
12.作者从“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3分)
答: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A.第(2)段叙写我们日常匆忙劳碌、以至忽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生活状态,使下文“小心落叶”的提醒具有了现实意义。
B.第(9)段,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回顾了树叶的生命历程,对树叶即将离开母体、飘零枯萎,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C.结尾部分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和拟人手法,直抒胸臆,具体细致地表明了对落叶的喜爱、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
D.面对落叶,作者反思了自己生命的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富于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
E.树叶飘落,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与人生暮年相似。作者运用了人人熟悉的落叶作类比,把抽象的人生思考表现得形象易懂。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注:14-18题每题2分)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韩愈《师说》)
(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曰:“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选自刘开《问说》)
1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许多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然              D.贤可以问不肖        肖:坏人
1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外朝以询万民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是故贵可以问贱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夫子贤之
17.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D.其皆出于此乎                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
18.对所选的两段文章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韩愈反对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做法,也反对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读书而自己不愿学习的做法。
B.《师说》一文认为造成有人不愿问的原因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却没有教授问的方法;《问说》一文认为造成学生不愿问的原因是没有像古人那样把问当成一种美德。
C.刘开认为其实圣人也有很多不懂、不会的东西,所以圣人也需要向普通人询问;在古人看来,问并不是可耻的事。
D.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并要向各种人学习。两文的不同点是《问说》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而《师说》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主张从师而学。
19、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3分) 
答: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四.作文(50分)
22.阅读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四季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给人不同的生活启示,请在四季中任选一个季节,以“走过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自己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述你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象山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卷
一. 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7——9题每题3分)
题号 7 8 9
答案

10.(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分) (           )  (          )
三. 古诗文阅读(28分)(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答案

19.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山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A  2.C  3.B  4 B  5.D  7.C  8.A  9.B 14.C  15.A  16.D  17.C  18.B 
6. 示例一:
  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解析】喜欢哪一种都可以,理由要扣准两个方面:一是书名本身的在语言上的优点(比喻、借代),一是书名所表现的情感。
10、(1)不懂岁月无情,不知珍惜青春。
(2)说明树木是有灵性的,肯定人类从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引出下文对落叶的感悟。
11、第一次提到是借俄国诗人之口,引出对落业的思考;第二次意在收束上文的“深思”,引出下文的议论抒情;第三次收束全文,与题目及前文呼应,并表达对读者真诚的期望。
12、树木有灵;时光易逝;对生命的从容、超脱与包容。
13、A、E;
19.①不能理解断句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
  ②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这样,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20.(1)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可得满分。如仅抄写开头两句,未加说明,得1分)
(2).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有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3分。“心境”1分,直接写心情1分,间接以景写情1分)
21.(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18.75.83.2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下一个『高2010级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