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拘泥(nì)量(liáng)杯日晷(guǐ)栉(zhì)风沐雨B、氛(fèn)围隽(juàn)永
试题预览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拘泥(nì)      量(liáng)杯      日晷(guǐ)      栉(zhì)风沐雨
B、氛(fèn)围      隽(juàn)永       粗犷(guǎng)    溘(kè)然长逝
C、木讷(nè)      信笺(qiān)       血泊(pō)      畏葸(xǐ)不前
D、炽(zhì)热     鞭挞(tà)         豢(huàn)养    繁文缛(rǔ)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详            蝉联              川流不息         故伎重演
B、宣泄            慰藉              前惧后恭         各行其是
C、通谍            辐射              金碧辉煌         怨天尤人
D、装帧            陷井              饮鸠止渴         文过饰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令人        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国力明显增强。
②2008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       干扰而有任何改变。
③咱们千方百计去找,       找到了,不是大家都可以放心了吗?
A、注目  蓄意  万一               B、瞩目  故意  如果
C、瞩目  蓄意  如果               D、注目  故意  万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企业为实现全球发展收购欧美企业的名牌产品,与后者剥离利润率产品业务的想法不期而遇,今后类似的收购会接踵而至。
B、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印度洋海域遭受海啸灾难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C、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D、旅居国外三十多年的王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了他不绝如缕的思乡之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B、老萨与律师团的谈话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以后,透露了萨达姆再次号召伊拉克人民抵制伊大选,向美英占领军发动圣战的意思。
C、此次大桥垮塌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5 000万元以上。
D、美国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果然不辱使命,拍摄到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这标志着人类研制的星级探测器自动化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爆发生态危机。但一是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二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所以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 
6、下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然战胜自然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B、生态文明作为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具体可感的,作为文化伦理形态又是抽象的。
C、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D、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文化伦理形态将促使伦理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认为人和自然都是主体,都有价值和主动性,人和其他生命都依靠自然,因此应尊重自然界和一切生命。
   B、生态文明既不要求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要求生态服从于人性,而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C、在生态文明社会形态中,人应更崇尚精神和文化享受,人的生活方式应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高消费为特征。
   D、由于缓解了本国的生态危机,转移了生态成本,再加上工业文明的惯性致使生态文明没有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是反思人类长期以来物质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主导的结果,但它并不排斥人类物质文明。
   B、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都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C、由于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以资源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趋缓。
D、西方发达国家因为未能首先兴起生态文明这一世界新潮流,所以必将永远失去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是时,学者方溺于雕篆之文,相高以词华。先生独有志于传道,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气古行高,以天下之重为己任。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多从之游,虽有诞突恣傲不可率者,不敢失礼于其门。
以进士为浦城簿,县缺令,先生行令事,断狱明决,人莫能干以私。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从之者五百余人。部使者安积至其县,先生以十事陈之,安是之,皆为施行。迁为仙居令,仙居山县,莫知学,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浦城。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从学者渐多。迁著作佐郎、知河阳县,仙居之民攀车遮道,徒以行,几不得出境。
时富弼帅河阳,一见,厚礼之。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或谤之富公曰:“是赚子弟辈束修①耳!”富公以告,先生曰:“自反而缩,何嫌人言!”或劝先生罢讲,答曰:“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讲益力。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荐为太常博士,召试秘阁校理,寻判祠部。
已而以祠部员外郎知常州,复兴学宫、课诸生如河阳。常州运渠横遏震泽②,积水不得北入于江,为吴下民田之害。先生以渠之丈尺,对民田之步亩,分授以浚,深广有制,不月而成,遂削望亭古堰,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田患以除。迁司封员外郎,为开封府推官。将行,得公帑③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王荆公执政,行新法,先生力言青苗不便。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荆公恶之不已。
(《宋元学案•卷五古灵四先生学案》)
[注] ①束修:送给教师的报酬。②震泽:既江苏太湖。③公帑(tǎng):国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古行高                  气古:气质古雅。
B、人莫能干以私              干:求取、追求。
C、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        克:克服、制伏。
D、荆公恶之不已              恶:痛恨、忌恨。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徒以行,几不得出境/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C、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
D、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陈襄积极兴学的一组是(      )
①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  ②安是之,皆为施行  ③先生力言青苗不便  ④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  ⑤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  ⑥自反而缩,何嫌人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襄因为考中进士而被授为浦城县令之职,他断案英明果决,不徇私情,并在当地首倡学宫,亲自为生员们讲学,当时追随他学习的生员达五百余人。
    B、陈襄在仙居县令任内,大力推行教育,在处理公务的间隙,还热心为生员们解答疑难。离任时仙居百姓挤在路上拦着车舍不得他离开。
   C、陈襄在河阳兴办学宫时,有人诽谤他是在赚取年轻人的学费,他毫不畏惧;有人劝他罢讲,他反而越发尽力讲学。
   D、常州河运水渠淤塞,使太湖水不能流入到长江,常酿成水灾。陈襄安排百姓疏通淤渠,挖开望亭古堤,使太湖积水北流长江,农田水患得以解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4分) 
译文:                                                                  
(2)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3分)
译文:                                                                  
(3)将行,得公帑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鲁山[注]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1)此诗首句中的“惬”字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诗加以分析。(3分)
                                                                          
(2)梅尧臣写诗,讲究“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你认为此诗中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3分)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写。(8分) 
(1)韩愈曾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句中“李杜”指               。
(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3)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4)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5)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6)                    ,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7)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8)谨痒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五、(21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能否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了,出了家族的冰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可是,你怎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同一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帐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迫不及待地倾注了所有的爱,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明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诧了。惊诧于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选自《光明日报》1998年2月21日)
16、作者在第六段中说“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句中“误区”具体指什么?(4分)
                                                                               
                                                                               
17、作者通过具体转述三个孩子对于“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的回答,想说明什么问题?(5分)
                                                                               
                                                                               
18、“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一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6分)
                                                                               
                                                                               
19、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大人们怎样才能使孩子富有爱心?(6分)
                                                                               
                                                                               
六、(9分)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在横线上写出结论,概括说明“什么是家”,不超过50个字。(5分)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把他送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辛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21、请根据所给语言材料的特点,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4分)
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小;娱乐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                 ,幽默越来越少;                ,健康越来越糟。
七、作文(60分)
北方的苹果为了运往南方销售,必须在其还很生涩时采摘,因为熟透的苹果在长途运输中容易腐烂;而酿酒师发现,既要灭菌又要保持香味,葡萄酒加温到55摄氏度味道最醇厚,温度再高了香味就没有了……
是呀,如果迎春花要等到阳光明媚时才开放,就会误了占尽春季的天时;如果创业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动身,就会误了站住制高点的先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800以上。 








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答 题 卷

题  号 一、二、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二、三(选择题  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10分)
   (1)(4分)译文                                                                                                                        
                                                                               
   (2)(3分)译文                                                                                                                        
                                                                               
   (3)(3分)译文                                                                                                                        
                                                                               
14、(6分)
   (1)(3分)                                                                                                                        
                                                                               
   (2)(3分)                                                                                                                        
                                                                               
15、(18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7)                                   (8)                              
五、(21分)
16、(4分)                                                                    
                                                                               
17、(5分)                                                                    
                                                                               
                                                                               
                                                                               
18、(6分)                                                                    
                                                                               
                                                                               
                                                                               
19、(6分)                                                                     
                                                                               
                                                                               
六、(9分)
20、(5分)                                                                    
                                                                               
                                                                               
21、(4分)                                                                    
                                                                               
                                                                               
七、作文
22、(60分)
语文月考答案
1、A.(B.“氛”读fēn; C.“笺”读jiān;D.“炽”读chì、“缛”读rù.)
2、A.(B.“惧”为“倨”;C.“谍”为“牒”;D.“井”为“阱”、“鸠”为“鸩”)
3、C.(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对象具体;瞩目――强调集体或更多的人,用于重大事件,行为。蓄意――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故意――有意识地、存心地。万一,只用于不如意的事。)
4、C.(“不期而遇”是“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细大不捐”形容爱惜人力物力,“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D.(A.“围绕以……为中心”句式杂糅;B.“透露”前缺主语;C.“至少”不能与概数“5000万元以上”搭配。)
6、A.(“战胜自然”错误。由第二段可知生态文明认为人和自然是主体,都有价值和主动性,因此人类应尊重自然而不是战胜自然。)
7、C.(“适度高消费”错误。生态文明社会形态中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而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则以高消费为特征。)
8、A.(B.“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不正确,由第二段可知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等思想都有联系。C.不能得出“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趋缓”的结论,一方面“资源消费”是短期行为,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条件;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是长期的行为。D.“必将永远”过于武断,没有依据。)
9、C.(克:能够,得以。)
10、D.(A.其,前一句代词,他、他的;后一句表祈使、商量语气,千万、一定。B.以,前一句连词,表修饰;后一句介词,用。C.之,前一句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D.而,连词,表转折意。)
11、B.(○2是说安积认同陈襄的看法,○3是说陈襄不同意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与兴学无关,○5是说富弼看重陈襄。) 
12、A.(陈襄只是被授为浦城主簿一职,代行县令职事。)
13、(1)译文:听到的人开始都嘲笑他,但先生不为所动,越发坚定地亲身践行,求学的人也渐渐被教化。(大意1分,“笃”1分,“学者”1分,“化”1分。共4分)
   (2)译文:因为这些小人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湖北省公安三中2010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  下一个『江西省丰城二中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