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高一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常见文言虚词检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
试题预览
常见文言虚词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解析:C  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却|动词,是|代词,你的
 
2.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    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解析: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
 
3.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⑶得全首领以没   
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⑺(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⑼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⑽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⑾敛赏财以送其行
A.⑴与⑵相同,⑻与⑼相同          B.⑶与⑷相同,⑽与⑾不同
C.⑸与⑹不同,⑺与⑽相同          D.⑴与⑾不同,⑹与⑺不同
解析:A⑴⑵⑾来;⑶相当于“而”;⑷拿;⑸在;⑹⑻因,由于;⑺率领;⑼因为;⑽与
 
4.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      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解析:C  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
 
5.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③逢蒙学射于羿     ④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⑤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⑥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      ⑦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      ⑧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⑨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⑩每自出于管仲、乐毅   
A.①与⑤相同,③与⑧不同          B.①与④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⑥与⑦相同,④与⑩不同          D.②与③不同,⑥与⑦不同
解析:C  ①⑤被;②⑥⑦对于;③向;④给;⑧在;⑨根据;⑩引进对象
 
6.对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 唇亡则齿寒     ⑶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⑷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⑸ 非死,则徒尔     ⑹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⑺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    ⑻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⑼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⑽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⑾ 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     ⑿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⒁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A.⑴与⑵不同,⑶与⑸不同          B.⑹与⑺不同,⑵与⑼不同
C.⑷与⒁相同,⑿与⒀不同          D.⑻与⑽相同,⑾与⒁相同
解析:C  ⑴就是;⑵⑼⑽那么;⑶连词,就;⑷⒁假若;⑸⑹⑺⑻⑾⑿就;⒀却
 
7.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父去里所,复还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   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    ⑥皆生毛,长一寸所   ⑦夜以火指鼓所    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解析:A  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
 
8.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府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④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⑤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⑦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    ⑧今故告之,反怒为
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⑧|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⑧|⑤            D.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解析:D  替,介词|因为,介词|为了,介词|表疑问,副词|被,介词|当,等到,介词
 
9.对下列各句“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③可得闻与?   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⑤子非三闾大夫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②④|⑤
解析:B  介词,替|连词,和|助词,表疑问|动词,亲附
 
10.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且焉置土百?    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⑤⑥|③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⑧|②⑤|④⑦|③⑥
解析:A  助词,用于句末不译|代词,他|句中助词,形容词尾|兼词,于之
 
11.选出“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⑵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⑷辍耕之垄上   ⑸哀秋冬之绪风   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⑻是寡人之过也   ⑼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⑽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诸绅间    ⑾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⑴⑺|⑵⑶⑼⑾⑿|⑷⑹⑽|⑸⑻              B.⑴⑺⑿|⑵⑶⑼⑾|⑷⑹⑽|⑸⑻
C.⑴⑺|⑵⑶⑼⑽|⑷⑹|⑸⑻⑾⑿              D.⑴⑺⑿|⑵⑶⑼|⑷⑹⑽|⑸⑻⑾
解析:B  主谓间结构助词/代词/动词/结构助词“的”
 
1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解析:B  ①连词,表修饰  ②代词,你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表假设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乎”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②叫嚣乎南北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美哉乎,山河之固
A ①③⑤/②④   B ①②⑤/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D  ①②③介词,相当于“于” ④副词,表反问   ⑤副词,表感叹
 
14.比较下列各句中的“其”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③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⑥尽其肉,乃去  ⑦饥寒切身,慈母不能保其子    ⑧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  ⑨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⑩其言简而明,信而通
A ①②④⑤⑥相同,③⑨相同  B ①③⑤⑦⑨相同,④⑧不同
C ②③⑤⑥⑦相同,④⑩相同    D ④⑤⑥⑦⑩相同,⑧⑨不同
解析:D  ①指示代词,那  ②副词,表反问  ③代词,其中的  ④人称代词,他的  ⑤人称代词,他的  ⑥人称代词,它的  ⑦人称代词,她的  ⑧  ⑨副词,表揣测  ⑩人称代词,他的
 
15.“也”是语气助词,可以表判断、肯定、疑问、感叹和句中停顿等语气,下列各句按语气分类,指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③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④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⑤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⑥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⑦苛政猛于虎也  ⑧君子之仁也,行其义也  ⑨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⑩缚者曷为者也 
A ①②④/③⑤/⑥⑧/⑦⑨⑩    B ①③/②⑤/④⑩/⑥⑧/⑦⑨
C ①③/②⑤/④⑦/⑨⑩/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⑨⑩
解析:C ①③表判断  ②⑤表肯定  ④⑦表感叹  ⑨⑩表疑问  ⑥⑧表停顿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②视之,形若土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①②/③⑤/⑥⑦⑧/④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D.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解析:C(①如,像 ②如,像 ③如果 ④如果 ⑤你 ⑥像,如 ⑦及,比得上 ⑧你)
17.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解析: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18.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楚之南有冥灵者。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解析:D(A 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ABC解释成“…的东西”,D表判断,不翻译。)
 
高考典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析:A(两个“以”都是介词“用来”,B它们/语气词“难道”, C 表并列/表修饰, D到/在)
20(安徽.)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 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解析:A (121.15.225.19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五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岩前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下一个『备战2010中考专题复习之对联与标语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