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学年度第一学高二语文试题(模拟)期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09-10学年度第一学高二语文试题(模拟)期中(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09-10学年度第一学高二语文试题(模拟)期中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迤逦yǐ埋怨mái裔hān门衰祚薄zuò锱铢必较zīB.泠然líng蕴藉jiè流憩qì日薄西山ó得鱼忘筌quánC.央浼měi拮据jié尺牍dú怏怏不乐yāng命运多舛chuǎnD.庇祐hù怂恿yǒn
试题预览
09-10学年度第一学高二语文试题(模拟)期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yǐ 埋怨mái 襜帷chān 门衰祚薄zuò 锱铢必较zī B.泠然líng 蕴藉jiè 流憩qì日薄西山bó得鱼忘筌quán
C.央浼měi 拮据jié 尺牍dú 怏怏不乐yāng 命运多舛chuǎnD.庇祐hù怂恿yǒng 熟稔rěn 咬文嚼字jiǎo 酩酊大醉dī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台湾岛内新一轮倒扁声浪再起时,陈水扁避重就轻,做出了种种姿态,虚与委蛇,试图改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贪腐形象。
B.在学校五十年校庆集会上,已退休的老校长的一番话被人们视为暮鼓晨钟,引起了人们的深深思考。
C.这部作品凝聚了作者数十年的心血,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作品一发表就引起了大家的评头论足和一致好评。
D.前天的慈善晚会上,与会的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都尽己所能,慷慨解囊,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收入。
B.一位佩戴金色麦穗将花的中年军人伴着雷鸣般的掌声,缓缓走上鲜花簇拥的“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领奖台,他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医院院长柴家科。
C.中俄两国就是要借助互办“国家年”这个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中俄友好,促进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如伏尔加河水源远流长。
D.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经过七八千年的升华、发展和改变,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 《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朱光潜《咬文嚼字》)
4、下列对文中“联想的意义”是“偏于游离的”“偏于个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和写作时,字的意义的确定和控制有难处。B.阅读和写作时,字的意义太精确而难以把握。
C.在文字尤其在诗方面,字的意义易用明显而确实。D.在文学尤其在诗方面,字的意义随时随地各不相同。
5、下列对“联想的意义”产生流弊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联想变化莫测,太易游离。B.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C.习惯产生了“套板反应”。D.运用联想自鸣得意。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字的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的难处,主要在联想的意义的运用上。
B.“柳腰桃面”“才高八斗” “春花秋月”等“套语”是创作中的“陈言”和“仇敌”。
C.科学的文字只用字的直指的意义,文学的文字只用字的联想的意义。
D.“套板反应”就是由一件事物立即使人想到一些“滥调”“套语”的心理过程。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①,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②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③。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④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⑤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⑥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①朝那:地名,朝那县② 阃:朝廷 ③ 尺籍五符:军中的规章条令④绳:制裁 ⑤上功首虏差六级: 多报多杀敌人六个首级的功劳  ⑥下:交给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良久,召唐让曰   让:让座              B.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称霸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犯罪   D.文吏以法绳之   绳:制裁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冯唐以孝著② 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 乃复问唐曰  ②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②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 ① 委任而责成功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冯唐“有识见,性耿直”的一项是(  )
①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②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③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④ 上怒,起入禁中⑤ 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⑥ 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 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 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 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2分)
                                                                              
    ②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 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通观全诗,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画线句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句,请从表达(写作)技巧方面做一简要分析。(3分)
答:
13、请将下列要求掌握的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7分,每空1分)
⑴、悟已往之不谏,              。⑵、            ,鸟倦飞而知还。⑶、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⑷、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⑸、登东皋以舒啸,           。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雨中登滕王阁  熊召政
    登高骋目,总以晴好的天气为宜。遗憾的是,此刻我登滕王阁,周遭是一片淅沥沥的雨声。5月下旬,江南开始进入梅雨季节,站在滕王阁的七层之上,但见槛外浩茫的赣江,罩在濛濛的烟雨之中,虽然胭脂色的波浪显得湿润,但江的对面已是模糊一片;而飞阁之下车水马龙的十里长街,除了喇叭声的清脆,一切,也都幻化为浮动的剪影。
  但我仍觉得,眼下这雨中的凭栏,乃是别一番感受。虽然见不到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但雨来风掠,雾卷云飞,更平添了登临者怅然怀古的思绪。
   在滕王阁的楼下,正准备登临时,有人说“这是一个假古董”。言下之意,既为赝品,你何必登上这水泥浇铸的楼梯?
是的,昔日的滕王阁早已倾圯,眼前的这一座,是1989年动工修建,历时三年而成。比之旧制,它更加峭拔,也更加壮丽。珠帘晃动在天阙,檐马叮咚于青空。置身其中,哪怕是烟雨如潮飞云似梦,你依然会有那种望尽中原百万山的感觉。 
   中国的古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它的好处是质朴、浑厚,沉静中透出空灵的禅意。人住在里面,若饮酒,则窗牖的花影可以助兴;若弹琴,则木质的板壁可以让弦音更加柔和。但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特别是使用了太多的木材后,不但易燃,而且耐腐性也很差。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保存百年尚且不易,何况它们的建筑年代,非唐即宋,都在历史的烟雨中浸泡了千年呢!就说这座滕王阁吧,自公元653年即唐永徽四年建成以来,已经历了将近14个世纪。无论是霜天画角下的铁骑,还是暗夜秋风中的野火,都不可避免地一次次侵蚀它、焚毁它。所有香艳的记忆,其尽头都不可避免是一把劫灰。滕王阁首建至今,已经历了数十次的毁灭与兴建。除了初唐的王勃,登临层榭并为之留下千古美文,是正宗的滕王版的楼阁之外,自他之后的韩愈,自韩愈之后所有的文人骚客,所吟咏的滕王阁,都是在歌颂赝品。
这些年来,各地的名胜古迹都在恢复,这是民族复兴的特征。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人,若只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则哪里还有可能恢复名胜呢?乱世逃命,盛世建楼,这都是历史的必然。眼前的滕王阁,虽然是假的古董,但却是真的名胜。王勃的美文已经成了千古绝唱,我们岂能让他的满纸珠玑无法印证,让后来人徒生惆怅呢?因此,南昌不能没有滕王阁。它的千百年来的每一种版本,都不是赝品,都是南昌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机缘以及不同风情的真实写照。
   如今,我站在最新版的滕王阁上,在枇杷黄莲叶青的季节,眺望变幻不定的江山风雨图,沐浴天地间流动的勃勃生机,心情便如茶烟深处的月色,那份诗意,那份惬意,想压抑都压抑不住了。
滕王阁留给我的记忆,一直与歌舞有关。盖因修建此阁的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生长于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李元婴的手不必磨剑,却可以捉捏彩笔,绘出人间的富贵。据传,李元婴擅画蛱蝶,阁中留有他的《滕王蛱蝶图》,满眼风华、一片缤纷。当然,李元婴的耳,也听不到杀伐之声,他生命中的岁月,被一场又一场的歌舞填满,脂粉气、楚腰身、霓裳曲,使他贪欢、使他迷醉、更使他对国计民生了无兴趣。 
据说,李元婴从苏州刺史的任上迁转洪州都督,就因为任职不专,或可套用近时语,即因为执政能力的低下。在南昌,他又因“数犯宪章”再次被贬,谪置滁州。看来,称他风流王爷完全称职,若以官身评判,他恐怕只沾得上一个“庸”字儿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南唐李后主,论当皇帝,他只是庸君,论诗人,他却高居上游。这李元婴同样如此,他若不当官,而专心致志当一名歌舞团的导演,必定完全称职。
李元婴自苏州迁来南昌,走的虽是贬谪之路,仍不忘声色。他从苏州带了一班乐伎前来,于是,这赣江边上的南昌故郡,平添了夜夜笙歌。
李元婴好游冶,某日来到章江门外的荒阜,面对茫茫江水,他突发奇想,让随从在榛莽中治酒席,起歌舞。燕麦兔葵之中,离草荆棘之上,怎搁得住弱不禁风的舞衣?于是,谄其事者,投李元婴所好,在这岗峦之上建起一座高阁,这便是滕王阁的由来。登临送目俯瞰江山,只是它的附属功能,开绮筵,演歌舞,才是建阁者最初的动机。
于今,风流的滕王早已灰飞烟灭,但阁上的歌舞却一直不曾消歇。远古的吴趋曲,盛唐的柘枝舞,虽然不再演绎,但我在这阁上,却听到更为古老的编钟,以及渗透了赣南风情的《十送红军》,这熟稔的旋律,立刻让我想到这槛外的苍茫河山,曾经是红旗漫卷的苏区。更由此感叹,没有这一片土地,没有这一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的人民,今天,我们就不能在这滕王阁上,欣赏到令人陶醉的盛世歌舞。
14“眼前的滕王阁,虽然是假的古董,但却是真的名胜。”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15、为什么说“南昌不能没有滕王阁”?(5分)
答:
16、文中用大量的篇幅追述滕王李元婴建造滕王阁的历史,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答:
17、“雨中登滕王阁”,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脉。(6分)
答:
六、(15分)18、仿照前两句的句式,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以组成结构整齐匀称的排比句。(6分) 
    王勃不亲登滕王阁,断然写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李白不在庐山观望瀑布,也绝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        ,           ;                ,                   。
19、生活中的好多名句,把它们的原意变变角度,就会是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意境。这样变换角度看名句,会开阔我们的思路,有助于我们多方面思考、处理问题。
依照示例,写出自己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生动,有一定说服力。(任选一题)(3分)
示例:名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另一种看法:殊不知难得糊涂往往是处理同事间纠纷和矛盾的最佳良方。
名句:(1)出淤泥而不染。
另一种看法:                                                           。
名句:(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另一种看法:                                                           。
20、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含义(30字以内)。(6分) 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巍巍泰山,直插云霄,任凭风吹雨打,决不动摇,那是山的底线;参天胡杨,枝繁叶茂,任凭狂沙肆虐,威武不屈,那是胡杨的底线。
做人,更应该有底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人格底线。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
你的为人处世有底线吗?你的底线是什么?你能坚守得住吗?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三(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四、(23分)
①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2分)
                                   ,                                      
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3分)
                                                                                                           
12、(1)(3分)答:                                                         
                                                                         。
(2)(3分)答:                                                            
                                                                         。
13、(7分)
(1)                                           
(2)                                           
(3)                                                                     
(4)                                                                     
(5)                                          
五、(22分)
14、(5分)答:                                                            
                                                                           
                                                                        。
15、(5分)答:                                                            
                                                                           
                                                                         。
16、(6分)答:                                                             
                                                                            
                                                                          。
17、(6分)答:                                                             
                                                                            
                                                                          。
六、(15分)
18、(6分)
                                            ,
                                                                      ;
                                            ,
                                                                      。
19、(3分)(任选一题)
名句:(1)出淤泥而不染。
另一种看法:                                                                
                                                                      。
名句:(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另一种看法:                                                                
                                                                       。
20、(6分)漫画的标题:(2分)                            
漫画的含义:(4分)                                                           
                                                                          。
七、(60分)文题: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地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拟物、夸张等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2、C(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评头论足: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3、B(A项成分残缺,应在“收入”后加“增长”。C项句式杂糅,去掉“友谊”后的内容或将“加深”改为“使、让”等。D项语序不当,应为“改变、发展和升华”。)
4、D  5、C  6、A  7  A 让:责备。
8  D 连词,都表递进。   ( A.① 介词:因为;  ② 介词:按照。B.① 副词,表两事顺承:于是,才;   ② 副词:竟。   C.①助词,与前面的成分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  ②助词,用在短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禄劝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下一个『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