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淮安市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2009-7-69:40-12:10淮阴中学试题组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拗口/执拗地壳/金蝉脱壳轧钢/互相倾轧B.钥匙/锁钥俭省/不省人事商贾/余勇可贾C.拓本/拓荒血晕/呕心沥血要塞/敷衍塞责D.瘦削/斧削纰缪/未雨绸
试题预览
江苏省淮安市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
2009-7-6           9:40-12:10
淮阴中学试题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⒈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拗口/执拗   地壳/金蝉脱壳   轧钢/互相倾轧
B.钥匙/锁钥   俭省/不省人事   商贾/余勇可贾
C.拓本/拓荒   血晕/呕心沥血   要塞/敷衍塞责
D.瘦削/斧削   纰缪/未雨绸缪   哽咽/狼吞虎咽
⒈D (A.ào/niù qiào zhá/yà B.yào/yuè shěng/xǐng gǔ  C.tà/tuò xuè sài/sè  D.xuē/xiāo miù/móu yè/yàn)
⒉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圆明园学会顾问、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侃侃而谈他对法国拍卖圆明园兽首和文物拯救的看法。
B.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 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C.朝鲜核试验风波让国际社会高度紧张,战争风云一时笼罩朝鲜半岛,而朝鲜国内却张灯结彩,呈现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D.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演愈烈,尾大不掉。
⒉B (A.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一般形容滔滔不绝、旁若无人的谈论或演讲。
出处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 处 《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用 法 紧缩式;则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外相遇  
C. 歌舞升平   解 释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用 法 复杂式;作谓语;含贬义
D. 尾大不掉:解释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⑴⑵题。(4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德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试,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⑴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20字)

⑵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20字)
⒊参考答案:
⑴研究反馈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或“研究反馈方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⑵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如答:反馈频率和成绩提高成正比例关系,扣1分)
⒋由于具有迅捷、便利等优势,短信拜年已经逐渐取代了电话拜年。随着近年来“二手转发” 的拜年短信日益增多,短信拜年的真诚度在人们心中打了折扣。你是如何看待“二手转发”拜年短信的?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不超过60字)
⒋参考答案:
⑴不必质疑“转发”拜年的真情含量。
①一个春节,发上几十、上百条短信的发送量太大。
②精彩短信转发他人,与亲朋好友共享,又传递自己祝福。
⑵“转发”短信的真诚度打折扣。
①很多人都希望收到具有个性、特为自己而设的祝福。
②每个人的内心与众不同,应用自己的心声来表达祝福。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孤且窭,事母谨甚。淹究经术,性謇特。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不肯造请贵势,魏征异之,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俄而征薨,乃娶。人问其然,日:“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己故也。”
素善刑部尚书张亮,亮抵罪,故贬吉安丞。吉安介蛮夷,梗悍不驯,义方召首领,稍选 生徒,为开陈经书,行释奠礼,清歌吹舞,人人悦顺。久之,徙洹水丞。而亮兄子皎自朱崖还,依义方。将死,诿妻子,愿以尸归葬,义方许之。以皎妻少,使奴负柩,辍马载皎妻,身步从之。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显庆元年,迁侍御史。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妇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 义府悦之,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缢。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奏曰:“天子置公卿大夫士,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不得独是独非也。今陛下抚万帮而有之,蛮区夷落,罪无逃罚,况辇毂下奸臣肆虐乎?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履霜坚冰,弥不可长。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 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岁终不复调,往客昌乐,聚徒教授。母丧,隐居不出。卒,年五十五。
【注】①窭:jù 贫穷。②謇:jiǎn 正直。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   哀:同情
  B.义方召首领,稍选 生徒     稍:逐渐
  C.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      柄:把柄
  D.高宗特原义府之罪          原:赦免
⒍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义方“仁义”和“忠诚”的一组是(  )(3分) 
  A.①孤且窭,事母谨甚                            ②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
B.①义方召首领,稍选 生徒,为开陈经书            ②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C.①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②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己故也
D.①俄而征薨,乃娶                               ②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
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义方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他饱读诗书,前往京城长安参加明经考试,途中遇到一名徒步赶路的人,了解情况后,就把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震动当时。
B.王义方在朝中不肯走访请托权贵,因此魏征非常器重他,并要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谢绝了。不久魏征去世,为了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王义方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
C.中书侍郎李义府想占有姿色过人的罪囚淳于氏,要大理寺寺丞毕正义将她从监狱里弄出来。高宗皇帝下令重新审理这个案子,王义方上奏请求,但高宗认为他毁辱大臣,言词不谦逊,把王义方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
D.王义方担任洹水县县丞时,好友张亮的侄子张皎临死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自己的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张皎死后,王义芳按照张皎的遗言,把他安葬在家乡原武,并在坟前祭告,最后将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
⒏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3分)
⑵以皎妻少,使奴负柩,辍马载皎妻,身步从之。(3分)
⑶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4分)
⒌C(柄:权力)  
⒍A(B.①治理地方的措施 ②孝顺C.①守信用 ②为人正直;D.①表现仁义;②不攀附权贵) 
⒎D应该是在原武安葬完张皎,把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并在张亮的坟前祭告才离去。 
⒏⑴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官,得了病而且很严重,我想要往前探望,因徒步赶路十分疲惫不能前往。(3分。得分点:①宦:做官。 ②革:急,严重。 ③省:探望;探视。每个得分点1分。下同。)
   ⑵因为张皎妻子年轻,王义方让家奴背着灵柩,自己从马上下来,让张皎的妻子骑着,自己步行跟着。(3分。得分点:①以:因为。②载:让……坐上;乘坐。③步:行走;步行。) 
   ⑶从前王陵的母亲用剑自杀成就儿子的大义,你能尽忠心成就美名,这是我的心愿,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4分。得分点:①伏箭:用剑自杀。②立名:成就美名。③吾之愿也:判断句式。④恨:遗憾。)
附翻译:
王义方,是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的人,自幼丧父,家庭非常贫困,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他饱读诗书,性格正直特别。因参加明经考试,前往京城,在路上遇到一个因徒步赶路而疲惫的人,对王义方说:“我的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官,得了病而且很严重,想要前往探视,因徒步赶路十分疲惫不能前往。”王义方同情他,解下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振动当时。不肯走访请托权贵,魏征认为他与一般人不同,准备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谢绝了。不久魏征去世,王义方却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别人问王义方这样做的原因,王义方说:“我先不这样做是不依附权贵,现在这样做是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
   王义方一直和刑部尚书张亮友好,张亮犯罪,王义方受牵连被贬到吉安县做县丞。吉安处在蛮夷之间,百姓强硬固执不驯服。王义方招集地方首领,逐渐地挑选了一些学生门徒,为他们开设讲授经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传授清歌短笛合奏的技艺,他们都十分高兴。不久,王义方调任洹水县(今河北魏县)县丞,当时张亮的侄子叫张皎从崖州回来,投靠王义方。张皎快死的时候,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因为张皎妻子年轻,王义方让家奴背着灵柩,自己从马上下来,让张皎的妻子骑着,自己步行跟着。在原武安葬完张皎,把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在张亮的坟前祭告才离去。
   显庆元年,王义方升任侍御史。当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掌朝政,有个妇女淳于氏姿色过人,因获罪被囚禁在大理寺,李义府很高兴,委托大理寺寺丞毕正义违法把她弄出监狱。高宗皇帝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新审理淳于氏这个案子,毕正义自缢身亡。王义方认为李义府奸邪害政,将要弹劾上奏,拿这件事问自己的母亲。母亲说:“从前王陵的母亲用剑自杀成就儿子的大义,你能尽忠心成就美名,这是我的心愿,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义方于是上奏皇上说:“皇上设置公卿大夫,想要水火互相救济,宰辅大臣互相帮助,不能独自认为是对的或认为是错的。现在陛下安抚并拥有天下,少数民族及边远地方的人,犯罪了都不能逃避惩罚,何况皇帝身边的奸臣肆意暴虐呢?杀人灭口,这生杀的大权,不由君主发出,却向下移交给奸臣,脚下踩着霜就要想到坚硬的冰块,弥补不能太晚。请求交给有司共同处理毕正义死的情况。”高宗特意要赦免李义府的罪过,认为王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谦逊,把王义方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年终也没有调回来。王义方客居昌乐,就招募学生教学。母亲去世,隐居不出。卒,年五十五。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⑴关于这首诗,作者加了一条自注——“喜崔明府相过”。首联和颔联跟“喜”有关联吗?请简要分析(6分) 
 
⑵全诗主要写“客至”,尾联又写邀请邻翁对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这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句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舍”,自称其家为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用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其对仗颇具匠心,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蓬门”,茅屋的门。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它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人肯不肯与邻家的老翁相对而饮?如果肯的话,我就隔着篱笆,招唤他过来,一起喝尽这最后的几杯。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评解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刘克庄《后村诗话》说:“此篇若戏效元白体者。”杜甫自不可能飞跃时空去戏效他后代的元白体,那么从什么角度什么意义上讲,《客至》“戏效元白体”呢?简而言之,元白体就是指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难怪刘克庄说它是戏效元白体。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⒑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夕揽州之宿莽。(屈原《离骚》) 
⑵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⑶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⑷                      ,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
⑸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王维《使至塞上》)
⑹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⒑⑴朝搴陛之木兰兮
⑵剑阁峥嵘而崔嵬
⑶凌万顷之茫然
⑷大弦嘈嘈如急雨
⑸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⑹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城市羔羊
       晨义 
   城市每天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
   今天,在市中心碧绿的圆草坪上,出现了一只雪白的羔羊。
   她的飘荡着山野气息的眼神,第一次闪现出犬牙参差的楼厦以及纵横交错的车流。起初,她似闯入一条不曾啃过野草的峡谷,环视这样的悬崖,顾盼这样的溪水,颈上的两个小铃铛欢快地碰来碰去,还甜甜地叫唤两声,露出少女的天真。她甚至试着走到草坪边缘,探头嗅嗅来去匆匆的车影,仿佛那是涓涓流水,可以解渴,可以照亮她可爱的模样。然而她渐渐发现这里的草干枯单调,又短又碎,也没有花朵,连她的小蹄尖都遮不住,吃起来无滋无味,山坡上的草叶多鲜美啊!这里的声音杂乱,山坡上的声音多悦耳啊!山坡上的风吹到身上像水洗一样,越吹越白越洁净,而这里的风恰恰相反,而且没有憩息的树阴……同时,她感到了处境的危险,比有一天遇见了饿狼还严重,因为那一刻她可以奔跑,跑到羊群那里,羊群那里有牧人。但现在,就她一个。她“咩咩”地叫了几声,惶恐地张望。她的语言只有她自己听得懂。这是一座孤岛,除了脚下这些小市民化的草,她成了岛上唯一的求生者。
   她怎么来到了这里?
   城市的草是不允许长高的,长高了叫荒草,要毫不客气地清理掉,不然会生出野花,生出飞叫着的昆虫,比如蟋蟀、蚂蚱——那不乡村化了吗?城市的草卑微低矮,直白一律,就那么浅浅一层薄色,看上去平平淡淡,不让你产生任何奇思异想;踩上去软软绵绵,从不留有步步芳菲的浪漫:含蓄什么?深沉就别在这里。这些草从老远的地方一块块买来,曾随阵雨般的流行音乐一起,润染过一片片苍白的心灵。但日升月落,也就不再新鲜。你见过失却魅力的情人的瞳眸吗?正是如此茫然。而今日,因了这只明亮的羔羊,它竟闪射出前所未有的奶汁般的神采。
   毫无疑问,这只羔羊吸引了众多的注目和议论。有人还端起油光光的猎枪向她眯起一只血红的三角眼。
   “哦,像个天使!”
   “哟,迷途的羔羊啊。”
   “哈,四面楚歌。”
   “很危险了,哼,说不定会叫车碰死。”
   “可惜太小了,还不够一顿涮羊肉。”
   “谁叫这家伙馋哩,啃草啃到城市里来了,这不是破坏绿化吗?”
   “它一定渴了,真可怜。”
   “倒有些诗意。”
   四周都是路,可没有她的一条。日头西沉,到了归卧家园、品味甘草的时刻。然而今天,她连回忆的权利都不存在。她等待着,她要趁夜色快快奔跑!奔跑!什么时候找到了野草,生命才能获救。
   黑夜来临,她能寻到归去的来路吗?而且,不到最终的一刻,红唇绿眼的城市不会终止纵横。何况,城市的夜路并不好走。她的心可以舒展在崎岖坎坷的旷野,却不敢透露给宽阔平坦的城市。
   不过别担心,这羔羊原来只是一尊白石雕像。她不会走动,不会饥渴。如果有人打碎它,也听不到痛苦的惨叫,看不见可怕的流血。
   感谢上帝。
⒒从第三段看,这只“城市羔羊”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概括回答。 (5分) 


⒓文章题为“城市羔羊”,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圆草坪上的草,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 


⒔文章为什么要铺陈众人对“城市羔羊”的注目和议论?(6分) 


⒕结合全文,试探究倒数第二段在结构安排和主旨表达上的妙处。(6分) 

⒒惊奇(新奇)——失望——惶恐(本题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⒓形象展示城市羔羊面临的生活环境;与山坡上的草形成对比,传达羔羊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借以抒发作者对单调乏味、直白一律的城市生活的不满。(本题6分,每点2分)
⒔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羔羊的不同态度;进一步揭示“城市羔羊”将面临的危险处境;为下文写“城市羔羊”欲趁夜色逃离作铺垫。(本题6分,每点2分)
⒕结构安排:照应开头,揭示悬念;出人意料,使文章波澜曲折,达到戏剧性的效果。主旨表达:更强烈地传达出作者的悲悯情怀;深化主旨,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思考。(本题4分,结构、主旨各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为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 2005.7.16) 
⒖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文过程中,作者在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某些错误言论进行驳斥,立论与驳论相辅相承。
  B. “忘恩负义”与“过河拆桥”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C. “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这当然要首推盐和梅了。强调了盐和梅在烹调中的重要作用。    
  D.议论文一般是有感而发的,本文就是针对一些批评语文教育模式的言论而阐述己见的.。
⒗在文中“过河拆桥”是指谁?其表现怎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⒘联系全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6分)

⒖D(D与开篇第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本文是针对“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的现象而阐述己见的)
⒗一些作家(或“有些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2分)。他们在做学生时,语文成绩大抵都很好,未成名时常以此为炫资;成名后却常鄙薄起语文教育。(2分)他们不自觉地按照规则行事,却说“语文根本没有规则”,“都是语文惹的祸。(2分)(只谈他们“拆桥”——鄙薄语文的言论,分别扣1分)
⒘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分) “语文是盐”说明语文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2分) 同时,又是通用地为所有人服务的,因此人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17题。
史学大家王先谦
  ①王先谦,长沙人。他幼习经史,1865年(同治四年)中进士。他一生很少担任实际的政务官职,主要以学术名世,尤其在湖南声望极高,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
②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他治史的方法大体遵循乾嘉学风,注重校勘。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其他的注释著作《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等也颇见功力,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他的《十朝东华录》是王先谦的又一部重要的史著,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鸦片战争之后,随中西文化逐渐交流,中国学者开始著述外国史地,王先谦也顺应时代潮流,于光绪年间撰成《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日本源流考》探讨日本的政事学术和治乱得失的本源,目的是欲使闭目塞听的中国能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末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淮安市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初二语文期中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