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验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验试卷(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验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整洁分1.5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7分)1.古诗句默写、填空(22分)每题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1)          ,万物生光辉。(2)树树皆秋色,        。(3)        ,平海夕漫漫。(4)气蒸云梦泽,        。(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验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00分
整洁分1.5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7分)
1.古诗句默写、填空(22分)每题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1)          ,万物生光辉。
(2)树树皆秋色,        。
(3)        ,平海夕漫漫。
(4)气蒸云梦泽,        。
(5)无丝竹之乱耳,        。
(6)予独爱莲之        ,        。
(7)斯是陋室,        。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9)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11)<<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    
                                。
(1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13)《春望》一诗中写战事而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
                   ,                 。
(1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
(15)《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17)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
(18)《望洞庭湖增张丞相》中隐喻想作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助一臂之力的诗句是 
                             ,                                   
(19)造化钟神秀,                    。
(20)国破山河在,               。
(21)闻的六要素指:                              
(2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2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  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
震 sǒng(     )  狼 ji(     )  蹒跚(    )锐不可当(     )
4、选出下列加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提防(tí)    烧灼(zhuó)    憧憬(chōng)    锐不可当(dāng)
B、寒噤(jìn)   烛芯(xīn)     瓦砾(shuò)     荒谬(miù)
C、溃退(kuì)   地窖(jiào)     僵硬(jiāng)    赤裸(luǒ)
D、歼灭(qiān)  纳粹(cuì)     肃穆(mù)       阻遏(è)
5、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央告       锐不可当       张皇失搓 
B、地窖      拂晓       当然无存       销声匿迹
C、轩榭      荒谬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6. 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7.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3分)
①三借芭蕉扇    ②黛玉葬花
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    ④风雪山神庙
序 号 出自哪本名著 该情节的主人公


二、阅读探究(59分)
(一)现代文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14分)
(一)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8、“小船又飘回来”的“飘”照应前面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中“敌人的愿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文中画“      ”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2分)
10.“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1.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头子对抗日队伍所起的作用?(2分)

12、找出景物描写的一句,再自己仿写一句。(3分)

13. 选文突出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答:                  。

(二)(13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 子 在 水 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B)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C)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4. 情节概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 
                  
15..形象刻画-----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2分)                                   
16.语言品味 (4分)---- 
①“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②“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一句中,“好像”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17.环境描写-----文中画“     ”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选择一处作评点。(3分)
    我选(    )句,我的评点是:                                                 
                                      
18.写作技巧-----文段中画横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18.5分)
(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7分)
①阡陌交通(                  )   ② 妻子(                   )
③便要还家 (                 )   ④寻病终(                  )
⑤芳草鲜美(         )  ⑥寻向所志(     )(       )
20、下面加点的字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1分)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伙伴皆惊忙
21、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2、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后,你能从中归纳出三个成语是:(1.5分)
                 、                 、                   
23. 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
24.文章选自      (朝代)诗人          的《            》。(1分)
25、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1分)
                                                                            
26.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作答。(1分)

27.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1分)
  

28.你觉得文末“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





(二)(12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 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 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 
  注:挟①(用胳膊)挟着  ②语(yù):告诉。  ③ 折枝:按摩肢体。④王(wàng):统一天下。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
3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  是谓大同  是智也 
C. 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 
31.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32、请摘出【乙】文中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2分) 
                                       
33、(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      的理想社会。(1分)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             。(用乙文的语句回答) (1分)

(二)(7分)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比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3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智意所及 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B欲知其斤重   其:指代“他”
C、咸莫能出其理  咸:都              D太祖悦     悦:高兴
35、翻译“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一句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                                                                 
36、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3分)

作文(50分)
随着翟志刚打开神七飞船舱门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正式开始。亿万观众屏住呼吸、翘首企盼的深刻终于到来。航天员翟志刚挥舞国旗,漫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新的伟大突破。。“太空行走”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将来还要建设空间站、实现探月计划……请发挥想象,写写中国的未来的太空。








附加题:自主阅读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0分)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1分)
                                       
                                                                                          
2.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2分)
                                       
3.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2分)
                                       
5.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2分)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验试卷答案
1.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3)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7)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1)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2)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B
3.悚 藉  pán dāng
4.C (A.dī  B.lì  D.jiān)
5.C (A. 张皇失措B. 荡然无存D.川流不息)
6.C(《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通讯。)
7. ①《西游记》 孙悟空               ②《红楼梦》林黛玉   
③《鲁滨孙(逊)漂流记》 鲁滨孙(逊) ④《水浒》或《水浒传》 林冲
8.像一片苇叶;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9.因未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
10.不能去掉。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铺垫。(或:这是全文的文眼,贯穿全文。
11.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12、略(找出景物描写得1分,仿写占2分。)
13.过于自信和自尊。(自尊心与自信心都很强)
14.老头子智斗鬼子
15.动作、神态描写,智勇双全的性格
16.①老头子设计巧妙(2分);鬼子张皇失措的狼狈(2分)
②不能删,因为老头子并非真正看不出是鬼子,而是巧伪装迷惑敌人。
17.②   ①
18.为下文写鬼子中计埋下伏笔。
二(2)文言文
19、交错相通,妻子儿女,邀请,随即、不久
20、C 
21、略(关键词:①乃,无论;②俨然,属)
22、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23.借代
24.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2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6、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7、他们为了“避秦时乱”才来桃花源的,在这里过着和平、安宁且快乐的生活。
28、答案示例:其实渔人复寻桃花源而迷路已经否定了桃花源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刘子骥又寻而未果,进一步表明桃花源的存在只不过是人们的意愿而已,“后遂无问津者”实际上是告诉人们真正没有战乱,祥和、安宁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等叹惋之情。(意对即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29.亲近、出嫁 兴起  厌恶
31.①选拔品德高尚、能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②这是不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3.(1)大同(2)天下可运于掌
34.B
35(曹操)向手下人询问这件事,(手下人)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
36、曹冲从小就很聪明,有科学的头脑。



自主阅读
1、第1、2句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4.这八个字写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5.议论 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123.156.50.6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9年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辅导一』  下一个『2008—2009学年度义乌市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