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二中高一语文3月份质量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胜利二中高一语文3月份质量检测(高一必修三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胜利二中高一语文3月份月考试题共150分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39分)一. (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 许诺偌大唱喏惹事B. 诅咒狙击刀俎病疽C. 寥廓戮力谬误缪贤D. 鲰生胡诌绉裙甲胄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栗  凭心而论  众口栎金   心有灵犀一点通B.溜达
试题预览
胜利二中高一语文3月份月考试题
共150分  15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共39 分)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许诺  偌大  唱喏  惹事  
B. 诅咒  狙击  刀俎  病疽
C. 寥廓  戮力  谬误  缪贤
D. 鲰生  胡诌  绉裙  甲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栗  凭心而论  众口栎金   心有灵犀一点通
B.溜达  门可罗雀  原形毕露   置之死地而后生
C.纰漏  贻笑大方  恼羞成怒   冒天下之大不韪
D.吞噬  重整旗鼓  共商国是   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别的什么? 
B以《团结、友谊、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尖、堂、松、脆、爆”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6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7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窖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8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咎什么样的瑟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叉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赴。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9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①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潜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注释:①骫:歪曲、枉曲。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进士.调叶县尉                      举:推荐
    B.擢起居舍人,丁母艰                   丁:遭逢
    C.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       诬:欺骗、言语不真实
    D.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               配:够得上、相当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未间命而卒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   .以勇气闻于诸侯
      C学甫而不为者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相如因持璧却立
12.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A 时课颁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   .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D 丐郡,得知太平州.   至之九日罢,主管太龙观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前三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最后一段介绍他的文学成就。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
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分) 
③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2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蟀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l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2 分)
( 2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5分)
16.名篇名句填空(10分)
大行不顾细谨,               。            ,               。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恩所加,               ;            ,               。                              
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20 题。
说     树
  吴冠中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桶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抖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胰,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幸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姿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 
  … 
  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1)、太庙(2),依傍的是祖荫。  注:(1)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
  (2) 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17 .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 4 分)
  18 .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 4 分)
  19 .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6 分)
  20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
  B .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
  C .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
  D .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
E .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墩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六.(9分)
21、仿照下面的话,任选一物仿写。(4分) 
蚕     倾吐纯洁的思念, 化作圣洁的温暖。 
2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5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
   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月考答案
一.1。C   2. A 
 3. A。 A“粉墨登场”:本来意思是指画好了妆,上台演戏。   B“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时挥洒自如或文章篇幅很长。    C“完美无缺”:美好而完备,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    D“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4.C   A项语序不当。把“详细”放到“介绍”前边。“详细”不能修饰“技巧”和“效果”。B项成分赘余。删除“很好”。因为后边有“美妙”,前边用“很好”重复赘余。D项成分残缺。去掉“这一环节也是最”中的“是”或在“弄虚作假现象”后加“环节”一词。去年高考题中的病句题型,也是从少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赘余三个角度出的题。稍有不同。去年少宾语中心语的句子,后面没有名词,明显少中心语。而今年的句子后面有名词“现象”,但是“现象”是“出现”的宾语,“是”的宾语缺少。去年的搭配是主干的搭配不当,今年是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去年的赘余是重复,今年是多余。建议学生平时练习主要的病句类型,总结其外在特征,而不要在怪句子,难句子上钻牛角尖。]
5. D.[A “是他的体型?”选择问句,第二、三个问号改为逗号;B “《团结、友谊、发展》”是主题,不用书名号;C“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引文不能独立成句,是“真可谓”的宾语,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二.6.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乐音”属于听觉,“水灵灵”属于视觉,根据第二段“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的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7.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为无中生有,A、B两项在第二段有相关落脚点,D项信息在第三段。]
8.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五条标准……过了头”“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是有裨益的”等信息可以作答。]
9.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是“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的标准,文中是借以说明“五字标准”“难以使人认可”。]
三. 10.A(举:考中、考取。)   
11.D(因:都是副词,译为“于是”、“就”。A而:连词,前表承接;译为“就”,后表因果,译为“因而”;B前为连词,译为“来”,后为介词。译为“凭”;C为:都是动词,前一个译为“模仿”,后一个译为“做”。)    
12.B(A“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母”旬反映他韵孝顺。C“蜀”句表现他的淡泊,“乐”句介缗他的名号的来历。 D“丐?句表现他的直率,“至”句介绍他被罢免知州后新的官职)
13.B(该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
四14.(黄庭坚)担任了北京国子监的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
15. ⑴ 拟小标题要先了解画面的主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此诗首联写了时间——秋天(秋床)夜里(缺月、漏未央),地点——驿站客馆,景物——一灯照秋床,抒写了主人公彻夜难眠之情。由此可得出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参考: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五.17.(1)第一点:冬天的树有一种线结构的美,进入了抽象美的范畴。
(2)第二点:冬天的树充满强劲的筋骨之美,是树之精灵,人之精灵。
18.(1)前人种树后人凉,为子孙造福是我们的职责
(2)我们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
19.(1)老树是寄托着我们对家乡故旧亲朋的思念,是一部历史卷轴。
(2)老树是我们的莫逆之交,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3)老树是艺术长青的象征。
20. B E【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A项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明显错误。B项和原文“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表述一致,因而是正确的。C项“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错误。因为它是为了说明“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D项“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错误。E和原文表述一致,因而正确。
六.22.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解析][这道题首先要抓住寓言中的主要信息:庄周感到自由自在蝴蝶,蝴蝶怀念庄周的日子。再组织语言作答]
附: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专
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9年度初三年级诗歌模拟试卷测试』  下一个『08—09学年下学期尖子生竞赛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