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9年模拟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汇编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江苏省2009年模拟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汇编(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跳出地球看地球——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周玉明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
试题预览
江苏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跳出地球看地球
                            ——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周玉明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边念书,刚好念到‘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就取名‘自远’。现在我搞地球科学,这是天意吧!”
1952年9月,欧阳自远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后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才使他具有今天的洞察风云的能力。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卫星。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他想“跳”出地球,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在更大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他向侯德封院士提出,想研究天体,开拓这片处女地。这听上去有点离经叛道。可是侯先生不但同意了,还鼓励他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有关知识,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
1976年是欧阳自远科研经历的幸运年。无数人一辈子也难遇的陨石雨,这一年里他却遇到了三次。此后的十余年中,欧阳自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并被国内外的教科书、专著、大百科全书等引用。
从1964年到70年代末,欧阳自远两次参与地下核爆炸实验,很少回家。好几年春节,都在戈壁滩度过。令人心酸的是,他偶尔回家,儿子不认识父亲,跟他妈说,家里来了位不认识的叔叔。
1978年,美国特使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最新科技成果的猎物——“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来的只有1克重的岩石样品。这块岩石来自哪里?领导人问中科院:“你们有谁能搞清楚这块石头?”
    于是这块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交到欧阳自远手中,不久,国内8个研究单位的几名科学家集聚到欧阳自远麾下,对这块月球岩石进行了多项研究,发表了l4篇论文,确认这块岩石样品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采集的样品,而且确认了岩石的采集地点。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6岁的他雄心勃勃,心里默念着,总有一天,中国要启动自己的探月、登月工程!
近年来,“重返月球”的热潮席卷而来,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欧阳自远坚持奔走,呼吁我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对月球的探索,深化关于地球、太阳系起源与演变的认识,并及时、系统地整理了月球研究的资料,主编了《月质学研究进展》,为将来我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了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
l994年欧阳自远提出探月构想,十几年来,他一直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从没想过放弃。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一年。72岁的他动情地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实现再次探月。”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自远”名字的来历,表明欧阳自远的生命属于探月,他早有宏图大志。
B.欧阳自远学过地质,又学过核物理,所以曾负责两次地下核爆炸的实验研究。
C.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已经实现了首次探月的夙愿。 
D.对岩石样品进行多项研究之后,欧阳自远以多篇论文确证了岩石采集地点。
16.欧阳自远为什么要“跳出地球看地球”?请简要说明原因。(6分)
答:                                                                
17.从欧阳自远的经历看,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6分)
答:                                                                
参考答案

乙、实用类文本
15.C(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C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
16.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块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计划。(6分)
17.学科交叉,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着敬业,无私奉献。(6分)

2009年江苏高考姜堰、前黄、如皋、淮阴四校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6—19题。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我微笑着调侃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Why not”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
得知她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16.关于《金色笔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作者对莱辛有更多的了解的基础上,翻译了《金色笔记》。
B.作者拜访莱辛的目的是再次提出请她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情。
C.莱辛主张不要随意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D.莱辛拒绝为《金色笔记》写序,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其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
17.关于文本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用类比的手法,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之类比,突出莱辛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已经走上了正轨,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莱辛对是否盗版却不是十分在意。
C.文章第2段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以便开启宾主的对话。
D.莱辛不懂中文,坚持不为中文译本写序,不敢妄下断语的行为,反映她的严谨、踏实的写作精神。
18.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语言不通”与“语言相通”矛盾吗?为什么?(6分)



19.作者在文中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6分)


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
16.A (因果倒置)
17.B(“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绝对化,注意原文作者说话的语境,是一种玩笑口吻。)
18.不矛盾,“语言不通的陌生人”是指自己和莱辛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3分)“语言相通的人”是指作者与莱辛有着相同的家庭出身,心理上有相通之处。(3分)(仅判断,不解释,不能得分)
19.①谦虚随和,平易近人;②热爱读书,热爱写作;③态度诚恳,治学严谨;④爽朗大气,慷慨无私。(只要能答出其中的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文试题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化学奖:给蛋白质打上标记
史军
    蛋白质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类梦想破解蛋白质如何在生物体中运作,从而使发育、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然而,它没有颜色,在普通的观察中几乎“来无影,去无踪”。虽然有些染色手段可以让某些蛋白现身,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先破坏生物体。我们还是无法得知这些蛋白在活生物体中的运作情况。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大推进了对生命的认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他们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道路上踏出了关键的三步。
    踏出第一步的是下村修。1962年,他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在后续研究中,他发现绿色荧光蛋白中包含一个发光团,被紫外光和蓝光激发后,会吸收光中的能量并储存起来;随后,发光团会处理这些能量,并以绿色荧光的形式将这些能量释放。这样,荧光蛋白就成为良好的标记细胞位置和活动的指示灯。
    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前,人们标记蛋白质的方法都不尽如人意。首先,运用的普通染料会对生物细胞活动产生影响;其次,很难把这些染料准确注入细微的细胞结构中。荧光蛋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问题。1988年,马丁•沙尔菲在学术会议上第一次听说绿色荧光蛋白。当时他正在对线虫进行研究,线虫全身只有959个细胞, 1/3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相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模式生物。沙尔菲意识到,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可以标记出线虫体内不同细胞的活动。
    沙尔菲的想法是,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连接到不同的蛋白质基因上,在这些蛋白出现时就可以被检测到,从而确定不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表达的时间和部位,并进一步确定它们的功能。要实现这一想法,首先要在水母的基因组中找到与绿色荧光蛋白对应的基因。当时,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正在克隆相应的基因。在与普瑞舍联系之后,沙尔菲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基因。他让研究生尝试将这段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约一个月后,他们得到了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的大肠杆菌。之前,科学家猜测生物体发光是多个蛋白和发光引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沙尔菲的实验明确了单一的绿色荧光蛋白就可以发光。这种神奇的标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指示工具进入了生物学研究领域。
    天然绿色荧光蛋白发光强度不高,颜色单一。在不同蛋白同时表达时,就无法及时准确反映出不同蛋白质的动向。钱永健的工作弥补了这一缺陷,大大拓展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范围。他最初的工作是探索在绿色荧光蛋白中发光团是如何组成和行使功能的。他的研究表明发光需要有氧参与,并揭示了发光过程的机理。随后,他开始运用DNA技术着手设计新的荧光蛋白,最终造出能够吸收和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并且让这些蛋白发光更久、更强烈。这使科学家能在实验中进一步区分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的蛋白的表达时间和部位。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改造与显微镜的发明相提并论,它已成为当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⒖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前,科学家曾采用把染料注入细胞结构的方法来标记蛋白质。
    B.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为沙尔菲的实验提供的基因是通过克隆获得的。
    C.下村修没有运用绿色荧光蛋白来标记其他蛋白,他的贡献不如沙尔菲和钱永键。
    D.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和显微镜相提并论。
⒗下村修、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领域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6分)


⒘简要说明什么是荧光蛋白标记技术以及它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
  15.c(3分)(原文无此信息。三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道路上踏出了关键的 三步”,而且没有前面的基础,就没有后续研究进一步发展。)
  16.下村修:发现绿色荧光蛋白并弄清了它发光的原冈;(2分)马丁•沙尔菲:造出能发出绿色荧光的大肠杆菌,证明单一的绿色荧光蛋白可以发光;(2分)钱永健:揭示了绿色荧光蛋白发光过程的机理,造出发光强度高、颜色不同的荧光蛋白。(2分)
  17。荧光蛋白标记技术:把荧光蛋白的基因连接到其他蛋白质的基因上,使这些蛋白能够  发光,当它们在生物体中运作时就可以被检测到。(3分)意义: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指示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蛋白质在活生物体中的运作情况,大大推进对生命的认识。(3分)

2008——2009学年南京市高三摸底考试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
大梦敦煌六十年
段文杰,1917年生于四川绵阳。1940年考入国立艺专国画系。1944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重庆举办的敦煌壁画临摹展在他心里埋下了敦煌艺术的种子。而早在百年前,敦煌珍宝多次被劫掠后,世界各国就出现了敦煌研究热潮。“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断言一直深深刺痛着段文杰的心。毕业后几经波折辗转到达敦煌,从此,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成就。 
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创下了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的第一。段文杰的临摹方法与张大千不同。张大千的临本,随意性较大,带有个人创作的成分;段文杰主张,临摹一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二要在精细的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神韵;三是绘画技巧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他的代表作之一《都督夫人礼佛图》,原画中人物表情及衣饰都模糊难辨,临摹难度极大。段文杰反复观察考证洞窟中的供养人图像,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练习,经过四个月才完成了这幅巨型壁画的临摹。历时三年的莫高窟第285窟临摹,是段文杰主持的敦煌壁画临摹史上第一座整窟原大壁画现状临摹。另外《尸毗王本生》、《各国王子举哀图》等复原临摹巨图,都是公认的精品。
    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他们将石窟保护和壁画临摹结合在一起,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洞窟编号法”被认为是最完整和科学的,至今仍在沿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段文杰在临摹壁画时,为复原一幅唐代壁画,查阅了百余种有关古代服饰的文献资料,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摘录了两千多张卡片,为以后进行敦煌服饰研究打下了基础。后来,他写出了《敦煌服饰》这一重要学术专著,丰富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内容。其间,他还写生创作了上百幅人物山水画。
    对敦煌艺术的起源历来有“西来说”和“东来说”两种观点。段文杰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敦煌艺术是在深厚的汉晋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式的佛教艺术。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为后继者打开敦煌石窟艺术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全国敦煌学者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段文杰仍谦虚地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16.下列有关段文杰“壁画临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段文杰的敦煌壁画临摹时间跨度长,量大面积广,成为敦煌临摹有史第一人。
B.有别于张大千的临摹方法,段文杰主张临摹要忠实传神,不应有较大的随意性。
C.第一座整窟原大壁画现状临摹是段文杰历时三年的莫高窟第285窟临摹。
D.因为原图人物、服饰难辨,《都督夫人礼佛图》经过四个月的实验练习才完工。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展,激发了青年段文杰献身敦煌艺术的志趣。
B.敦煌学发展一个世纪以后,终于打破了“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断言。
C.《敦煌服饰》一书继承了《舆服志》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古代服饰研究的成果。
D.段文杰长期的壁画摹品中除了340多幅壁画外,还包括上百幅的人物山水画。
18.从文中看,段文杰为敦煌艺术的保护及研究事业做出了哪些突出成就?(6分)
19.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段文杰取得多方面研究成果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乙、实用类文本
16.B(A项错在“有史第一人”,原文为“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的第一”;C项错在“段文杰历时三年的”,原文为“段文杰主持的”;D项错在“四个月的实验练习”)
17.D(“上百幅的人物山水画”不属于壁画摹品)
18.提出了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创立了“洞窟编号法”, 写出了《敦煌服饰》这一重要学术专著,确立了敦煌艺术是中国式佛教艺术的观点。(每点2分,答出任3点即可)
19.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功底。研究方法:注重实际调查,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研究态度: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江苏省如皋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访2008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肖勇
昨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下午2:30,记者有幸在烟台见到了200 8北京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山东汉子肖勇。
记者:2008奥运会举世瞩目,能够设计奥运奖牌是一份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
肖勇: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我一直想着用设计来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前几年,我曾有机会到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虽然我个人不是体育迷,但我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可以说,我一直有这个准备。
记者:听说整个设计工作是由你和你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肖勇:是这样的,我是设计小组的组长、主创设计师,另有杭海、王沂蓬两位教授全程参与,先后有十几位学生参加。当时的工作很苦!2006年1月11日,我们的方案中标,整个团队立刻着手修改。因时间紧迫,限时3个月完成,24小时加班很正常。可以说很单调、枯燥。
记者: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设计之初,你们拟订了怎样的一系列思路?
肖勇:我们尽可能屏除任何限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了地毯式挖掘,然后提出了100多套方案,分10多个方向进行梳理。第一次复选,我们的方案有多个入围前10名;第二次复选,我们有两个方案获得前3名,其中有一个最终胜出。总的来说,最终作品与我们的创意理念是吻合的。
我认为,设计奥运奖牌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以此来体现中国精神、北京特色。因此,在最终的设计中,我们也没有过多采用繁复的造型和图案,而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此实现文化与奥运的沟通。
记者:对于这件作品,有官方评价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选用玉作为奖牌,这个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肖勇:玉的方案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出来的。在设计之初,所有设计者心目当中对奖牌的属性和最后的结果是摸不透的。设计团队成员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了馆藏的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前期共产生了以脸谱、丝绸、敦煌壁画、铜镜、长城等许多代表中国元素的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这个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
记者:本届奥运会奖牌与往届有什么不同?体现在哪里?
肖勇: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奖牌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创意上真正地创造出与往届很不相同的奖牌设计。最终的设计,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它是中西合璧的。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还有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还有中国传统对于天、地、人,对于自然、对于人文、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完美理念。
16.下列不属于肖勇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曾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B.重视团队合作,发挥众人的力量。
C.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脸谱、丝绸、敦煌壁画等。
D.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17.下列对肖勇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
B.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
C.玉的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D.用玉作为奖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圆形的整体形态和方形的包装充分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
18.“玉”在中国代表什么?肖勇和他的同伴是如何产生用玉作为奖牌这一创意的?(6分)
答:
19.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个性”和“民族”的?请简要回答。(6分)
答:
参考答案

乙.16.(3分)C有这些元素只是客观条件,它对于任何设计者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肖勇运用得好。
17.(3分)D解答此题注意两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二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
18.(6分)【答案示例】  (1)玉自古以来代表人们美好的情操,中国有以 “玉”比“德”的价值观。(2分)
(2)肖勇的设计理念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他和他的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  了地毯式挖掘,从中筛选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提出了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在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4分)
  【解题探究】  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了解。  第二问要注意这个设计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明晰的.而是在创  作过程中逐渐明确的,它有一个“千呼万唤”“淘尽黄沙”的过程。
19.(6分)【答案示例】与往届奥运奖牌很不相同,充分体现了 “中西合璧”的特征。(3分)  独特的造型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思想的文化符号。(3分)(意思对即可)

连云港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中国之行的泰戈尔和他的忘年交徐志摩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应邀来到他向往已久的中国,游历讲学。在这个他认为是他
前世生活过的地方,他与他的忘年交徐志摩完成了他们的人生约会。
    1861年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裕之家,他从小天资聪颖,十四岁开始写诗,
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集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令人瞩目的。对于当
时年轻的徐志摩来说,大他二十六岁的泰戈尔是他一生崇拜的偶像。他与泰戈尔可以说是性灵相通的朋友,这样的一种缘分也许与他们对“爱”的追求的一致和相同的性格分不开。“爱”是徐志摩创作的源泉,也是泰戈尔的人生哲学,这个“爱”是“博爱”,是爱别人、爱生命。
此外,他们的性格与气质也极其相似:他们在二十四岁前对于诗的兴味并不浓,相反,却都做着政治家的梦。两个人仿佛都能够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相互吸引,相见恨晚。而他们的交往,也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徐志摩得知泰戈尔要来华访问之后,欣喜若狂,热情似火。他一方面频繁地与秦戈尔通
信,商榷来华事宜;一方面在报刊上造势宣传泰戈尔,先后发表了《泰戈尔来华》、《泰山日出》等四篇文章,宣扬他“伟大的人格、热烈的爱情、超越的思想和小孩子一般的纯洁精神”。努力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欢迎气氛。在写给泰戈尔的信中他还就即将伴随泰戈尔并担任他的翻
译一事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我已答应了讲学社在你逗留中国期间充任你的旅伴和翻译。我认为这是一个莫大的殊荣。虽然自知力薄能渺,但我却因有幸获此良机,得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江苏省2009年模拟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汇编』  下一个『江苏省2009年模拟试卷语言表达题汇编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