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语文期末复习3(古诗文必背知识)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试题
名称
初二下语文期末复习3(古诗文必背知识)
(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二语文复习3(古诗文必背知识)八年级下(共14首)1、《闻雁》p30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池鹤》p30【唐】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3、《迎燕》p31【宋】葛天民咫尺
试题预览
初二语文复习3(古诗文必背知识)
八年级下(共14首)
1、《闻雁》p30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池鹤》p30【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迎燕》p31【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p62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思想内容】本诗以谢朓自比,叹息其在世不称意,抒发了一种对于解除社会束缚的渴望和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憧憬。
【名句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宏图大志。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艺术特色】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本诗中被完美地统一起来。
5、《渔家傲—范仲淹》p64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寨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方面表现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另一方面表现将士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的慨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
【艺术特色】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下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表现慷慨悲凉的思乡报国之情。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p67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想内容】描画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傍惶悲苦的情怀。
【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中,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清起到烘托作用。而“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人家风光,它们从反面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p206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思想内容】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8、《无题—李商隐》p20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思想内容】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
【名句赏析】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赏析手法】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9、《同儿辈赋未开海棠》p218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0、《题红叶》p219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1、《山中》p219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城东早春》p219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3、《夜雨寄北•李商隐》p24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赏析手法】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14、《论诗—赵翼》p249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思想内容】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名句赏析】后两句指出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诗歌赏析示例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写了哪些景,有何作用?
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3、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散曲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示例:借助秋天迟暮的自然景物,巧妙地传达出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
2、放飞思绪,想想曲中“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示例: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能表达欣慰之情即可)
3、试分析“昏鸦”这个意象精妙之处。
示例:傍晚时栖息在树上的乌鸦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
4、有人说“小桥流水人家”是恬静明丽的景物,与全文渲染的孤寂凄楚的氛围似乎不太协调,你是怎么看的?
示例:协调,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到如此安逸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
5、小令前三句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示例:每句都是三个名词性的短语排在一起,短语之间,句子这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让读者根据前后几个连贯的画面,意会秋思的主题。
6、这首小令主要选了具有富秋天特征性的景物加以描绘,其用意是什么?
示例:创造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凄凉地”“弃置身”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不满。
2、三、四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向秀的“闻笛赋”王质的 烂柯人,表达了世事沧伤,亲朋凋零的伤感及贬谪时间太长的不满和人事全非,时光不再的慨叹思想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示例:表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规律,告诉我们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依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的道理。
4、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示例:对友的的感激及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5、体会“空吟”的表达作用。
示例:人事全非,时光不再的慨叹。对友人的怀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
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怀旧”句借向秀对嵇康的怀念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借晋人王质的故事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度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后人则赋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乐聚恨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免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放日“别亦难”。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2.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境。
明确:这是诗人对情人真挚感情的自我表述,似在指天发誓。不管是相会,还是分离,我们的相思之情是永远的,直到死去才是完结;不论是相聚时激动欢愉的泪水,还是分离后忧伤惆怅的泪水,这泪水何时才能流完呢?诗人巧设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心中的思恋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这是李商隐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论诗 》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评析: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①“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有创新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初二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
《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 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 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 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 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 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 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几欲先走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真相对”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20、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用手)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1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四、一词多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动词) 执策而临之(策:鞭子,名词)
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养,动词)
之:马之千里者(之:不译,定语前置的标志)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之:的,助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凑足音节,无义) 执策而临之(之:它的,代词) 无丝竹之乱耳(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助词)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其: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词) 其真无马邪(其:难道,副词)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够,能愿动词) 虽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词)
就:持就火炀之(就:靠近,动词) 瞬息可就(就:完成,动词)
印:每字为一印(印:字印,名词) 其印自落(印:字印,名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印:印刷工具,名词) 欲印(印:印刷,动词)
为: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做,动词) 满铁范为一板(为:成为,动词) 不以木为之者(为:刻制、制作,动词) 又为活板(为:发明,动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被,介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为:是,动词)
以:不以木为之者(以:用、拿,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用来,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把,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以:因为,介词) 计日以还(以:相当“而”,连词)
可: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可以)
一:通计一舟(一:全,整个) 为念珠个一(一:一件)
乳:妇抚儿乳(乳:喂奶,动词) 儿含乳啼(乳:奶头,名词)
妙:以为妙绝(妙:善、好,形容词) 众妙毕备(妙:妙处,好处,名词)
绝:以为妙绝(绝:断、消失,动词) 群响毕绝(绝:极,副词)
指:不能指其一端(指:指出,动词) 手有百指(指:指头、手指,名词)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动词) 无冻馁之患矣(患:忧患,名词)
质:援疑质理(质:询问,动词) 非天质之卑(质:智力、天资,名词)
道: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名词)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谈、讲,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词)
至: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形容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至:到,动词)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 尽粟一石 何陋之有? 会宾客大宴 弗之怠
(2)省略句
策之不以其道(省主语) 则以一铁范置(于)铁板上 火烧令(之)坚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寓(于)逆旅 (3)判断句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虚词
1、“而”,连词,作用:A表示并列,B表示承接,C表示转折,D表示修饰
(1)而伯乐不常有。表示转折,但是,可是。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执策而临之。 (5)启窗而观。 (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而竖起左膝。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城市依稀而已。 (10)既而风定天晴。 (11)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2)足肤郓裂而不知。 (1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14)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15)假诸人而后见也。
八下课外名句(自读课本)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6、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1、近水楼台先得月。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5、前车覆,后车戒。
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0、百战不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1、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4、能行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7、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9、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水浒》
人物(绰号)—— 相关 故 事 ——性 格 特 征
1.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2.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3.吴 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4.林 冲(豹子头) 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5.李 逵(黑旋风) 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6.宋 江(及时雨)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7.杨 志(青面兽) 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222.188.10.5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上一个『
初二下语文期末复习1(字词复习)
』  下一个『
初二语文复习4(古文练习)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