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必修五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揣度/置之度外湮没/没齿难忘摘要/摘瓜抱蔓B.矜持/自矜功伐慰藉/声名狼藉着急/着手成春C.喘息/清流激湍紫绡/悄然无声栽培/别出心裁D.地壳/
试题预览
2008—200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揣度/置之度外   湮没/没齿难忘   摘要/摘瓜抱蔓
B.矜持/自矜功伐   慰藉/声名狼藉   着急/着手成春
C.喘息/清流激湍   紫绡/悄然无声   栽培/别出心裁
D.地壳/金蝉脱壳   取缔/啼笑皆非   不惮/殚精竭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次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重点关注城市化、贫困问题、气候变化及危害三个问题,都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
B.那座青灰的宇楼,就是梅村最古老的建筑,与宇楼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C. 周国平和于丹、易中天虽然同属于文化圈,而且同是如日中天的名人,但价值观上的南辕北辙很难使他们走到一起。
D. 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在该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现阶段相互开放的港口,镇江港是两岸直航后开放的十五个河港。
B.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严峻挑战和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证监会出台一系列近期有利于鼓励市场信心、远期有利于夯实市场制度基础的改革措施,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C..近日,镇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市政府三号文件,文件指出要加强对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与消费,规范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D.在全球经济全面滑坡的情况下,丹徒国税外资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之所以能够实现新突破,是因为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后,税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的宣传辅导力度取得的。
4.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答:                                  ▲                                   
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表现手法和句式与画线的句子一致,并在内容上形成鲜明的对比。(5分)
选择,是人格的写照:有人选择劲挺的白杨,永远直立着把人生的向往深深种植在大地上;            ▲                    ,          ▲                。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梁书•曹景宗传》)
注:高祖:梁武帝萧衍,庙号高祖。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                  卒:最终
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          克:攻占
C.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  逆:预先
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          蹑:追击
7.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很多、才干卓异超群的一组是(▲)(3分)
①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②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
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④击魏洲上军尽殪。
⑤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⑥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⑥
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颇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象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景宗)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3分)
                                ▲                                       
②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3分)
                                ▲                                       
③虽公卿无所推揖,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3分)
                                ▲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行无题  
钱起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①。
江行  
柳中庸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
【注】①庾将军:姓庾,名胜,汉代名将。
(1)两首诗都写到了江行之“帆”,但情景各异,请作简要解说。(4分)
                                ▲                                       
                                ▲                                       
                                ▲                                      
(2)《江行》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说明。(4分)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2)     ▲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3)其间旦暮闻何物?     ▲      。      ▲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4)      ▲         ,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5)         ▲            ,春与秋其代序。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夜 雨 诗 意
余秋雨
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恐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
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国教授,闲谈间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
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的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是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要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团”。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机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的艰难。
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人一时还很难从中提取出来。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因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园林一般的规整。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接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原始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
12.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4分)
                                ▲                                       
                                ▲                                       
13.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6分)
                                ▲                                       
                                ▲                                       
14.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哪两种美?(4分)
                                ▲                                       
                                ▲                                       
15.有人认为,“现代”是没有诗意的文明阶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6分)
                                ▲                                       
                                ▲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唐宋古文运动
①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
②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尝试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
③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宋初,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没有形成有力的运动。宋代的古文复兴,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的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这一点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王禹偁说“近世为古文之主者,韩史部而已”(《答张扶书》)。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古奥僻的偏向。
④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散文传统的精神。明人朱右把欧、曾、王、三苏六家与韩、柳合称为“八先生”,茅坤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唐宋八大家”为名的古文选本。明代宋濂、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阳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或影响。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节选自钱仲联《唐宋古文运动》)
16.下列有关“古文运动”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古文运动倡导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的文体,其实是一场古文复兴运动。
B.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等人开创了一种有别于骈文的文体,推动了文学前进。
C.古文运动以宗经明道,复兴儒学为号召,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
D.唐古文运动的任务并未彻底完成,直至在宋欧阳修等人的继承发扬下才最终取得胜利。
17.下列对唐、宋两个阶段古文运动的比较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古文运动是在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推动下形成的;宋代古文运动是在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的。
B.唐宋古文运动都有理论作为指导,都有实践者的推动,都以明道为主张,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
C.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宋代的古文家们不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
D.韩柳身体力行,引起热烈响应;宋代名家迭出,扩大了古文的影响,取得了比唐代更大的文学成就。
18.文章第③段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批判对象是什么?(2分)有什么作用?(4分)
                         ▲                        ▲                    
                         ▲                        ▲                    
                         ▲                        ▲                    
19.你认为唐宋古文运动的实践对文学创新活动有怎样的启示意义?请作简要评述。(6分)
                         ▲                        ▲                    
                         ▲                        ▲                    
                         ▲                        ▲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正值冬季,它使我们想起那些曾经的冬天。
在我们的生命中,“冬天”,也许并不仅仅是那些过往的季节,它还可以是一个挫折,一种心情,一段生活。冬天有霜雪,有泥泞,有寒冷……冬天也有温暖,有梦想,有孕育……
以“那个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C(A项,duó/ dù,mò,zhāi;B项,jīn,jiè/ jí,zháo/ zhuó;C项,chuǎn/ tuān,xiāo/ qiǎo,zāi/ cái;D项,qiào,dì/ tí,dàn/ dān。)
2.D(A项,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应改为“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B项,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C项,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D项,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3.C(A项,成分残缺,在“十五个河港”后加“之一”;B项,“鼓励”与“信心”不搭配,原文为“提振”;D项,“是因为”与“取得的”杂糅。)
4.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每点各1分)
5.有人选择了无骨的紫藤,为了攀附的需要而将自己任意扭曲。
6.A(“卒”,通“猝”,突然。) 
7.D(③说的是景宗的志向;④是韦睿的部下作为;⑤是说景宗为人自负好胜。) 
8.C(“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9.①(景宗)每支箭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凭借胆大闻名。
②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
③即使是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 
参考译文: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 
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謇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10.(1)钱诗中风微帆虚,白云飘依在船帆周围,显得悠闲、从容而宁静。柳诗中的帆是被萧萧秋风撕扯着的去国怀乡之客帆,给人以漂泊天涯的忧伤和凄凉感。(大意如此,即可给分。)
(2)前两句借浓阴隐去了沙洲,落叶飘飞江边,写秋意渐浓;后二句不仅仅写楚江烟雨,那江天暮雨之中,尚有去国怀乡之士,于漂泊的孤舟中,听乌篷寒雨,感极而悲。句句写景,句句有情,情在景中。(大意如此,即可给分。)
11.(1)凌万顷之茫然    (2)连峰去天不盈尺     (3)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4)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5)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12.“富有的雅士”无法真正欣赏夜雨诗意。作者借此引出自己的话题。
13.不能。作者认为,美国教授从夜雨中感受的是轻松和潇洒,而作者获得的是对诗意和哲理的深刻领悟。
14.人在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松快愉悦的美;而当人与自然的较量势均力敌,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
15.不同意。因为作者认为现代是人类的生命力和原始创造力的发展;人类仍然会在与自然的较量中产生具有诗意的体验。
16.B(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非韩愈柳宗元开创)(3分)
17.C(宋代古文家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3分)
18.①主要批判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的现象。(2分)②照应上文“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2分)有力说明唐代古文运动没有完成应有任务,为下文交代宋代古文运动的产生做伏笔。(2分)
19.①文学的革新运动必须有明确的理论为指导;(2分)②必须有大量的直接的实践者的推动。(2分)③文学创作绝不可以辞害意,任何的形式都必须服从于思想和内容的要求。(2分) (222.187.77.8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末试卷


上一个『高一尖子生对抗赛试题』  下一个『2009年浙江省中考嘉兴语文试题(含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