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十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砚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十次月考(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砚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十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3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
试题预览
砚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十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吮吸(shǔn)    勋绩(xūn)    谑而不虐(xuè)    敷衍塞责(sè)
    B.趑趄(jū)      荆杞(qī)     嗟来之食(jiē)    天崩地坼(chāi)
    C.伉俪(kàng)    崔嵬(wěi)    扪心自问(mén)    妍媸毕露(chī)
    D.咨询(zī)      羞赧(nǎn)    宵衣旰食(gān)    疾首蹙额(c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规定,未经请假不能出校门,因擅自外出、放假后不按时归来或久假不归等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一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B.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们以如椽大笔,描绘了人的跌宕命运,呼唤时代精神,重铸民族灵魂,抒发赤子胸襟,挖掘了现实生活的意义。
    C.2007年10月,琼斯事件使美国竞技体育名声扫地,运动员们乃至美国的诚信受到质疑,人们也开始怀疑他们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谓诚信体育的话语了。
    D.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明年起,把全体公民放假节日的时间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B.大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
    C.这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事关国计民生。它要求承担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D.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                  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 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
    ①各种声响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②鸟喙击橡树干的笃笃声
    ③可是,当微风吹进丛林,摇晃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的生物混杂交错
    ④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
    ⑤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
    ⑥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嗓
A.③①⑥⑤②④    B.⑥②③⑤①④     C.⑥②④⑤①③    D.③②①④⑤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手机文学
蒋信伟
    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
    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有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是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时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
    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衰。“无边信息萧萧下,不尽财源滚滚来”。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
    在产业化境遇之中的手机文学,体现了鲜明的商品性。显然,手机文学作为传统文学视界的话语空间,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它游离于商品与文学之间。更确切地说,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而过分的媚俗求利的做法,会使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随之丧失殆尽。
    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的双重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节选自《文汇报》)
5.下列对“手机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文学是以手机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
    B.手机文学尚不成熟,在传统文学中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C.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它常常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
    D.手机文学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富于艺术张力。
6.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
    B.手机文学以其幽默风趣,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
    C.手机文学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追求商业利益不是手机文学的初衷。
    D.手机文学具有双重属性,文学性和商品性。文学性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信文学的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将不会拥有绝妙的反讽意味。
    B.作为技术消费的手机文学,文学话语已经被符号化,成为被操纵的系统行为,文学的主体意识渐渐消解,文化意识会日趋衰落。
    C.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D.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必然消亡的趋势。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9.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  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 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砚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十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5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分)
译文: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3分)
译文:                                                                         

(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4分)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玉阶怨                               吴声子夜歌
    李白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4分)
答:                                                                              
                                                                                    
13、补充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22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愁 乡 石
张晓风
    到“鹅库玛”度假去的那一天,海水蓝得很特别。
    每次看到海,总有一种瘫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这种碧入波心的、急速涨潮的海。这种向正前方望去直对着上海的海。
    “只有四百五十海里。”他们说。
    我不知道四百五十海里有多远,也许比银河还迢遥吧?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那样让人牵起一种又凄凉又悲怆的心境。我们面海而立,在浪花与浪花之间追想多柳的长安与多荷的金陵,我的乡愁遂变得又剧烈又模糊。
    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鴃①。
    有两三个人影徘徊在柔软的沙滩上,拣着五彩的贝壳。那些炫人的小东西像繁花一样地开在白沙滩上,给发现的人一种难言的惊喜。而我站在那里,无法让悲激的心怀去适应一地的色彩。
    蓦然间,沁凉的浪打在我的脚下,我没有料到那一下冲撞竟有那么裂人心魄。想着海水所来的方向,想着上海某一个不知名的滩头,我便有一种嚎哭的冲动。而哪里是我们可以恸哭的秦廷?哪里是申包胥可以流七日泪水的地方?②此处是异国,异国寂凉的海滩。
    他们叫这一片海为中国海,世上再没有另一个海有这样美丽沉郁的名字了。小时候曾经多么神往于爱琴海,多么迷醉于想像中那抹灿烂的晚霞,而现在,在这个无奈的多风的下午,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我自己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得近乎哀愁的中国海。
    而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这是一个怎样咸涩的下午!
    海水在远处澎湃,海水在近处澎湃,海水徒然地冲刷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羞耻。
    那些岛上的人很幸福地过着他们的日子,他们在历史上从来不曾辉煌过,所以他们不必痛心,他们没有骄傲过,所以无须悲哀。他们那样坦然地说着日本话、给小孩子起日本名字,在国民学校旗杆上竖 着别人的太阳旗,他们那样怡然地顶着东西、唱着歌,走在美国人为他们铺的柏油马路上。
    他们有他们的快乐。那种快乐是我们永远不会有也不屑有的。我们所有的只是超载的乡愁,只是世家子弟的那份茕独。
    海浪冲逼而来,在阳光下亮着残忍的光芒。海雨天风,不放过旅人的悲思。我们向哪里去躲避?我们向哪里去遗忘?
    小圆石在不绝的浪涛中颠簸着,灰白的色调让人想起流浪的霜鬓。我拣了几个,包在手绢里,我的臂膀遂有着十分沉重的感觉。
    灰色的小圆石一共是七块,雕琢它们的是中国海的浪花,是来自上海的潮汐,日日夜夜,它们听着遥远的消息,把七块小石转动着,它们便发出琅然的声音,那声音里有着一种神秘的回响,呢喃着这个世纪最大的悲剧。在流浪的岁月里我们一无所有,而今,我却有了它们。我们的命运多少有些类似,我们都生活在岛上,都曾日夜凝望着一个方向。
    “愁乡石!”我说,我知道这必是它的名字,它决不会再有其他的名字。
    我慢慢地走回去,鹅库玛的海水在我背后蓝得叫人崩溃,我一步一步艰难地摆脱它。而手绢里的愁乡石响着,响着久违的乡音。
    最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鴃.
    愁乡石响着,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后记:鹅库玛系冲绳岛③极北端之海滩,多有异石悲风。西人设基督教华语电台于斯,以其面对上海及广大的内陆地域。余今秋曾往一游,去国十八年,虽望乡亦情怯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一九六八年
    
注①啼鴃,即“鶗鴂”,杜鹃鸟。阮籍诗句有“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②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他为请秦王发兵救楚,在秦廷痛哭七昼夜,终于感动秦王。他的爱国精神为后人所景仰。③冲绳,史称“琉球”,明清时为中国的属邦。甲午战争后为日本占有,二战后美军于此建立军事基地。
    
14、(1)作者写海,有时从感觉下笔,比如“每次看到海,总有一种瘫痪的感觉”,试从文中再找两例这样写海的句子。(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把那七块灰色的小圆石叫“愁乡石”?(6分)
答:                                                                         
                                                                             
                                                                             
16、文章前后两次说“最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鴃”,请从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明其作用。(6分)
答:                                                                         
                                                                             
                                                                             
 17、作者在文中把自己(“我们”)分别跟两种人进行了比较,请找出这两组比较;并分析
“我”(“我们”)和他们的不同。(6分)
答:                                                                         
                                                                             
                                                                             
六、(15分)
18、“贴吧”是网络中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的地方。网友可以对相关的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一个热闹自由的地方,在这里常常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来。下面是某“贴吧”有关“究竟该不该免费开放博物馆”的主题贴,已经有网友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回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请你用简洁深刻而有说服力的话表达一下你自己的看法。(4分)



题 春节期间。福建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短短几天内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博物馆铁门被挤坏,一些展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象”的尾巴被扯了下来,螳螂演示器的一只胳膊已经不能活动,一些小动物的标本不是折了胳膊就是断了腿,让人心痛。消息一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更甚。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发表你的评论。
某网友就  博物馆该不该免费开放  发表的回复  发言时间:02—21
 20:08网友来自:60.213.90.*
    反对开放,因为现在国民的素质普遍较低。
某网友就  博物馆该不该免费开放  发表的回复  发言时间:02—2l
 08:36网友来自:60.213.93.*
    开放博物馆,才能让国民受教育,好事啊!
    你就 博物馆该不该免费  开放发表回复


19、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不超过40个字)(5分)
                                                                        
                                                                             
                                                                             

20、仿照示例,以“种植与收获”为话题,写两组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句子。(6分)
  示例:种植诚实,你就会收获信任;种植善良,你就会收获朋友。种植欺骗,你就会收获怀疑;种植自私,你就会收获孤独。
答:                                                                         
                                                                             
  

七、作文 
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作文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以“一个教育工作者”或“一个中学生”的名誉,给家长写一封信。
要求:
① 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
② 题目自拟;
③ 所写内容必须与所给的材料相关;
④ 不少于800字;
⑤ 不得抄袭、套作。



砚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十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坼chè;C嵬wéi;D旰gàn) 。
2.B(A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用在此处望文生义。B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C一言九鼎:形容话的作用大、不能形容诚信。D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令大家非常痛快。用在此处褒贬失当)
3.B(A残缺主语,删除“把”。C句式杂糅。改为“要求……”或“……才能胜任”。D“否则”后的”不采取紧急行动”赘余)    .
4.C(⑥句作为横线前“万籁无声”的转折.是写“骚动和聒嗓”,应放在首位。排除A、D;再看横线后的句意,“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应和③句衔接,故应选C)
 5.C(原文中“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这句的意思是说手机文学的呈现方式是    “手机短信”,但并不是说“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 
 6.C(曲解原意。原文有“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
 7.D(“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 ”与原文“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表意不同,前者是已然,后者是未然。“隐含着必然消亡的趋势”与原文中“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表达的内容观点不一致)
8.B(阴:暗地里、暗中) 
9.A(②陈述克戬从弟;④百姓为之感动;⑥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这三项)
10.C(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暗中”也属无中生有)
11.(1)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修怨、以、黜 
   (2)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3)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 ) (3分)
译文:
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都想做到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南,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  下一个『七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