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重庆南开中学七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省(xǐng)蓦然(mù)惬意(qiè)戛然而止(gá)B.参差(cī)嗔视(chēn)毋宁(níng)浑身解数(xiè)C.栅栏(zhà)悲怆(chuàng)粗犷(guǎng)叱咤
试题预览
重庆南开中学七年级(下)
期末考试语文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归省(xǐng)   蓦然(mù)   惬意(qiè)   戛然而止(gá)
  B.参差(cī)  嗔视(chēn)   毋宁(níng)  浑身解数(xiè)
  C.栅栏(zhà) 悲怆(chuàng) 粗犷(guǎng) 叱咤风云(zhà)
  D.秩序(chì)   剽悍(biāo)   凛冽(lǐn)  生意葱茏(ló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告罄   消蚀   相得益彰    B、娴熟   窥伺   进退唯谷
  C、作贱   羸弱   尽态极妍    D、砭骨   羁绊   语无伦次
3、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2分)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符合道德规范。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中小学生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和错误。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到了错误。
  D.我班的外语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5、文学常识填空(2分,每空1分)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本书。这本书是《            》,作者是   国作家笛福。
6、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20字。(3分)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上述事实证明:

7、仿句题(4分)
希望是如此神奇,希望能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          ,在                 ,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
8、古诗文默写(9分)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无敢哗者
②              ,              。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                 ,寒光照铁衣。
④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               。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⑥《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句子是               ,               。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文后9—13题
(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以上两个选段的作者都是        (时代)人,两段文字的体裁都属于        。(2分)
10、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C、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一狼得骨止 D、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1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其一犬坐于前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恐前后受其敌            屠乃奔倚其下
12、翻译(4分,每句2分)
⑴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⑵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13、⑴选文(一)中划线处属于        描写,其作用为          
                                                     (2分)
⑵选文(二)给你哪些启示?(请分点列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故乡的月亮
                文/佚名
①在城市里看望头顶上的月亮,愈来愈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了。这里人口稠密高楼林立,看月亮必须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纵使这样也不尽人意,因为头顶上的那一片星空,已经愈来愈像家庭主妇手中的抹布了。升腾在城市上空的各种烟尘,不知何时弄脏了这深遂静谧的夜空和月亮女神那清秀洁净的脸庞。如果你懒得走动在高楼的狭谷里看望月亮,那月亮似乎跟你捉迷藏似的,眼睛看得花了脖子伸得酸了,那月亮却好半天不见踪影。即使看见了不是灰头灰脸就是一闪而过,就好象这美妙的月亮女神,不大情愿的莅临城市头顶上的夜空,因为这里的夜空愈来愈像一片洗不干净的擦桌子抹布了。
 ②在城里看望头顶上的那枚月亮,已经愈来愈是奢侈的精神享受了。走在红尘四起的街衢上,那颗烦躁的心就愈发空洞了。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朋友带着高分贝的天文望远镜,兴致勃勃的约我看中秋之夜的月亮,可是他走了好多地方,也未能找到理想的观赏点。十点左右的时候,朋友终于在河滨架起了炮架似的望远镜,可是天空不作美,竟突然下起雨来,那月亮就羞羞答答地躲到云层上面去了,我们不得不乘兴而去失望而归。还有一次是坐在沙溪河一艘豪华的游船上,朋友们吟诗饮酒好不热闹,可是举头望明月,那明月像羞涩的小姑娘,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望着一江的碧水,望着岸上迷离的灯火,那种失落真是无法形容。
 ③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乡村的月亮。在老家在遥远的故乡,村庄和田野上空的那枚月亮,是多么的丰韵皎洁啊!那就像村姑们白净秀气的脸庞,让人看了还想看。无论是月盈月亏,都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倘若是在炎热的夏天,一个人静静地走出村落,来到隐约可见庄稼的身畔,聆听夏蝉此起彼伏的歌唱,深情遥望夜幕里的月亮,那真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明净光洁的月亮,就真的像月亮女神的脸庞呢。她带着微笑带着灵光,让一颗乡村少年的心,宛若水洗般洁净无尘。回来躺在自家的土炕上,枕着从窗棂倾泻而来的月光入梦,那梦就愈发的栩栩如生了。就真的想长一对翅膀飞到月亮女神的身边,看看月桂树下那姣美的嫦娥,绯红的脸蛋上是否还挂着千年悲楚的泪水。
 ④就很自然的忆起儿时生动的场景了。到了暑热难耐夏天的傍晚,一家人总是和和美美的围坐在绿色的天井下一张小方桌旁,桌子上盛放着一盘炒熟的葵瓜子,头顶上是葡萄蜿蜒的藤蔓和婆娑的绿叶,那清凉如水的月光,穿过葡萄架斑驳地洒在一家人的脸上。我们一边悠闲的嗑着葵瓜子,一边聆听母亲讲那老掉牙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听着听着心就醉了,心也就飘起来了,仿佛那遥远的夜空中,真的有琼楼玉宇般的月宫了。特别是在那美妙神秘的七夕,听年轻的母亲月下讲古,心就愈发的神思翩翩了。于是我和姐姐妹妹小小的身影,便闪到了院门外,伸长脖子向钉满星星的夜空望去,就真的看清了月宫般的月亮和如练如水的银河,就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翘首以盼的身影,就仿佛看到了大群大群的喜鹊搭成鹊桥的生动情形,就仿佛看到了这对分别太久的夫妻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我知道故乡头顶上的那枚月亮,给了我诸多的奇思妙想,我的想像力应该是从月亮那里开始的。
 ⑤这样说来月亮就不仅仅是月亮了,而是人类共同信仰的图腾和精神的家园了,只是我们要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飞动的神思去解读。现代人太忙,早已没有古人的闲情逸致了,大多数的人们已经懒得举头望明月了,他们的想象力已经被太多现实的东西困锁住了。这自然是一种遗憾与悲哀。于是就特别想到乡下去,在夏天的傍晚,在农家小院绿色的天井下,一边嚼着青涩的葡萄,一边听老人有板有眼的月下讲古,让那清清凉凉的月晖洒满心壁,这让一颗近于麻木与疲惫的心,就可能饱满如月了。但愿如此。
14、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里看望头顶上的月亮,愈来愈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了。”请简述理由。(2分)
答:                                                       
                                                          。
15、文章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16、作者如此怀念故乡的月亮,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答:                                                       
                                                          。
17、如何理解“这样说来月亮就不仅仅是月亮了,而是人类共同信仰的图腾和精神的家园了,只是我们要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飞动的神思去解读。”(3分)
答:                                                       
                                                          。
18、作者在文中展示出自己关于月亮的瑰丽想象,并哀叹现代人想象力的匮乏。请你以月亮为主题,另选素材,写一则充满想象力的片断。(3分)
答:                                                       
                                                            
                                                            
(二)新闻记者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5分)
最准确的回答(有改动)
                           文/徐行
①敌伪时期,我16岁,报考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很多,因之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②面试考啥? 报考者都不得而知。 
③我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竟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④临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三个日本人,像神像一样庄严。居中的是一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子,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试官的威严。 
⑤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
⑥“坐下。”小胡子命令说。
⑦“是。”我挺直腰板坐下。
⑧“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者发问。
⑨“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⑩“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者严肃地对我说。
  ○11“我从雇员干起来。” 
○12“一定能当经理吗?”
 ○13“一定能。”
 ○14“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15“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16“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吗?”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17“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18“好!”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两人说。
 ○19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立正!”
○20“是。”我迅速起立。
  ○21“向前两步走。”
   ○22我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
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抽了我一记耳光子! 
○23“这是什么滋味?”他问。
 ○24我因看见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记耳光子,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就是这个滋味!”
○25“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这是最准确的答案!”
○26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27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19、文中第三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
                                                           
                                                           
20、文中第六段中,“命令”一词可否换成“要求”,为什么?(2分)
                                                           
                                                           
21、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我”有怎样的性格?(4分)
                                                           
                                                           
22、文章第二十五段中,老者说:“这是最准确的答案”。请问“这”指代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最准确的答案?(3分)
                                                           
                                                           
23、这篇小小说的几处情节设计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试选择一处作具体赏析。(3分)
                                                           
                                                           
                                                           
四、作文(30分)
24、人的一生仿佛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人们总是奔波在寻觅的道路上,从寻觅食物到寻觅财富,从寻觅友情到寻觅爱情,从寻觅愉悦到寻觅崇高。人们在游戏中遍尝苦辛,也欣享刺激和成功,可似乎总也找不到那个游戏的玩伴。他躲在哪里呢?
你也在寻找吗?怎样寻找?在寻找什么呢?
请以“寻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出题:侯加干  徐华兵
                               审题:初一语文组 (61.186.172.17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武胜县万善区2009级语文会考模拟试题』  下一个『七年级下册半期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